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操作杆连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60103发布日期:2020-02-08 00:08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操作杆连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操作杆连孔。



背景技术:

控制开关是用于电气控制和热工仪表的过程控制时的一种特殊开关,具体有定位操作、自复操作、定位-自复操作、闭锁操作、定位-闭锁操作、自复-定位-闭锁操作等功能。

然而现有的操作杆连孔大多采用多个操作杆进行操作,无法及时的同时对多个相同的连孔板进行控制,使得操作时间延长,操作杆的工作效率低,操作杆的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操作杆连孔工作效率低和稳定性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操作杆连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操作杆连孔,包括控制箱、固定板和底盘,所述底盘安装在控制箱和固定板之间,所述底盘的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所述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均通过轴承与控制箱和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辊远离控制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呈45°倾斜的操作杆,所述第一转辊的延伸端的外壁套接有第一转片,所述第一转片与固定板的外侧壁贴合,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壁通过转辊转动连接有配合第一转片使用的第二转片,所述第二转片通过转臂铰链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延伸端与第二转辊延伸端外壁套接的转臂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转辊的外壁通过多个转臂铰链连接有支撑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操作杆的一侧通过弹簧与所述第一转辊外壁套接的转臂弹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转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转片的转辊之间通过连板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杆的延伸端内侧通过弹簧与第二转辊延伸端外壁套接的转臂弹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盘的上端面等距安装有三个固定缸,所述固定缸的顶部均设置有拉板,所述固定缸的上端面位于拉板的下方开设有配合拉板下端面的凸块配合使用的限位孔,所述拉板靠近第一转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呈l型结构的连接板,三个所述连接板之间与平行于第一转辊的平板固定连接,所述平板的两侧均通过连接杆与第一转辊卡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缸靠近第二转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上端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掀盖,所述固定盒的上端面位于掀盖的下方设置有连孔板,所述支撑杆的轴心线垂直于第二转辊的轴心线,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掀盖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操控一个操作杆,使得第一转片与第二转片扣合,并且使得第二转片顺时针旋转,通过第二转片带动连杆回拉,使得第二转辊顺时针转动,并通过转臂使得支撑杆向上将多个掀盖掀起,从而大大节省了操作杆的工作时间,同时拉板的凸块与固定缸顶部的凹槽在第一转辊的转动下回拉,保证了操作杆的稳定性,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提高了操作杆连孔的实用性和使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操作杆连孔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操作杆连孔的左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操作杆连孔的右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控制箱;2、固定板;3、底盘;4、第一转片;5、第二转片;6、连杆;7、支撑杆;8、操作杆;9、第一转辊;10、连接杆;11、平板;12、连接板;13、固定缸;14、拉板;15、限位孔;16、连孔板;17、掀盖;18、固定盒;19、第二转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操作杆连孔,包括控制箱1、固定板2和底盘3,底盘3安装在控制箱1和固定板2之间,底盘3的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一转辊9和第二转辊19,第一转辊9和第二转辊19均通过轴承与控制箱1和固定板2转动连接,第一转辊9远离控制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呈45°倾斜的操作杆8,第一转辊9的延伸端的外壁套接有第一转片4,第一转片4与固定板2的外侧壁贴合,固定板2的外侧壁通过转辊转动连接有配合第一转片4使用的第二转片5,第二转片5通过转臂铰链连接有连杆6,连杆6的延伸端与第二转辊19延伸端外壁套接的转臂铰链连接,第二转辊19的外壁通过多个转臂铰链连接有支撑杆7。

具体的,如图1-3所示,操作杆8的一侧通过弹簧与第一转辊9外壁套接的转臂弹性连接,提高了操作杆8操作的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1-3所示,第二转片5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转片5的转辊之间通过连板固定连接,保证了第二转片5转动时的稳定性,防止发生偏离。

具体的,如图1-3所示,连杆6的延伸端内侧通过弹簧与第二转辊19延伸端外壁套接的转臂弹性连接,保证了连杆6运动的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1-3所示,底盘3的上端面等距安装有三个固定缸13,固定缸13的顶部均设置有拉板14,固定缸13的上端面位于拉板14的下方开设有配合拉板14下端面的凸块配合使用的限位孔15,拉板14靠近第一转辊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呈l型结构的连接板12,三个连接板12之间与平行于第一转辊9的平板11固定连接,平板11的两侧均通过连接杆10与第一转辊9卡接,使得拉板14的凸块与限位孔15扣合,保证了操作杆8操作后状态的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1-3所示,固定缸13靠近第二转辊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盒18,固定盒18的上端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掀盖17,固定盒18的上端面位于掀盖17的下方设置有连孔板16,支撑杆7的轴心线垂直于第二转辊19的轴心线,支撑杆7的顶端与掀盖17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使得掀盖17在支撑杆7的作用下向上掀起。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向内推动操作杆8,使得第一转辊9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连接杆10向外拉动平板11,拉板14的凸块与固定缸13的限位孔15扣合,进而操作杆8保持回拉的稳定状态,第一转辊9的转动,使得第一转片4与第二转片5扣合,并且使得第二转片5顺时针旋转,通过第二转片5带动连杆6回拉,使得第二转辊19顺时针转动,并通过转臂使得支撑杆7向上将多个掀盖17掀起,从而大大节省了操作杆8的工作时间,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提高了操作杆连孔的实用性和使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