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触线用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4676发布日期:2020-10-28 12:12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触线用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触线配件,特别涉及一种滑触线用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滑触线也称为滑导线,就是给移动设备进行供电的一组输电装置,主要分为单极铝滑触线,单极铜滑触线,钢体滑触线,多极管式滑触线,无接缝滑触线,铜接触线等常用的滑触线。单极滑触线,多极管式滑触线,无接缝滑触线属于安全滑触线,钢体滑触线属于非安全滑触线

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滑触线的结构较复杂,在将滑触线与带电导轨以及用电设备进行连接时,操作复杂,工作量大,且不便进行拆卸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滑触线用连接器结构,本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且便于进行拆卸更换,而且连接稳定性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滑触线用连接器结构,包括用于连接滑触线的壳体,所述壳体上端面加工有与导轨滑动连接的导槽,所述壳体下端连接有用于连接外部用电设备的盖板,所述壳体下端面加工有用于定位盖板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部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一体连接在盖板上端面前边缘位置以及后边缘位置,所述盖板上端面中间位置一体连接有用于对外部用电设备定位的方块,所述方块设置在侧板之间,且方块位于壳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壳体下端面左右对称加工有两个连接柱,所述盖板下端面左右对称加工有两个与定位柱相对应的沉头孔。

优选的,所述盖板上端面左右对称加工有两个中空的定位柱,所述壳体下端面左右对称加工有两个与定位柱相对应的凹槽,且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位于定位柱内部。

优选的,所述方块内部加工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开口槽的外观呈凸字型结构,且开口槽的尺寸与盖板以及侧板的尺寸相匹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壳体以及盖板对带电导轨以及用电设备进行连接,使得本装置结构简单,方便与带电导轨以及用电设备进行连接,且通过对沉头螺栓进行拆卸,使得方便对盖板进行拆卸,进而方便对不同的用电设备进行更换,适用范围广,本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且便于进行拆卸更换,而且连接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正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仰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仰视图;

图6为图3中沿a-a线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盖板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盖板的正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盖板的俯视图。

图中,1-壳体,2-开口槽,3-导槽,4-连接柱,5-盖板,6-沉头孔,7-定位柱,8-方块,9-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附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触线用连接器结构,包括用于连接滑触线的壳体1,所述壳体1上端面加工有与导轨滑动连接的导槽3,所述壳体1下端连接有用于连接外部用电设备的盖板5,所述壳体1下端面加工有用于定位盖板5的开口槽2,所述开口槽2内部设置有侧板9,所述侧板9一体连接在盖板5上端面前边缘位置以及后边缘位置,所述盖板5上端面中间位置一体连接有用于对外部用电设备定位的方块8,所述方块8设置在侧板9之间,且方块8位于壳体1内部。

优选的,所述壳体1下端面左右对称加工有两个连接柱4,所述盖板5下端面左右对称加工有两个与定位柱7相对应的沉头孔6,便于外部沉头螺栓穿过,并与连接柱4进行连接,方便将盖板5稳定固定在壳体1下端。

优选的,所述盖板5上端面左右对称加工有两个中空的定位柱7,所述壳体1下端面左右对称加工有两个与定位柱7相对应的凹槽,且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位于定位柱7内部,实现了对盖板5进行快速定位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方块8内部加工有通孔,方便外部用电设备的电连接头置于通孔内,从而与盖板5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开口槽2的外观呈凸字型结构,且开口槽2的尺寸与盖板5以及侧板9的尺寸相匹配,实现了盖板5以及侧板9匹配放置在开口槽2内,提高了本装置的美观性。

工作原理:

将外部用电设备的电连接接头置于方块8内部的通孔内,实现外部用电设备与盖板5连接,随后通过定位柱7与导柱相套接,实现了将盖板5与壳体1进行对齐,然后将外部沉头螺栓自下而上穿过沉头孔6,并通过沉头螺栓环形侧面的螺纹旋入连接柱4内部,保证了盖板5与壳体1进行稳定连接,且通过侧板9将盖板5紧密填充在壳体1下侧的开口槽2内,然后将壳体1通过导槽3滑动连接在导轨上,以实现带电的导轨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进而为外部用电设备进行供电,且只需对沉头螺栓进行拆卸,进而对盖板5进行取下,实现了方便拆装的目的,而且便于对不同的用电设备进行连接,更换方便。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滑触线用连接器结构,包括用于连接滑触线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端面加工有与导轨滑动连接的导槽(3),所述壳体(1)下端连接有用于连接外部用电设备的盖板(5),所述壳体(1)下端面加工有用于定位盖板(5)的开口槽(2),所述开口槽(2)内部设置有侧板(9),所述侧板(9)一体连接在盖板(5)上端面前边缘位置以及后边缘位置,所述盖板(5)上端面中间位置一体连接有用于对外部用电设备定位的方块(8),所述方块(8)设置在侧板(9)之间,且方块(8)位于壳体(1)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触线用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下端面左右对称加工有两个连接柱(4),所述盖板(5)下端面左右对称加工有两个与定位柱(7)相对应的沉头孔(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触线用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5)上端面左右对称加工有两个中空的定位柱(7),所述壳体(1)下端面左右对称加工有两个与定位柱(7)相对应的凹槽,且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位于定位柱(7)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触线用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块(8)内部加工有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触线用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2)的外观呈凸字型结构,且开口槽(2)的尺寸与盖板(5)以及侧板(9)的尺寸相匹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触线用连接器结构,包括用于连接滑触线的壳体,所述壳体上端面加工有与导轨滑动连接的导槽,所述壳体下端连接有用于连接外部用电设备的盖板,所述壳体下端面加工有用于定位盖板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部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一体连接在盖板上端面前边缘位置以及后边缘位置,所述盖板上端面中间位置一体连接有用于对外部用电设备定位的方块,所述方块设置在侧板之间,且方块位于壳体内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且便于进行拆卸更换,而且连接稳定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天竺滑导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1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