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旋钮集成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5638发布日期:2020-02-21 20:3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车用旋钮集成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车用旋钮集成开关。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汽车越来越普及使用,汽车的功能也越来越多,车载电子设备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与电子设备配套的开关也越来越多。常见的汽车开关主要是翘板式开关和按压式开关。目前重型汽车所使用的开关主要是翘板式开关,各种各样的翘板式开关布满了驾驶室的仪表盘。以轮差锁、轴差锁和取力器为例,分别使用三个独立的翘板式开关单独控制轮差锁、轴差锁和取力器。

因此,可以看出传统重型汽车驾驶室的翘板式开关功能较为单一,一个翘板式开关只能进行一个汽车功能的通断;开关所占用仪表盘的面积大、插件多,安装复杂;同时,开关设置过多,会造成司机误操作,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安全。

现有技术中,微动开关是车用开关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开关零件,微动开关包括开关本体和设置在开关本体上的弹性拨片,通过挤压拨片与开关本体进行接触进而完成微动开关的通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传统车用开关功能单一、安装不便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的车用旋钮集成开关,现有技术的微动开关为本实用新型所借鉴。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车用旋钮集成开关,包括壳体和与壳体活动连接的旋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旋钮连接且沿壳体轴向布置的扭杆,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壳体连接的圆环形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沿支撑板圆周布置的第一微动开关,还包括横向调节机构,所述横向调节机构包括布置在第一微动开关上方且与扭杆固定连接的凸轮,所述凸轮朝向第一微动开关的一侧设置有可挤压拨片进而连通第一微动开关的凸台。第一微动开关为现有技术的微动开关。通过转动旋钮,进而带动扭杆和设置在扭杆上的凸轮随旋钮同步转动,凸轮上设置的凸台可挤压第一微动开关的弹性拨片,使得拨片与第一微动开关的本体相接触,使第一微动开关通电,进而完成汽车功能启动。凸台挤压一个第一微动开关时,相邻的另一个第一微动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当凸台旋转到相邻的另一个微动开关时,之前的第一微动开关就会处于断开状态。因此,凸台在旋转过程中只能挤压一个第一微动开关,也就是凸台的弧长与相邻两个第一微动开关的弹性拨片的弧长间距相等,可完成两个第一微动开关之间的任意切换,多个第一微动开关可完成汽车多种功能的切换。本实用新型将汽车的多种功能集成到一个开关上完成,减少了开关所占用仪表盘的面积,安装更加简便,同时也可避免司机因开关设置过多造成的误操作,保证了车内人员的安全,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是,所述凸台为圆弧状,可更好的与第一微动开关的弹性拨片向接触,进而保证第一微动开关的通断。

进一步的是,所述凸台两端均设置有倒角,倒角更加方便凸台在旋转过程中对第一微动开关的弹性拨片进行挤压。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横向锁紧机构,横向锁紧机构可完成对第一微动开关的自动锁紧。

进一步的是,所述横向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定位卡槽和设置在定位卡槽内可伸缩的档位锁止簧,所述定位卡槽的内壁在横向上为波浪形,所述档位锁止簧一端与扭杆连接,另一端与定位卡槽内壁活动连接。档位锁止簧内置弹簧,通过挤压可进行伸缩。旋钮转动通过扭杆带动档位锁止簧随旋钮同步转动,档位锁止簧在波浪形的定位卡槽内通过波峰被压缩,在到达波谷时恢复初始长度。在档位锁止簧到达波谷时,凸台对一个第一微动开关进行挤压,在不使用外力的情况下,档位锁止簧会一直保持在波谷,即完成档位的自动锁止,避免旋钮自动旋转,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纵向调节机构,所述纵向调节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支撑板的第二微动开关、设置在第二微动开关上且与第二微动开关铰接的卡扣和扭杆上设置的第一卡槽,所述卡扣上设置有延伸至第一卡槽内的卡接部和设置在弹性拨片上方的挤压部。第二微动开关为现有技术的微动开关。通过纵向上提拉或挤压旋钮,带动扭杆在纵向上随旋钮同步运动,进而通过第一卡槽带动卡扣的卡接部在纵向上运动。卡接部在纵向上运动可使得卡扣通过铰点可绕第二微动开关转动,进而使得卡扣的挤压部对第二微动开关的弹性拨片进行挤压,完成第二微动开关的通断,实现开关功能的切换。本实用新型通过纵向上挤压或提拉旋钮也可实现开关功能的切换,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通用性和功能性,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纵向锁紧机构,可完成对第二微动开关的自动锁紧。

进一步的是,所述纵向锁紧机构为包括设置在定位卡槽内壁纵向上的波浪形结构。通过纵向上提拉或挤压第二微动开关的旋钮,带动档位锁止簧随旋钮在纵向上同步运动,进而使得档位锁止簧在定位卡槽纵向上的波浪形结构上移动,档位锁止簧在波浪形的定位卡槽内通过波峰被压缩,在到达波谷时恢复初始长度。在档位锁止簧到达波谷时,凸台对第二微动开关进行挤压,在不使用外力的情况下,档位锁止簧会一直保持在波谷,即完成档位的自动锁止,避免旋钮自动旋转,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是,所述凸轮上方设置有导光板。开关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光源,该光源比较分散,当光源通过导光板射到旋钮上时,光线射到导光板上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使导光板均匀发光。使得光源投射到旋钮上,方便操作人员观察,提高光的使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旋钮集成开关通过横向转动旋钮可完成汽车多个功能之间的切换,而且通过纵向上挤压或提拉旋钮也可完成汽车功能的切换,将汽车的多种功能集成到一个开关上完成,通用性强、集成功能多,减少了开关所占用仪表盘的面积,安装更加简便,同时也可避免司机因开关设置过多造成的误操作,保证了车内人员的安全,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导光板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可对光源进行汇聚,使得光源从导光板正面射至旋钮上,提高光的使用效率。

3、凸台的倒角在与微动开关的的弹性拨片接触时,弹性拨片可自然相对于倒角移动被挤压,从而更加方便凸台在旋转过程中对第一微动开关的弹性拨片进行挤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横向调节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横向锁紧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纵向调节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卡扣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凸轮的主视图。

图7是图6的仰视图。

图中标记为:

1、壳体;2、旋钮;3、扭杆;4、支撑板;5、第一微动开关;

6、凸轮;601、凸台;602、倒角;

701、定位卡槽;702、档位锁止簧;

801、第二微动开关;802、卡扣;803、第一卡槽;804、卡接部;805、挤压部;806、弹性拨片;

9、导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旋钮集成开关,包括壳体1和与壳体1活动连接的旋钮2,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与旋钮2连接且沿壳体1轴向布置的扭杆3,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与壳体1连接的圆环形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两个沿支撑板4圆周布置的第一微动开关5,还包括横向调节机构,所述横向调节机构包括布置在第一微动开关5上方且与扭杆3固定连接的凸轮6,所述凸轮6朝向第一微动开关5的一侧设置有可挤压拨片进而连通第一微动开关5的凸台601,所述凸台601为圆弧状。

以汽车轮差开关和轴差开关为例,两个第一微动开关5,一个第一微动开关控制轮差的通断,另一个第一微动开关控制轴差的通断,第一微动开关5为现有技术的微动开关。通过转动旋钮2,进而带动扭杆3和设置在扭杆3上的凸轮6随旋钮2同步转动,凸轮6上设置的凸台601可挤压第一微动开关5的弹性拨片,使得拨片与第一微动开关的本体相接触,使第一微动开关5通电,进而完成汽车功能启动。凸台601挤压一个第一微动开关时,相邻的另一个第一微动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当凸台601旋转到相邻的另一个微动开关时,之前的第一微动开关就会处于断开状态。因此,凸台在旋转过程中只能挤压一个第一微动开关,也就是凸台的弧长与相邻两个第一微动开关的弹性拨片的弧长间距相等,可完成两个第一微动开关之间的任意切换,也就是完成汽车轮差开关和轴差开关的通断。本发明将汽车的轮差和轴差的通断集成到一个开关上完成,减少了开关所占用仪表盘的面积,安装更加简便,同时也可避免司机因开关设置过多造成的误操作,保证了车内人员的安全,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作出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台601两端均设置有倒角602。凸台601的倒角602在与第一微动开关5的的弹性拨片接触时,弹性拨片可自然相对于倒角602移动被挤压,从而更加方便凸台601在旋转过程中对第一微动开关5的弹性拨片进行挤压。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作出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横向锁紧机构,所述横向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1内的定位卡槽701和设置在定位卡槽701内可伸缩的档位锁止簧702,所述定位卡槽701的内壁在横向上为波浪形,所述档位锁止簧702一端与扭杆3连接,另一端与定位卡槽701内壁活动连接。

档位锁止簧内置弹簧,通过挤压可进行伸缩。旋钮转动通过扭杆带动档位锁止簧随旋钮同步转动,档位锁止簧在波浪形的定位卡槽内通过波峰被压缩,在到达波谷时恢复初始长度。在档位锁止簧到达波谷时,凸台对一个第一微动开关进行挤压,在不使用外力的情况下,档位锁止簧会一直保持在波谷,即完成档位的自动锁止,避免旋钮自动旋转,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三的基础上所作出的进一步改进。如图4和图5所示,还包括纵向调节机构,所述纵向调节机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支撑板4的第二微动开关801、设置在第二微动开关801上且与第二微动开关801铰接的卡扣802和扭杆3上设置的第一卡槽803,所述卡扣802上设置有延伸至第一卡槽803内的卡接部804和设置在弹性拨片806上方的挤压部805。

以汽车取力器开关为例,第二微动开关控制取力器的通断,第二微动开关为现有技术的微动开关。通过纵向上提拉或挤压旋钮,带动扭杆在纵向上随旋钮同步运动,进而通过第一卡槽带动卡扣的卡接部在纵向上运动。卡接部在纵向上运动可使得卡扣通过铰点可绕第二微动开关转动,进而使得卡扣的挤压部对第二微动开关的弹性拨片进行挤压,完成第二微动开关的通断,实现取力器开关的通断。本发明通过纵向上挤压或提拉旋钮也可实现取力器开关的通断,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通用性和功能性,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四的基础上所作出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图2和图4所示,还包括纵向锁紧机构,所述纵向锁紧机构为包括定位卡槽701内壁纵向上设置的波浪形结构。

通过纵向上提拉或挤压第二微动开关的旋钮,带动档位锁止簧随旋钮在纵向上同步运动,进而使得档位锁止簧在定位卡槽纵向上的波浪形结构上移动,档位锁止簧在波浪形的定位卡槽内通过波峰被压缩,在到达波谷时恢复初始长度。在档位锁止簧到达波谷时,凸台对第二微动开关进行挤压,在不使用外力的情况下,档位锁止簧会一直保持在波谷,即完成档位的自动锁止,避免旋钮自动旋转,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一的基础上所作出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所示,所述凸轮6上方设置有导光板9。

开关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光源,该光源比较分散,当光源通过导光板射到旋钮上时,光线射到导光板上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使导光板均匀发光。使得光源投射到旋钮上,方便操作人员观察,提高光的使用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