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组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9642发布日期:2020-02-18 14:32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锂离子电池组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模组。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有着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高、比容量高和无污染等优点,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兴趣。在能源危机以及全球日益变暖的状况下,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新型清洁的能源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电动汽车的应用日趋广泛。由于锂离子电池拥有能量密度高、体积小和功率密度高的特点,由锂离子电池构成的电池组模组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电动汽车中,同时,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等均称为电动汽车发展的重点。

本发明人在进行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锂离子电池组内的各电池单体经过多次充放电使用后,容易出现模组失效,甚至引发电池组爆炸的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模组,采用该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电池组的应用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模组,包括:电池组本体,所述电池组本体封装在一模组壳体内,

所述电池组本体包括复数个电池单体,各所述电池单体的侧面面对面相贴地排列形成所述电池组本体,以位于所述电池组本体最外侧的两电池单体的侧面作为所述电池组本体的两端面,

所述壳体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电池组本体的两端面的两端板、以及与两相对的所述端板相垂直的两侧板,两所述端板的四角分别与两所述侧板固定连接,至少一所述端板中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端板的四周的厚度。

可选地,在至少一所述端板面向所述电池组本体的侧面的中部设置有凹进平台,在所述端板面背向所述电池组本体的侧面呈平面状。

可选地,在至少一所述端板背向所述电池组本体的侧面的中部设置有凹进平台,在所述端板面面向所述电池组本体的侧面呈平面状。

可选地,各所述端板的内部为空心部;

可选地,在所述空心部内设置有筋部。

可选地,两所述端板中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端板的四周的厚度。

可选地,仅其中一所述端板中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端板的四周的厚度。

由上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由于本实施例锂离子电池组的模组壳体的两端板的中部的厚度小于该端板四周的厚度,当锂离子电池组使用一段时间后,各电池单体容易发生膨胀,本发明人在进行本实用新型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电池单体的膨胀主要发生在各电池单体的中部,而本实施例的模组壳体的两端板的其中之一或者两者的中部的厚度小于其四周的厚度,使其中部相对于其四周更容易发生形变,在各电池单体发生膨胀时,端板的中部更容易发生形变,以便在电池组模组容量、尺寸等参数既定的情况下,该电池组模组壳体可以给电池组预留足够的膨胀空间,以降低电池单体内的气压,避免电池组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池单体内部气压过大导致电池组失效的现象,避免由于气压过大导致的电池组爆炸的风险。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仅对端板的中部的厚度进行减薄,而无需降低作为端板的核心受力部位(端板的四周部位,特别是与电池组和/或侧板固定连接的端角处)的厚度,即采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可以在不改变电池组模组的外围尺寸的情况下,提高电池组模组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锂离子电池组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池组模组中应用的第一端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端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端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端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人提供的一种对比端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端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电池组本体;101:电池单体;1012:正极;1013:负极;

102:第一端板;103:第二端板;104:凹进平台;

105:空心部;106:筋部;107:螺丝锁紧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附图以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模组,包括:电池组本体100,该电池组本体100封装在一刚性的模组壳体内。

该电池组本体100包括复数个电池单体101,每个电池单体101均为密封主体,各电池组的侧面1011分别面对面相贴排列,通过设置有串并联电路的转接板对各电池单体101的正极1012、负极1013进行串联或者并联或者串联与并联的组合进行电路连接,得到一个电池组本体100。

以位于电池组本体100最外侧的两电池单体101的侧面作为该电池组本体100的两端面,模组壳体包括分别位于电池组本体100的两端面的两相对的第一端板102、第二端板103、以及与第一端板102、第二端板103相垂直的两侧板,第一端板102、第二端板103的四端角分别与两侧板固定连接,电池组本体100固定在两侧板、第一端板102、第二端板103形成的空间内。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第一端板102、第二端板103分别采用抗压性强的材料制成,比如其可以但不限于采用一体化成型的铝板制成,其中一个端板(第一端板102或第二端板103)或者第一端板102、第二端板103两者的中部的厚度d1小于该端板的四周的厚度d2。

由上可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实施例锂离子电池组的模组壳体的至少一端板(第一端板102和/或第二端板103)的中部的厚度d1小于该端板四周的厚度d2,当锂离子电池组使用一段时间后,各电池单体101容易发生膨胀,本发明人在进行本实用新型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电池单体101的膨胀主要发生在各电池单体101的中部,而本实施例的模组壳体的两端板的其中之一或者两者的中部的厚度d1小于其四周的厚度d2,使其中部相对于其四周更容易发生形变,在各电池单体101发生膨胀时,端板(第一端板102、第二端板103)的中部更容易发生形变,以便在电池组模组容量、尺寸等参数既定的情况下,该电池组模组壳体可以给电池组预留足够的膨胀空间,以降低电池单体101内的气压,避免电池组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池单体101内部气压过大导致电池组失效的现象,避免由于气压过大导致的电池组爆炸的风险。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仅对端板(第一端板102和/或第二端板103)的中部的厚度进行减薄,而无需降低作为端板的核心受力部位端板的四周部位,特别是与电池组和/或侧板固定连接的端角处的厚度d2,即采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可以在不改变电池组模组的外围尺寸的情况下,提高电池组模组的使用安全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参见图1-4所示,本实施例可以在端板(第一端板102和/或第二端板103)上,面向电池组本体100(与电池单体101的侧面相贴的侧面)的侧面(简记内侧面)的中部设置一凹进平台104,使(第一端板102和/或第二端板103)背向电池组本体100的侧面(简记外侧面)呈无凹进的平面状;也可以但不限于如图5所示地将该凹进平台104设置在背向电池组本体100的侧面(简记外侧面)的中部,使端板(第一端板102和/或第二端板103)的内侧面呈无凹进的平面状;还可以在端板(第一端板102和/或第二端板103)的内侧面、以及外侧面上分别设置一凹进平台104。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可以仅将其中一端板(第一端板102或第二端板103)的中部进行上述的减薄处理,也可以但不限于将两端板(第一端板102和第二端板103)上进行上述的中部减薄处理,在两端板均做对称的中部减薄处理效果更佳。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本实施例采用铝材作为第一端板102、第二端板103。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本实施例的可以但不限于采用内部为空心的第一端板102、第二端板103,在端板内部的空心部105内设置复数个筋部106,以减轻电池组模组的重量,并确保端板保持较高的承重力。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动力锂离子电池组模组,电池组模组的尺寸受限于该动力锂离子电池组模组的动力设备的安装位置,而既定的尺寸空间需要最大限度地应用于电池组本体100,只能将极少的空间供模组壳体占用,第一端板102、第二端板103的四个端角处需要设置与外部连接的螺丝锁紧孔107,以便将本电池组模组安装在动力设备上,故本实施例提出的不改变模组壳体整体的规格尺寸,不改变端板的四周厚度d2,仅通过减薄中部厚度d1来缓解锂离子电池使用过程中内部气压变大的问题对动力电池的推广应用有极大的积极作用。

综上,相对于图6、7、8所示的端板,采用本实施例方案能在无需对电池组模组的整体尺寸规格进行改变的基础上,预留电池单体的膨胀空间,减少电池组模组的内部压力,提高电池组的使用安全性,提高电池组模组的使用寿命,减少电池单体内部短路风险。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