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变压器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4077发布日期:2019-11-05 23:2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变压器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变压器柜。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电力设备,这些设备被大量用于城市建设中,如各种小区、别墅、疗养院等处,因为变压器为电气产品且负荷较大,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可能会导致热量过高产生短路甚至引发火灾,所以目前的大部分变压器柜都具有散热风扇散热,能有效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频率,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05670492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新型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包括铁芯、线圈,缠绕于所述铁芯上,保护层贴敷于所述线圈上并且与所述线圈之间存在设定的距离,用于所述线圈的防尘防水;其中,所述线圈为多根横截面积小于100平方毫米的漆包圆铜线。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变电器柜大多只利用风扇进行散热,散热效率并不高,为此,提出一种新型变压器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变压器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变压器柜,包括一侧为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变压器本体,所述箱体上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位于变压器本体的下方,所述腔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一支撑杆,若干个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的集水斗,所述集水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二支撑杆,若干个第二支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网罩,所述集水斗的底部固定焊接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远离集水斗的一端延伸至腔体内,且集水管焊接在水箱上,集水管与水箱连通,所述箱体的一侧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位于箱体远离开口的一侧,所述排气口内固定安装有循环散热管,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位于变压器本体和排气口之间,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上固定焊接有吸水管,吸水管的底端延伸至水箱内,所述循环散热管的一端延伸至箱体内并固定安装在水泵排水口上,所述循环散热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延伸至腔体内,且循环散热管焊接在水箱上,所述水箱远离集水管的一侧焊接有溢水管,所述溢水管的一端延伸至箱体外,所述箱体远离集水管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散热器框架,所述散热器框架与排气口相适配,所述散热器框架内固定安装有风扇。

优选的,所述集水斗的一侧开设有清理口,所述集水斗上铰接有第一门板,所述第一门板和清理口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集水斗内固定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位于集水管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进气口内固定安装有第一防尘网,所述第一防尘网和进气口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散热器框架内设有第二防尘网,所述第二防尘网和风扇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开口处铰接安装有两个第二门板,两个第二门板的和箱体的开口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网罩、集水斗、集水管和水箱的相配合,能收集有效收集洁净的雨水,解决了水源的来源,基本无需人工进行加水,通过水泵、吸水管、循环散热管和风扇的相配合,能有效的对变压器本体进行散热,大大减少了人们维护的次数,减少了工作量,通过溢水管能有效应对水箱能水过多的问题,对水箱内的水量进行有效限制,使用时,只需打开水泵和风扇,操作完毕,本实用新型,设有集水斗收集雨水,经过过滤后的雨水进入水箱,之后通过水泵吸水进入循环散热管吸收热量和风扇配合进行散热,能很大的提高散热效率,并且水源来自雨水,基本无需人工进行加水,操作完毕。

本实用新型,设有集水斗收集雨水,经过过滤后的雨水进入水箱,之后通过水泵吸水进入循环散热管吸收热量和风扇配合进行散热,能很大的提高散热效率,并且水源来自雨水,基本无需人工进行加水,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变压器本体;3、腔室;4、水箱;5、第一支撑杆;6、集水斗;7、第二支撑杆;8、网罩;9、集水管;10、排气口;11、循环散热管;12、水泵;13、吸水管;14、溢水管;15、进气口;16、散热器框架;17、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变压器柜,包括一侧为开口的箱体1,箱体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变压器本体2,箱体1上开设有腔体3,腔体3位于变压器本体2的下方,腔体3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水箱4,箱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一支撑杆5,若干个第一支撑杆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的集水斗6,集水斗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二支撑杆7,若干个第二支撑杆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网罩8,集水斗6的底部固定焊接有集水管9,集水管9远离集水斗6的一端延伸至腔体3内,且集水管9焊接在水箱4上,集水管9与水箱4连通,箱体1的一侧开设有排气口10,排气口10位于箱体1远离开口的一侧,排气口10内固定安装有循环散热管11,箱体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水泵12,水泵12位于变压器本体2和排气口10之间,水泵12的进水口上固定焊接有吸水管13,吸水管13的底端延伸至水箱4内,循环散热管11的一端延伸至箱体1内并固定安装在水泵12排水口上,循环散热管11远离水泵12的一端延伸至腔体3内,且循环散热管11焊接在水箱4上,水箱4远离集水管9的一侧焊接有溢水管14,溢水管14的一端延伸至箱体1外,箱体1远离集水管9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15,箱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散热器框架16,散热器框架16与排气口10相适配,散热器框架16内固定安装有风扇17;

集水斗6的一侧开设有清理口,集水斗6上铰接有第一门板,第一门板和清理口相适配,集水斗6内固定安装有滤网,滤网位于集水管9的上方,进气口15内固定安装有第一防尘网,第一防尘网和进气口15相适配,散热器框架16内设有第二防尘网,第二防尘网和风扇17相适配,箱体1的开口处铰接安装有两个第二门板,两个第二门板的和箱体1的开口相适配,通过网罩8、集水斗6、集水管9和水箱4的相配合,能收集有效收集洁净的雨水,解决了水源的来源,基本无需人工进行加水,通过水泵12、吸水管13、循环散热管11和风扇17的相配合,能有效的对变压器本体2进行散热,大大减少了人们维护的次数,减少了工作量,通过溢水管14能有效应对水箱能水过多的问题,对水箱内的水量进行有效限制,使用时,只需打开水泵12和风扇17,操作完毕,本实用新型,设有集水斗6收集雨水,经过过滤后的雨水进入水箱4,之后通过水泵12吸水进入循环散热管11吸收热量和风扇17配合进行散热,能很大的提高散热效率,并且水源来自雨水,基本无需人工进行加水,操作完毕。

工作原理:水泵12的型号为40G10-18SZ304,使用时,雨水通过网罩8进行过滤异物,进入集水斗6,通过集水斗6内的滤网再进行细过滤,之后通过集水管9进入水箱6内,水量过多时通过溢水管14溢出,保证了水箱6内的水量稳定,同时溢水管14也能对水的散热起到一定作用,当需要冷却时,启动水泵12和风扇17,水泵12通过吸水管13吸取水箱6内的水,通过循环散热管11进行吸热,风扇17同时进行散热,同时空气通过进气口15进入箱体1内,通过排气口10处的风扇排出,操作完毕。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