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插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1920发布日期:2020-04-24 21:48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插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插排。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器设备的普及以及电器设备的不断增加,人工智能日益成熟,智能化、人性化智能产品深受欢迎,智能插排成为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电器设备配件。

为了更加节省空间提高插排的利用率及用户体验,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插排,集语音识别、指纹识别、usb插孔和type-c插孔为一体,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多元化、兼容性强、支持多种方式充电的智能插排。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插排,包括主板、外壳和电源线,所述的外壳包括五孔插孔和防滑垫。

所述的主板包括指纹识别模块、拾音模块、电源控制模块、usb插孔模块、type-c插孔模块和主控模块。

所述的拾音模块,位于主板右侧上方,进行语音识别,完成语音识别后,识别语音指令。

所述的指纹识别模块,位于主板右侧中方,可与已提前存储的指纹进行指纹对比识别,判断其是否为已存在用户,若通过匹配则锁定当前插排通电状态,再次进行指纹识别则解除锁定状态。

所述的type-c插孔模块,位于主板右侧,可以增强与移动设备的兼容性,也节省空间。

所述的usb插孔模块,位于主板中部偏右,可以增强与移动设备的兼容性。

所述的五孔插孔,共有六个,位于外壳正面中部至左侧,用于向其他设备提供供电支持。

所述的电源控制模块,位于主板右侧下方,可控制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插排电源通电。

所述的主控模块,位于主板左侧,可对控制指令进行高效处理并控制正常运行。

所述的电源线,位于左侧外壳,用于连接其他供电设备。

所述的防滑垫,位于外壳背面,用于增大摩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插排外壳正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插排外壳背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插排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

如图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插排,包括(1)五孔插孔、(2)usb插孔模块、(3)type-c插孔模块、(4)拾音模块、(5)电源线、(6)指纹识别模块、(7)电源控制模块、(8)外壳。

所述的(1)五孔插孔,位于(8)外壳正面中部至左侧,用于向其他设备提供供电支持;所述的(2)usb插孔模块,位于图3(8)主板中部偏右,与图3(9)主控模块和图3(7)电源控制模块相连,可以增强与移动设备的兼容性;所述的(3)type-c插孔模块位于图3(8)主板右侧,与图3(9)主控模块和(7)电源控制模块相连,可以增强与移动设备的兼容性,也节省空间;所述的(4)拾音模块位于图3(8)主板右侧上方,与图3(9)主控模块和图3(7)电源控制模块相连,可进行语音识别,完成语音识别后,识别语音指令;所述的(5)电源线位于(8)右侧外壳,用于连接其他供电设备;所述的(6)指纹识别模块,位于图3(8)主板右侧中方,与图3(9)主控模块和图3(7)电源控制模块相连,可与已提前存储的指纹进行指纹对比识别,判断其是否为已存在用户,若通过匹配则锁定当前插排通电状态,再次进行指纹识别则解除锁定状态;所述的(7)电源控制模块,位于图3(8)主板右侧下方,与图3(9)主控模块、图3(2)usb插孔模块、图3(3)type-c插孔模块和图3(6)指纹识别模块相连接,可控制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插排电源通电。

如图2,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插排,包括(8)外壳、(10)防滑垫。

所述的(10)防滑垫,位于外壳背面,用于增大摩擦。

如图3,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插排,包括(2)usb插孔模块、(3)type-c插孔模块、(4)拾音模块、(6)指纹识别模块、(7)电源控制模块、(8)外壳、(9)主控模块。

所述的(2)usb插孔模块,位于(8)主板中部偏右,与(9)主控模块和(7)电源控制模块相连,可以增强与移动设备的兼容性;所述的(3)type-c插孔模块位于(8)主板右侧,与(9)主控模块和(7)电源控制模块相连,可以增强与移动设备的兼容性,也节省空间;所述的(4)拾音模块位于(8)主板右侧上方,与(9)主控模块和(7)电源控制模块相连,可进行语音识别,完成语音识别后,识别语音指令;所述的(6)指纹识别模块,位于(8)主板右侧中方,与(9)主控模块和(7)电源控制模块相连,可与已提前存储的指纹进行指纹对比识别,判断其是否为已存在用户,若通过匹配则锁定当前插排通电状态,再次进行指纹识别则解除锁定状态;所述的(7)电源控制模块,位于(8)主板右侧下方,与(9)主控模块、(2)usb插孔模块、(3)type-c插孔模块和(6)指纹识别模块相连接,可控制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插排电源通电;所述的(9)主控模块位于(8)位于主板左侧,与(2)usb插孔模块、(3)type-c插孔模块、(4)拾音模块、(6)指纹识别模块、(7)电源控制模块相连,可对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并控制正常运行。

电源线连通时,在按下电源开关后,指纹、拾音模块开启,usb插孔模块,type-c插孔模块可连接设备供电;当使用指纹模块时,用户可与已提前存储的指纹进行指纹对比识别,判断其是否为已存在用户,若通过匹配则锁定当前插排通电状态,再次进行指纹识别则解除锁定状态;当使用拾音模块时,用户可通过语音指令控制智能插排开启关闭。

本实用新型使用指纹识别和语音识别,语音识别通过拾音器对使用者声音数据进行采集,指纹识别模块通过滑动式指纹传感器采集用户指纹信息。

本实用新型运用前沿技术,基于fourier滤波的指纹图像增强方法和基于gmm-hmm声学模型的语音识别。

尽管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代替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插排,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外壳和电源线,所述的外壳包括五孔插孔和防滑垫,所述的主板包括指纹识别模块、拾音模块、电源控制模块、usb插孔模块、type-c插孔模块和主控模块,所述插排设置有5孔插孔、usb插孔和type-c插孔,所述的主板上面设有一个拾音模块和一个指纹识别模块,用于语音识别和指纹识别认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插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模块,可以进行语音识别,识别语音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插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指纹识别模块,可与已提前存储的指纹模板进行指纹对比识别,判断其是否为已存在用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插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ype-c插孔,可增强与移动设备的兼容性,也节省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插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sb插孔,可增强与移动设备的兼容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插排,包括主板、外壳和电源线,所述的外壳包括五孔插孔和防滑垫。所述的主板包括指纹识别模块、拾音模块、电源控制模块、USB插孔模块、Type‑C插孔模块和主控模块。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兼容性强,最主要的是实现了语音识别和指纹识别的结合,通过多种人工智能控制方式有效的提升了该人工智能插排的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张斯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斯妍
技术研发日:2019.11.03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