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离线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9864发布日期:2020-02-18 14:3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分离线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分离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由于前期有关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标准化推广执行的并不是很好,因此有相当大一部分车辆已经落地但并不符合后出的有关标准。比如汽车在充电过程中不允许启动这条,目前还是有相当大一部分数量的汽车无法做到。因此时有马虎的司机在充电还在进行当中就开动车辆的情况,这样一方面会损坏车辆充电接口或者充电桩本身,还有可能出现充电枪或枪线损坏导致漏电、短路等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让线缆在受到超过限定力度的情况下能够被分离,避免线缆被暴力撕扯而造成不可预计的损坏,从而避免发生意外的安全事故的可分离线缆连接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分离线缆连接器,其包括外护套、内护套、快接公头和快接母头,所述外护套中空且其一端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该端部为外护套的小孔径端部,另一端部则为其大孔径端部,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快接公头的外径,所述内护套中空且其一端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该端部为内护套的小孔径端部,另一端部则为其大孔径端部,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快接母头的外径,所述快接公头和所述快接母头相插接,使所述快接公头和所述快接母头脱离所需要的拉力为第一拉力,所述外护套所的大孔径端部与所述内护套的大孔径端部相连接,使所述外护套的大孔径端部与所述内护套的大孔径端部相脱离所需要的拉力为第二拉力,将单根所述线缆拉断的拉力为第三拉力,所述第一拉力小于第二拉力,所述第二拉力小于第三拉力。

优化的,所述外护套的的大孔径端部的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内护套的大孔径端部的外侧外螺纹,所述外护套和所述内护套通过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相螺纹连接。

优选的,当所述外护套和所述内护套螺纹连接后,所述外护套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的端部的内侧端面抵紧于所述快接公头上,所述内护套开设有第二连接孔的端部的内侧端面抵紧于所述快接母头上。

优选的,所述快接公头和快接母头分别与两根线缆固定连接,设将所述快接公头或所述快接母头从与两者各自相连接的线缆上用暴力形式拽掉所需的力为第四拉力,则所述第三拉力大于所述第四拉力,第四拉力大于所述第二拉力。

优选的,所述外护套和内护套大孔径端部的端面至小孔径端部的内侧端面的距离比所述快接公头和快接母头的径向长度大2mm以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孔径与所述线缆的直径的差为a,-0.5mm<a<0.5mm,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径与所述线缆的直径的差为b,-0.5mm<b<0.5mm,当所述外护套和内护套在所述线缆上滑动时需外加大于2n的力。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拉力小于第一拉力,第一拉力小于第三拉力,能够在线缆受到暴力拉扯时能及时断开外护套和内护套以及两个线缆的连接,防止线缆本体段被拉扯断裂而受损。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实施例二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位实施例二中本实用新型外护套和内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位实施例二中本实用新型外护套防脱门向左侧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可分离线缆连接器包括外护套、内护套、快接公头和快接母头,所述外护套套设于线缆和快接公头上且不能从线缆连接有快接公头的端部脱落但具有旋转自由度,所述内护套套设于线缆和快接母头上且不能从线缆连接有快接母头的端部脱落但具有旋转自由度,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快接母头的外径,所述快接公头和所述快接母头相插接,使所述快接公头和所述快接母头脱离所需要的拉力为第一拉力,所述外护套所与所述内护套相连接,使所述外护套与所述内护套相脱离所需要的拉力为第二拉力,将单根所述线缆拉断的拉力为第三拉力,所述第一拉力小于第二拉力,所述第二拉力小于第三拉力。具体结构如以下两个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可分离线缆连接器包括外护套1、内护套2、快接公头5和快接母头6,外护套1中空且其一端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该端部为外护套1的小孔径端部11,另一端部则为其大孔径端部,第一连接孔的孔径小于快接公头5的外径,内护套2中空且其一端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该端部为内护套2的小孔径端部21,另一端部则为其大孔径端部,第二连接孔的孔径小于快接母头6的外径,快接公头5和快接母头6过盈配合且相插接,使快接公头5和快接母头6脱离所需要的拉力为第一拉力,外护套1所的大孔径端部与内护套2的大孔径端部相连接,使外护套1的大孔径端部与内护套2的大孔径端部相脱离所需要的拉力为第二拉力,将单根线缆0拉断的拉力为第三拉力,第一拉力小于第二拉力,第二拉力小于第三拉力。

外护套1的的大孔径端部的内侧设有内螺纹41,内护套2的大孔径端部的外侧外螺纹42,外护套1和内护套2通过内螺纹41和外螺纹42相螺纹连接。当外护套1和内护套2螺纹连接后,外护套1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的端部的内侧端面抵紧于快接公头5上,内护套2开设有第二连接孔的端部的内侧端面抵紧于快接母头6上。外护套1和内护套2大孔径端部的端面至小孔径端部的内侧端面的距离比快接公头5和快接母头6的径向长度大2mm以上。第一连接孔的孔径与线缆0的直径的差为a,-0.5mm<a<0.5mm,第二连接孔的孔径与线缆0的直径的差为b,-0.5mm<b<0.5mm,当外护套1和内护套2在线缆0上滑动时需外加大于2n的力。

快接公头5和快接母头6分别与两根线缆0固定连接,设将快接公头5或快接母头6从与两者各自相连接的线缆0上用暴力形式拽掉所需的力为第四拉力,则第三拉力大于第四拉力,第四拉力大于第二拉力。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可分离线缆连接器包括外护套1、内护套2、设于所述外护套1内且与线缆连接的快接公头5、设于内护套内且与所述线缆相连接的快接母头6,所述快接公头5与所述快接母头7相插接,外护套1和内护套2中空。

外护套1和内护套2各自的其中一端部的内侧壁上设有使外护套1或内护套2与可转动地卡接于线缆0上的卡接部3,卡接部3包括与线缆0固定连接的内档圈31、连接于内护套2或外护套1内侧壁上的外档圈32,内档圈31相对于外档圈32更靠近内护套2或外护套1的中心。

如图3、4所示,外护套1和内护套2各自的另一端部上设有相匹配的快接部4,快接部4包括位于外护套1的的另一端部内侧壁上的第一螺纹段41,位于内护套2的的另一端部外侧壁上的第二螺纹段42,第一螺纹段41和第二螺纹段42相螺纹连接。将第一螺纹段41和第二螺纹段42为刚性连接,使两者损坏脱落的拉力为第一拉力。也可以是第一螺纹段41和第二螺纹段42具有弹性,使两者形变脱落的拉力即为第一拉力。

外护套1与内护套2相连接的端部为右端部,第一螺纹段41的右端具有防脱环,防脱环上设有单向开启的防脱门7,防脱门7朝向左端部开启,第二螺纹段42从防脱门7位置旋入第一螺纹段41。

将快接部4断开所需的拉力为第一拉力,将外护套1所连接的线缆0与内护套2所连接的线缆0断开所需的拉力为第二拉力,将单根线缆0拉断的拉力为第三拉力,第二拉力小于第一拉力,第一拉力小于第三拉力。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