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压大电流的快速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29298发布日期:2020-08-05 01:22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高压大电流的快速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能够耐高压、快速插拔的大电流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现有技术中的高压电气连接接插件,耐受电流的能力偏低;耐受大电流的连接接插件,耐压能力又不够。普通连接器具有裸露导电体,无法做到人手安全接触。导线连接后,接头无法旋转,容易形成缠绕,较劲,影响连接稳固度。同时,连接器的体积偏大,重量也更重。

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制备一种耐高压大电流,并且不容易形成缠绕的电流快速电连接器成为现有技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耐高压、大电流、方便快速连接且导线不易缠绕的电连接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高压大电流的快速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该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其中所述插头包括导电体绝缘套、导线绝缘套、卡锁绝缘套和第一电连接件;

其中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的后部焊接有导线;

所述导电体绝缘套的内部为空,在所述导电体绝缘套的内部中间卡合有第一电连接件,在所述导电体绝缘套的外部的中间部分向后延伸有一下沉台阶,所述下沉台阶的中部往后具有外螺纹,所述下沉台阶的外螺纹先后与所述卡锁绝缘套、所述导线绝缘套啮合,从而使得所述导电体绝缘套、所述导电体绝缘套、所述卡锁绝缘套形成一整体;

所述卡锁绝缘套的内部为空,前端具有一外螺纹,内侧中部具有一向内凸出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内螺纹,所述连接部的内螺纹与所述导电体绝缘套的下沉台阶的外螺纹啮合,并套设所述导电体绝缘套;

所述导线绝缘套的内部为空,在所述导线绝缘套的内部的前端具有内螺纹,所述导线绝缘套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的导线的方向穿入,通过内部前端的内螺纹与所述导电体绝缘套的下沉台阶末端的外螺纹啮合并拧紧;

所述插座包括外壳、插座锁紧绝缘套和第二电连接件;

其中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的后部焊接有导线;

所述外壳的前端具有一插入孔,所述插入孔的前端具有内螺纹,所述外壳内部中间卡合有第二电连接件,外侧的后部具有外螺纹,所述插座锁紧绝缘套套设在所述外壳的后部,并通过内部的内螺纹与所述外壳的外螺纹啮合;

当所述插座和所述插头相互配合时,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相互配合,所述插头的导电体绝缘套伸入所述外壳的插入孔中,所述卡锁绝缘套4前端的外螺纹与所述外壳插入孔前端的内螺纹相互啮合,从而固定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

可选的,所述下沉台阶的外螺纹与所述下沉台阶端部之间具有一自由端。

可选的,所述外壳的前部具有限位凸台,所述插座锁紧绝缘套穿过导线,并通过内部的内螺纹与所述外壳的外螺纹啮合,将外壳通过限位台阶锁紧在面板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的后部均为半开口焊接槽。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的前端位于所述导电体绝缘套内,后端位于所述导线绝缘套内。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的前端位于所述外壳内,后端位于所述插座锁紧绝缘套内。

可选的,第一电连接件为插针或者插孔中的一个,第二电连接件为插针或者插孔中的另外一个。

可选的,所述插孔的前端为多片抓爪型瓣。

可选的,导电体绝缘套、导线绝缘套、卡锁绝缘套、外壳和插座锁紧绝缘套均为聚四氟乙烯材质。

可选的,所述插针和插孔均采用无氧铜镀金。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电连接器整体结构可以同时耐受高电压(≥20kv)和大电流(≥20a),应用场所广;具有快速插接和锁紧的结构,方便快速连接;一端可以固定在非绝缘面板,另一端可安全手持操作,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与导线连接的导电金属部分为半开口焊接槽,焊接更牢固;导线与插针一体部件,可以在外壳内相对旋转移动,便于保护导线不旋拧,不较劲;导电部分采用无氧铜镀金,绝缘外壳采用聚四氟乙烯,进一步提高了性能,且电连接器整体体积小巧,重量轻。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耐高压大电流的快速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耐高压大电流的快速电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耐高压大电流的快速电连接器的插头的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耐高压大电流的快速电连接器的插座的剖面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分别指代的技术特征为:

1、第一电连接件;2、导电体绝缘套3、导线绝缘套;4、卡锁绝缘套;5、第二电连接件;6、外壳;7、插座锁紧绝缘套;8、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向前的方向指的是插头与插座往相互连接的方向,向后的方向指的是插头与插座相互连接的位置的反方向。

参见图1-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耐高压大电流的快速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剖面图和零部件视图。

该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其中所述插头包括导电体绝缘套2、导线绝缘套3、卡锁绝缘套4和第一电连接件1;

其中所述第一电连接件1的后部焊接有导线;

所述导电体绝缘套2的内部为空,在所述导电体绝缘套2的内部中间卡合有第一电连接件1,在所述导电体绝缘套2的外部的中间部分向后延伸有一下沉台阶,所述下沉台阶的中部往后具有外螺纹,所述下沉台阶的外螺纹先后与所述卡锁绝缘套4、所述导线绝缘套3啮合,从而使得所述导电体绝缘套2、所述导电体绝缘套、所述卡锁绝缘套形成一整体;

所述卡锁绝缘套4的内部为空,前端具有一外螺纹,内侧中部具有一向内凸出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内螺纹,所述连接部的内螺纹与所述导电体绝缘套2的下沉台阶的外螺纹啮合,并套设所述导电体绝缘套2;

所述导线绝缘套3的内部为空,在所述导线绝缘套3的内部的前端具有内螺纹,所述导线绝缘套3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的导线的方向穿入,通过内部前端的内螺纹与所述导电体绝缘套2的下沉台阶末端的外螺纹啮合并拧紧;

所述插座包括外壳6、插座锁紧绝缘套7和第二电连接件5;

其中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的后部焊接有导线;

所述外壳的前端具有一插入孔,所述插入孔的前端具有内螺纹,所述外壳内部中间卡合有第二电连接件5,外侧的后部具有外螺纹,所述插座锁紧绝缘套7套设在所述外壳的后部,并通过内部的内螺纹与所述外壳的外螺纹啮合;

当所述插座和所述插头相互配合时,第一电连接件1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5相互配合,所述插头的导电体绝缘套2伸入所述外壳的插入孔中,所述卡锁绝缘套4前端的外螺纹与所述外壳插入孔前端的内螺纹相互啮合,从而固定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

参见图3,由于所述卡锁绝缘套4的连接部向内凸起,这样就在后面与导电体绝缘套2形成一环形通道,所述导线绝缘套3从导线方向通过该环形通道与所述导电体绝缘套2的下沉台阶的外螺纹啮合。因此,组装后,所述卡锁绝缘套4和所述导线绝缘套3的内侧分别于所述下沉台阶的外螺纹啮合,从而使得所述导电体绝缘套2、导线绝缘套3、卡锁绝缘套4形成一个整体的插头。

进一步的,所述下沉台阶的外螺纹与所述下沉台阶端部之间具有一自由端,即不具备螺纹,这样,使得所述卡锁绝缘套4旋入导电体绝缘套2以后,可以在导电体绝缘套2上前后滑动一部分距离并且自由旋转并在设定范围前后移动,确保导线在使用过程中不旋拧,不较劲。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的前端位于所述导电体绝缘套2内,后端位于所述导线绝缘套内,这样使得既能够保护第一电连接件不能够被直接接触以避免触电,又能够通过导线绝缘套3包裹第一电连接件与导线连接的部分,对第一电连接件与导线连接部分可能发生的电火花放电进行屏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的前端位于所述外壳6内,后端位于所述插座锁紧绝缘套7内,这样使得既能够保护第二电连接件不能够被直接接触以避免触电,又能够通过所述插座锁紧绝缘套包裹第二电连接件与导线连接的部分,对第二连接件与导线连接部分可能发生的电火花放电进行屏蔽。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6的前部具有限位凸台,所述插座锁紧绝缘套7穿过导线,并通过内部的内螺纹与所述外壳的外螺纹啮合,将外壳6通过限位台阶锁紧在面板8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的后部均为半开口焊接槽,焊接有导线。

更进一步的,图1-图4的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件为插针1,第二电连接件为插孔5,插孔的前端为多片抓爪型瓣,例如4片爪型瓣。

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第一电连接件也可以为插孔5,第二电连接件为插针1。第一、第二电连接件的末端与导线焊接,中部都通过卡紧的方式与导电体绝缘套2或者外壳6固定。从而形成插座插孔+插头插针的配合或者插座插针+插头插针的匹配。避免插错,有一定防呆效果。

导电体绝缘套2、导线绝缘套3、卡锁绝缘套4、外壳6和插座锁紧绝缘套7采用聚四氟乙烯加工,绝缘效果极好。插针和插孔均采用无氧铜镀金,后端为半开口焊接槽。

当插座和插头连接时候,插针和插孔先接触,确保连接可靠。导电体绝缘套2随之套入插孔5部分长度,保证足够放电距离;最后卡锁绝缘套4前段的外螺纹和外壳6的内螺纹互相啮合锁紧,确保连接不松脱。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导电部分采用无氧铜镀金,绝缘外壳采用聚四氟乙烯,整体结构可以同时耐受高电压(≥20kv)和大电流(≥20a),应用场所广;具有快速插接和锁紧的结构,方便快速连接;一端可以固定在非绝缘面板,另一端可安全手持操作,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与导线连接的导电金属部分为半开口焊接槽,焊接更牢固;导线与插针一体部件,可以在外壳内相对旋转移动,便于保护导线不旋拧,不较劲;6,体积小巧,重量轻。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