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断点断路器中的N极机构及双断点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24363发布日期:2020-02-04 10:46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断点断路器中的N极机构及双断点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断路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断点断路器中的n极机构及双断点断路器。



背景技术:

双断点断路器是一种具有双断点结构的断路器。双断点断路器中通常含有四个结构形式相同的单极单元,其用于分别连接或断开a、b、c、n相电路,并保证各个极之间的绝缘;各个单极单元连接于一对转轴上,双断点断路器通常由传动机构来提供驱动力,进而带动一对转轴绕中心旋转,从而带动各个单极单元连接或断开电路。

现有技术中通过凸轮来带动各个单极单元连接或断开电路。为了保证合闸的速度,需要对凸轮施加额外的力使其在凸轮死点两侧快速切换。而这个施加额外力的部件往往结构较为复杂,体积较大,占用了断路器较多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双断点断路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执行效率高的双断点断路器中的n极机构及双断点断路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断点断路器中的n极机构,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中部的凸轮,所述凸轮边缘相对设置有两个凸起,所述凸轮连接在两个相对设置的转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两侧设置有弹性装置抵压在所述凸轮的凸起处。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凸轮上弹簧槽内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压在所述弹簧槽底部,另一端通过滚子抵压在所述凸轮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凸轮两侧的弹簧槽和边缘的凸起对称设置。

所述凸轮转动,两侧所述滚子同步到达凸轮死点。

优选的:所述凸起为弧形结构。

所述弹性装置通过位于所述支架两个侧面的断路器两相间的两块侧板进行限位。

一种双断点断路器,其特征在于:采用了上述的双断点断路器中的n极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压缩弹簧为凸轮提供触点连接或断开的力,保证了断路器合闸的速度,可靠性好,机构执行效率高。两个压缩弹簧隐藏在支架中,并通过断路器两相间的侧板限位,使其固定在内部,无法逃出,占用的空间较小,能很好的节省断路器的内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闸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合闸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双断点断路器中的n极机构,包括支架1,设置在支架1中部的凸轮2,凸轮2边缘相对设置有两个弧形凸起6。凸轮2连接在两个相对设置的转轴5上。凸轮2上相对设置有弹簧槽7,弹簧槽7内设置弹簧4,弹簧4一端抵压在弹簧槽7底部,另一端通过滚子3抵压在凸轮2边缘的凸起6处。凸轮2两侧的弹簧槽7和边缘的凸起6对称设置。弹簧槽7内的弹簧4通过位于支架5两个侧面的断路器两相间的两块侧板8进行限位,使其固定在内部,无法逃出,占用的空间较小,能很好的节省断路器的内部空间。

如图3所示,当本实用新型处于初始状态(分闸状态),此时对于右上方的滚子3,它受到弹簧4向左下方的压力,同时它将产生一个向左的压力,使凸轮2产生逆时针方向的力,左下方的滚子3与其对称,同样将产生逆时针方向的力,两个力共同作用,使凸轮2趋向于逆时针转动。此状态时开关本体机构同样使凸轮2逆时针转动,两个力共同作用在转轴5上,使转轴5逆时针运动,保证开关可靠分闸状态。

当机构开始运动(开始合闸)时,此时机构带动转轴5顺时针转动合闸,凸轮2受到转轴5的力开始顺时针转动,滚子3受到凸轮2的压力后,沿着凸轮2表面运动,朝着远离中心的方向运动(即弹簧4被压缩,开始储能)。当机构到达死点位置,此时滚子3运动到凸轮2的最远距离位置,弹簧4储能达到最大。

如图4所示,当机构合闸时,凸轮2转过死点位置以后,凸轮2的受到滚子3的压力方向发生变化,滚子3给凸轮2的压力使凸轮2开始顺时针转动,此时与转轴5的运动方向一致,使转轴5的合闸速度加快。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双断点断路器,采用了上述的双断点断路器中的n极机构。采用上述双断点断路器中的n极机构的双断点断路器可靠性好,机构执行效率高。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代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