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金属护套矿物绝缘单芯预分支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0820发布日期:2020-01-17 20:54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金属护套矿物绝缘单芯预分支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分支电缆,具体涉及一种0.6/1kv单芯预分支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在使用过程中会由于电气线路、电气设备出现漏电、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等故障而引发电气火灾,进而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据公安部消防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发生电气火灾4万多起,平均每天110多起,约10钟发生一起电气火灾。电气线路、电气设备出现漏电、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温度升高等故障所引发的电气火灾占90%,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目前市面上正在使用的防火电缆,其一般采用单一云母带作为防火层,不能兼顾电缆的电气性能。外层包覆氢氧化铝、氢氧化钠等物质,在高温情况下会释放结晶水以降低着火点来达到隔火甚至防火目的。这实际确实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防火时间和防火温度方面,效果相当有限,并且还存在防火层吸潮、电缆柔软程度差等问题,影响了用电安全和加大安装敷设难度。可以说,市场目前迫切需求更加经济实用的柔性防火电缆。分支电缆作为一种在国内新推广使用的新型建筑配电产品,也在按这方向发展。申请号201320376004.0授权公告号cn203351259u、名称为“新型柔性单芯防火预分支有护套电缆”的实用新型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单芯预分支电缆:“包括主电缆和分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电缆和分支电缆内均设置有铜导体以及套设在铜导体外的耐火层,所述的耐火层外套设有耐火隔热层,所述的耐火隔热层外依次套设有防火放水层和阻燃防护层。”但实际上该实用新型的弯曲性能好和耐火稳定性都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发明目的,是开发一种弯曲性能和防火性能都十分优异的、适用于0.6/1kv线路的非金属护套矿物绝缘单芯预分支电缆。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金属护套矿物绝缘单芯预分支电缆,包括主电缆、分支电缆、陶瓷化聚烯烃注塑料层、电缆连接铜套、接头保护云母带;

所述主电缆和分支电缆均由导体、云母带、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和陶瓷化聚烯烃外护套构成。其中云母带包覆在导体外,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包覆在云母带外,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包覆在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外,陶瓷化聚烯烃外护套包覆在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外;

左主电缆的右端、右主电缆的左端及分支电缆的左端均插在电缆连接铜套内并和电缆连接铜套压接在一起,接头保护云母带把左、右两主电缆及分支电缆的连接接头和电缆连接铜套均包覆在内;

陶瓷化聚烯烃注塑料层把左主电缆的右端、右主电缆的左端、分支电缆的左端及接头保护云母带均包覆在内。

作为优选,左主电缆的右端和右主电缆左端、分支电缆的左端相触连。

作为优选,电缆连接铜套上设有四个切口,四个切口均布在两个圆周上。

作为优选,相邻两个切口的内边缘之间的电缆连接铜套壁的宽度小于两个切口的外边缘距离电缆连接铜套相应端部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非金属护套电缆结构,主电缆弯曲性能优异;采用云母带加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再加陶瓷化聚烯烃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十分优异的防火性能;此外电缆连接铜套的具体结构有利于保证左右两主电缆及分支电缆之间的电连接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主电缆和分支电缆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导体1、云母带2、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3、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4、陶瓷化聚烯烃外护套5、陶瓷化聚烯烃注塑料层6、电缆连接铜套7、接头保护云母带8、主电缆10、分支电缆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电缆10、分支电缆11、陶瓷化聚烯烃注塑料层6、电缆连接铜套7、接头保护云母带8;

所述主电缆10和分支电缆11均由导体1、云母带2、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3、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4和陶瓷化聚烯烃外护套5构成。其中云母带2包覆在导体1外,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3包覆在云母带2外,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4包覆在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3外,陶瓷化聚烯烃外护套5包覆在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4外;

左主电缆10的右端、右主电缆10的左端及分支电缆11的左端均插在电缆连接铜套7内且左主电缆10的右端和右主电缆10左端、分支电缆11的左端相触连,左主电缆10的右端、右主电缆10的左端及分支电缆11的左端和电缆连接铜套7压接在一起,接头保护云母带8把左、右两主电缆10及分支电缆11的连接接头均包覆在内;

陶瓷化聚烯烃注塑料层6把左主电缆10的右端、右主电缆10的左端、分支电缆11的左端及接头保护云母带8均包覆在内。

作为优选,电缆连接铜套7上设有四个切口7.1,四个切口7.1均布在两个圆周上,且相邻两个切口7.1的内边缘之间的电缆连接铜套7壁的宽度7.2小于两个切口7.1的外边缘距离电缆连接铜套7相应端部的距离。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而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结构和实施范围。事实上,依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之形状、结构和设计目的也可以作出一些等效的变化。因此,凡依照本实用新型所述之形状、结构和设计目的所作出的一些等效变化理应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也即这些等效变化都应该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