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电容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60047发布日期:2020-02-08 00:07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电解电容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电解电容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的快速发展,电子电路板上的贴片式元器件越来越多,但是,现有的电解电容,一般是立式组装,即,它的引脚与主体基本上都呈纵向组装在电路板上。

生产时,先通过自动贴片机将贴片式元器件高速贴在电路板上,然后经回流焊炉烘烤固定。电路板预先开设好插接孔,贴好元器件的电路板通过插件工人将电解电容的引脚从插接孔内插过,电路板经过波峰焊炉时,焊锡直接在插接孔位置将电解电容的引脚焊接在电路板下部,后续再由剪引脚工人将多作的引脚剪断,因此,在生产时,需要配置插件工人、波峰焊炉、剪引脚工人,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较低。

因此,基于上述现有的电解电容的缺陷,需要对现有的电解电容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解电容加工设备,该电解电容加工设备解决了现有的电解电容所存在的:不能实现贴片式组装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电解电容加工设备,包括引出部成型机构、横向支撑部成型机构,横向支撑部成型机构位于引出部成型机构的下方;引出部成型机构包括前挡板、后挡板,前挡板、后挡板之间形成有引脚槽,前挡板的下方配有水平移动的滚轮;横向支撑部成型机构包括下顶块,下顶块位于后挡板的下方;下顶块的侧面配有纵向移动的滚轮。

所述的下顶块的顶面呈水平状,后挡板的底面呈水平状。

所述的水平移动的滚轮有两组,分别对应电解电容的引脚。

所述的纵向移动的滚轮有两组,分别对应电解电容的引脚。

所述的后挡板呈l形,竖直的一边与纵向移动的滚轮活动配合。

设备还包括连接部成型机构,连接部成型机构包括弯折下模具、弯折侧模具;弯折下模具包括水平底部、竖直立柱,竖直立柱的肩部呈弧形面;弯折侧模具有两个,分别位于弯折下模具的两侧,弯折侧模具具有与竖直立柱的肩部匹配的弧形面。

所述的竖直立柱顶部凸出形成有前凸块,前凸块的前端面为平面。

所述的弯折侧模具的弧形面的下方为竖直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引出部成型机构、横向支撑部成型机构将引脚进行加工,形成横向支撑部,使横向支撑部可以支撑起电解电容的主体,从而实现电解电容也能够用贴片机贴片,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解电容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解电容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成型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引出部成型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支撑部成型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见图1——图5,本实用新型电解电容包括:主体1、引出部2、横向支撑部3、弯折部4、纵向支撑部5。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主体1、引脚,引脚包括引出部2、横向支撑部3、连接部。引脚的引出部2从主体1引出,引出部2连接连接部,连接部连接有横向支撑部3。引出部2、主体1、横向支撑部3都呈横向设置,它们基本平行,生产时偶尔会有一些偏差。横向支撑部3位于主体1的下方。

具体的,连接部包括弯折部4、纵向支撑部5,弯折部4与引出部2相连,纵向支撑部5与横向支撑部3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横向支撑部3位于主体1的下方,利用横向支撑部3支撑起主体1,由于横向支撑部3具有一定长度,在生产时,可以通过横向支撑部3贴在电路板上,从而实现电解电容也能够用贴片机贴片,并且经过回流焊炉烧烤固定在电路板上,电解电容不需要配置插件工人、波峰焊炉、剪引脚工人,生产成本较低,生产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横向支撑部3的长度为主体1长度的五分之一到五分之四,横向支撑部3的长度过短的话,在贴片时会发生跷起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弯折部4由引出部2向主体1的外侧弯折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弯折部4与横向支撑部3之间连接有纵向支撑部5。

本实用新型的横向支撑部3位于主体1的横向投影区内。

本实用新型的横向支撑部3还可以位于主体1的横向投影区外。

见图3-图5,本实用新型电解电容加工设备包括:弯折下模具6、前凸块7、弯折侧模具8、前挡板9、后挡板10、引脚槽11、滚轮12、下顶块13

本实用新型包括连接部成型机构、引出部成型机构、横向支撑部成型机构,连接部成型机构、引出部成型机构可以是分离独立的两台设备,也可以是一台设备上的两个部分,横向支撑部成型机构位于引出部成型机构的下方。在加工中,连接部成型机构位于引出部成型机构的前段工序,即先成型出弯折部。

见图3,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成型机构示意图。连接部成型机构包括弯折下模具6、弯折侧模具8;弯折下模具6包括水平底部、竖直立柱,弯折下模具6整体呈倒t字形,竖直立柱的肩部呈弧形面;竖直立柱顶部凸出形成有前凸块7,前凸块7的前端面为平面,用于支撑电解电容的引脚穿出面;弯折侧模具8有两个,分别位于弯折下模具6的两侧,弯折侧模具8具有与竖直立柱的肩部匹配的弧形面;进一步的,弯折侧模具8的弧形面下方为竖直面,该竖直面可与弯折下模具6的竖直立柱侧面配合夹紧引脚。

将一般电解电容放置于弯折下模具6的竖直立柱上,使引脚向竖直立柱的两侧张开,弯折侧模具8向竖直立柱合模,即通过弧形面来完成引脚的弯折成型,使引脚形成弯折部4,同时,弯折部4的下方形成纵向支撑部5。

见图4,本实用新型的引出部成型机构示意图。引出部成型机构包括前挡板9、后挡板10、滚轮12,前挡板9、后挡板10之间形成有引脚槽11,前挡板9的下方配有水平移动的滚轮12。将电解电容的引脚插入引脚槽11内,通过滚轮12水平移动,将引脚进一步弯折加工,使引出部2与弯折部4相对弯折成型,形成主体1与引脚相对弯折的效果。其中,滚轮12有两组,分别对应电解电容的引脚,当然,滚轮12也可以用滑块替代。

见图5,本实用新型的横向支撑部成型机构示意图。横向支撑部成型机构包括下顶块13、滚轮12,下顶块13位于后挡板10的下方,下顶块13的顶面呈水平状,后挡板10的底面呈水平状;下顶块13的外侧面配有纵向移动的滚轮12。下顶块13上移,下顶块13的顶面与后挡板10的底面夹紧引脚,通过滚轮12将引脚弯折形成横向支撑部3。其中滚轮12有两组,分别对应电解电容的引脚,当然,滚轮12也可以用滑块替代。

进一步的,后挡板10呈l形,竖直的一边与纵向移动的滚轮12活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快速对电解电容的引脚进行加工,加工出可以实现贴片效果的电解电容。当然,设备所需要其他夹具或者机械手、控制单元、送料单元,在本申请中不作赘述。

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