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粘度可控的供漆单元和循环供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3733发布日期:2019-10-19 03:00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度粘度可控的供漆单元和循环供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温度粘度可控的供漆单元和循环供漆系统。



背景技术:

在漆包线的生产过程当中,为了在裸线上涂一层均匀光滑的漆液,对漆液的流平性有较高的要求。当裸线经过浸有漆液的毛毡擦拭后,漆液并不是很均匀地附着在裸线表面,最后还需要依靠漆液本身的流平性使裸线表面的漆层拉圆。如果油漆的粘度过大或漆液温度过低,会使漆液的流平性下降,引起漆层较大的堆积,从而使漆包线表面产生粗毛;反之,若油漆的粘度过小或漆液温度过高,则使漆包线表面产生细毛。故研发一种漆液温度和粘度可控的供漆系统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度粘度可控的供漆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上述供漆单元的循环供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漆单元包括存漆箱、油浴箱、溶剂供给装置和控制单元,存漆箱上设置有搅拌装置,存漆箱设置在油浴箱内,油浴箱与存漆箱之间形成加热油腔,加热油腔内可填充油,油浴箱上设置有对油进行加热的加热器;溶剂供给装置包括溶剂箱、计量泵和溶剂供给管,计量泵安装在溶剂箱内,溶剂供给管的一端与计量泵连接,溶剂供给管的另一端与存漆箱连接;控制单元控制搅拌装置、加热器和计量泵的运行。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油浴箱对存漆箱进行加热,可以控制存漆箱内的油漆的温度;通过计量泵定量向存漆箱内加入溶剂,可以有效控制存漆箱内的油漆的粘度;本方案的供漆单元可以获得温度粘度可控的油漆。

进一步的方案是,搅拌装置包括力矩电机和搅拌叶片,搅拌叶片安装在力矩电机的转轴上,搅拌叶片伸入存漆箱内,力矩电机安装在存漆箱外。

进一步的方案是,力矩电机和搅拌叶片之间设置有挡漆板,挡漆板套设在转轴上。

可见,通过挡漆板可以防止油漆溅到力矩电机上,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方案是,力矩电机上在远离转轴的端部还设置有测速片。

可见,通过测速片获得力矩电机的转速,可以推测出存漆箱内的油漆的粘度大小,从而控制溶剂的加入。

进一步的方案是,存漆箱上还设置有漆液观察口,漆液观察口上设置有密封盖。

可见,通过漆液观察口可以随时观察存漆箱内油漆的状态。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还包括液位控制装置,液位控制装置包括浮球、浮球连杆、杠杆、支点转轴、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第三接近开关和安装板,浮球位于存漆箱内,浮球连杆的一端与浮球连接,安装板垂直于存漆箱的顶盖安装在顶盖上,支点转轴安装在安装板上,支点转轴的轴线与安装板垂直,杠杆与支点转轴连接并绕支点转轴转动,杠杆的一端与浮球连杆连接,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和第三接近开关朝向杠杆的另一端设置在安装板上,第一接近开关位于杠杆的上端,第二接近开关位于杠杆的下端,第三接近开关位于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之间。

由此可见,通过浮球的上升和下降,杠杆在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和第三接近开关之间移动,从而随时检测存漆箱内的漆液液面高低,以便随时向存漆箱内加入原漆。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循环供漆系统包括原料罐、供漆单元和机台涂漆单元,原料罐内装有原漆,原料罐与存漆箱之间通过供漆管道连接,供漆管道上设置有供漆泵;机台涂漆单元与存漆箱之间通过循环管道连接,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漆泵。

进一步的方案是,存漆箱上还设置有回流管口,回流管口上安装有回流管道,回流管道与机台涂漆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存漆箱上还设置有溢流管口,溢流管口上安装有溢流管道,溢流管道与循环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循环管道上还设置有过滤器。

由上述方案可见,本方案通过在原料罐和机台涂漆单元之间设置本实用新型的供漆单元,可以使得机台涂漆单元上获得粘度和温度合适的油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循环供漆系统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循环供漆系统实施例的搅拌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循环供漆系统实施例的液位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循环供漆系统实施例的结构图。循环供漆系统包括原料罐1、供漆单元和机台涂漆单元2,原料罐1内装有原漆,机台涂漆单元2用于对裸线进行涂漆,机台涂漆单元2可参照现有结构进行实施,在此不再赘述。

供漆单元包括存漆箱3、油浴箱4、溶剂供给装置5和控制单元6,原料罐1和存漆箱3之间通过供漆管道10连接,供漆管道10上设置有供漆泵11,原料罐1内的原漆通过供漆管道10输送至存漆箱3中,供漆泵11为原漆输送提供动力。机台涂漆单元2与存漆箱3之间通过循环管道20连接,循环管道20上设置有循环漆泵21,存漆箱3内调节好粘度和温度后的油漆通过循环管道20输送至机台涂漆单元2上,循环漆泵21为油漆输送提供动力。存漆箱3上设置有回流管口30,回流管口30上安装有回流管道31,回流管道31与机台涂漆单元2连接,回流管道31将机台涂漆单元2上多余的油漆回流至存漆箱3中重复使用,减少油漆的浪费。

存漆箱3设置在油浴箱4内,油浴箱4与存漆箱3之间形成加热油腔40,油浴箱4上设置有加热器41。向加热油腔40内填充油,通过加热器41可对油进行加热,经过加热后的油对存漆箱3进行加热。加热油腔40内设置有热电偶42,热电偶42可以随时检测油浴的温度,并向控制单元6发送温度信号,控制单元6根据温度信号控制加热器41的启动和暂定。控制单元6可采用PLC控制单元。

存漆箱3的顶壁上设置有漆液观察口32,漆液观察口32上设置有密封盖,打开密封盖后可通过漆液观察口32可观察存漆箱3内油漆的状态。

存漆箱3上还设置有溢流管口33,溢流管口33上安装有溢流管道34,溢流管道34与循环管道20连接。当存漆箱3内的油漆满了之后,可以通过溢流管道34流入循环管道20中,防止油漆溢出。循环管道20上还设置有过滤器22,过滤器20可对油漆过滤后再流入机台涂漆单元2中,减少油漆中的杂质。

溶剂供给装置5包括溶剂箱50、计量泵51和溶剂供给管52,溶剂箱50内装有用于稀释原漆的溶剂。计量泵51安装在溶剂箱50内,溶剂供给管52的一端与计量泵51连接,溶剂供给管52的另一端与存漆箱3连接,通过计量泵51可定量向存漆箱3内加入溶剂。

存漆箱3上还设置有搅拌装置7和液位控制装置8。

参见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循环供漆系统实施例的搅拌装置的结构图。搅拌装置7包括力矩电机70和搅拌叶片71,搅拌叶片71安装在力矩电机70的转轴72上,搅拌叶片71伸入存漆箱3内,力矩电机70安装在存漆箱3外。力矩电机70驱动搅拌叶片71转动,对存漆箱3内的原漆和溶剂进行搅拌,使得两者充分混合。在本实施例中,转轴72上设置有三片搅拌叶片71,三片搅拌叶片71朝不同的方向倾斜设置,这样设置有利于提高搅拌效率。力矩电机70和搅拌叶片71之间设置有挡漆板73,挡漆板73套设在转轴72上。通过挡漆板73可以防止搅拌过程中油漆溅到力矩电机70上,提高使用安全性。力矩电机70上在远离转轴72的端部还设置有测速片74,通过测速片74可以检测力矩电机70的转速。通过测速片74测得的转速可以推测出油漆的粘度大小:由于油漆的粘度越大,搅拌叶片71受到的阻力越大,因此会降低力矩电机70的转速;相反,油漆的粘度越小,搅拌叶片71受到的阻力越小,力矩电机70的转速越大。PLC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测速片74的速度,控制计量泵51的运行,从而当油漆粘度过大时向存漆箱3内加入溶剂。

参见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循环供漆系统实施例的液位控制装置的结构图。液位控制装置8包括浮球80、浮球连杆81、杠杆82、支点转轴83、第一接近开关84、第二接近开关85、第三接近开关86和安装板87,浮球80位于存漆箱3内,浮球80漂浮在油漆的表面上。浮球连杆81的一端与浮球80连接。安装板87垂直于存漆箱3的顶盖安装在其顶盖上,支点转轴83安装在安装板87上,支点转轴83的轴线与安装板87垂直。杠杆82与支点转轴83连接并绕支点转轴83转动,杠杆82的一端与浮球连杆81连接,第一接近开关84、第二接近开关85和第三接近开关86朝向杠杆82的另一端设置在安装板87上,第一接近开关84位于杠杆82的上端,第二接近开关85位于杠杆82的下端,第三接近开关86位于第一接近开关84和第二接近开关85之间。杠杆82由金属材料制成,当杠杆82正对第三接近开关86时,第三接近开关86检测到信号,此时存漆箱3内的液面处于标准高度;当杠杆82正对第一接近开关84时,第一接近开关84检测到信号,此时存漆箱3内的液面过低,通过供漆管道10向存漆箱3内加入原漆,直至杠杆82正对第三接近开关86;当杠杆82正对第二接近开关85时,第二接近开关85检测到信号,此时存漆箱3内的液面过高,停止向存漆箱3内加入原漆,并打开溢流管道34,防止油漆溢出,直至杠杆82正对第三接近开关86。液位控制装置8可以随时检测存漆箱3内的油漆液面高低,从而保持存漆箱3内的油漆液面处于合适范围。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