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组件、电池模块、电池组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8793发布日期:2020-06-12 14:36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连接组件、电池模块、电池组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连接组件、电池模块、电池组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模块包括电池单体和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连接片,其中,连接片与电池单体的电极引线连接,电路板与连接片连接,用于采集电池单体的温度和电压信号,同时,该连接片通过热压膜粘接,以使多个连接片成为一体结构,便于组装。

但是,电池模块工作过程中,电池单体存在膨胀力,在电池单体膨胀力作用下,该热压膜存在被撕裂的风险,导致连接片外漏,存在短路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电池模块、电池组和装置,该连接组件中的连接片不易外漏,从而降低连接组件和电池模块短路的风险。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连接片;

绝缘膜,所述绝缘膜与多个所述连接片连接;

其中,所述绝缘膜设置有薄弱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绝缘膜包括第一绝缘膜和第二绝缘膜;

沿所述连接组件的高度方向,所述连接片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绝缘膜和所述第二绝缘膜之间;

所述第一绝缘膜与所述第二绝缘膜均设置有所述薄弱部,且沿所述连接组件的高度方向,位于所述第一绝缘膜的所述薄弱部与位于所述第二绝缘膜的所述薄弱部对应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所述连接组件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绝缘膜的所述薄弱部的投影与所述第二绝缘膜的所述薄弱部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绝缘膜的所述薄弱部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绝缘膜的所述薄弱部的中心线重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所述连接组件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绝缘膜的所述薄弱部与所述第二绝缘膜的所述薄弱部错位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绝缘膜的所述薄弱部与所述第二绝缘膜的所述薄弱部的最小间距为t,且0<t≤0.5mm。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高度方向,所述第一绝缘膜与所述第二绝缘膜搭接,且二者的搭接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绝缘膜的所述薄弱部与所述第二绝缘膜的所述薄弱部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绝缘膜的所述薄弱部设置为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绝缘膜的所述薄弱部设置为第二通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宽度尺寸a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宽度尺寸b。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尺寸l1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长度尺寸l2。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通孔包括第一本体部和第一弧形部,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本体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弧形部;

所述第一弧形部为具有开口的圆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弧形部与所述第一本体部通过所述开口连通;

所述第二通孔为长圆孔;

所述第二通孔的长度尺寸l2与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尺寸l1满足:l2≤l1-2*d,其中,d为所述第一弧形部的直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绝缘膜开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二绝缘膜开设有第二过孔;

沿所述连接组件的高度方向,所述连接片的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二过孔之间。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包括:

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电极引线;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为以上所述的连接组件;

所述连接片的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电池单体的电极引线。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组,电池组包括箱体和以上所述的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固定于所述箱体内。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装置,使用电池单体作为电源,所述装置包括:

动力源,所述动力源用于为所述装置提供驱动力;和,

被配置为向所述动力源提供电能的如以上所述的电池模块。

本申请中,绝缘膜设置有薄弱部,与未设置薄弱部的位置相比,该薄弱部的强度较低,受力时,在该薄弱部的位置发生变形和/或破坏,从而降低绝缘膜其他位置发生撕裂的风险,提高连接组件的柔韧度,并降低由于绝缘膜撕裂导致的连接片外露的风险,从而降低连接片与其他导电部件短路的风险,提高电池模块的绝缘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述提供电池模块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连接组件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爆炸图;

图4为图3中第一绝缘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ⅰ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其中,薄弱部为第一实施例;

图6为图4中ⅰ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其中,薄弱部为第二实施例;

图7为图4中ⅱ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其中,薄弱部为第三实施例;

图8为图3中第二绝缘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ⅲ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其中,薄弱部为第四实施例;

图10为图8中ⅲ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其中,薄弱部为第五实施例;

图11为薄弱部在第六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薄弱部在第七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2的俯视图;

图14为图13的a-a向剖视图;

图15为图13中ⅳ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6为图15的b-b向剖视图;

图17为图2的仰视图;

图18为图17中ⅴ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9为图2的另一实施例中的俯视图;

图20为图19的c-c向剖视图;

图21为本申请所提供电池组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a-电池模块;

b-箱体;

b1-上箱体;

b2-下箱体;

b3-容纳腔;

1-连接组件;

11-绝缘膜;

111-第一绝缘膜;

111a-第一过孔;

112-第二绝缘膜;

112a-第二过孔;

12-薄弱部;

121-通孔;

121a-第一本体部;

121b-第一弧形部;

121c-第一弧形壁;

121g-开口;

121h-第一段;

121k-第二段;

121m-第三段;

121a-第一通孔;

121b-第二通孔;

122-凹槽;

122a-第二本体部;

122b-第二弧形部;

122c-第二弧形壁;

122d-底壁;

122a-第一凹槽;

122b-第二凹槽;

13-连接片;

131-连接部;

14-电路板;

141-连接器;

2-电池单体;

21-电极引线;

3-端板;

5-第一扎带;

6-第二扎带。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以上包括两个;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电池单体2作为电源的装置、电池组、电池模块a及连接组件1,其中,使用电池单体2作为电源的装置包括车辆、船舶、小型飞机等移动设备,该装置包括动力源,该动力源用于为装置提供驱动力,且该动力源可被配置为向动力源提供电能的电池模块a。其中,该装置的驱动力可全部为电能,也可包括电能和其他能源(例如机械能),该动力源可为电池模块a(或电池组),该动力源也可为电池模块a(或电池组)和发动机等。因此,只要能够使用电池单体2作为电源的装置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以车辆为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车辆可为新能源汽车,该新能源汽车可为纯电动汽车,也可为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其中,该车辆可包括电池组和车辆主体,该电池组设置于车辆主体,该车辆主体还设置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与电池组电连接,由电池组提供电能,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车辆主体上的车轮连接,从而驱动车辆行进。具体地,该电池组可水平设置车辆主体的底部。

如图21所示,电池组包括箱体b和本申请的电池模块a,其中,箱体b具有容纳腔b3,电池模块a收容于该容纳腔b3内,电池模块a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多个电池模块a排列布置于容纳腔b3内。箱体b的类型不受限制,可为框状箱体、盘状箱体或盒状箱体等。具体地,如图21所示,该箱体b可包括容纳电池模块a的下箱体b2和与下箱体b2盖合的上箱体b1。

更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电池模块a包括多个电池单体2和用于固定电池单体2的框架结构,其中,多个电池单体2沿长度方向x相互堆叠。该框架结构包括端板3,且端板3位于电池单体2沿长度方向x的两端部,用于限制电池单体2沿长度方向x的运动,同时,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该框架结构还可包括侧板(图中未示出),两侧板位于电池单体2沿宽度方向y的两侧,且该侧板与端板3连接,从而形成框架结构;在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该框架结构可不设置侧板,电池单体2堆叠后,通过第一扎带5连接或者通过第一扎带5和第二扎带6连接,该端板3和扎带形成上述框架结构。

具体地,电池单体2包括电极引线21,且各电池单体2均包括正极电极引线和负极电极引线,在电池模块a中,多个电池单体2之间电连接,具体可采用串联和/或并联等连接方式,且电池单体2之间通过连接片13连接,例如,当电池单体2串联时,一电池单体2的正极电极引线和与另一电池单体2的负极电极引线通过连接片13连接。

如图1所示,该电池模块a还包括连接组件1,该连接组件1放置于靠近电池单体2的电极引线21的一端,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位于电池单体2的上方。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该连接组件1包括:电路板14和连接片13,该电路板14用于采集电池单体2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和电压等信号,且采集到的信号通过连接器141输出,连接片13用于连接电池单体2的电极引线21,如图3所示,该连接组件1包括多个连接片13,且各连接片13的设置位置随电池单体2的位置以及连接方式改变。该电路板14与连接片13电连接,从而能够通过连接片13实现对电池单体2信息的采集。具体的电路板14可以是fpc或pcb等,不做具体限制,只要能实现对电池单体2信息的采集即可。

同时,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连接组件1还包括绝缘膜11,该绝缘膜11与电路板14和连接片13均连接,从而通过绝缘膜11将电路板14和各连接片13连接为一体,同时,该绝缘膜11还起到绝缘的作用,从而防止各电器元件短路。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该连接组件1包括多个连接片13,该连接片13用于连接电池单体2的电极引线21,从而实现各电池单体2的电连接,且该连接组件1还包括绝缘膜11,该绝缘膜11与各连接片13连接,该绝缘膜11还起到绝缘的作用,从而防止连接片13之间的短路。具体地,如上所述,该连接组件1中,通过各连接片13与对应各电池单体2连接,由于电池单体2在工作过程中发生膨胀,在膨胀力的作用下,电池单体2发生位移,带动与其相连的连接片13位移,从而拉扯连接组件1的绝缘膜11,导致绝缘膜11存在撕裂的风险。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申请中,绝缘膜11设置有薄弱部12,与未设置薄弱部12的位置相比,该薄弱部12的强度较低,受力时,在该薄弱部12的位置发生变形和/或破坏,从而降低绝缘膜11其他位置发生撕裂的风险,提高连接组件1的柔韧度,并降低由于绝缘膜11撕裂导致的连接片13外露的风险,从而降低连接片13与其他导电部件短路的风险,提高连接组件1和电池模块a的安全性能。

同时,当该连接组件1包括电路板14和多个连接片13时,该薄弱部12位于相邻连接片13之间,和/或,该薄弱部12位于连接片13与电路板14之间,从而使得该薄弱部12在膨胀力作用下破裂时,其破裂部位位于相邻连接片13之间,和/或,破裂部位位于连接片13与电路板14之间,连接片13和/或电路板14外露的风险较低,从而进一步提高连接组件1与电池模块a的绝缘性能。

当该连接组件1包括多个连接片13时,该薄弱部12位于相邻连接片13之间,从而使得该薄弱部12在膨胀力作用下破裂时,其破裂部位位于相邻连接片13之间,连接片13外露的风险较低,从而进一步提高连接组件1与电池模块a的绝缘性能。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该薄弱部12沿连接组件1长度方向x的尺寸小于其沿宽度方向y的尺寸,由于电池单体2的膨胀力沿长度方向x(电池单体2的堆叠方向),从而使得该薄弱部12受膨胀力时沿长度方向x容易变形,进一步提高未设置薄弱部12的绝缘膜11的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3所示,该绝缘膜11设置有通孔121和/或凹槽122,该通孔121和/或凹槽122为上述薄弱部12。

本实施例中,该通孔121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且厚度较小的绝缘膜11设置通孔121时加工难度较低;该凹槽122具有底壁,凹槽122底壁的厚度较小,在该厚度较小的位置容易发生变形和/或破坏,即该绝缘膜11设置凹槽122后仍然为整体,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组件1的绝缘性能。

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绝缘膜11包括第一绝缘膜111和第二绝缘膜112,该第一绝缘膜111与第二绝缘膜112沿电池模块a的高度方向z布置,且二者连接为一体,具体通过热压的方式连接两绝缘膜。同时,上述电路板14与多个连接片13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绝缘膜111与第二绝缘膜112之间,两绝缘膜连接后,使得各连接片13与电路板14连接为一个模块,且两绝缘膜还能够实现电路板14与电池单体2之间的绝缘,因此,该连接组件1能够起到绝缘的作用,还能够起到连接电池单体2的作用,以及采集电池单体2工作过程中信息的作用。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连接组件1中,多个连接片13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绝缘膜111与第二绝缘膜112之间,且两绝缘膜与连接片13连接后,使得多个连接片13连接为一个模块,两绝缘膜还能够实现连接片13之间的绝缘。具体地,该第一绝缘膜111与第二绝缘膜112中,至少一者设置有上述薄弱部12,因此,在膨胀力作用下,该第一绝缘膜111能够在其薄弱部12处变形和/或破裂,从而提高第一绝缘膜111的柔韧性;在膨胀力作用下,该第二绝缘膜112能够在其薄弱部12处变形和/或破裂,从而提高第二绝缘膜112的柔韧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4所示,第一绝缘膜111的薄弱部12设置为第一通孔121a或第一凹槽122a;或者,如图8所示,第二绝缘膜112的薄弱部12设置为第二通孔121b或第二凹槽122b。其中,如图5所示,该第一通孔121a(或第二通孔121b)包括第一本体部121a和第一弧形部121b,且沿该第一本体部121a的延伸方向,该第一本体部121a的端部均连接有第一弧形部121b;如图6所示,第一凹槽122a(或第二凹槽122b)包括第二本体部122a和第二弧形部122b,且沿该第二本体部122b的延伸方向,该第二本体部122a的端部均连接有第二弧形部122b。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以第一通孔121a(或第二通孔121b)为例,第一本体部121a的延伸方向指的是:该第一本体部121a中,尺寸最大的一端所在的方向,且该第一本体部121a并非必须沿一个方向延伸,即该第一本体部121a可为图5、图6、图9和图10所示的沿一个方向延伸的结构(例如第一本体部121a沿连接组件1的宽度方向y延伸),也可为图7、图11和图12所示的沿多个方向延伸的结构,即该第一本体部121a为弯折结构(例如,该第一本体部121a的一部分沿连接组件1的长度方向x延伸,另一部分沿连接组件1的宽度方向y延伸)。因此,无论第一本体部121a的结构如何,其两个末端均设置有第一弧形部121b。

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受膨胀力时,绝缘膜在其薄弱部12的位置发生变形和/或破裂,该第一弧形部121b的弧形侧壁能够降低该薄弱部12的应力集中,降低在膨胀力作用下两绝缘膜继续撕裂的风险,从而提高绝缘膜的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弧形部121b的弧长大于第一本体部121a端部的宽度尺寸,其中,该第一本体部121a的端部为该第一本体部121a与第一弧形部121b连接的部分,即该第一弧形部121b的弧长大于与其连接的第一本体部121a的端部的宽度尺寸。

例如,该第一本体部121a端部的宽度尺寸a<0.3mm,该宽度的第一本体部121a也能够降低焊渣从该薄弱部12掉入电池模块a的风险。优选地,第一本体部121a端部的宽度尺寸a≤0.2mm;进一步优选地,第一本体部121a端部的宽度尺寸a≤0.1mm。其中,该第一本体部121a沿其延伸方向的两端均具有第一弧形壁121c,该第一弧形壁121c为上述第一弧形部121b。

其中,当第一本体部121a各位置的宽度相同(例如第一本体部121a的截面为矩形)时,该第一弧形部121b的弧长大于第一本体部121a的宽度尺寸a。

具体地,如图5和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绝缘膜111的薄弱部12设置为第一通孔121a,该第一通孔121a包括第一本体部121a和第一弧形部121b,该第一弧形部121b为具有开口121g的圆形结构,且该第一弧形部121b与第一本体部121a通过该开口121g连通,二者形成上述第一通孔121a。其中,该第一本体部121a可为沿一个方向延伸的结构,也可为沿多个方向延伸的结构(弯折结构),该第一弧形部121b的直径d大于第一本体部121a的宽度尺寸a。圆弧形的第一弧形部121b的直径d大于第一本体部121a的宽度时,能够进一步减小薄弱部12在该第一弧形部121b处的应力集中。

更具体地,该第一本体部121a的截面为矩形,且该第一本体部121a的宽度尺寸a<0.3mm,第一弧形部121b的直径d<0.5mm。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本体部121a的宽度较小,第一弧形部121b的直径略大于第一本体部121a的宽度,当薄弱部12为通孔或凹槽时,能够降低焊渣从第一本体部121a掉入电池模块a内部的风险。本实施例中,该圆弧结构的第一弧形部121b具有成型方便的优点,且其各位置受力均匀,能够进一步降低应力集中的风险。同时,该直径较大的第一弧形部121b能够进一步降低其受力后撕裂的风险。当然,该第一弧形部121b可以为如图5-7所示的圆形结构,但并非必须为圆形结构,只要为弧形结构即可。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9和图11所示,第二绝缘膜112的薄弱部12设置为第二通孔121b,该第二通孔121b包括第一本体部121a和第一弧形部121b,该薄弱部12可为长条孔,具体地,该第一本体部121a的截面为矩形,且该第一弧形部121b为圆弧结构,且该第一弧形部121b与第一本体部121a的两侧壁相切,此时,该第一弧形部121b的直径d与第一本体部121a的宽度尺寸a相等。本实施例中,该薄弱部12为长条孔时,具有结构简单,成型方便的优点,且该第一弧形部121b的直径d较小,能够降低焊渣经该第一弧形部121b掉入连接组件1的风险。

其中,该第一本体部121a可为沿一个方向延伸的结构,如图9所示,也可为沿多个方向延伸的结构(弯折结构),如图11所示,且无论第一本体部121a如何延伸,其端部均设置有上述第一弧形部121b。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12所示,该第一本体部121a的截面为矩形,且该第一本体部121a可为沿一个方向延伸的结构,也可为沿多个方向延伸的结构(弯折结构)。该第一弧形部121b包括第一段121h、第二段121k和第三段121m,其中,第三段121m位于第一段121h与第二段121k之间,且第一段121h、第三段121m与第二段121k之间平滑过渡;第一段121h和第二段121k均为圆弧形结构,且第一段121h和第二段121k分别与第一本体部121a的两侧壁相切,第三段121m为曲线型结构,或者,第三段121m为弧形结构与直线型结构的组合。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弧形部121b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三段121m,各第三段121m位于第一段121k与第二段121h之间,且平滑过渡,因此,该第一弧形部121b可为不规则的弧线形结构,也可为规则的弧形结构,例如,该第一弧形部121b可为部分的椭圆形结构。

具体地,如图12所示,该第一弧形部121b的截面尺寸大于第一本体部121a的宽度尺寸a,此时,该第一弧形部121b能够减小薄弱部12在该位置的应力集中。该第一本体部121a的宽度尺寸a<0.3mm,该尺寸较小的第一本体部121a能够降低焊渣从该薄弱部12掉入电池模块a内部的风险。

为了进一步提升连接组件1的可靠性,当该第一绝缘膜111与第二绝缘膜112均设置薄弱部12时,沿连接组件1的高度方向z,位于第一绝缘膜111的薄弱部12与位于第二绝缘膜112的薄弱部12对应设置。其中,此处的“对应设置”指的是:位于第二绝缘膜112的薄弱部12靠近位于第一绝缘膜111的薄弱部12设置。本实施例中,两绝缘膜的薄弱部12相互靠近时,在膨胀力作用下,两绝缘膜的变形和/或破裂的位置相同或接近,从而使得两绝缘膜能够同步变形和/或破裂,能够提高连接组件1在膨胀力作用下的变形一致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绝缘膜111的薄弱部12沿高度方向z的投影与第二绝缘膜112的薄弱部12沿高度方向z的投影的至少部分重合,在膨胀力作用下,两绝缘膜的变形和/或破裂程度更加接近,从而进一步提高连接组件1的变形一致性。

其中,分别位于第一绝缘膜111与第二绝缘膜112的两薄弱部12沿高度方向z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指的是:沿高度方向z,一个薄弱部12的投影位于另一个薄弱部12的投影的范围内,此时,两个薄弱部12的投影重合面积较大,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两绝缘膜的变形一致性;或者,两个薄弱部12的投影部分重合,另一部分不重合,由于两个薄弱部12的投影重合面积减小,当两薄弱部12均为通孔时,能够降低焊渣经两薄弱部12投影的重合区域掉入电池模块a内部的风险。

优选地,如图14所示,该第一绝缘膜111的薄弱部12的中心线o1与第二绝缘膜112的薄弱部12的中心线o2重合。当两薄弱部12的中心线重合时,能够保证两薄弱部12的投影部分重合,且二者的投影重合的面积较大,即面积较小的薄弱部12的投影全部位于面积较大的薄弱部12的投影范围内,从而使得该连接组件1的柔韧性较高。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绝缘膜111的薄弱部12与第二绝缘膜112的薄弱部12错位设置,且第一绝缘膜111的薄弱部12与第二绝缘膜112的薄弱部12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且二者之间的最小距离为t,0<t≤0.5mm。如图20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第一绝缘膜111的薄弱部12与第二绝缘膜112的薄弱部12沿连接组件1的长度方向x具有预设距离,且该第一绝缘膜111的薄弱部12的边缘和与其靠近的第二绝缘膜112的薄弱部12的边缘之间的距离最小为t,0<t≤0.5mm。

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膜111的薄弱部12与第二绝缘膜112的薄弱部12之间的距离较小,即二者相互靠近,因此,在膨胀力的作用下,第一绝缘膜111的薄弱部12与第二绝缘膜112的薄弱部12的变形一致性仍较高,使得该连接组件1的柔韧性较高。同时,第一绝缘膜111的薄弱部12与第二绝缘膜112的薄弱部12沿高度方向z不连通时,即使焊渣能够经第一绝缘膜111的薄弱部12进入连接组件1内,也不能经第二绝缘膜112的薄弱部12进入电池模块a内部,即能够有效防止焊渣进入电池模块a内。

具体地,如图20所示,沿高度方向z,该第一绝缘膜111与第二绝缘膜112搭接,且二者的搭接部分位于第一绝缘膜111的薄弱部12与第二绝缘膜112的所述薄弱部12之间。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绝缘膜111与第二绝缘膜112的搭接部分位于相邻连接片13之间,并位于两绝缘膜11的薄弱部12之间,且沿长度方向x,两绝缘膜11的搭接尺寸与第一绝缘膜111的薄弱部12和第二绝缘膜112的薄弱部12之间的最小间距t相等,即二者的搭接尺寸0<t≤0.5mm,例如,该搭接尺寸t具体可为0.4mm等。

本实施中,通过将第一绝缘膜111与第二绝缘膜112相互搭接,提高二者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提高二者的连接可靠性,同时,可通过控制上述搭接尺寸t即可实现两薄弱部12的相互靠近,从而降低绝缘膜11的加工难度,并提高连接组件1的柔韧性。

需要说明的是,当两绝缘膜11的搭接尺寸t减小时,在膨胀力作用下,该第一绝缘膜111与第二绝缘膜112更加容易变形,从而进一步改善连接组件1的柔韧性;当该搭接尺寸t增大时,能够降低该连接组件1成型时该第一通孔121a与第二通孔121b的加工难度,并能够提高第一绝缘膜111和第二绝缘膜112的连接可靠性。因此,在实际工况中,该第一绝缘膜111与第二绝缘膜112的搭接尺寸t可综合考虑上述两方面的因素设置,而并非仅限于t≤0.5mm。

以上各实施例中,该第一绝缘膜111的薄弱部12可设置为第一通孔121a,第二绝缘膜112的薄弱部12可设置为第二通孔121b,当两薄弱部12均为通孔时,使得两绝缘膜11在膨胀力的作用下更加容易变形,提高连接组件1的柔韧性。

具体地,该第一通孔121a的宽度尺寸a小于第二通孔121b的宽度尺寸b,且该第一通孔121a的宽度尺寸a较小时,能够降低焊渣经该第一通孔121a进入连接组件1的风险。

其中,该第一通孔121a与第二通孔121b为两通孔时,定义其尺寸较大的方向的尺寸为通孔的长度,其尺寸较小的方向的尺寸为通孔的宽度,即无论第一通孔121a与第二通孔121b的形状如何,其长度大于宽度。

本实施例中,由于两通孔沿宽度方向y的尺寸最大,因此,第一通孔121a沿长度方向x的尺寸a为该第一通孔121a的宽度尺寸,第二通孔121b沿长度方向x的尺寸b为第二通孔121b的宽度尺寸,且两通孔的宽度满足:位于第一绝缘膜111的第一通孔121a的宽度小于位于第二绝缘膜112的第二通孔121b的宽度。

另外,沿第一本体部121a的延伸方向(例如连接组件的宽度方向y),该第二通孔121b的尺寸为l2,第一通孔121a的尺寸为l1,且如上所述,沿第一本体部121a的延伸方向,该第一通孔121a的尺寸l1为第一通孔121a的长度,第二通孔121b的尺寸l2为第二通孔121b的长度,因此,该第一通孔121a的长度l1与第二通孔121b的长度l2之间的关系为:l1>l2。本实施例中,该长度较小的第二通孔121b能够降低经第一通孔121a进入连接组件1中的焊渣等杂质经第二通孔121b进入电池模块a的风险。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绝缘膜111的第一通孔121a可为图5所示的结构,第二绝缘膜112的第二通孔121b可为图9所示的结构。具体地,如图5所示,该第一通孔121a包括第一本体部121a,且沿该第一本体部121a的延伸方向,该第一本体部121a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弧形部121b,且该第一弧形部121b为具有开口121g的圆形结构,且该第一弧形部121b与第一本体部121a通过该开口121g连通;如图9所示,该第二通孔121b为长条孔。

同时,如图14所示,该第一通孔121a的中心线o1与第二通孔121b的中心线o2重合,即第一通孔121a与第二通孔121b沿高度方向z贯通,在膨胀力的作用下,第一绝缘膜111与第二绝缘膜112均能够变形,从而使得该连接组件1的柔韧性较高。

具体地,l2≤l1-2*d,其中,如图14所示,尺寸d为第一通孔121a中第一弧形部121b的直径,l1为第一通孔121a的长度尺寸,l2为第二通孔121b的长度尺寸,同时,该第一通孔121a中心线o1与第二通孔121b的中心线o1重合。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第一通孔121a包括直径d较大的第一弧形部121b时,焊渣从该第一弧形部121b进入连接组件1的风险较高,为了降低焊渣经该第一弧形部121b进入电池模块a的风险,该第二绝缘膜112中,与该第一弧形部121b对应的位置不设置通孔结构,即该第二通孔121b的长度l2与第一通孔121a的长度l1满足l2≤l1-2*d,从而使得焊渣经第一弧形部121b进入线束隔离组件1内后,能够降低焊渣进入电池模块a内腔的风险。

以上各实施例中,为了在保证释放膨胀力的基础上还能有效避免金属颗粒从薄弱部12进入电池模块a内腔,第一本体部121a的宽度尺寸a<0.3mm,优选地,a≤0.2mm;更加优选地,a≤0.1mm。

当然,上述各实施例中的通孔结构也可为凹槽结构,例如,该第一绝缘膜111设置第一凹槽122a,第二绝缘膜112设置第二凹槽122b,其中,该第一凹槽122a与第二凹槽122b可为形状相同的结构,也可为形状不同的结构。或者,也可为第一绝缘膜111与第二绝缘膜112中的一者设置为通孔121,另一者设置为凹槽122。该第一绝缘膜111的通孔121或凹槽122与该第二绝缘膜112的通孔121b或凹槽122b的形状可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该第一凹槽122a与第二凹槽122b均包括第二本体部122a,该第二本体部122a具体为矩形槽,且沿第二本体部122a的延伸方向,该第二本体部122a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弧形部122b,且该第二弧形部122b为弧形槽状结构(具有底壁122d)。具体地,该第二弧形部122b具体为圆弧形槽。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该第一凹槽122a与第二凹槽122b均可为长条形槽结构,即该第一凹槽122a与第二凹槽122b沿宽度方向y的两侧均具有第二弧形壁122c。

可以理解,对于通孔121与凹槽122,在受力时,通孔121更加容易变形,即该绝缘膜11设置通孔121能够使得连接组件1的强度更高,且该通孔121还具有加工方便的优点。另一方面,凹槽122具有底壁,设置凹槽122后,该位置仍然具有隔离作用,从而能够降低焊渣经薄弱部12进入电池模块a内腔的风险。

另一方面,如图1~3所示,该第二绝缘膜112靠近电池单体2,即当该连接组件1安装于电池模块a时,该第二绝缘膜112位于第一绝缘膜111下方,且连接片13位于第一绝缘膜111与第二绝缘膜112之间,且两绝缘膜均与连接片13连接(具体可为粘接),从而起到固定连接片13的作用。同时,该连接片13包括连接部131,该连接部131与电极引线21对应并连接,该第一绝缘膜111开设有第一过孔111a,第二绝缘膜112开设有第二过孔112a,沿高度方向z,该连接部131位于第一过孔111a与第二过孔112a之间。因此,该电池模块a中,沿从上到下的方向,依次为:第一过孔111a、连接片13的连接部131、第二过孔112a、电极引线21。

本实施例中,连接片13与对应的电极引线21连接时(如焊接),该第一过孔111a与第二过孔112a作为连接片13与对应的电极引线21连接的避让孔,便于连接部131与电极引线21的焊接,且能够避免焊接温度过高将绝缘膜烧伤导致的绝缘膜连接连接片13的功能失效,提高连接组件1的可靠性。

因此,在实际工况中,该连接组件1的各薄弱部12可综合考虑上述各方面的因素设置,即各薄弱部12可为一部分凹槽122、一部分通孔121的形式。

综上所述,本申请中,通过在绝缘膜11设置薄弱部12,在电池单体2膨胀力作用下,该薄弱部12处发生变形和/或破裂,从而降低未设置薄弱部12的位置发生破裂的风险,降低连接片13外露导致短路的风险,提高连接组件1与电池模块a的绝缘性能以及机械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