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通讯基站防雷接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4921发布日期:2020-06-26 21:5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通讯基站防雷接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站防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通讯基站防雷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有限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基站是移动通信中组成蜂窝小区的基本单元,完成移动通信网和移动通信用户之间的通信和管理功能,而移动通信基站则是为了弥补固定位置的通信基站覆盖面积的薄弱区而设计的一种可移动的通信基站,通常设置在信号薄弱的区域。移动通信基站可以采用车载的形式,使用车辆直接将通信基站载至指定地点,为了避免的雷暴天气移动通信基站被雷电破坏,往往需要为移动通信基站设置防雷装置。

公开号为cn20926659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移动基站防雷装置,其包括车载通信基站本体,车载通信基站本体上端固接有避雷针底座,避雷针底座的上端固接有避雷针本体,避雷针本体上连接有导电线,导电线的另一端连接有接地锚钉。

然而由于防雷装置安装在车顶并且高度较高,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需要进入隧道或者桥洞时,过高的防雷装置会使得车辆不能通过,从而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通讯基站防雷接地装置,其具有便于对防雷接地装置折叠收纳,从而降低了移动通讯车的整体高度,方便了车辆的行驶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移动通讯基站防雷接地装置,包括固接在车顶的基座,所述基座上固接有一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远离基座的一端铰接有一连接柱,连接柱远离支撑柱的端部固接有一避雷针本体,避雷针本体上设置有导电线,导电线的另一端连接有一可以插入进地面的接地锚钉,支撑柱和连接柱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将支撑柱和连接柱相互固定的固定套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移动通讯车在工作时,工作人员可以将连接柱转动至与支撑柱同向,然后将固定套筒同时套设在支撑柱和连接柱上,从而将支撑柱与连接柱同轴固定。此时避雷针本体竖直立设在移动通讯车的车顶上。然后工作人员将导电线上的接地锚钉钉入进地下,从而使得防雷接地装置可以开始工作。当移动通讯车需要移动时,工作人员可以上滑固定套筒,使得固定套筒与支撑柱相互脱离,然后旋转支撑柱,使得支撑柱和避雷针本体横置在移动通讯车的车顶,从而减少了避雷接地装置的空间占用,方便了移动通讯车在隧道或桥洞等路面的行驶。基座的设置使得支撑柱受到的来自于连接柱的压力可以更加均匀的作用在移动通讯车的表面,减少了车顶由于局部受压而导致车顶变形的情况发生提高了防雷接地装置工作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柱朝向连接柱的端面固接有一第一限位块,对应连接柱的端面固接有一第二限位块,当连接柱转动至与支撑柱同向时,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相互抵接,并限制支撑柱和连接柱继续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柱转动至与支撑柱同向时,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相互抵靠限位,从而使得支撑柱与连接柱保持同轴状态,进而方便了固定套筒向支撑柱的滑移,提高了支撑柱与连接柱固定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容纳固定套筒卡入的卡槽,卡槽的内周面开设有内螺纹,对应固定套管上开设有与卡槽相互配合的外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套筒可以通过螺纹旋拧与卡槽固定进而与基座固定,此时固定套筒同时套设在支撑柱与连接柱上,从而提高了支撑柱与连接柱之间固定的稳定性,减少了由于固定套筒滑移而影响支撑柱与连接柱固定稳定性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避雷针本体上还设置有辅助固定组件;辅助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避雷针本体上的连接杆,套设在连接杆上并且另一端抵触在基座上的连接管,连接杆与连接管之间通过螺纹配合相互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雷针本体被支撑柱和连接柱所支设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旋拧连接管,从而调整辅助固定组件的整体长度,并使得连接管顶触在基座上,从而对避雷针本体进行辅助支设,从而提高了避雷针本体被固定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管远离基座的一端设置有一支撑脚,支撑脚与连接管为球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的设置增大了辅助固定组件与基座的接触面积,并且支撑脚与连接管为球铰接,使得连接管的旋转不会影响支撑脚与基座表面的贴合,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辅助固定组件固定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杆的端部铰接在避雷针本体上,基座上还开设有与支撑脚相互配合卡位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与避雷针本体的铰接,减少了辅助固定组件在收纳时的空间占用,方便了连接柱旋转至水平;而支撑脚与定位槽的相互卡设,限制了连接杆与避雷针本体的相互转动,提高了辅助固定组件对避雷针本体固定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辅助固定组件至少设置有三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组辅助固定组件的设置,使得避雷针本体在被辅助固定组件支设时,受力更加均匀,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避雷针本体被固定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车顶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转动收纳后的避雷针本体的捆扎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捆扎带可以将防雷接地装置固定在车顶,从而提高了车辆行驶时,防雷接地装置固定在车顶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减少了防雷接地装置的空间占用,通过连接柱与支撑柱的相互转动,从而防雷接地装置在不使用时可以转动至水平从而降低了移动通讯车的整体高度,方便了车辆的通行;

2.提高了避雷针本体被固定的稳定性,通过三组辅助固定组件支设在避雷针本体上,提高了避雷针本体对应横向风力的抵抗能力,减轻了固定套管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移动通讯基站防雷接地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体现支撑柱与连接柱固定关系示意图并体现辅助固定组件;

图3是体现卡块与避雷针本体卡位关系示意图;

图4是体现防雷接地装置收纳状态示意图。

图中,1、移动通讯车;2、基座;21、支撑柱;211、第一限位块;22、连接柱;221、第二限位块;23、固定套筒;24、卡槽;25、定位槽;3、避雷针本体;31、卷线轮;32、接地锚钉;4、辅助固定组件;41、连接杆;411、卡块;42、连接管;43、支撑脚;5、缓冲垫;6、捆扎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移动通讯基站防雷接地装置,设置在移动通讯车1的车顶上,包括固接在车顶的基座2,基座2上竖直固接有一支撑柱21,支撑上端铰接有一连接柱22,连接柱22远离支撑柱21的一端固接有避雷针本体3。连接柱22和支撑柱21上同时套设有一固定套筒23。

支撑柱21的外径,连接柱22的外径和固定套筒23的内径均相等,从而使得固定套筒23可以在支撑柱21和连接柱22之间滑移,当固定套筒23滑移到位于支撑柱21和连接柱22之间时,固定套筒23的内周面同时与支撑柱21外周面和连接柱22外周面相互抵触,从而限制了支撑柱21和连接柱22之间的相互转动,避雷针本体3上还转动连接有一卷线轮31,卷线轮31内缠绕有导电线,导电线一端与避雷针本体3固接,另一端固接有一用于插入进地面的接地锚钉32。

当移动通讯车1在工作时,工作人员可以将连接柱22转动至与支撑柱21同向,然后将固定套筒23同时套设在支撑柱21和连接柱22上,从而将支撑柱21与连接柱22同轴固定。此时避雷针本体3竖直立设在移动通讯车1的车顶上。然后工作人员将导电线从卷线轮31中抽出,并且将接地锚钉32钉入进地下,从而使得防雷接地装置可以开始工作。当移动通讯车1需要移动时,工作人员可以滑移固定套筒23,使得固定套筒23与支撑柱21相互脱离,然后旋转支撑柱21,使得支撑柱21和避雷针本体3横置在移动通讯车1的车顶,从而减少了避雷接地装置的空间占用,从而方便了移动通讯车1在隧道或桥洞等路面的行驶。基座2的设置使得支撑柱21受到的来自于连接柱22的压力可以更加均匀的作用在移动通讯车1的表面,减少了车顶由于局部受压而导致车顶变形的情况发生提高了防雷接地装置工作的稳定性。

基座2的上表面开设有容纳固定套筒23的卡槽24,固定套筒23的一部分可以卡入进卡槽24内部。卡槽24的内周面开设有内螺纹,对应固定套筒23的外周面开设有外螺纹。从而使得固定套筒23可以通过螺纹旋拧与卡槽24固定进而与基座2固定,此时固定套筒23同时套设在支撑柱21与连接柱22上,从而提高了支撑柱21与连接柱22之间固定的稳定性,减少了由于固定套筒23滑移而影响支撑柱21与连接柱22固定稳定性的情况。支撑柱21朝向连接柱22的端面固接有一第一限位块211,对应连接柱22朝向支撑柱21的端面固接有第二限位块221,当连接柱22转动至与支撑柱21同向时,第一限位块211与第二限位块221相互抵靠限位,从而使得支撑柱21与连接柱22保持同轴状态,进而方便了固定套筒23向支撑柱21的滑移,提高了支撑柱21与连接柱22固定的便捷性。

避雷针本体3上还设置有用于对避雷针本体3进行辅助固定的辅助固定组件4,辅助固定组件4包括连接杆41,套设在连接杆41上的连接管42,球铰接在连接管42远离避雷针本体3上的支撑脚43。连接杆41上朝向避雷针本体3的一端固接有一卡块411,卡块411与避雷针本体3相互铰接,当连接杆41沿背离支撑柱21的方向转动到一定角度后,卡块411与避雷针本体3相互顶触卡位,从而限制了连接杆41的最大张合角度。连接管42的内周面开设有内螺纹,对应连接杆41的外周面开设有与连接管42内螺纹相互配合的外螺纹。避雷针本体3被支撑柱21和连接柱22所支设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旋拧连接管42,使得支撑脚43抵触在基座2上,对应基座2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支撑脚43并与支撑脚43相互卡设的定位槽25。辅助固定组件4设置有三组,并且三组辅助固定组件4平均分布在避雷针本体3上。

当工作人员在使用辅助固定组件4时,可以将连接杆41沿背离支撑柱21的方向张开,并且通过旋拧连接管42调整连接杆41与连接管42之间的整体长度,使得支撑脚43卡入进卡槽24内,从而将避雷针本体3固定。辅助固定组件4的设置,使得辅助固定组件4可以对避雷针本体3进行支设,分担了固定套管的受力,提高了避雷针本体3在基座2上固定的稳定性;连接管42与连接杆41之间的螺纹配合,使得辅助固定组件4的整体长度可以进行调整,一方面使得支撑脚43与基座2相互贴靠的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当连接杆41收回到连接管42内部时,减少了辅助固定组件4的空间占用,从而方便了避雷针本体3旋转回水平状态。三组辅助固定组件4的设置,使得避雷针本体3在被辅助固定组件4支设时,受力更加均匀,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避雷针本体3被固定的稳定性。连接杆41与避雷针本体3的铰接,减少了辅助固定组件4在收纳时的空间占用,方便了连接柱22旋转至水平;而支撑脚43与定位槽25的相互卡设,限制了连接杆41与避雷针本体3的相互转动,从而使得辅助固定组件4在对避雷针本体3进行支撑固定时,不会因为连接杆41与避雷针本体3的铰接而影响固定稳定性。

当避雷针本体3旋转至水平并贴放在车顶时,车顶与避雷针本体3之间还垫设有一缓冲垫5,缓冲垫5与车顶固接。缓冲垫5可以对避雷针本体3进行保护,从而减少了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颠簸而导致的车顶与避雷针本体3相互磕碰进而发生损坏的情况。车顶上还设置与一用于捆扎固定防雷接地装置的捆扎带6,捆扎带6可以将防雷接地装置固定在车顶,从而提高了车辆行驶时,防雷接地装置固定在车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移动通讯车1需要使用防雷接地装置对移动通讯车1进行防护时,工作人员首先松开捆扎带6,然后控制连接柱22和避雷针本体3绕连接柱22与支撑柱21直接的转动轴旋转至第一限位块211与第二限位块221相互抵触,然后工作人员滑移套筒,并将套筒旋入卡槽24内,使得套筒与基座2相互固定。最后工作人员可以将辅助固定组件4张开,旋转连接管42,使得辅助固定组件4的整体长度延长并且支撑脚43卡入进对应的定位槽25内部,从而完成对避雷针本体3的固定。然后工作人员将导电线从卷线轮31中抽出,并将接地锚钉32插入进地面下,从而完成对防雷接地装置的安装。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