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组、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18375发布日期:2020-08-11 21:32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模组、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组、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能源的危机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尤其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电动汽车提供电源。

动力电池包的核心部件是模组,模组包括模组上盖、电芯以及安装在所述电芯和模组上盖之间的柔性电路板(fpc),但是,柔性电路板(fpc)容易在模组上盖受到外力冲击作用时受到上盖挤压,或者是,柔性电路板(fpc)容易在电芯的膨胀变形作用下受到电芯挤压,这样造成了柔性电路板(fpc)的表面绝缘膜容易在电芯或者模组上盖的挤压作用下发生破损,导致绝缘失效问题,从而引起了模组的内部短路,甚至造成电动汽车出现着火等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模组、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的模组中的柔性电路板容易在模组上盖或者电芯的挤压作用下出现绝缘失效的安全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模组,所述模组包括本体、防护件、柔性电路板和上盖,所述本体敞口设置,所述上盖盖设在所述本体上,所述防护件设置在所述本体和上盖之间,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主板部设置在所述上盖和本体之间并且装配于所述防护件,所述防护件设置为能够在所述上盖的挤压作用下和/或所述本体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变形以避免所述主板部挤压变形。

可选的,所述防护件设置有安装腔,所述主板部容纳并且安装于所述安装腔。

可选的,所述防护件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凹槽以用于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主板部设置在所述凹槽中并且与所述上盖保持间隔。

可选的,所述防护件包括具有所述凹槽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设置为沿所述上盖的板面方向延伸。

可选的,所述上盖的底面包括用于限位所述防护板的限位结构。

可选的,所述模组包括以下形式中的至少一种:

形式一:所述上盖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多个凸起,以使得多个所述凸起共同围成所述限位结构;

形式二:所述防护板通过粘结剂粘敷在所述上盖的底面;

形式三:所述防护板通过粘结剂粘敷在所述本体的顶面。

可选的,所述防护板设置为泡棉板。

可选的,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从所述主板部的两端分别向下延伸而形成的连接端,所述本体包括电芯单元、外框结构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电芯单元的相对两侧的两个汇流排,所述汇流排与所述连接端电连接,所述汇流排和电芯单元安装在所述外框结构中,所述上盖安装在所述外框结构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组具有以下优势:

所述模组通过设置防护件,使得防护件能够保护柔性电路板的主板部,防护件能够在上盖和/或本体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变形,吸收了部分甚至全部的挤压作用,起到了缓冲作用,避免主板部在上盖和/或本体的挤压作用下挤压变形,解决了柔性电路板的主板部在模组上盖或者电芯的挤压作用下出现绝缘膜破损现象,降低了模组因柔性电路板的主板部绝缘失效而发生短路着火的几率,安全性能更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动力电池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包的模组中的柔性电路板容易在模组上盖或者电芯的挤压作用下出现绝缘失效的安全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动力电池包,所述动力电池包包括所述的模组。

所述动力电池包与上述模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动力电池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包的模组中的柔性电路板容易在模组上盖或者电芯的挤压作用下出现绝缘失效的安全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所述的动力电池包。

所述车辆与上述模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模组的爆炸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模组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模组中的防护件装配于上盖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本体;2、防护件;3、柔性电路板;4、主板部;5、连接端;6、上盖;7、凹槽;8、限位结构;9、电芯单元;10、端板;11、侧板;12、汇流排。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上、下、内、外,是指动力电池包的外轮廓的上、下、内、外。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组,如图1-4所示,所述模组包括本体1、防护件2、柔性电路板3和上盖6,所述本体1敞口设置,所述上盖6盖设在所述本体1上,所述防护件2设置在所述本体1和上盖6之间,所述柔性电路板3的主板部4设置在所述上盖6和本体1之间并且装配于所述防护件2,所述防护件2设置为能够在所述上盖6的挤压作用下和/或所述本体1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变形以避免所述主板部4挤压变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组,所述模组通过设置防护件2,使得防护件2能够保护柔性电路板3的主板部4,防护件2能够在上盖6和/或本体1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变形,吸收了部分甚至全部的挤压作用,起到了缓冲作用,避免主板部4在上盖6和/或本体1的挤压作用下挤压变形,解决了柔性电路板3的主板部4在上盖6受到外部冲击(例如,碰撞)等而产生的挤压作用或者电芯因长期使用发生膨胀变形等而产生的挤压作用下出现绝缘膜破损现象,降低了模组因柔性电路板3的主板部4绝缘失效而发生短路着火的几率,安全性能更优。

其中,防护件2可以设置为各种合理形式,例如,防护件2可以放置在避让主板部4的各种合理位置,防护件2的底部压在本体1上,防护件2的顶部支撑所述上盖6,以使得上盖6和本体1在防护件2的支撑作用形成多余空间,主板部4悬置在所述多余空间中,当防护件2在上盖6和/或本体1的挤压作用下挤压变形时,主板部4不予上盖6和本体1直接接触,避免了主板部4发生挤压变形;优选地,所述防护件2设置有安装腔,所述主板部4容纳并且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全方位地防护主板部4的安全,使得主板部4的上下表面都能够在防护件2的缓冲作用不受挤压,优化了防护件2的防护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防护件2的安装腔可以设置为各种合理形式,例如,可以设置为能够套在主板部4外的通孔结构,当然,为了简化加工工艺,可以设置为凹槽结构,例如,所述防护件2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凹槽7以用于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主板部4设置在所述凹槽7中并且与所述上盖6保持间隔,制作工艺简单,使得主板部4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稳定地放置在防护件2的凹槽7中,无需额外的固定部件或者是热熔、胶粘等固定工艺,便于安装。

为了简化防护件2的结构,所述防护件2包括具有所述凹槽7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设置为沿所述上盖6的板面方向延伸,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成本低。一般而言,上盖6盖设在本体1的电芯单元9的上表面,柔性电路板3安装在上盖6和电芯单元9之间,上盖6与电芯单元9的顶面保持平行,因此,防护板可以设置为等厚的平板结构,以垫设在上盖6和电芯单元9之间,为上盖6提供稳定的支撑作用,安全可靠。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动力电池包会因车身发生碰撞等受到冲击,为了避免防护板发生移位,甚至是带动主板部4移动而造成柔性电路板3变形、绝缘膜破损等现象,如图4所示,所述上盖6的底面包括用于限位所述防护板的限位结构8,优化了防护板在车辆行驶时的安装稳定性,还有利于限定防护板和上盖6的相对安装位置,便于在防护板上精确地装配上盖,优化了动力电池包的防护板的防护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6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多个凸起,以使得多个所述凸起共同围成所述限位结构8,便于加工,充分利用了动力电池包中的使用空间,设计更为合理。其中,多个凸起可以设置为沿防护板的外轮廓的形状间隔分布,有利于限定防护板和上盖之间的相对安装位置。

为了进一步优化防护板在车辆行驶时的安装稳定性,所述防护板通过粘结剂粘敷在所述上盖6的底面,和/或,所述防护板通过粘结剂粘敷在所述本体1的顶面(例如,采用背胶),提高了防护板在模组中的安装牢靠性,还有利于防护板快速地缓冲上盖6和/或本体1的挤压作用,强化了防护板的防护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设置为泡棉板,便于加工,价格低廉;例如,泡棉板采用聚氨酯材质,柔软度有,便于压缩,缓冲效果更优。

如图1-3所示,所述柔性电路板3包括从所述主板部4的两端分别向下延伸而形成的连接端5,所述本体1包括电芯单元9、外框结构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电芯单元9的相对两侧的两个汇流排12,所述汇流排12与所述连接端5电连接,所述汇流排12和电芯单元9安装在所述外框结构中,所述上盖6安装在所述外框结构上,适用于软包动力电池包,结构更为简单,设计合理。其中,外框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端板10以及相对设置的一对侧板11,一对端板10和一对侧板11交替分布,每个端板10的两个侧部分别与一对侧板11的侧部连接,以形成方框,电芯单元安装在所述外框结构中,并且两个汇流排12设置在电芯单元的正负极以及一对端板10之间,上盖安装在一对侧板11的顶部(例如,对缝焊接),提升了对动力电池包的内部构件(例如,柔性电路板、电芯单元和汇流排等)的防护作用,提高了动力电池包的安全性能。当然,上盖6可以设置铝质板,有效地防止动力电池包的内部构件受到外部的碰撞和挤压;进一步的,上盖的底面设置有绝缘层(例如,pc材质),使得上盖的绝缘耐压效果更好,保护了动力电池包的安全运行。

安装时,泡棉板的底面采用背胶粘贴在本体的顶面(即,电芯单元的顶面),泡棉板的顶面(除去凹槽7的部分)采用背胶粘贴在上盖6的绝缘层(即,多个凸起限定出来的粘贴区域),则柔性电路板3的主板部4安装在上盖6的绝缘层和泡棉板之间,保证了动力电池包的安全运行,使得泡棉板在上盖6受到外部冲击(例如,碰撞)等而产生的挤压作用或者电芯因长期使用发生膨胀变形等而产生的挤压作用发生变形,吸收了部分甚至全部的挤压作用,起到了缓冲作用,避免主板部4在上盖6和/或本体1的挤压作用下挤压变形,也有效地防止了主板部4与上盖6的绝缘层和/或本体1直接接触,安全性能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防护板还可以应用于方壳动力电池包,只需要在防护板上加工多个通孔,则,防护板设置在汇流排和上盖之间,印制电路板的主板部安装在防护板的开口向上的凹槽中,印制电路板的多个镍片分别贯穿多个通孔连接在汇流排中,从而实现了对印制电路板的防护作用,优化了方壳动力电池包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包,所述动力电池包包括所述的模组。

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所述的动力电池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