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组装的面板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0541发布日期:2020-01-10 15:30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便于组装的面板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于组装的面板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面板开关的组装,通常都是人工组装。而随着人工费的日益提高,提高人工组装的效率、对于降低产品成本的意义越来越大。因此,需要一种便于组装的面板开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便于组装的面板开关。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详细技术方案为:便于组装的面板开关,其包括开关组件以及触发组件;开关组件包括开关壳体以及连接件,开关壳体固定设置有进线端以及接线端;连接件的一端为进线连接端;连接件的中部为接线段,接线段位于触发容纳腔内与接线端电性连接;触发组件包括触发件,触发件设置有触发柱以及两个触发端;触发件、连接件分别与开关壳体铰接,触发件与开关壳体的铰接处的轴心、连接件与开关壳体的铰接处的轴心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开关壳体设置有与外界联通的触发容纳腔;触发柱插入触发容纳腔且与接线段接触。

进一步地,开关壳体设置有与外界联通的触发铰接槽,触发件的两侧均设置有触发铰接柱,触发铰接柱位于触发铰接槽内。

触发件的组装比较方便。

进一步地,开关壳体设置有与外界联通的连接铰接槽,连接件的侧面设置有连接铰接凸块;连接件的底端面抵持接线端的顶端,连接铰接凸块位于连接铰接槽内。

连接件的组装比较方便。

进一步地,触发柱内设置有移动腔,触发件还包括弹簧以及从触发柱伸出的抵持筒,抵持筒嵌入移动腔,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持移动腔的内壁、抵持筒,抵持筒抵持接线段。

有利于提高开关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移动腔的一端向内定位筒,定位筒向内延伸地设置有触发凸圈,弹簧的一端开口,弹簧的一端旋入触发凸圈。

触发柱向下时弹簧不会掉落,便于组装。

进一步地,定位筒的一端设置有导线斜面。

便于将弹簧的一端旋入触发凸圈。

进一步地,抵持筒设置有抵持凸圈;弹簧的另一端开口,弹簧的另一端旋入抵持凸圈。

触发柱向下时抵持筒不会掉落,便于组装。

进一步地,抵持筒抵持接线段的一端为抵持端,抵持端为半球形。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有安装框的安装口以及设置有面板触发件的面板;开关组件穿过安装口与安装框固定连接;面板触发件可相对面板活动,面板触发件可按压面板触发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便于组装;

2)触发柱向下时弹簧、抵持筒均不会掉落,便于组装;

3)有利于提高开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便于组装的面板开关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便于组装的面板开关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开关组件1以及触发组件2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开关组件1以及触发组件2的局部剖开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触发组件2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是触发组件2的半剖示意图。

图7是图1的ⅰ-ⅰ剖面的示意图。

开关组件1;开关壳体11;触发铰接槽111;连接铰接槽112;触发容纳腔113;进线端12;进线片121;顶紧螺栓122;进线口123;接线端13;连接件14;进线连接端142;接线段143;连接铰接凸块144;触发组件2;触发件21;触发柱211;移动腔212;定位筒213;触发凸圈214;导线斜面215;触发铰接柱218;触发端219;弹簧22;抵持筒23;抵持凸圈231;抵持凹陷232;抵持端239;安装框8;安装口81;面板9;面板触发件9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便于组装的面板开关,其包括开关组件1以及触发组件2。

开关组件1包括开关壳体11以及连接件14,开关壳体11固定设置有进线端12以及接线端13。通常,连接件14、进线端12以及接线端13均为铜等导电材料制成。

通常,开关壳体11内设置有导电材料制成的进线片121,进线片121的一端为进线端12,开关壳体11设置有进线口123,开关壳体11铰接有顶紧螺栓122。将导线的导电体【附图未画出】插入进线口123并旋转顶紧螺栓122、使顶紧螺栓122与进线片121夹持导线的导电体【附图未画出】,以实现进线端12与导线的导电体【附图未画出】的电性连接。与进线端12电线连接的导线通常为火线,当然也可以为零线或者地线等。

通常,接线端13与插座的导电片【附图未标出】电性连接。

接线端13与进线端12通过连接件14联通时,接线端13即可与导线的导电体【附图未画出】电性连接。

连接件14的一端为进线连接端142;连接件14的中部为接线段143,接线段143位于触发容纳腔113内与接线端13电性连接。

触发组件2包括触发件21,触发件21设置有触发柱211以及两个触发端219。

触发件21、连接件14分别与开关壳体11铰接,触发件21与开关壳体11的铰接处的轴心、连接件14与开关壳体11的铰接处的轴心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优选地,开关壳体11设置有与外界联通的触发铰接槽111,触发件21的两侧均设置有触发铰接柱218,触发铰接柱218位于触发铰接槽111内,使触发件21与开关壳体11铰接。将触发柱211插入触发容纳腔113,使触发铰接柱218位于触发铰接槽111内,即可使使触发件21与开关壳体11铰接,触发件21的组装比较方便。

优选地,开关壳体11设置有与外界联通的连接铰接槽112,连接件14的侧面设置有连接铰接凸块144;连接件14的底端面抵持接线端13的顶端,连接铰接凸块144位于连接铰接槽112内,使接线段143与接线端13电性连接,且使连接件14与开关壳体11铰接。将连接件14放置在接线端13上、且使连接铰接凸块144位于连接铰接槽112内,即可使使接线段143与接线端13电性连接,且使连接件14与开关壳体11铰接,连接件14的组装比较方便。

开关壳体11设置有与外界联通的触发容纳腔113。

触发柱211插入触发容纳腔113且与接线段143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便于组装的面板开关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通过分别按压两个触发端219、使触发柱211旋转【触发柱211旋转的过程中,可使接线端13发生弹性形变】。当触发柱211抵持接线段143的靠近进线端12的一端时,触发柱211抵持接线段143使进线连接端142与进线端12接触、电性连接,从而使接线端13与进线端12通过连接件14联通,本实用新型的便于组装的面板开关通电。当触发柱211抵持接线段143的远离进线端12的一端时,触发柱211抵持接线段143使进线连接端142与进线端12分开,从而使接线端13与进线端12断开,本实用新型的便于组装的面板开关断电。

组装时,将触发柱211插入触发容纳腔113,且使触发件21与开关壳体11铰接即可,组装比较方便。

进一步地,触发柱211内设置有移动腔212,触发件21还包括弹簧22以及从触发柱211伸出的抵持筒23,抵持筒23嵌入移动腔212,弹簧22的两端分别抵持移动腔212的内壁、抵持筒23,抵持筒23抵持接线段143。通常,抵持筒23抵持接线段143的一端为抵持端239,抵持端239为半球形。旋转触发件21的过程中,接线端13无需发生弹性形变、不会因金属疲劳而损坏断裂,有利于提高开关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移动腔212的一端向内【即向触发柱211的轴心的方向】定位筒213,定位筒213向内【即向触发柱211的轴心的方向】延伸地设置有触发凸圈214,弹簧22的一端开口,弹簧22的一端旋入触发凸圈214。将弹簧22的一端旋入触发凸圈214,可以使弹簧22的一端与触发件21连接为一体、实现预组装,触发柱211向下时弹簧22不会掉落,便于组装。

进一步地,定位筒213的一端设置有导线斜面215。便于将弹簧22的一端旋入触发凸圈214。

进一步地,抵持筒23设置有抵持凸圈231。弹簧22的另一端开口,弹簧22的另一端旋入抵持凸圈231。将弹簧22的另一端旋入抵持凸圈231,可以触发件21、弹簧22、以及抵持筒23连接为一体、实现预组装,触发柱211向下时抵持筒23不会掉落,便于组装。

通常,抵持筒23为铜制成,形成抵持凸圈231时相应地产生抵持凹陷232。

通常,本实用新型的便于组装的面板开关,还包括设置有安装框8的安装口81;开关组件1穿过安装口81与安装框8固定连接。安装框8上通常设置有通孔,便于通过螺栓将安装框8固定。

通常,本实用新型的便于组装的面板开关,还包括设置有面板触发件91的面板9;面板触发件91可相对面板9活动【如转动、平移等方式,使面板触发件91可相对面板9改变位置】,面板触发件91可按压面板触发件91。面板9通常起装饰作用。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