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输电杆塔的一次性灭弧防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7513发布日期:2020-05-20 02:40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用于输电杆塔的一次性灭弧防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杆塔防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输电杆塔的一次性灭弧防雷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输电线路暴露在野外,在雷雨季节极易遭受雷击。长期以来,输电线路在雷雨季节雷击跳闸率一直居高不下,目前输电线路三分之二的故障由于雷击引起,经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给迎峰度夏保电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对此,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7938398u公开了一种一次性防雷装置,与避雷器不同的是,该一次性防雷装置包括安装在线路的绝缘子串上一侧的绝缘筒体,绝缘筒体内设置产气导体,当被雷击中时,绝缘筒体内部的产气导体被放电电流熔解产生电弧,并在电弧高温下瞬间在绝缘筒体的内部产生高压气体,高压气体从绝缘筒体的一端冲出熄灭电弧,即防止了绝缘子串被雷电击穿的可能,又避免了因雷击引起的跳闸,达到了安全避雷的目的,可大大降低雷击跳闸机率,降低人工成本。在上述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绝缘筒体下端(放电端)与电线之间的空气间隙对防雷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于不同输电杆塔来说,其上的绝缘子串的长度会有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的输电杆塔,需要设计不同长度的绝缘筒体或者为其设计不同的安装结构,而且不便于调试,使得空气间隙在运行工况下保持不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防雷装置与电线之间的空气间隙而且便于调试的用于输电杆塔的一次性灭弧防雷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输电杆塔的一次性灭弧防雷装置,其包括具有中空结构的绝缘筒体,所述绝缘筒体包括连接端和放电端,所述绝缘筒体内设置有自所述连接端至所述放电端延伸的产气导体,所述绝缘筒体的连接端通过可调节式枢转结构与安装在所述输电杆塔上的绝缘子串枢转连接,通过所述枢转结构,所述绝缘筒体的放电端可以所述连接端为枢转点转动,并固定在某一转动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次性灭弧防雷装置,绝缘筒体通过可调节式枢转结构与所述安装在所述输电杆塔上的绝缘子串枢转连接,对于输电杆塔上不同长度的绝缘子串,在安装时,可转动绝缘筒体,以调整绝缘筒体的下端(放电端)与电线之间的空气间隙的距离,使其符合绝缘子串的防雷电压间隙的要求;由此可知,使用具有上述结构的一次性灭弧防雷装置,不但可以低成本达到安全防雷的目的,而且在绝缘子串长度在一定幅度变化时,方便调试绝缘筒体与电线之间的空气间隙的距离。

较佳地,所述输电杆塔上并行安装有多个所述绝缘子串,所述绝缘筒体通过所述枢转结构与其中一所述绝缘子串连接。

较佳地,所述绝缘筒体通过一连接件与所述绝缘子串连接,所述枢转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的枢转部、固定在所述枢转部中心位置的固定轴以及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且与所述绝缘筒体的连接端连接的转动片,所述枢转部与所述转动片上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呈环形排列的可互相咬合在一起的咬合齿。

较佳地,所述固定轴上还套设有一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所述转动片和所述连接件上的枢转部紧靠在一起。

较佳地,所述固定轴为一螺杆,所述紧固件为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的一螺帽。

较佳地,所述转动片上设置有一限位部,所述连接件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限位配合部和第二限位配合部,通过所述限位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配合部的配合,限制所述转动片的转动范围。

较佳地,所述螺帽与所述转动片之间还设置有防松脱结构,所述防松脱结构用于防止所述螺帽自动松脱。

较佳地,所述防松脱结构包括于所述螺帽和所述转动片之间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的止脱环,所述止脱环的内环边沿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用于包覆所述螺帽的折边部,沿所述止脱环的外边沿均布有若干向同一时钟方向倾斜的弹性棘齿,所述转动片上靠近所述螺帽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分别与每一所述弹性棘齿相适配的齿槽,通过所述弹性棘齿与所述齿槽的配合,使得所述止脱环仅能沿所述螺帽紧固方向转动。

较佳地,所述连接件上远离所述绝缘筒体的一端还设置一迎风部,所述迎风部与所述绝缘筒体分别位于所述绝缘子串的相对的两侧,当有风时,所述迎风部和所述绝缘筒体为所述绝缘子串提供一对反向扭矩。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一次性灭弧防雷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枢转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绝缘筒体面向枢转部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绝缘筒体背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一次性灭弧防雷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结构特征、实现原理及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输电杆塔的一次性灭弧防雷装置,其包括具有中空结构的绝缘筒体1,绝缘筒体1包括连接端10和放电端11,绝缘筒体1内设置有自连接端10至放电端11延伸的产气导体(图未示),绝缘筒体1的连接端10通过可调节式枢转结构与安装在输电杆塔上的绝缘子串2枢转连接,通过该枢转结构,绝缘筒体1的放电端11可以连接端10为枢转点转动,并固定在某一转动位置。上述一次性灭弧防雷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与绝缘子串2的放电间隙相比,会优先击穿空气间隙d0,使空气间隙d0形成电弧,绝缘筒体1内部的产气导体被放电电流熔解产生电弧,并在电弧高温下瞬间在绝缘筒体1的内部产生高压气体,高压气体从绝缘筒体1的一端冲出熄灭电弧,既防止了绝缘子串2被雷电击穿的可能,又避免了因雷击引起的跳闸,达到了安全避雷的目的,且成本较低。

上述一次性灭弧防雷装置,绝缘筒体1通过可调节式枢转结构与安装在输电杆塔上的绝缘子串2枢转连接,对于不同绝缘子串2长度的输电杆塔,在安装时,可转动绝缘筒体1,以调整绝缘筒体1的下端(放电端11)与电线4之间的空气间隙d0的距离,使其符合绝缘子串2的防雷电压间隙要求,该空气间隙d0通常设定为绝缘子串2的防雷电压间隙长度的85%;由此可知,使用具有上述结构的一次性灭弧防雷装置,不但可以低成本达到安全防雷的目的,而且不必为不同长度的绝缘子串分别定制不同长度的绝缘筒体1,而且方便调试。较佳地,输电杆塔上可并行安装有多个绝缘子串2,绝缘筒体1通过枢转结构与其中一绝缘子串2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6,输电杆塔上并行安装有两个绝缘子串2。

如图1至图5所示,绝缘筒体1通过一连接件30与绝缘子串2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0安装固定在绝缘子串2上方的均压环5上,利用均压环5现有的安装结构,安装方便。枢转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件30上的枢转部31、固定在枢转部31中心位置的固定轴32以及套设在固定轴32上且与绝缘筒体1的连接端10连接的转动片33,枢转部31与转动片33上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呈环形排列的可互相咬合在一起的咬合齿34。较佳地,转动片33与绝缘筒体1的连接端10一体成型,安装时,首先将连接件30固定在均压环5上,固定轴32预装在连接件30上的枢转部31中心位置处,然后将转动片33套在固定轴32上,转动绝缘筒体1,当将绝缘筒体1调整至合适位置时,通过咬合齿34将转动片33与连接件30上的枢转部31扣合在一起,从而将绝缘筒体1与连接件30固定,将绝缘筒体1固定在该位置处。当需要对绝缘筒体1的角度进行微调时,只需松开转动片33与枢转部31之间的咬合,然后转动绝缘筒体1即可。较佳地,固定轴32上还套设有一紧固件35,紧固件35用于将转动片33和连接上的枢转部31紧靠在一起,以避免转动片33与连接件30上的枢转部31脱离,造成绝缘筒体1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向下转动。为便于操作,固定轴32为一螺杆,紧固件35为套设在固定轴32上的一螺帽。

如图2和图3所示,转动片33上还设置有一限位部36,连接件30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限位配合部37和第二限位配合部37,通过限位部36分别与第一限位配合部370和第二限位配合部371的配合,限制转动片33的转动范围。本实施例中,当绝缘筒体1向上转动至限位高度时,限位部36与第一限位配合部370抵接,当绝缘筒体1向下转动至限位高度时,限位部36与第二限位配合部371抵接。

由于高空风大,为避免用于紧固转动片33的螺帽在大风振动作用下松脱,螺帽与转动片33之间还设置有防松脱结构,防松脱结构用于防止螺帽自动松脱。较佳地,如图2、图3和图5所示,防松脱结构包括于螺帽和转动片33之间套设在固定轴32上的止脱环38,止脱环38的内环边沿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用于包覆螺帽的折边部380,沿止脱环38的外边沿均布有若干向同一时钟方向倾斜的弹性棘齿381,转动片33上靠近螺帽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分别与每一弹性棘齿381相适配的齿槽330,通过弹性棘齿381与齿槽330的配合,使得止脱环38仅能沿螺帽紧固方向转动。当螺帽产生向松脱方向(逆时针)的转动扭矩时,通过与螺帽紧贴的折边部380带动止脱环38逆时针转动,此时,止脱环38上的弹性棘齿381抵顶在转动片33上的齿槽330中,阻止止脱环38的转动,以此限制螺帽的转动,从而达到防松脱的目的。

另外,由于绝缘筒体1在风力作用下会在绝缘子串2上产生一扭矩,使得绝缘筒体1相对绝缘子串2发生摆动,因此,进一步改进,如图1和图3,连接件30上远离绝缘筒体1的一端还设置一迎风部300,迎风部300与绝缘筒体1分别位于绝缘子串的相对的两侧,当有风时,迎风部300和绝缘筒体1为绝缘子串2提供一对反向扭矩。从而削弱或消除绝缘筒体1产生的扭矩作用,有效防止绝缘筒体1的摆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