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叠加双晶粒的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4754发布日期:2020-04-14 20:29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叠加双晶粒的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极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具有叠加双晶粒的二极管。



背景技术:

二极管,电子元件当中,一种具有两个电极的装置,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流过,许多的使用是应用其整流的功能。而变容二极管则用来当作电子式的可调电容器。大部分二极管所具备的电流方向性我们通常称之为“整流”功能。二极管最普遍的功能就是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通过(称为顺向偏压),反向时阻断(称为逆向偏压),因此,二极管可以想成电子版的逆止阀。

申请公布号为cn201720771403.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叠加双晶粒的二极管,虽然解决了内部增加了晶粒的数量,提升了二极管的性能和功率,当未解决二极管内部的热量问题,由于本身采用黑胶体封管,黑胶体具有耐高温特性会使大量的热量储存在其内部,造成其内部在高温的条件下损坏,所以需要一种具有叠加双晶粒的二极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叠加双晶粒的二极管,其具有既增加了晶粒的数量使其提升了二极管的性能和功率,也通过内部结构达到了散去内部大量的热量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二极管的使用寿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叠加双晶粒的二极管,包括铜粒,多个铜粒的相对表面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晶粒,两个铜粒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导线,多个铜粒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绝缘层,绝缘层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有散热板。

进一步地,两个绝缘层的表面均开设有导热孔,多个导热孔的内壁活动套接有第一导热柱,其中四个第一导热柱的一端与两个晶粒的两侧表面相接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导热柱达到了通过第一导热柱吸取铜粒和晶粒工作产生的热量,起到散热的效果。

进一步地,其中六个的第一导热柱的一端与三个铜粒的两侧表面相接触,多个第一导热柱的另一端和绝缘层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导热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热板达到了通过导热板吸取多个第一导热柱所吸收的热量,从而控制热量传递散热,便于散热的效果。

进一步地,两个导热板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热柱,四个第二导热柱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导热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热管达到了通过导热管吸取两端导线所散发的热量,从而散去导线热量的效果。

进一步地,两个导热管的内壁与导线的表面活动套接,两个导热管的表面活动套接有防护管,两个防护管的相对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黑胶体,黑胶体的表面与散热板的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防护管达到了防护导线的效果,增强导线固定的端面防止导线在使用中避免操作不当断线的效果。

进一步地,两个导热板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散热涂层,散热涂层采用pg-5225纳米碳辐射涂料,散热涂层的外表面位于黑胶体的内部,且与黑胶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散热涂层达到了散热吸热的效果。

进一步地,黑胶体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散热孔的内壁与散热涂层的表面活动套接,散热涂层的表面与散热板的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散热孔和散热板达到了通过散热孔给散热涂层的热量传递到散热板上,利用散热板散去其中的热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多个散热涂层铜粒散热涂层散热涂层的相对表面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晶粒散热涂层散热涂层,两个散热涂层铜粒散热涂层散热涂层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导线散热涂层散热涂层,从而具有增加多个晶粒的效果,从而增强了二极管的性能和功率的特点。

2、通过设置多个散热涂层铜粒散热涂层散热涂层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绝缘层散热涂层散热涂层,散热涂层绝缘层散热涂层散热涂层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装置,散热涂层散热装置包括有散热板散热涂层散热涂层,从而具有二极管在工作中发生大量的热量能快速散去的效果,进一步增强了二极管使用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黑胶体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热板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铜粒;2、晶粒;3、导线;4、绝缘层;5、散热板;6、导热孔;7、第一导热柱;8、导热板;9、第二导热柱;10、导热管;11、防护管;12、黑胶体;13、散热涂层;14、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具有叠加双晶粒的二极管,如图1-3所示,包括铜粒1,多个铜粒1的相对表面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晶粒2,两个铜粒1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导线3,通过设置多个散热涂层铜粒散热涂层1散热涂层的相对表面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晶粒散热涂层2散热涂层,两个散热涂层铜粒散热涂层1散热涂层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导线散热涂层3散热涂层,从而具有增加多个晶粒的效果,从而增强了二极管的性能和功率的特点;

多个铜粒1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绝缘层4,绝缘层4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有散热板5;两个绝缘层4的表面均开设有导热孔6,多个导热孔6的内壁活动套接有第一导热柱7,其中四个第一导热柱7的一端与两个晶粒2的两侧表面相接触,设置第一导热柱达到了通过第一导热柱吸取铜粒和晶粒工作产生的热量,起到散热的效果;

其中六个的第一导热柱7的一端与三个铜粒1的两侧表面相接触,多个第一导热柱7的另一端和绝缘层4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导热板8,设置导热板达到了通过导热板吸取多个第一导热柱所吸收的热量,从而控制热量传递散热,便于散热的效果;两个导热板8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热柱9,四个第二导热柱9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导热管10,设置导热管达到了通过导热管吸取两端导线所散发的热量,从而散去导线热量的效果;

两个导热管10的内壁与导线3的表面活动套接,两个导热管10的表面活动套接有防护管11,两个防护管11的相对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黑胶体12,黑胶体12的表面与散热板5的表面固定连接,设置防护管达到了防护导线的效果,增强导线固定的端面防止导线在使用中避免操作不当断线的效果;两个导热板8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散热涂层13,散热涂层13采用pg-5225纳米碳辐射涂料,散热涂层13的外表面位于黑胶体12的内部,且与黑胶体12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散热涂层达到了散热吸热的效果;

黑胶体12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4,散热孔14的内壁与散热涂层13的表面活动套接,散热涂层13的表面与散热板5的表面固定连接,设置散热孔和散热板达到了通过散热孔给散热涂层的热量传递到散热板上,利用散热板散去其中的热量;通过设置多个散热涂层铜粒散热涂层1散热涂层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绝缘层散热涂层4散热涂层,散热涂层绝缘层散热涂层4散热涂层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装置,散热涂层散热装置包括有散热板散热涂层5散热涂层,从而具有二极管在工作中发生大量的热量能快速散去的效果,进一步增强了二极管使用的寿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