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固定的标准增益喇叭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9957发布日期:2020-05-22 21:2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固定的标准增益喇叭天线,包括第一固定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箱(1)内腔左侧中心处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固定柱(11),所述固定柱(11)的内侧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的内腔设置有紧固机构(6),所述第一固定箱(1)内腔顶部和底部的右侧均开设有限位机构(5),所述第一固定箱(1)内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内腔嵌设有第二固定箱(13),所述第二固定箱(13)的内腔设置有移动机构(7),所述固定柱(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2),所述第一安装板(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本体(3),所述第一固定箱(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基座(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固定的标准增益喇叭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机构(6)包括第一弹簧(61)、卡块(62)、第一滑槽(63)和第一滑块(64),所述凹槽(10)内腔的外侧从左至右均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61),所述第一弹簧(6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卡块(62),所述第二固定箱(13)内腔顶部和底部的中心处均开设有配合卡块(62)使用的通槽,所述凹槽(10)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63),所述第一滑槽(6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64),所述第一滑块(64)的内侧贯穿第一滑槽(63)的内腔并与卡块(62)的两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固定的标准增益喇叭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第二弹簧(51)、夹持板(52)和限位板(53),所述第一固定箱(1)内腔顶部和底部的右侧从上至下均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1),所述第二弹簧(5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夹持板(52),所述夹持板(5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53),所述限位板(53)的内侧与固定柱(11)的外侧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固定的标准增益喇叭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7)包括螺纹杆(71)、把手(72)、第一齿轮(73)、第二齿轮(74)、正反螺纹杆(75)、安装块(76)、l型固定杆(77)和移动板(78),所述第二固定箱(13)正面的中心处活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71),所述螺纹杆(7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72),所述螺纹杆(7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73),所述第二固定箱(13)内腔的左侧从上至下均依次固定连接有安装块(76),所述安装块(76)内侧的中心处嵌设有轴承,且轴承的内腔传动连接有正反螺纹杆(75),所述正反螺纹杆(75)的表面从上至下均依次螺纹连接有螺纹套,且螺纹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l型固定杆(77),所述l型固定杆(77)的远离螺纹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78),所述移动板(78)外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凸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固定的标准增益喇叭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箱(1)内腔顶部和底部的右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8),所述第二滑槽(8)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9),所述第二滑块(9)的内侧贯穿第二滑槽(8)的内腔并与夹持板(52)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固定的标准增益喇叭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箱(13)内腔顶部和底部的内侧均开设有第三滑槽(14),所述第三滑槽(14)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15),所述第三滑块(15)的内侧贯穿第三滑槽(14)的内腔并与移动板(78)的两侧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固定的标准增益喇叭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箱(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且第二安装板底部的中心处嵌设有透明隔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固定的标准增益喇叭天线,包括第一固定箱,所述第一固定箱内腔左侧中心处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设置有紧固机构,所述第一固定箱内腔顶部和底部的右侧均开设有限位机构,所述第一固定箱内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腔嵌设有第二固定箱,所述第二固定箱的内腔设置有移动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紧固机构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固定柱进行固定,从而对增益喇叭天线进行固定,通过限位机构的配合,增加了固定柱的稳定,同时增加了增益喇叭天线的稳定性,解决了传统标准增益喇叭天线不便于固定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吕品;杨慰民;朱陈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冠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7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