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音频电线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5724发布日期:2020-05-22 21:10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干扰音频电线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干扰音频电线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

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但一般的电缆缺乏抗干扰设计,在电缆运行中信号不够稳定,降低了电缆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内导体上包裹有铝箔麦拉和镀锡铜线编织屏蔽层的设计,可使电缆抗干扰,在电缆运行中保证信号的稳定性,提高了电缆性能的抗干扰音频电线电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干扰音频电线电缆,包括外护套层、屏蔽层、铝箔麦拉、绝缘层和内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层内连接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内连接有铝箔麦拉,所述铝箔麦拉内连接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内连接有内导体,所述铝箔麦拉呈漏斗形结构,所述内导体设有多根,每根内导体上都包裹有一层绝缘层。

进一步的,所述屏蔽层为镀锡铜线编织屏蔽层。

进一步的,所述铝箔麦拉采用金属铝箔为基材,背胶后与聚酯带贴合而成,所述铝箔麦拉厚度为4um。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为聚氯乙烯绝缘层。

更进一步的,所述内导体为铜芯导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采用内导体上包裹有铝箔麦拉和镀锡铜线编织屏蔽层的设计,可使电缆抗干扰,在电缆运行中保证信号的稳定性,提高了电缆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外护套层2-屏蔽层3-铝箔麦拉

4-绝缘层5-内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见图1所示,一种抗干扰音频电线电缆,包括外护套层1、屏蔽层2、铝箔麦拉3、绝缘层4和内导体5,所述外护套层1内连接有屏蔽层2,所述屏蔽层2内连接有铝箔麦拉3,所述铝箔麦拉3内连接有绝缘层4,所述绝缘层4内连接有内导体5,所述铝箔麦拉3呈漏斗形结构,所述内导体5设有多根,每根内导体5上都包裹有一层绝缘层4。

所述屏蔽层2为镀锡铜线编织屏蔽层,所述铝箔麦拉3采用金属铝箔为基材,背胶后与聚酯带贴合而成,所述铝箔麦拉3厚度为4um,所述绝缘层4为聚氯乙烯绝缘层,所述内导体5为铜芯导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内导体上包裹有铝箔麦拉和镀锡铜线编织屏蔽层的设计,可使电缆抗干扰,在电缆运行中保证信号的稳定性,提高了电缆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抗干扰音频电线电缆,包括外护套层(1)、屏蔽层(2)、铝箔麦拉(3)、绝缘层(4)和内导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层(1)内连接有屏蔽层(2),所述屏蔽层(2)内连接有铝箔麦拉(3),所述铝箔麦拉(3)内连接有绝缘层(4),所述绝缘层(4)内连接有内导体(5),所述铝箔麦拉(3)呈漏斗形结构,所述内导体(5)设有多根,每根内导体(5)上都包裹有一层绝缘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音频电线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2)为镀锡铜线编织屏蔽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音频电线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麦拉(3)采用金属铝箔为基材,背胶后与聚酯带贴合而成,所述铝箔麦拉(3)厚度为4u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音频电线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4)为聚氯乙烯绝缘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音频电线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5)为铜芯导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干扰音频电线电缆,包括外护套层(1)、屏蔽层(2)、铝箔麦拉(3)、绝缘层(4)和内导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层(1)内连接有屏蔽层(2),所述屏蔽层(2)内连接有铝箔麦拉(3),所述铝箔麦拉(3)内连接有绝缘层(4),所述绝缘层(4)内连接有内导体(5),所述铝箔麦拉(3)呈漏斗形结构,所述内导体(5)设有多根,每根内导体(5)上都包裹有一层绝缘层(4)。本实用新型采用内导体上包裹有铝箔麦拉和镀锡铜线编织屏蔽层的设计,可使电缆抗干扰,在电缆运行中保证信号的稳定性,提高了电缆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赵发青;赵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友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4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