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6271发布日期:2020-05-22 21:12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穿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穿线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穿线机。



背景技术:

将线缆穿入波纹管内可以提高线缆耐磨性,提高线缆的耐高温性、阻燃性和耐热性,传统的穿线方式是将波纹管从高处垂下,然后从波纹管的顶端伸入线缆,线缆在重力下逐渐穿入波纹管,这种穿线方式不仅效率低,耗费人力,而且限制了波纹管的长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高穿线效率,节约人力,可以穿入更长的波纹管,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穿线机,其包括导引组件和按压组件,按压组件用于固定波纹管,导引组件用于向波纹管输送线缆,导引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器、主动辊和从动辊,第一驱动器驱动从动辊向主动辊移动,按压组件包括第二驱动器、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第二驱动器驱动第二压块向第一压块移动。

进一步,第一压块和/或第二压块成型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区。

进一步,第一定位区成型为v型区或槽体。

进一步,主动辊和/或从动辊的侧面成型有若干用于增大摩擦的防滑结构。

进一步,防滑结构为齿形结构或螺旋纹路。

进一步,主动辊和/或从动辊的侧面成型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区。

进一步,第二定位区成型为v型区或槽体。

进一步,还包括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之间布置有支撑梁,主动辊和第一压块布置在下安装板,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布置在上安装板。

进一步,下安装板布置有用于驱动主动辊的第三驱动器。

有益效果:按压组件固定波纹管的一端,导引组件将线缆从波纹管的固定端送入,取代传统的穿线方式,用机器代替人工,提高穿线效率,波纹管长度也不会受到限制,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广泛应用于管材穿线设备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穿线机的结构图;

图2为穿线机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线机,其包括导引组件和按压组件,按压组件用于固定波纹管,导引组件用于向波纹管输送线缆,导引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器11、主动辊12和从动辊13,第一驱动器11驱动从动辊13向主动辊12移动,按压组件包括第二驱动器14、第一压块15和第二压块16,第二驱动器14驱动第二压块16向第一压块15移动。

穿线机还包括上安装板18和下安装板19,上安装板18和下安装板19之间布置有支撑梁20,主动辊12和第一压块15布置在下安装板19,第一驱动器11和第二驱动器14布置在上安装板18。

第一驱动器11为气缸,从动辊13通过升降板23安装在第一驱动器11的输出端,从动辊13的端部通过滚动轴承和轴承座安装在升降板23的下侧,升降板23布置有两个第一升降导杆22,上安装板18成型有与第一升降导杆22对应的第一导孔。

第二驱动器14为气缸,第二压块16安装在第二驱动器14的输出端,第二压块16的上侧布置有两个第二升降导杆24,上安装板18成型有与两个第二升降导杆24对应的第二导孔。

主动辊12的端部通过滚动轴承和轴承座安装在下安装,下安装板19布置有用于驱动主动辊12的第三驱动器21,第三驱动器21为电机,第三驱动器21的输出端通过齿轮传动机构驱动主动辊12,齿轮传动机构例如蜗轮蜗杆机构或斜齿轮传动结构。

第一压块15和/或第二压块16成型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区17,第一定位区17成型为v型区或槽体。可设计第一压块15的上侧面成型有至少一个v型区,第二压块16的下侧面为平面,第二压块16向下移动,将波纹管固定在v型区中,避免穿线时波纹管位置偏移;或者,设计第二压块16的下侧面成型有至少一个v型区,第一压块15的上侧面为平面;或者,第一压块15的上侧面成型有至少一个v型区,第二压块16的下侧面成型有至少一个v型区,第一压块15上的v型区与第二压块16的v型区一一对应。

主动辊12和/或从动辊13的侧面成型有若干用于增大摩擦的防滑结构,从而避免穿线时线缆所受的摩擦力不足,导致无法将线缆输送至波纹管中,防滑结构为齿形结构或螺旋纹路。可设计主动辊12的侧面成型有若干齿形结构,或设计从动辊13的侧面成型有若干齿形结构,或设计主动辊12和从动辊13的侧面均成型有若干齿形结构。

主动辊12和/或从动辊13的侧面成型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区,第二定位区成型为v型区或槽体,从而避免穿线时线缆的位置出现偏移。可设计主动辊12的侧面成型有至少一个v型区;或设计从动辊13的侧面成型有至少一个v型区;或者设计主动辊12和从动辊13的侧面均成型有至少一个v型区,且主动辊12侧面的v型区和从动辊13侧面的v型区一一对应。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穿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引组件和按压组件,按压组件用于固定波纹管,导引组件用于向波纹管输送线缆,导引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器(11)、主动辊(12)和从动辊(13),第一驱动器(11)驱动从动辊(13)向主动辊(12)移动,按压组件包括第二驱动器(14)、第一压块(15)和第二压块(16),第二驱动器(14)驱动第二压块(16)向第一压块(15)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线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压块(15)和/或第二压块(16)成型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区(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线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定位区(17)成型为v型区或槽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线机,其特征在于:主动辊(12)和/或从动辊(13)的侧面成型有若干用于增大摩擦的防滑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线机,其特征在于:防滑结构为齿形结构或螺旋纹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线机,其特征在于:主动辊(12)和/或从动辊(13)的侧面成型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线机,其特征在于:第二定位区成型为v型区或槽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安装板(18)和下安装板(19),上安装板(18)和下安装板(19)之间布置有支撑梁(20),主动辊(12)和第一压块(15)布置在下安装板(19),第一驱动器(11)和第二驱动器(14)布置在上安装板(1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线机,其特征在于:下安装板(19)布置有用于驱动主动辊(12)的第三驱动器(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穿线机,其包括导引组件和按压组件,按压组件用于固定波纹管,导引组件用于向波纹管输送线缆,导引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器、主动辊和从动辊,第一驱动器驱动从动辊向主动辊移动,按压组件包括第二驱动器、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第二驱动器驱动第二压块向第一压块移动。按压组件固定波纹管的一端,导引组件将线缆从波纹管的固定端送入,取代传统的穿线方式,用机器代替人工,提高穿线效率,波纹管长度也不会受到限制,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广泛应用于管材穿线设备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周恩宇;王志均;朱文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槿泓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3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