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压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38241发布日期:2019-12-06 18:10阅读:17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均压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均压管。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升级,电网的升级成为必然趋势,各类特殊情形下的输电需求将急剧上升。柔性直流输电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孤岛供电、城市配电网的增容改造、异步交流系统互联、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并网等。根据柔直变压器外部线路设置要求,阀侧引线和网侧引线需同时布置在箱盖上方引出与系统线路连接。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均压管,以实现变压器引线结构的合理布置,且提高空间利用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压管,以实现变压器引线结构的合理布置,且提高空间利用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均压管,包括主管体、第三管体、供第一柱网侧引线穿过的第一管体和供第二柱网侧引线穿过的第二管体,其中,

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主管体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管体的轴线沿与所述主管体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主管体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管体的轴线沿与所述主管体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均位于所述主管体的同一侧,

所述第三管体位于所述主管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三管体与所述主管体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之间,所述第三管体的轴线沿与所述主管体的轴线垂直。

优选的,上述主管体、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和所述第三管体为一体成型。

优选的,上述第三管体的出口外壁设置有均压环。

优选的,上述主管体、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和所述第三管体均包覆有绝缘纸。

优选的,上述绝缘纸为绝缘皱纹纸。

优选的,上述绝缘纸贴合在所述主管体、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和所述第三管体上且壁厚均匀。

优选的,上述第三管体的出口外壁设置有屏蔽环。

优选的,上述屏蔽环外包覆有绝缘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压管,包括主管体、第三管体、供第一柱网侧引线穿过的第一管体和供第二柱网侧引线穿过的第二管体,其中,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主管体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管体的轴线沿与所述主管体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主管体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管体的轴线沿与所述主管体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均位于所述主管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三管体位于所述主管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三管体与所述主管体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之间,所述第三管体的轴线沿与所述主管体的轴线垂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压管,该均压管整体呈反t型结构,能够将两柱网侧引线在器身中心位置汇合后一起引出至网侧套管,大大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实现了两柱网侧引线在器身中心位置汇合后一起引出至网侧套管的功能,可以大大减少油箱长度,提高材料利用率并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均压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均压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上图1-2中:

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第三管体3、绝缘纸4、均压环5、主管体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均压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均压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均压管,包括主管体6、第三管体3、供第一柱网侧引线穿过的第一管体1和供第二柱网侧引线穿过的第二管体2,其中,第一管体1与主管体6的一端连接且第一管体1的轴线沿与主管体6的轴线垂直,第二管体26与主管体的另一端连接且第二管体2的轴线沿与主管体6的轴线垂直,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均位于主管体6的同一侧,第三管体3位于主管体6的另一侧,第三管体3与主管体6连接且位于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之间,第三管体3的轴线沿与主管体6的轴线垂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均压管,该均压管整体呈反t型结构,能够将两柱网侧引线在器身中心位置汇合后一起引出至网侧套管,大大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实现了两柱网侧引线在器身中心位置汇合后一起引出至网侧套管的功能,可以大大减少油箱长度,提高材料利用率并降低成本。

具体的,主管体6、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和第三管体3为一体成型。

其中,第三管体3的出口外壁设置有均压环5。主管体6、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和第三管体3均包覆有绝缘纸4。绝缘纸4为绝缘皱纹纸。绝缘纸贴合在主管体6、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和第三管体3上且壁厚均匀。

其中,第三管体3的出口外壁设置有屏蔽环。屏蔽环外包覆有绝缘纸。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升级,电网的升级成为必然趋势,各类特殊情形下的输电需求将急剧上升。柔性直流输电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孤岛供电、城市配电网的增容改造、异步交流系统互联、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并网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均压管,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通过一种新的均压管结构,保证了变压器引线结构的合理布置,实现了变压器整体结构布置的紧凑性,提高空间利用率和项目整体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均压管,将第一柱网侧引线和第二柱网侧引线分别向油箱中心方向牵引,最后从均压环位置向上引出。满足了引线结构布置需要,减少均压管之间的连接,提高产品的结构稳定性及可靠性。

由于两个引线都需要进行弯折牵引,在安装均压管时,需要严格控制网侧绕组出头位置的偏差。在加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均压管时,需要特别注意均压环下方绝缘皱纹纸的包扎,要在保证厚度的同时尽量服帖与均压管表面。

其中:

均压管:为了优化引线连接处电极形状,改善引线连接处的电场分布而在载流引线外部套装的铝管或铜管。

网侧引线:将网侧绕组端部出线引至网侧套管端部的联接导线。

阀侧引线:将阀侧绕组端部出线引至阀侧套管端部的联接导线。

器身:变压器内部的主体部分,即铁心、线圈及其绝缘。

均压环5:安装在均压管端部或绝缘子套管顶部的环形铝圈或铜圈。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