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盖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8297发布日期:2020-06-05 19:46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盖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盖帽;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今,锂电池盖帽是锂电池关键部件,设于锂电池正极,与极耳直接相接,现有技术的锂电池结构包括顶盖、密封圈、ptc片、防爆膜片、焊接片等,其中防爆膜片设于焊接片上,在锂电池内部压力过高时,锂电池内部电解质向上穿过焊接片上的通气孔并冲破防爆膜片来泄压,电解质穿过通气孔后无法直接冲击防爆膜片上的防爆圈,冲击力度小,需要更多时间以提高防爆膜片下方压力来撑开防爆圈,这个蓄压过程中容易出现爆炸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锂电池盖帽。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盖帽,包括顶盖、密封圈,及设置在顶盖外端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内由上至下分别设置有顶盖、ptc片、防爆膜片和焊接片;所述焊接片上固定设有a通气孔;所述顶盖端部设置有散热孔;所述顶盖与底端安装有b通气孔,一侧安装有蜂鸣器。

进一步地,所述防爆膜片设置有底板与侧板,且所述防爆膜片端面开设有多个防爆圈。

进一步地,所述防爆圈共设有四个,且均对应设置于焊接片上的a通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孔为蜂窝状散热孔,且共设有两排。

进一步地,所述a通气孔与防爆圈的中心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b通气孔与a通气孔在垂直方向上不重合。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盖帽,防爆圈对应a通气孔,锂电池泄压时电解质穿过通气孔直接冲击防爆圈,冲击力度强,并且无蓄压过程,有效降低了锂电池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爆膜片结构示意图。

1-顶盖;2-散热孔;3-b通气孔;4-密封圈;5-蜂鸣器;6-ptc片;7-防爆膜片;8-焊接片;9-a通气孔;71-底板;72-防爆圈;73-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一种锂电池盖帽,包括顶盖1、密封圈4,及设置在顶盖1外端的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内由上至下分别设置有顶盖1、ptc片6、防爆膜片7和焊接片8;所述焊接片8上固定设有a通气孔9;所述顶盖1端部设置有散热孔2;所述顶盖1与底端安装有b通气孔3,一侧安装有蜂鸣器5;

其中,所述防爆膜片7设置有底板71与侧板73,且所述防爆膜片7端面开设有多个防爆圈72;所述防爆圈72共设有四个,且均对应设置于焊接片8上的a通气孔9;所述散热孔2为蜂窝状散热孔,且共设有两排;所述a通气孔9与防爆圈72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b通气孔3与a通气孔9在垂直方向上不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盖帽,防爆圈对应a通气孔,锂电池泄压时电解质穿过通气孔直接冲击防爆圈,冲击力度强,并且无蓄压过程,有效降低了锂电池的安全隐患。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电池盖帽,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1)、密封圈(4),及设置在顶盖(1)外端的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内由上至下分别设置有顶盖(1)、ptc片(6)、防爆膜片(7)和焊接片(8);所述焊接片(8)上固定设有a通气孔(9);所述顶盖(1)端部设置有散热孔(2);所述顶盖(1)与底端安装有b通气孔(3),一侧安装有蜂鸣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盖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膜片(7)设置有底板(71)与侧板(73),且所述防爆膜片(7)端面开设有多个防爆圈(7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盖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圈(72)共设有四个,且均对应设置于焊接片(8)上的a通气孔(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盖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2)为蜂窝状散热孔,且共设有两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盖帽,其特征在于:所述a通气孔(9)与防爆圈(72)的中心轴线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盖帽,其特征在于:所述b通气孔(3)与a通气孔(9)在垂直方向上不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盖帽,包括顶盖、密封圈,及设置在顶盖外端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内由上至下分别设置有顶盖、PTC片、防爆膜片和焊接片;所述焊接片上固定设有A通气孔;所述顶盖端部设置有散热孔;所述顶盖与底端安装有B通气孔,一侧安装有蜂鸣器;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盖帽,防爆圈对应A通气孔,锂电池泄压时电解质穿过通气孔直接冲击防爆圈,冲击力度强,并且无蓄压过程,有效降低了锂电池的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都伟云;项卫胜;于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天宏锂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5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