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绞线插针的自动绞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32570发布日期:2020-07-29 02:42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绞线插针的自动绞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绞线插针的自动绞线装置。



背景技术:

绞线式弹性插针(俗称麻花针),由两层多股铜线反向扭绞,两端熔焊成束,一端压入套管,另一端镦粗隆起,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接触可靠的特点,广泛用于电子元器件。一般都是将多股细线绞呈一股成品绞线,然后绕制在绕线转子上,在生产绞线插针时只需要将绕线转子上的绞线切断、两端熔焊等操作即可得到我们需要的绞线插针。

但是,目前在生产绞线时,我们一般都是采用的竖直式绞线设备,整个设备较高不易于生产的需要,一旦某个环节故障则由于设备太高不利于操作。而目前的绞线设备都是直接将多股细线通入到一个线模孔进行绞制,在这个过程中,多个绕线转子和绞线眼孔之间要设置很多复杂的机械结构来将细线导向,以便于细线均匀等分绞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绞线插针的自动绞线装置,改变现有竖直方向布置的绞线绞制设备,设置成水平式的结构,可以实现多股细线的绞制,而且可以避免现有多股细线绞制过程中需要复杂的机械结构来将细线导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绞线插针的自动绞线装置,包括减速电机1驱动旋转的旋转驱动轴2,所述旋转驱动轴2上依次安装并驱动大转盘3和过渡转盘6同步旋转;所述大转盘3上沿圆周均布若干自转的绕线转子转盘4,绕线转子支板52垂直固定于所述绕线转子转盘4顶面,所述绕线转子支板52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安装绕线转子5;所述过渡转盘6上沿圆周且对应于每个绕线转子5的弧度角的位置转动安装过渡导轮62;所述过渡转盘6的一侧还设有眼孔模架7,所述眼孔模架7上设有绞线眼孔8,所述眼孔模架7的另一侧设置绞线拉送机构将绞制的绞线拉走。

优选地,所述绕线转子转盘4的转速与大转盘3的转速不同。

优选地,所述绕线转子支板52上还通过转轴安装出线导轮51,所述出线导轮51与绕线转子5都处于绕线转子支板52的同一侧并行安装,且所述出线导轮51处于绕线转子5和过渡导轮62之间。

优选地,所述出线导轮51至少为两个,且依次并行安装在绕线转子支板52的同一侧。

优选地,所述眼孔模架7固定在滑块13上,滑台11上设有u型槽,滑杆12两端固定于u型槽两侧壁,所述滑杆12贯穿滑块13使得眼孔模架7可以在滑台11内沿滑杆12左右移动。

优选地,所述滑台11上的u型槽内间距设置若干组限位槽17,所述限位槽17内插入限位销将滑块13限位在滑台11上的u型槽内的不同位置。

优选地,所述过渡导轮62转动安装于过渡导轮支架61的一端,所述过渡导轮支架61的另一端固定于过渡转盘6上,且过渡导轮支架61延伸至过渡转盘6边缘外,每个所述过渡导轮62对应且并行于每个绕线转子5。

优选地,所述眼孔模架7远离大转盘3的一侧设有背景板10,所述背景板10的上方通过固定架固定安装摄像镜头9。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可以实现多股细线的绞制,而且可以避免现有多股细线绞制过程中需要复杂的机械结构来将细线导向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述一种绞线插针的自动绞线装置,包括减速电机1驱动旋转的旋转驱动轴2,所述旋转驱动轴2上依次安装并驱动大转盘3和过渡转盘6同步旋转;所述大转盘3上沿圆周均布若干自转的绕线转子转盘4,绕线转子支板52垂直固定于所述绕线转子转盘4顶面,所述绕线转子支板52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安装绕线转子5;所述过渡转盘6上沿圆周且对应于每个绕线转子5的弧度角的位置转动安装过渡导轮62;所述过渡转盘6的一侧还设有眼孔模架7,所述眼孔模架7上设有绞线眼孔8,所述眼孔模架7的另一侧设置绞线拉送机构将绞制的绞线拉走。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绕线转子支板52上还通过转轴安装出线导轮51,所述出线导轮51与绕线转子5都处于绕线转子支板52的同一侧并行安装,且所述出线导轮51处于绕线转子5和过渡导轮62之间;出线导轮51至少为两个,且依次并行安装在绕线转子支板52的同一侧。

通过上述设计,在各个绕线转子5上引出的细线依次上下绕穿过出线导轮51后从过渡导轮62顶端引出,最终多股(根据实际需要的股数)进入到绞线眼孔,由于在大转盘3转动的过程中可以使得引出的多股细线最终绞制呈绞线。

但是,若是不设置绕线转子转盘4,直接将绕线转子5固定在大转盘4上,每次某个绕线转子5随大转盘转动一圈,细线则发生一次自转,经过若干次自转后,该绕线转子5上的细线由于自身的自转产生扭力容易断线。因此,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将绕线转子5安装在绕线转子转盘4上,所述绕线转子转盘4的转速与大转盘3的转速不同,可以根据需求调节绕线转子转盘4的转速,来缓解细线由于随着大转盘转动产生的扭力过渡扭断的现象,适当给予绕线转子转盘4一个转速,该转速同向于且可以较大的慢于大转盘4的转速可以缓解细线带来的扭力,而又不影响细线的绞制。

过渡转盘6上沿圆周且对应于每个绕线转子5的弧度角的位置转动安装过渡导轮62,所述过渡导轮62转动安装于过渡导轮支架61的一端,所述过渡导轮支架61的另一端固定于过渡转盘6上,且过渡导轮支架61延伸至过渡转盘6边缘外,每个所述过渡导轮62对应且并行于每个绕线转子5。通过设置过渡导轮62,由于过渡导轮62和出线导轮51都是常规的导轮,是通过侧壁的u槽来定位细线的,如:某一根绕线转子5上的细线在大转盘3的上部位置时,出线导轮51出线的位置是由出线导轮51下部牵引至过渡导轮62上部,但是,在绕线转子转盘4自转的过程中,如运动到大转盘3的下部位置时,有可能出线导轮51原本的下部出线位置变成了上部位置,这时细线就会脱离导轮。因此,我们在过渡转盘6上设置过渡导轮62可以通过在绞制时本身的拉紧状态,此时,虽然出线导轮51原本的下部出线位置变成了上部位置,但是在过渡导轮62上部位置也变成了下部位置,可以有效的限位细线,避免细线脱离出线导轮51。

本实施例中,眼孔模架7固定在滑块13上,滑台11上设有u型槽,滑杆12两端固定于u型槽两侧壁,所述滑杆12贯穿滑块13使得眼孔模架7可以在滑台11内沿滑杆12左右移动;所述滑台11上的u型槽内间距设置若干组限位槽17,所述限位槽17内插入限位销将滑块13限位在滑台11上的u型槽内的不同位置。因此,可以根据需求调节眼孔模架7的位置,进而调节绞线眼孔8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的绞制松紧。

本实施例中,所述眼孔模架7远离大转盘3的一侧设有背景板10,所述背景板10的上方通过固定架固定安装摄像镜头9。绞制后的绞线在经过绞线拉送机构传送拉走时,通过摄像镜头9下方,摄像镜头9可以将经过该处的绞线放大显示至屏幕,通过操作员或软件来判定绞线粗细是否均匀或合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