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隔离刀闸操作到位指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0497发布日期:2020-01-10 15:29阅读:860来源:国知局
配电线路隔离刀闸操作到位指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线路隔离刀闸操作到位指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隔离开关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与断路器相配合,进行倒闸操作,以改变线路的运行方式。二是在设备检修时,用隔离开关来隔离有电和无电部分,造成明显的断开点,保证检修的设备与电力系统隔离,确保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由此可见,隔离开关的作用巨大。然而,在隔离开关的应用过程中发现了如下问题:

1、配电线路隔离开关(刀闸)动、静触头没有充分有效接触,合闸不到位,使电流通过的截面大大缩小,因而出现接触电阻增大,出现接触点发热的现象。

2、刀口合得不严,长时间运行容易出现触头表面氧化等情况,严重影响了供电可靠性。

3、现阶段,当配电线路隔离开关(刀闸)未合到位时,线路运行维护人员只能通过调度中心或客户用电情况得知,不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操作不到位情况。

4、该类问题发生后,为尽快查明故障点,管理人员通常通过指派多人分组分线路查找。这个过程中,驱车赶往故障线路约1个小时,确定故障分支后,逐个线杆排查用时约3-4小时,甚至出现二次排查的情况。

5、针对经常发生此类故障的线路,供电所往往通过更换隔离开关(刀闸)来解决这一问题,造成了重复投资和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配电线路隔离刀闸操作到位指示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配电线路隔离刀闸操作到位指示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配电线路隔离刀闸操作到位指示装置,包括电连接的位置传感器和指示器,所述位置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壳体、立柱、弹簧和到位限位开关,所述传感器壳体内一侧设有到位限位开关,传感器壳体内另一侧垂直固定弹簧的下端,弹簧的上端与立柱下端固定连接,立柱的上端露出在传感器壳体上部外,所述到位限位开关操作头的端部与立柱下端相接触;所述指示器包括指示器壳体、圆盘、电动机、控制器和蓄电池,指示器壳体为矩形盒体结构,该矩形盒体结构的一外侧面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指示器壳体的前面板上部设有半圆形窗口,该半圆形窗口由透明玻璃封堵,所述电动机固定在指示器壳体内背板上,电动机的动力轴上固定设有圆盘,圆盘设置在半圆形窗口内侧,圆盘背离半圆形窗口的一侧面上设有限位柱,指示器壳体内部左右两侧部位设有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圆盘旋转限位柱转动到左侧时,能触碰第一限位开关,并使第一限位开关的触点断开,圆盘旋转限位柱转动到右侧时,能触碰第二限位开关,并使第二限位开关的触点断开,所述圆盘下部的指示器壳体内设有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到位限位开关、电动机、第一限位开关、第二限位开关、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传感器壳体为长方形盒体结构,该长方形盒体结构上部一侧设有垂直竖管。

所述立柱由底柱、螺帽、调节柱和托瓦组成,所述底柱为中间设有内孔的圆柱形结构,其内孔上设有螺纹,所述调节柱为设有外螺纹的圆柱,调节柱下部螺纹连接在底柱的内孔中,调节柱上螺纹连接有螺帽,调节柱顶端连接有托瓦。

所述圆盘的一侧面平分为两个半边,其中两个半边分别涂覆不同颜色的反光漆。

所述电动机为每分钟20—50转的低速直流电动机。

所述控制器包括电阻、二极管和继电器,所述太阳能电池的正极通过电阻连接二极管的正极,二极管的负极与到位限位开关的动触点、蓄电池的正极、第一继电器触点的常闭端及第二继电器触点的常闭端相连接,到位限位开关的一静触点连接第一继电器的一端,第一继电器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开关的一端连接,到位限位开关的另一静触点连接第二继电器的一端,第二继电器的另一端与第一限位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的负极与第一继电器触点的常开端、第二继电器触点的常开端、蓄电池的负极、第一限位开关的另一端及第二限位开关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触点的动端及第二继电器触点的动端分别连接电动机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其通过位置传感器和指示器配合工作,设计了巧妙的控制电路,平时不消耗电能,反应灵敏、动作可靠,当刀闸重合到位时,指示牌能够迅速转换颜色,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位置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4,一种配电线路隔离刀闸操作到位指示装置,包括电连接的位置传感器1和指示器2,所述位置传感器1包括传感器壳体11、立柱12、弹簧13和到位限位开关14,所述传感器壳体11内一侧设有到位限位开关14,传感器壳体11内另一侧垂直固定弹簧13的下端,弹簧13的上端与立柱12下端固定连接,立柱12的上端露出在传感器壳体11上部外,所述到位限位开关14操作头的端部与立柱12下端相接触;所述指示器2包括指示器壳体21、圆盘22、电动机23、控制器24和蓄电池25,指示器壳体21为矩形盒体结构,该矩形盒体结构的一外侧面上设有太阳能电池20,指示器壳体21的前面板上部设有半圆形窗口26,该半圆形窗口26由透明玻璃27封堵,所述电动机23固定在指示器壳体21内背板上,电动机23的动力轴上固定设有圆盘22,圆盘22设置在半圆形窗口26内侧,圆盘22背离半圆形窗口26的一侧面上设有限位柱28,指示器壳体21内部左右两侧部位设有第一限位开关29和第二限位开关30,圆盘22旋转限位柱28转动到左侧时,能触碰第一限位开关29,并使第一限位开关29的触点断开,圆盘22旋转限位柱28转动到右侧时,能触碰第二限位开关30,并使第二限位开关30的触点断开,所述圆盘22下部的指示器壳体21内设有控制器24和蓄电池25;所述到位限位开关14、电动机23、第一限位开关29、第二限位开关30、太阳能电/20和蓄电池25分别与控制器24电连接。

所述传感器壳体11为长方形盒体结构,该长方形盒体结构上部一侧设有垂直竖管15,传感器壳体11长方形盒体结构的底部四角上设有带孔的安装座16用于固定位置传感器1。所述立柱12由底柱121、螺帽122、调节柱123和托瓦124组成,所述底柱121为中间设有内孔125的圆柱形结构,其内孔125上设有螺纹,底柱121的外径与传感器壳体11的垂直竖管15内径相吻合,底柱121能在垂直竖管15内上下移动。所述调节柱123为设有外螺纹的圆柱,调节柱123下部螺纹连接在底柱121的内孔125中,调节柱123上螺纹连接有螺帽122,调节柱123顶端连接有托瓦124。

所述圆盘22的一侧面平分为两个半边,其中两个半边分别涂覆不同颜色的反光漆,本实施例中一半涂覆红色反光漆221,另一半涂覆绿色反光漆222。所述电动机为每分钟20—50转的低速直流电动机。

所述控制器24包括电阻、二极管和继电器,所述太阳能电池20的正极通过电阻r连接二极管d的正极,二极管d的负极与到位限位开关14的动触点、蓄电池25的正极、第一继电器触点j1-1的常闭端及第二继电器触点j2-1的常闭端相连接,到位限位开关14的一静触点连接第一继电器j1的一端,第一继电器j1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开关x2的一端连接,到位限位开关14的另一静触点连接第二继电器j2的一端,第二继电器j2的另一端与第一限位开关x1的一端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20的负极与第一继电器触点j1-1的常开端、第二继电器触点j2-1的常开端、蓄电池25的负极、第一限位开关x1的另一端及第二限位开关x2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触点j1-1的动端及第二继电器触点j2-1的动端分别连接电动机23的两端。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中的位置传感器1用螺钉固定在配电线路隔离刀闸的底座上,松动螺帽122旋转调节柱123调整其高度及托瓦124角度,使隔离刀闸合至到位位置时,正好能压在托瓦124内,并能通过调节柱123及底柱121使到位限位开关14的触点翻转,然后旋紧螺帽122锁定即可。指示器2可安装在便于观察的位置,使其带有太阳能电池20的一面朝上。

运行时,首先拨动指示器2中的转盘22,使其涂覆红色反光漆221的一半面正好对准半圆形窗口26,这时第一限位开关x1正好被限位柱28触及,第一限位开关x1的触点断开。然后连接好位置传感器1与指示器2之间的线路即可使用。当配电线路隔离刀闸合闸到位后,隔离刀闸的刀柄压在托瓦124内,并能通过调节柱123及底柱121使到位限位开关14的触点翻转,到位限位开关14的动触点与其一静触点接通第一继电器j1的电源,第一继电器触点j1-1翻转,电动机23正向旋转,电动机23带动转盘22正向旋转,当转盘22正向旋转半圈后,转盘22涂覆绿色反光漆222的一面正好对准半圆形窗口26,指示合闸到位,同时限位柱28触及第二限位开关x2,第二限位开关x2触点断开,第一继电器j1的电源被切断,第一继电器j1复位,其触点复位,电动机23停止工作。当配电线路隔离刀闸分闸时,刀闸脱离托瓦124,在弹簧13的作用下,到位限位开关14复位,到位限位开关14的动触点与其另一静触点接通第二继电器j2的电源,第二继电器触点j2-1翻转,电动机23反向旋转,电动机23带动转盘22反向旋转,当转盘22反向旋转半圈后,转盘22涂覆红色反光漆221的一面正好对准半圆形窗口26,指示分闸完成,同时限位柱28触及第一限位开关x1,第一限位开关x1触点断开,第二继电器j2复位,其触点复位,电动机23停止工作。太阳能电池20通过电阻r及二极管d给蓄电池25补充电能,电阻r的阻值为10—30ω,功率为10w,二极管d为额定电流大于等于3a的整流二极管,所述蓄电池采用6—12v的可充电电池,所述电动机23的工作电压与蓄电池的电压相符合。本实用新型中传感器壳体11和立柱12均采用高强度的绝缘材料制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