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卷绕过程中隔膜除静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1375发布日期:2020-05-26 17:57阅读:2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卷绕过程中隔膜除静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卷绕过程中隔膜除静电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以及外壳组成。隔膜作为一种内层组件在锂离子电池中起重要作用。隔膜的性能决定了锂离子电池的内阻、容量以及安全性能等。在锂离子电池中隔膜的主要作用是隔绝正负极片防止接触短路。隔膜在卷绕过程中,经隔膜辊间摩擦产生静电,静电会吸附粉尘在经过短路测试时造成隔膜刺穿;静电会导致卷针吸附隔膜造成抽芯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电池卷绕过程中隔膜除静电装置,以加快除去隔膜上的静电。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电池卷绕过程中隔膜除静电装置,包括接地线、高压电源和多根放电针,接地线一端与高压电源电连接,另一端接地,多根放电针分别与高压电源电连接;

多根放电针均设置在隔膜一侧或分别设置在隔膜两侧,位于隔膜同一侧的多个放电针沿隔膜的输送方向间隔布置并形成除静电带,放电针均垂直指向隔膜。

优选地,放电针的针尖与隔膜之间的距离为30-200mm。

优选地,除静电带的长度为100-600mm。

优选地,相邻的放电针之间的间距为30-5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高压电源给多根放电针施加电压,使放电针前端产生电晕放电,使放电针周围的空气电离分解产生正负离子,正负离子与带静电的隔膜的静电相互中和,从而消除隔膜上的静电,而且多根放电针均设置在隔膜一侧或分别设置在隔膜两侧可加快对隔膜的静电消除。

(2)除静电带通过调节放电针的数量、相邻放电针之间的间距以及放电针与隔膜之间的距离以调节除静电带对隔膜的除静电效果,加快静电消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电池卷绕过程中隔膜除静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电池卷绕过程中隔膜除静电装置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电池卷绕过程中隔膜除静电装置,包括接地线1、高压电源2和多根放电针3,接地线1一端与高压电源2电连接,另一端接地,多根放电针3分别与高压电源2电连接;

多根放电针3均设置在隔膜一侧或分别设置在隔膜两侧,位于隔膜同一侧的多个放电针3沿隔膜的输送方向间隔布置并形成除静电带,放电针3均垂直指向隔膜。

本实用新型通过高压电源2给放电针3施加电压,使放电针3前端产生电晕放电,使放电针3周围的空气电离分解产生正负离子,由于放电针3均垂直指向隔膜,正负离子与带静电的隔膜的静电相互中和,从而消除隔膜上的静电,而且多根放电针3均设置在隔膜一侧或分别设置在隔膜两侧可加快对隔膜的静电消除;除静电带通过调节放电针3的数量、相邻放电针3之间的间隔以及放电针3与隔膜之间的距离以调节除静电带对隔膜的除静电效果,加快静电消除。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除静电快的优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放电针3的针尖与隔膜之间的距离为30-200mm,以更好更快地消除隔膜上的静电。可实际工艺要求,调整放电针3与隔膜间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静电带的长度为100-600mm,以更好更快地消除隔膜上的静电。

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的放电针3之间的间距为30-50mm,以与放电针3前端产生电晕放电的范围相匹配,以更好更快地消除隔膜上的静电。

具体使用时,高压电源的工作电压为4kv-7kv。具体使用时,消电速度小于等于0.1s,离子平衡度为±15v。

具体使用时,参照图2,卷绕机开始工作时隔膜卷4开始放卷,隔膜经隔膜辊5间传输,后通过改除静电装置进行除静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电池卷绕过程中隔膜除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地线(1)、高压电源(2)和多根放电针(3),接地线(1)一端与高压电源(2)电连接,另一端接地,多根放电针(3)分别与高压电源(2)电连接;

多根放电针(3)均设置在隔膜一侧或分别设置在隔膜两侧,位于隔膜同一侧的多个放电针(3)沿隔膜的输送方向间隔布置并形成除静电带,放电针(3)均垂直指向隔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卷绕过程中隔膜除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放电针(3)的针尖与隔膜之间的距离为30-2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卷绕过程中隔膜除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除静电带的长度为100-60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卷绕过程中隔膜除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放电针(3)之间的间距为30-5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电池卷绕过程中隔膜除静电装置,包括接地线、高压电源和多根放电针,接地线一端与高压电源电连接,另一端接地,多根放电针分别与高压电源电连接,多根放电针均设置在隔膜一侧或分别设置在隔膜两侧,位于隔膜同一侧的多个放电针沿隔膜的输送方向间隔布置并形成除静电带,放电针均垂直指向隔膜。本实用新型可加快除去隔膜上的静电。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姚汪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国轩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8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