可调型散热片陶瓷电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6666发布日期:2019-11-12 22:47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可调型散热片陶瓷电阻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型散热片陶瓷电阻。



背景技术:

在高电压和大电流的电路环境中,多采用具有很强吸收能力的复合陶瓷电阻来吸收能量,一般情况下电阻体与空气接触面积相对较小,电阻体吸入的能量不能及时散发出去,会造成电阻损坏,严重的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设备在工作中必须留出足够的散热时间或增大电阻间距,散热时间长便会影响设备工作效率,增大电阻间距会增大设备体积。

由此可见,提供一种体积小且散热效率高的新型电阻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可调型散热片陶瓷电阻体积小且散热效率高,通过散热片将若干陶瓷电阻在保证电性连接的同时将其隔开,采用面积大于单片电阻的散热片增加散热效率,通过选择连接不同的散热片实现阻值的可调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可调型散热片陶瓷电阻包括两个绝缘支架、连接两个绝缘支架的拉杆,所述可调型散热变陶瓷电阻还包括套设在拉杆上的N块单片电阻和N加1块面积大于单片电阻面积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分为A型散热片和B型散热片,分别在所述A型散热片左上角和所述B型散热片的右上角做切割处理,且A型散热片和B型散热片交替安装,所述单片电阻均安装在一块A型散热片和一块B型散热片之间,通过散热片增加单片电阻的散热效率,通过将导线连接在不同的散热片上实现阻值的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支架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上开设有供拉杆穿过的通孔,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方便设备安装的U型槽。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的两端为外螺纹结构,中间为光滑圆杆,拉杆的两端穿过侧板之后连接有拉杆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的两端安装有拉杆螺母,拉杆螺母与绝缘支架之间安装有蝶形弹簧,所述蝶形弹簧提供持续弹力,保证套设在拉杆上的单片电阻和散热片互相压紧。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的两端安装有拉杆螺母和弹性轴销,通过弹性轴销将拉杆螺母与拉杆固定,防止拉杆螺母松动。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的拐角处均做圆角处理,防止尖端放电。

进一步的,所述型散热片上均开设有若干用于连接导线的连接孔,通过导线连接不同的散热片实现阻值的调节。

再者,本实用新型可调型散热片陶瓷电阻体积小且散热效率高,通过散热片将若干陶瓷电阻在保证电性连接的同时将其隔开,采用面积大于单片电阻的散热片增加散热效率,通过选择连接不同的散热片实现阻值的可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调型散热片陶瓷电阻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调型散热片陶瓷电阻的主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调型散热片陶瓷电阻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调型散热片陶瓷电阻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附图中的方向,只是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和图4,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可调型散热片陶瓷电阻的组成结构,其包括左右两个绝缘支架1、连接两个绝缘支架的拉杆2、若干个套设在拉杆上的单片电阻3和散热片4,所述绝缘支架1为“L”形,其包括底板101和侧板102,所述底板101上开设有方便设备安装的U型槽,所述侧板102上开设有供拉杆2穿过的通孔。所述拉杆2的两端为外螺纹结构,中间为光滑圆杆,拉杆2的两端穿过侧板102上的通孔后连接有拉杆螺母201,拉杆螺母201与侧板102之间安装有蝶形弹簧202,通过蝶形弹簧提供持续的弹力,保证套设在拉杆上的单片电阻3和散热片4互相压紧。所述拉杆螺母201与拉杆2之间通过弹性轴销203固定,防止拉杆螺母松动。所述单片电阻3为环形片状结构,所述单片电阻3的数量为N片,所述散热片4的数量为N加1片,单片电阻3位于两块相邻散热片4之间,散热片的面积大于单片电阻的面积,所述散热片4为金属板,其即可作为散热片又可作为电极板,其包括A型散热片和B型散热片,分别在所述A型散热片左上角和所述B型散热片的右上角做切割处理,以便于连接导线时互不干涉,A型散热片和B型散热片交替安装,且A、B型散热片上均开设有若干连接孔用于连接导线,通过导线连接不同的散热片实现阻值的调节,所述散热片的拐角处均做圆角处理,防止尖端放电。本实用新型可调型散热片陶瓷电阻体积小且散热效率高,通过散热片将若干陶瓷电阻在保证电性连接的同时将其隔开,采用面积大于单片电阻的散热片增加散热效率,通过选择连接不同的散热片实现阻值的可调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