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绞机集中上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5574发布日期:2020-04-03 14:44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框绞机集中上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框绞机集中上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的电线电缆工业的发展,用户对电线电缆制造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在电力电缆生产制备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多股的金属导体绞合成一根电缆线芯,框绞机用于带动固定于其内的多卷单股线以框绞机中心轴为轴心转动,单股线卷通过活动顶尖固定于框绞机的线卷安装位内。

公开号为cn201721155990.1的专利公布了一种框绞机刹车装置,其包括框绞机主体,框绞机主体上环绕周面设置有多个沿轴向主绞笼,主绞笼内设置有多个沿轴向排列的气缸、字轮(即活动顶尖),框绞机在工作前,需要先将多卷单股线(线盘)分别安装在主绞笼的活动顶尖上,气缸驱动活动顶尖将线盘夹紧。

但对框绞机进行上线盘时,只能将线盘运输至框绞机旁、挨个上盘,由于线盘较重且数量大,导致工时长,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绞机集中上盘装置,它可以配合框绞机使用,方便快捷地对框绞机进行上线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框绞机集中上盘装置,配合框绞使用,框绞机上设置有主绞笼,主绞笼的侧板上设置有一排活动顶尖,框绞机的侧下方设置有窖坑;集中上盘装置设置在窖坑上,集中上盘装置包括滑轨、丝杠、架板和驱动装置;滑轨包括基框、支撑杆和斜杆;基框为矩形框,设置在窖坑底部;支撑杆有两个,两个支撑杆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基框靠近框绞机的两个角点上;斜杆有两个,两个斜杆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基框远离框绞机的两个角点上,中部分别与两个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丝杠有两条,其下端与基框远离框绞机的一边铰接;架板包括板本体、置盘板和连接板;板本体水平盖设在窖坑的上端开口;置盘板为与板本体垂直的长条板,其长度方向与框绞机的轴线方向平行;置盘板上等间距开设有多个置盘槽;连接板的上边缘固定连接在板本体的下表面上;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传动杆、蜗轮、蜗杆和外壳;电机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传动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传动杆横跨过两条丝杠;蜗轮有两个,两个蜗轮的中心分别螺接在两条丝杠上;蜗杆有两个,连接在传动杆上且分别与两个蜗轮啮合;外壳有两个,分别套设在两组蜗轮、蜗杆外,外壳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外壳限制蜗轮、蜗杆使两者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上述框绞机集中上盘装置时,旋转框绞机,使得需要上盘的主绞笼的上下侧板与斜杆平行;将线盘分别放置在各个置盘槽上,开启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依次带动蜗轮、蜗杆转动从而蜗杆在丝杠上向上滑动,蜗杆推动架板向上滑动,由于置盘槽放置有线盘,从而架板向框绞机的方向发生偏转;上升到后期时,置盘板抵接在斜杆上部,使得置盘板的倾斜角度与斜杆相同;继续上升,直至置盘板上的线盘筒芯与活动顶尖对应,此时,调节活动顶尖使其伸长、卡进线盘筒芯,从而将线盘夹持,完成上盘。

使用上述框绞机集中上盘装置对框绞机进行上盘工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且该装置的占用空间较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架板还包括安装板和抵接杆;安装板有两对,其上端固定连接在板本体的下表面上,两对安装板分别对应两个斜杆设置;抵接杆有两个,分别与两对安装板的下端连接,抵接杆抵接在斜杆的上表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安装板和抵接杆,在架板上升或者回落的过程中,起到支撑作用,使架板的运动更加平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架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窖坑的两端;支撑架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窖坑底部上;架板放平时,板本体的下表面搭接在支撑板的顶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支撑架,对架板起支撑作用,使架板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架还包括转轴和滑轮,转轴横向穿过支撑板的上端,滑轮配合在转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完成上盘工作后,使架板回落时,支撑架会旋转恢复,可能会旋转过度而先搭接在支撑板的顶端,再慢慢回落;设置转轴和滑轮,使架板在回落的过程中与滑轮滚动错动,更加流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丝杠的在对应架板放平、升至最高点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下、上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下、上挡块,使蜗杆在丝杠上的运动范围得到限制,即使架板的上升和下降状态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抵接杆与两对安装板的下端横向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抵接杆在斜杆上发生错动时,更加顺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使用上述框绞机集中上盘装置时,旋转框绞机,使得需要上盘的主绞笼的上下侧板与斜杆平行;将线盘分别放置在各个置盘槽上,驱动装置推动架板向上滑动,直至置盘板上的线盘筒芯与活动顶尖对应,此时,调节活动顶尖使其伸长、卡进线盘筒芯,从而将线盘夹持,完成上盘;使用上述框绞机集中上盘装置对框绞机进行上盘工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且该装置的占用空间较小;

2.设置安装板和抵接杆,在架板上升或者回落的过程中,起到支撑作用,使架板的运动更加平稳;设置支撑架,对平放时的架板起到支撑作用,也使架板在上盘完成、旋转回落的过程中与滑轮滚动错动,更加流畅。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框绞机集中上盘装置与框绞机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框绞机集中上盘装置处于上盘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框绞机集中上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绞机;10、主绞笼;11、活动顶尖;2、窖坑;3、滑轨;30、基框;31、支撑杆;32、斜杆;4、丝杠;40、上挡块;41、下挡块;5、架板;50、板本体;51、置盘板;510、置盘槽;52、连接板;53、安装板;54、抵接杆;6、支撑架;60、支撑板;61、转轴;62、滑轮;7、驱动装置;70、电机;71、传动杆;72、蜗轮;73、蜗杆;74、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框绞机,框绞机1包括主绞笼10,主绞笼10的上下侧板上各设置有一排相对的活动顶尖11;框绞机1的侧下方设置有窖坑2,窖坑2的长度方向与框绞机1的轴线方向平行;集中上盘装置设置在窖坑2上。

参照图3,一种框绞机集中上盘装置,包括滑轨3、丝杠4、支撑架6、架板5和驱动装置7;滑轨3包括基框30、支撑杆31和斜杆32;基框30为矩形框,设置在窖坑2底部;支撑杆31有两个,两个支撑杆31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基框30靠近框绞机1的两个角点上;斜杆32与基框30的夹角呈45°,斜杆32有两个,两个斜杆32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基框30远离框绞机1的两个角点上,中部分别与两个支撑杆31的上端固定连接。

丝杠4有两条,其下端与基框30远离框绞机1的一边铰接;丝杠4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挡块40、下挡块41;架板5包括板本体50、置盘板51、连接板52、安装板53和抵接杆54;板本体50水平盖设在窖坑2的上端开口;置盘板51为与板本体50垂直的长条板,其长度方向与框绞机1的轴线方向平行;置盘板51的下边缘与板本体50靠近框绞机1的一边固定连接,置盘板51的上边缘间隔开设有多个置盘槽510;连接板52的上边缘固定连接在板本体50的下表面上;安装板53有两对,其上边缘固定连接在板本体50的下表面上,两对安装板53分别对应两个斜杆32设置;抵接杆54有两个,分别与两对安装板53的下端横向转动连接,抵接杆54抵接在斜杆32的上表面上。

支撑架6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窖坑2的两端;支撑架6包括支撑板60、转轴61和滑轮62,支撑板60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窖坑2底部上,转轴61横向穿过支撑板60的上端,滑轮62配合在转轴61上。

参照图3、4,驱动装置7包括电机70、传动杆71、蜗轮72、蜗杆73和外壳74;电机70固定连接在连接板52上;传动杆71的一端与电机7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传动杆71横跨过两条丝杠4;蜗轮72有两个,两个蜗轮72的中心分别螺接在两条丝杠4上,位于上挡块40、下挡块41之间;蜗杆73有两个,分别连接在传动杆71相对于蜗轮72的位置上并与蜗轮72啮合;蜗杆73的导程角小于啮合轮齿间的当量摩擦角,使机构具有自锁性,可实现反向自锁,即只能蜗杆73带动蜗轮72,而不能由蜗轮72带动蜗杆73;外壳74有两个,分别套设在两组蜗轮72、蜗杆73外,外壳74固定连接在连接板52上。

使用上述框绞机集中上盘装置时,旋转框绞机1,使得需要上盘的主绞笼10的上下侧板与斜杆32平行;将线盘分别放置在各个置盘槽510上,开启电机70,电机70的输出轴带动传动杆71转动,传动杆71依次带动蜗杆73、蜗轮72转动,从而蜗轮72在丝杠4上向上滑动,蜗杆73推动架板5向上滑动,由于置盘槽510放置有线盘,从而架板5向框绞机1的方向发生偏转;上升到后期时,置盘板51抵接在斜杆32上部,使得置盘板51的倾斜角度与斜杆32相同,抵接杆54抵接在斜杆32的中部;继续上升时,斜杆32通过抵接杆54和安装板53对板本体50起一定的承托与引导作用,直至置盘板51上的线盘筒芯与活动顶尖11对应,此时,调节活动顶尖11使其伸长、卡进线盘筒芯,从而将线盘夹持,完成上盘。

完成上盘后,开启电机70,驱动装置7带动架板5向下移动,架板5旋转回落,最终恢复至原来位置。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