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连接结构和展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6993发布日期:2020-03-24 15:43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连接结构和展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电设备连接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连接结构和展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显示屏在大型商超的应用已日趋普遍,尤其在一、二线城市,电子显示屏被广泛应用于显示货物价格,大型商超中的货物种类繁多,需要在各货物上方设置显示屏用以显示对应货物价格。相邻的两列货物所使用的显示屏需要朝向相反的方向,因此即使是相邻的两列货堆,仍然需要对其相应的电子显示屏分别进行供电布置,在显示屏安装时,由于两列货堆的显示屏是背对设置的,需要分别通过电源线与预布的电源相连接,两列货堆之间就会杂乱分布着较多电源线,影响了商超的整体视觉效果,降低客户体验感。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双面连接结构和展示装置,来解决背对设置的显示屏供电电源线分布杂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双面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正极导电片以及负极导电片,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均为绝缘材料制成,所述正极导电片连接于第一连接部且突出于第一连接部的不同表面上,所述负极导电片连接于第二连接部且突出于第二连接部的不同表面上;

第一连接部上未设置正极导电片的一端面与第二连接部未设置负极导电片的一端面相对设置,且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导电片以及负极导电片均为u字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正极导电片安装孔,所述正极导电片的两端分别穿设于正极导电片安装孔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负极导电片安装孔,所述负极导电片的两端分别穿设于负极导电片安装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导电片以及负极导电片的个数均为两个,所述正极导电片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部的相对面上,所述负极导电片分别设置于第二连接部的相对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导电片设置于第一连接部外部的结构向外拱起,所述负极导电片设置于第二连接部外部的结构向外拱起,且正极导电片以及负极导电片均为柔性材料制成。

发明人还提供了一种展示装置,包括两个显示屏、双面连接结构以及支架,所述双面连接结构为上述双面连接结构,所述双面连接结构连接于支架上;

所述显示屏背面均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包括连接头本体、第一导电片以及第二导电片,所述连接头本体连接于显示屏的背面,所述第一导电片以及第二导电片均设置于连接头本体上且与显示屏电连接,所述显示屏通过连接头与双面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与正极导电片相接触,所述第二导电片与负极导电片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接头本体背向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条,所述连接头本体通过滑条插设于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的滑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导电片孔以及第二导电片孔,所述第一导电片孔以及第二导电片孔的个数均为两个,所述第一导电片以及第二导电片均为u字形结构,所述第一导电片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两个第一导电片孔中并与显示屏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片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两个第二导电片孔中并与显示屏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的中部与正极导电片相接触,所述第二导电片的中部与负极导电片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显示屏的背面对应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连接头本体的第一固定孔通过连接件与第二固定孔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未设置正极导电片的一端面与第二连接部未设置负极导电片的一端面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相对面与显示屏背面相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接触处上端面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两个连接头本体的上端面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紧固件锁设于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中,将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两个连接头本体相固定。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显示屏上连接头的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与双面连接结构中的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之间的电连接,将两个显示屏分别固定在支架的两端,实现相邻货堆的价格等信息显示,具有操作方便,且结构简洁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展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种显示屏背面设置有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一种双面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一种双面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一种双面连接结构固定在一个显示屏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一种双面连接结构双面连接有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双面连接结构;

11、第一连接部;

12、第二连接部;

13、正极导电片;

14、负极导电片;

2、显示屏;

3、支架;

4、连接头;

41、连接头本体;

42、第一导电片;

43、第二导电片;

44、滑槽;

45、滑条;

46、连接部连接孔;

5、底座;

6、紧固件;

61、第一连接孔;

62、第二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面连接结构1,包括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正极导电片13以及负极导电片14。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均为绝缘材料制成,具体可以是:树脂、陶瓷、塑胶或者塑料等;所述正极导电片以及负极导电片均为导电材料制成,具体可以是:铜、铝、铁等高导电金属或导电性能较强的合金。

为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正极导电片以及负极导电片之间发生干涉而导致该双面连接结构短路,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呈上下分布设置,将正极导电片以及负极导电片上下错开,避免在使用时,正极导电片以及负极导电片发生形变而接触。

所述正极导电片连接于第一连接部且突出于第一连接部的不同表面上,所述负极导电片连接于第二连接部且突出于第二连接部的不同表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双面连接结构用于连接两个背向设置的显示屏2,因此,正极导电片突出于第一连接部两个相对面上,具体的,正极导电片部分是设置在第一连接部内部,正极导电片从第一连接部内部向第一连接部两个相对面上突出用于与显示器电连接。负极导电片突出于第二连接部两个相对面上,具体的,负极导电片部分是设置在第二连接部内部,负极导电片从第二连接部内部向第二连接部两个相对面上突出用于与显示器电连接。

第一连接部上未设置正极导电片的一端面与第二连接部未设置负极导电片的一端面相对设置,且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连接,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上对应开设有连接部连接孔46,通过螺钉或螺栓将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上的连接部连接孔锁在一起,从而实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固定。用于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连接的螺栓或螺钉与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均不接触。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上开设的连接部连接孔的中心轴线与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的接触面相垂直。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正极导电片以及负极导电片均为u字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正极导电片安装孔,所述正极导电片的两端分别穿设于正极导电片安装孔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负极导电片安装孔,所述负极导电片的两端分别穿设于负极导电片安装孔中。固定后的正极导电片的两端部设置在第一连接部的外部,而正极导电片的中部设置在第一连接部的内部;同样地,固定后的负极导电片的两端部设置在第二连接部的外部,而负极导电片的中部设置在第二连接部的内部。

优选地,在第一连接部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两个正极导电片安装孔,第一连接部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两组相对设置的正极导电片安装孔,两组正极导电片安装孔可以呈上下方向设置,或左右方向设置。正极导电片的两端部末端均呈回钩状结构,正极导电片的两端分别从第一连接部中通过一组相对的正极导电片安装孔穿出第一连接部表面后,正极导电片的两端部末端回钩结构钩住另一组相对的正极导电片安装孔,其效果在于,能够进一步固定正极导电片。同样的,在第二连接部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两个负极导电片安装孔,第二连接部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两组相对设置的负极导电片安装孔,两组负极导电片安装孔可以呈上下方向设置,或左右方向设置。负极导电片的两端部末端均呈回钩状结构,负极导电片的两端分别从第二连接部中通过一组相对的负极导电片安装孔穿出第二连接部表面后,负极导电片的两端部末端回钩结构钩住另一组相对的负极导电片安装孔,其效果在于,能够进一步固定负极导电片。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正极导电片以及负极导电片的个数均为两个,所述正极导电片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部的相对面上,所述负极导电片分别设置于第二连接部的相对面上。第一连接部相对面上设置有正极导电片固定槽,两个正极导电片分别插设在正极导电片固定槽内;第二连接部相对面上设置有负极导电片固定槽,两个负极导电片分别插设在负极导电片固定槽内。

更优选的,在以上两种不同的正极导电片以及负极导电片的结构中,所述正极导电片设置于第一连接部外部的结构向外拱起,所述负极导电片设置于第二连接部外部的结构向外拱起,且正极导电片以及负极导电片均为柔性材料制成。在将显示屏连接在双面连接结构的过程中,显示屏插入双面连接结构,双面连接结构的正极导电片以及负极导电片均会被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保证双面连接结构与显示屏之间具有更好的接触。

发明人还提供了一种展示装置,包括两个显示屏2、双面连接结构1以及支架3,所述双面连接结构为上述双面连接结构。

所述双面连接结构连接于支架上,支架上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双面连接结构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的下端插设于支架的上端开口处,支架的上端开口对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起到进一步固定的作用。

所述显示屏背面均设置有连接头4,显示屏背面是指与液晶屏相对设置的壳体。连接头是设置在显示屏背面的正中心位置,连接头用于将显示屏通过双面连接结构与支架相固定。

所述连接头包括连接头本体41、第一导电片42以及第二导电片43,所述连接头本体连接于显示屏的背面,所述第一导电片以及第二导电片均设置于连接头本体上且与显示屏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与正极导电片相接触,所述第二导电片与负极导电片相接触,显示屏与双面连接结构相连接后,正极导电片通过第一导电片与显示屏实现电连接,负极导电片通过第二导电片与显示屏实现电连接。

所述显示屏通过连接头与双面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是指一种简单快捷的连接方式,一般只需要一个插入动作或者旋钮动作就能够完成,对显示屏与双面连接结构的装配前定位要求较低,拆卸方便快捷。

支架内部设置有电源线,电源线的正负极两端分别与双面连接结构的正极导电片以及负极导电片相连接,电源线外接电源,实现对双面连接结构的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双面连接结构与显示屏的可拆卸连接结构,具体为: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滑槽44,连接头本体背向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条,连接头本体通过滑条45插设于第一连接部的滑槽中实现显示屏的可拆卸连接;或者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滑槽,连接头本体背向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条,连接头本体通过滑条插设于第二连接部的滑槽中实现显示屏的可拆卸连接;或者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上均设置有滑槽,连接头本体背向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条,连接头本体通过滑条插设于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的滑槽中实现显示屏的可拆卸连接。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在连接头本体上设置滑槽,在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滑条,也可实现显示屏的可拆卸连接。

可拆卸连接的实现方式还可以是卡箍结构或卡扣结构等。

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的具体设置方式为:所述连接头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导电片孔以及第二导电片孔,所述第一导电片孔以及第二导电片孔的个数均为两个,所述第一导电片以及第二导电片均为u字形结构,所述第一导电片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两个第一导电片孔中并与显示屏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片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两个第二导电片孔中并与显示屏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的中部与正极导电片相接触,所述第二导电片的中部与负极导电片相接触。在使用时,将显示屏通过连接头插设在双面连接结构后,第一导电片的设置方向与正极导电片的设置方向是相互垂直的,第二导电片的设置方向与负极导电片的设置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所述连接头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显示屏的背面对应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连接头本体的第一固定孔通过连接件与第二固定孔相连接。连接件具体可以是螺钉或螺栓。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头本体与显示屏之间还可以是磁吸式连接,即分别在连接头本体朝向显示屏的一侧以及显示屏的背面均固定磁性件,连接头本体与显示屏背面设置的磁性件位置相对应,连接头本体与显示屏背面在磁性件的相互吸引下完成迅速定位与连接。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该展示装置还包括底座5,支架的下端固定于底座的上方,底座可以直接放置在货架上。或者底座上开设有通孔,可以通过连接件穿设在底座上的通孔实现与货架的连接固定。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支架是可伸缩的支架。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相对面与显示屏背面相垂直设置,显示屏背面设置的连接头本体背向显示屏背面的一侧也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相对面垂直。

在更为优选的实施例中,该展示装置还包括紧固件6,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接触处上端面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两个连接头本体的上端面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紧固件锁设于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中,将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两个连接头本体相固定。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的中心轴线均为竖直设置,且二者的中心轴线设置于同一直线上。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二分之一个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另外二分之一个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部上的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部上的第一连接孔拼接形成完整的第一连接孔;同样地,两个连接头本体背向显示屏的一侧上端面均开设有二分之一个的第二连接孔,两个显示屏通过连接头固定在双面连接结构后,两个连接头本体的第二连接孔拼接成一个完整的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均是螺纹孔,紧固件是螺栓或螺栓,紧固件旋设在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中,实现连接头与双面连接结构的进一步固定,防止显示屏从双面连接结构的上端脱离出。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