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元件的连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040482发布日期:2021-05-14 15:21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电气元件的连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将电气元件与开关部连接的电气元件的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2.以往,在感知到温度变化而切断电流的温度开关等开关中,由于会成为切断性能的保证和评价的障碍,因此难以将电气元件与接点部并联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2)。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6163889号公报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

10333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7.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8.但是,关于将电气元件与开关的接点部并联连接,在开关具有多个电气额定值的情况下,最大条件下的性能保证成为条件,开关的接点间的耐电压也被施加至并联连接的电气元件。因此,组装于内部的电气元件也会成为绝缘距离的评价对象等,难以将电气元件组装于开关内部。另外,在常温时断开的接点结构中,还需要考虑始终对电气元件施加最大额定电压,需要应对部件的耐压、特别的检查、尺寸扩大等,在价格方面问题较大。
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简单地将电气元件与开关部连接的电气元件的连接方法。
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1.在一个方式中,电气元件的连接方法是将电气元件与开关部连接的电气元件的连接方法,该开关部具有:第1接点;第1端子,其与该第1接点连接,并向所述开关部的外部露出;第2接点,其能够向与所述第1接点接触的位置和与所述第1接点分离的位置移动;以及第2端子,其与该第2接点连接,并向所述开关部的外部露出,在所述第1端子与所述第2端子之间将所述电气元件与所述第1接点和所述第2接点并联连接。
12.发明效果
13.根据上述方式,能够简单地将电气元件与开关部连接。
附图说明
14.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与电气元件连接的开关部的立体图。
15.图2是用于对第1实施方式的电气元件的连接方法进行说明的剖视图(其1)。
16.图3是用于对第1实施方式的电气元件的连接方法进行说明的剖视图(其2)。
17.图4是用于对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电气元件的连接方法进行说明的剖视图(其1)。
18.图5是用于对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电气元件的连接方法进行说明的剖视图(其
2)。
19.图6是用于对第2实施方式的电气元件的连接方法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20.图7是用于对第2实施方式的电气元件的连接方法进行说明的剖视图(其1)。
21.图8是用于对第2实施方式的电气元件的连接方法进行说明的剖视图(其2)。
22.图9是用于对第2实施方式的电气元件的连接方法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
23.图10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第1板簧的立体图。
24.图11是用于对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的电气元件的连接方法进行说明。
26.<第1实施方式>
27.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与电气元件20连接的开关部10的立体图。
28.图2和图3是用于对第1实施方式的电气元件20的连接方法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29.图1~图3所示的开关部10具有开关主体11、第1端子12、第2端子13以及绝缘壳体14。开关部10例如是温度开关。另外,作为开关部10,不限于温度开关,例如,也可以是由来自外部的控制电压驱动的电继电器、根据各种物理量的变化而进行动作的控制器、基于手动的操作开关等。
30.如图3所示,开关主体11具有作为第1接点的一例的固定接点11a、作为第2接点的一例的可动接点11b、双金属元件11c以及弹性板11d。
31.固定接点11a配置于比可动接点11b靠底面侧的位置。固定接点11a可以配置在树脂基座等上。另外,常温时的可动接点11b位于从固定接点11a分离的位置,以使固定接点11a和可动接点11b在常温时成为接点断开状态。
32.双金属元件11c例如是通过将热膨胀系数不同的两个平板状的合金贴合起来而形成的。双金属元件11c被弹性板11d保持。在该弹性板11d上固定有可动接点11b。
33.双金属元件11c在超过设定温度时向相反方向翘曲,通过使弹性板11d弯曲,使可动接点11b与固定接点11a接触。这样,双金属元件11c是以设定温度为界限而翘曲方向反转的热应动元件。
34.弹性板11d自身或者固定接点11a侧的端子材料能够使用电阻材料(例如不锈钢)而形成。不锈钢是也作为弹簧使用的材料,但是固有电阻较大的材料。通过在通电部件中使用电阻材料,当在异常温度下温度开关成为接点接通状态而开始通电时,电阻材料产生与通电电流对应的焦耳热。其结果为,双金属元件11c反转,固定接点11a与可动接点11b接触而成为接点接通状态。由此,当流过led等负载的电流在开关部10内部流动时,温度下降,因此在规定的温度下开关部10再次成为接点断开状态。但是,由于在内部产生上述焦耳热,因此能够使双金属元件11c的温度在维持接点接通状态的温度以上。这能够通过电流值、内部电阻的状态以及恢复温度来调整。
35.另外,电气元件20的确认可以用电阻测量的万用表来进行,另外也可以用热图像照相机来确认由于通电而引起的发热。
36.第1端子12与固定接点11a连接,向开关部10的外部露出。另外,第2端子13与可动
接点11b连接,向开关部10的外部露出。
37.在第1端子12和第2端子13的前端设置有压紧部12a、13a,该压紧部12a、13a用于通过压紧后述的元件引线22、23和外部电路引线31、32而进行连接。另外,元件引线22、23和外部电路引线31、32可以同时与压紧部12a、13a连接。
38.在压紧后,可以通过在压紧部12a、13a上安装延伸至绝缘壳体14的内部的绝缘管等,进行压紧部12a、13a的绝缘处理。另外,元件引线22、23和外部电路引线31、32与第1端子12和第2端子13的连接不限于压紧,也可以使用焊接等其他固定方法。另外,也可以在通过焊接进行了元件引线22、23和外部电路引线31、32中的一方的连接之后,通过压紧进行另一方的连接。
39.压紧部12a、13a在与元件引线22、23和外部电路引线31、32连接(固定)之前,如图2所示呈u字形状,在压紧部12a、13a被治具压紧后,如图1所示以覆盖元件引线22、23和外部电路引线31、32的方式呈圆筒形状。
40.绝缘壳体14收纳开关主体11。绝缘壳体14呈由在外部电路引线31、32侧的一个面上开口的五个面构成的长方体形状。
41.如图2和图3所示,电气元件20具有元件主体21和从该元件主体21的两端延伸出的元件引线22、23。元件主体21例如是电阻体。该电阻体的接点断开时的消耗电力可以为1w以下。为了抑制固定接点11a和可动接点11b的接点断开时的电气元件20的发热,具体而言,如果是200v的电源,则优选元件主体21至少为50kω至100kω且发热量尽可能少的条件。
42.电阻体例如是正特性热敏电阻(ptc)或者在表面上进行了防湿涂覆的ptc。由于ptc需要注意过电压,因此不成为额定电压的2倍以上的电压的条件选定、电阻发生变化的温度的条件以及在常温下的电阻值变得重要。在上述200v的例子中,需要将常温的电阻设定得尽可能大,可能的话优选设定以几十kω来抑制施加200v时的发热。由于前提是要施加直流电,因此ptc优选进行了防湿涂覆。
43.另外,元件主体21也可以是恒压二极管或发光二极管等二极管元件。在元件主体21是恒压二极管的情况下,在直流的电气电路中,可以配置为在电源的电压下不发热且具有比电源的电压高的齐纳电压的电气元件。
44.在电气元件20是整流用二极管的情况下,当以通电时电流不流动的极性进行连接时,在电子电路内作用于异常电压的保护,尤其是可以说led不耐受相反极性的电压,因此能够作为保护元件发挥功能。连接确认能够通过更换极性的导通检查或者在正向流过电流并确认正向电压来应对。
45.如上所述,一条元件引线22在压紧部12a与第1端子12连接,另一条元件引线23在压紧部13a与第2端子13连接。这样,电气元件20在第1端子12与第2端子13之间与固定接点11a和可动接点11b并联连接。
46.元件主体21的整体和元件引线22、23的一部分可以在与开关主体11之间隔开间隔地收纳于绝缘壳体14。在元件主体21(电气元件20)的周围填充有固化性的填充剂(例如树脂)。
47.如上所述,与外部电路连接的第1外部电路引线31在压紧部12a与第1端子12连接。另外,如上所述,与外部电路连接的第2外部电路引线32在压紧部13a与第2端子13连接。
48.外部电路引线31、32具有芯线31a、32a和包覆该芯线31a、32a的绝缘性的包覆部
31b、32b。
49.图4和图5是用于对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电气元件20的连接方法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50.开关部40的开关主体41、第1端子42(压紧部42a)、第2端子43(压紧部43a)以及绝缘壳体44与上述的图1~图3所示的开关部10的开关主体11、第1端子12(压紧部12a)、第2端子13(压紧部13a)以及绝缘壳体14相同。
51.绝缘板45配置在电气元件20、第1端子42以及第2端子43之间。即,电气元件20配置成隔着绝缘板45位于与第1端子42和第2端子43相反的一侧。
52.关于元件引线22、23和外部电路引线31、32与第1端子42的压紧部42a和第2端子43的压紧部43a连接,与图1~图3所示的例子相同。
53.但是,通过如本第1实施方式那样将电气元件20与固定接点11a和可动接点11b并联连接,例如在常温时固定接点11a与可动接点11b分离的接点断开状态下,电气元件20被通电直到成为固定接点11a与可动接点11b接触的接点接通状态。因此,在电气元件20是电阻体的情况下,电阻体由于其电阻和流过的电流而发热。在开关主体11是温度开关的情况下,如果对周围温度施加电阻体的发热温度,则有时会对动作点产生影响,但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开关主体11的外部连接有电气元件20,因此双金属器件11c对感知温度的影响变少。
54.这里,在使用了led的照明设备的电路中,有时在防止由于周围温度较高时的led元件的发热而引起的过热中要求温度开关。在将常温时断开型的温度开关用于led的过热保护的情况下,通过用温度开关将这样的led元件的模块短路,并将点亮led的电流旁通到温度开关侧,能够使led的发热停止。但是,在常温时断开型的开关中,存在如果不使温度开关进行动作则不能准确地确认是否与电路连接的大问题。
55.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如果在客户工厂中的外部电路引线31、32与完成后的开关部10的接线时同时组装电气元件20,则能够在接线作业时进行连接确认。另外,如果能够确认电气元件20的例如电阻值,则也能够进行最终的接线完成确认。这样,在与电气元件20连接的开关部10中,例如如果在led单元的过热检测时使两端短路,则电源电路进行恒流控制,因此不会流过规定值以上的电流。此外,通过将电阻率高的材料用于开关部10的内部导电部件,led驱动电流流过开关部10内部,因此能够使通电中的开关部10的内部发热,如果电源处于连接状态,则能够保温在温度开关的恢复温度(恢复到接点断开状态的温度)以上,从而不会从通电状态恢复。即,能够维持由异常发热引起的接点接通状态。另外,通过切断电源,能够恢复到作为初始状态的接点断开状态。
56.此外,在开关部10成为接点接通状态时的电流路径中,通过以成为比led模块的正向电压的总和低的电压的方式将电阻体与开关部10的外部连接,能够通过在开关部10成为接点接通状态之后流过的电流使电阻体产生电压。因此,在不使led熄灭的范围内,能够维持较弱地点亮的减光状态,从而能够避免由全熄灭引起的危险。此时,由于电流通过上述电阻体而流动,因此作为电气元件20,在与led点亮相反的方向上连接整流二极管。
57.与此不同,在控制装置内,开关部10除了异常时的开关动作以外,有时还被定位为始终监视温度。但是,在常温时断开型中,接点间始终断开而无法与断线进行区分。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电气元件20与固定接点11a和可动接点11b并联连接,例如通过在电气
元件20是电阻元件的情况下确认接点间的电阻、确认基于电压下降的电位、或者以某种方法对电流进行检测,能够确认与在异常时成为接点接通状态而发出警报等动作不同而始终作为温度传感器的监视功能起作用。
58.在高度的控制装置中,有时要求定期的自我诊断,通过连接电气元件20,即使是常温时断开型,也能够始终确保作为监视的功能。
59.另一方面,在开关部10为常温时接通型的情况下,在常温时由固定接点11a和可动接点11b构成的接点使电气元件20短路,因此没有任何变化,但即使开关部10进行动作而固定接点11a和可动接点11b分离,电气电路也不会成为完全的断开状态,因此能够抑制浪涌的产生。尤其是,当连接比电路电压高的动作电压的避雷器那样的电气元件20时,能够抑制电感性的负载所特有的浪涌。
60.另外,在使用环境不是电气产品的金属壳体的内部,开关部10等安装在呈面状展开的产品上,进而静电的影响容易影响到与接点连接的电气电路的情况下等,特别是由于开关部10的动作温度较低,因此有时会由于环境条件而持续长时间的接点断开状态,或者进而在开关部10进行动作,接点处于断开状态而电源被切断那样的情况下,在接点间残留由静电感应产生的高电压。这样,即使高电压残留在接点间,通过将电气元件20并联连接在接点间,即使接点处于断开状态,也能够释放在接点间由静电感应的电压。
61.在以上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电气元件20的连接方法是将电气元件20与开关部10连接的电气元件20的连接方法,该开关部10具有:作为第1接点的一例的固定接点11a;第1端子12,其与该固定接点11a连接,并向开关部10的外部露出;作为第2接点的一例的可动接点11b,其能够向与固定接点11a接触的位置和与固定接点11a分离的位置移动;以及第2端子13,其与该可动接点11b连接,并向开关部10的外部露出,在第1端子12与第2端子13之间将电气元件20与固定接点11a和可动接点11b并联连接。
62.这样,第1端子12和第2端子13向开关部10的外部露出,因此能够容易地将适于使用条件的电气元件20与完成品的开关部10连接。
63.另外,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将与外部电路连接的第1外部电路引线31与电气元件20的一条元件引线22一起连接于第1端子12,并且将与外部电路连接的第2外部电路引线32与电气元件20的另一条元件引线23一起连接于第2端子13。由此,能够将元件引线22、23和外部电路引线31、32这双方与第1端子12和第2端子13连接,因此能够更容易地连接电气元件20。
64.另外,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开关部10还具有绝缘壳体14,该绝缘壳体14收纳固定接点11a和可动接点11b,将连接在第1端子12与第2端子13之间的电气元件20收纳在绝缘壳体14中。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电气元件20与固定接点11a和可动接点11b并联连接。
65.另外,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在收纳于绝缘壳体14的电气元件20的周围填充固化性的填充剂。因此,可以用填充剂同时固定开关部10和电气元件20。
66.另外,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在电气元件20是消耗电力为1w以下的电阻体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固定接点11a和可动接点11b的接点断开时的电气元件20的发热。
67.另外,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电气元件20也可以是二极管元件。例如,在二极管元件是整流用二极管的情况下,当以在通电时电流不流动的极性进行连接时,在电子电路内作用于异常电压的保护,尤其是可以说led不耐受相反极性的电压,因此能够作为保护元件发
挥功能。
68.另外,在本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将连接在第1端子42与第2端子43之间的电气元件20配置成隔着绝缘板45位于与第1端子42和第2端子43相反的一侧。因此,能够通过绝缘板45确保由于电气元件20的连接而减少的绝缘距离。
69.<第2实施方式>
70.图6是用于对电气元件61的连接方法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71.图7和图8是用于对电气元件61的连接方法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72.图9是用于对电气元件61的连接方法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
73.图10是示出第1板簧71的立体图。
74.图6~图9所示的开关部50具有开关主体51、第1端子52、第2端子53、第3端子54、第4端子55、绝缘壳体56以及板簧保持部件57。开关部50例如构成温度开关。
75.如上述第1实施方式所述,图7~图9所示的开关主体51例如具有:图3所示的作为第1接点的一例的固定接点11a、作为第2接点的一例的可动接点11b、双金属元件11c以及弹性板11d。
76.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图1~图3所示的外部电路引线31、32与第3端子54和第4端子55的压紧部54a、55a连接,其中,该第3端子54与固定接点11a连接,该第4端子55与可动接点11b连接。
77.第1端子52与固定接点11a连接,向开关部50的外部露出。另外,第2端子53与可动接点11b连接,向开关部50的外部露出。另外,第1端子52和第2端子53从开关主体51向与第3端子54和第4端子55相反的一侧延伸出。
78.绝缘壳体56收纳开关主体51。绝缘壳体56呈由在第1端子52和第2端子53侧、第3端子54和第4端子55侧这共计两个面上开口的四个面构成的长方体形状。在绝缘壳体56上设置有插入凹部56a、56b。在该插入凹部56a、56b中插入有后述的绝缘罩62的插入凸部62a。
79.板簧保持部件57是弹性体保持部件的一例,对后述的第1板簧71和第2板簧72进行保持。
80.电气元件单元60具有电气元件61和绝缘罩62。
81.电气元件61具有元件主体61a和从该元件主体61a的两端延伸出的元件引线61b、61c。
82.绝缘罩62呈由在开关部50侧的一个面上开口的五个面构成的长方体形状。在绝缘罩62的开口部分的周围以向开关部50侧突出的方式设置有壁厚比绝缘罩62的其他部分薄的插入凸部62a。如上所述,插入凸部62a插入到插入凹部56a、56b中。
83.在插入凸部62a的内部底面和内部上表面设置有图8和图9所示的止挡件62b(仅图示底面侧)。这两个止挡件62b钩挂于板簧保持部件57的底面侧和上表面侧,将电气元件单元60锁定于开关部50,由此防止电气元件单元60从开关部50脱落。
84.第1板簧71是将电气元件61的一条元件引线61b按压于第1端子52的第1弹性体的一例。
85.第2板簧72是将电气元件61的另一条元件引线61c按压于第2端子53的第2弹性体的一例。
86.如图10所示,第1板簧71是以卷绕一周的方式弯曲的板状部件,在第1板簧71的一
端设置有将元件引线61b按压于第1端子52的按压部71a。另外,在第1板簧71的另一端设置有供元件引线61b插入的切口71b。另外,在将元件引线61b插入于切口71b时,按压部71a以从第1端子52分离的方式被元件引线61b顶起。
87.在将元件引线61b插入于切口71b的状态下,按压部71a将元件引线61b按压于第1端子52。该按压还起到防止元件引线61b的脱落、松动等作用。
88.如图9所示,与第1板簧71相同,第2板簧72也是以卷绕一周的方式弯曲的板状部件,在第2板簧72的一端设置有将元件引线61c按压于第2端子53的按压部72a。另外,在第2板簧72的另一端设置有供元件引线61c插入的切口72b。另外,在将元件引线61c插入于切口72b时,按压部72a以从第2端子53分离的方式被元件引线61c顶起。
89.在将元件引线61c插入于切口72b的状态下,按压部72a将元件引线61c按压于第2端子53。该按压还起到防止元件引线61c脱落、松动等作用。
90.在将电气元件61连接在第1端子52和第2端子53之间时,例如,从未收纳电气元件61的状态的绝缘罩62安装于绝缘壳体56的状态开始,拆卸绝缘罩62,将第1板簧71和第2板簧72收纳在绝缘外壳56内,将电气元件61收纳于绝缘罩62(电气元件单元60),将电气元件单元60安装在绝缘壳体56上。在该安装时,电气元件61的元件引线61b、61c插入到板簧71、72的切口71b、72b中。然后,元件引线61b、61c被板簧71、72的按压部71a、72a按压于第1端子52和第2端子53。由此,能够在第1端子52与第2端子53之间将电气元件60与开关主体51(固定接点11a和可动接点11b)并联连接。
91.另外,虽然将电气元件61连接在第1端子52与第2端子53之间是在开关部50的组装完成后,但也可以在第1外部电路引线31和第2外部电路引线32与第3端子54和第4端子55的连接的前后中的任意一方。
92.图11是用于对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的电路图。
93.如图11所示,在具有电源81、负载82等的外部电路中配置有具有第1接点和第2接点的开关部83的情况下,作为与第1接点和第2接点并联连接的多个电气元件的一例,可以将mosfet(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84、电容器85、电阻86以及二极管87配置在上述电气元件单元60中。
94.作为场效应晶体管(fet)的一例的mosfet 84与电容器85和电阻86并联连接,二极管87与电阻86并联连接。
95.在接点断开时,使用由开关部83的第1接点与第2接点之间的电弧产生的电压,对mosfet 84的栅极进行驱动,当由于消弧而电压消失时,mosfet 84也断开,切断完成。这样,在接点断开时,电流转流至电气元件单元60(多个电气元件侧)。
96.另外,当将通过通信等远程操作而进行动作的半导体开关与电气元件单元连接时,在自我诊断时通过远程操作使常温时断开状态暂时为接通状态,从而也能够确认温度监视的有效性。
97.在以上说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事项所对应的效果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同样地得到。例如,在本第2实施方式的电气元件61的连接方法中,在向开关部50的外部露出的第1端子52与第2端子53之间,将电气元件61与固定接点11a和可动接点11b并联连接。这样,第1端子52和第2端子53向开关部50的外部露出,因此能够容易地将适于使用条件的电气元件61与完成品的开关部50连接。
98.另外,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开关部50具有:第3端子54,其与作为第1接点的一例的固定接点11a连接;以及第4端子55,其与作为第2接点的一例的可动接点11b连接,将与外部电路连接的第1外部电路引线31与第3端子54连接,并且将与外部电路连接的第2外部电路引线32与第4端子55连接。由此,能够使用与电气元件61连接的第1端子52和第2端子53的周围的空间(例如,与第3端子54和第4端子55相反的一侧的空间),将电气元件61与第1端子52和第2端子53连接。
99.另外,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作为第1弹性体的一例的第1板簧71将电气元件61的一条元件引线61b按压于第1端子52,通过作为第2弹性体的一例的第2板簧72将电气元件61的另一条元件引线61c按压于第2端子53,由此将电气元件61连接在第1端子52与第2端子53之间。这样,通过使用第1板簧71和第2板簧72,能够省略压紧、焊接等连接作业,从而能够简单地将电气元件61连接在第1端子52与第2端子53之间。
100.另外,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开关部50还具有绝缘壳体56,该绝缘壳体56收纳第1接点(固定接点11a)和第2接点(可动接点11b),通过将收纳有电气元件61的电气元件单元60安装在绝缘壳体56上,将电气元件61连接在第1端子52与第2端子53之间。由此,通过将电气元件单元60安装在绝缘壳体56上这样的简单作业,能够将电气元件61连接在第1端子52与第2端子53之间。
101.另外,在本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电气元件单元具有作为供开关部83的接点断开时的电流进行转流的多个电气元件的一例的mosfet 84、电容器85、电阻86以及二极管87。由此,例如作为电气元件的mosfet 84的栅极被由接点间的电弧产生的电压驱动,当由于消弧而电压消失时,mosfet 84也断开,能够完成切断。
102.以上,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以下,附记了本申请的原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
103.[附记1]
[0104]
一种电气元件的连接方法,将电气元件与开关部连接,该开关部具有:
[0105]
第1接点;
[0106]
第1端子,其与该第1接点连接,并向所述开关部的外部露出;
[0107]
第2接点,其能够向与所述第1接点接触的位置和与所述第1接点分离位置移动;以及
[0108]
第2端子,其与该第2接点连接,并向所述开关部的外部露出,
[0109]
其特征在于,
[0110]
在所述第1端子与所述第2端子之间将所述电气元件与所述第1接点和所述第2接点并联连接。
[0111]
[附记2]
[0112]
根据付记1所述的电气元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0113]
将与外部电路连接的第1外部电路引线与所述电气元件的一条元件引线一起连接于所述第1端子连接,并且将与所述外部电路连接的第2外部电路引线与所述电气元件的另一条元件引线一起连接于所述第2端子。
[0114]
[附记3]
[0115]
根据付记1或2所述的电气元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0116]
所述开关部还具有绝缘壳体,该绝缘壳体收纳所述第1接点和所述第2接点,
[0117]
将连接在所述第1端子与所述第2端子之间的所述电气元件收纳在所述绝缘壳体中。
[0118]
[附记4]
[0119]
根据付记3所述的电气元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0120]
在收纳于所述绝缘壳体的所述电气元件的周围填充固化性的填充剂。
[0121]
[附记5]
[0122]
根据付记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气元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0123]
将连接在所述第1端子与所述第2端子之间的所述电气元件配置为隔着绝缘板而位于与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相反的一侧。
[0124]
[附记6]
[0125]
根据付记1所述的电气元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0126]
所述开关部还具有:第3端子,其与所述第1接点连接;以及第4端子,其与所述第2接点连接,
[0127]
将与外部电路连接的第1外部电路引线与所述第3端子连接,并且将与所述外部电路连接的第2外部电路引线与所述第4端子连接。
[0128]
[附记7]
[0129]
根据付记6所述的电气元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0130]
通过第1弹性体将所述电气元件的一条元件引线按压于所述第1端子,通过第2弹性体将所述电气元件的另一条元件引线按压于所述第2端子,由此将所述电气元件连接在所述第1端子与所述第2端子之间。
[0131]
[附记8]
[0132]
根据付记6或7所述的电气元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0133]
所述开关部还具有绝缘壳体,该绝缘壳体收纳所述第1接点和所述第2接点,
[0134]
将收纳有所述电气元件的电气元件单元安装于所述绝缘壳体,由此将所述电气元件连接在所述第1端子与所述第2端子之间。
[0135]
[附记9]
[0136]
根据付记8所述的电气元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0137]
所述电气元件单元具有多个所述电气元件,该多个所述电气元件供所述开关部的接点断开时的电流进行转流。
[0138]
[附记10]
[0139]
根据付记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气元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0140]
所述电气元件是电阻体,
[0141]
所述电阻体的消耗电力为1w以下。
[0142]
[附记11]
[0143]
根据付记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气元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0144]
所述电气元件是二极管元件。
[0145]
标号说明
[0146]
10:开关部;11:开关主体;11a:固定接点;11b:可动接点;11c:双金属元件;11d:弹性板;12:第1端子;12a:压紧部;13:第2端子;13a:压紧部;14绝缘壳体;20:电气元件;21:元件主体;22、23:元件引线;31:第1外部电路引线;31a:芯线;31b:包覆部;32:第2外部电路引线;32a:芯线;32b:包覆部;40:开关部;41:开关主体;42:第1端子;42a:压紧部;43:第2端子;43a:压紧部;44:绝缘壳体;45:绝缘板;50:开关部;51:开关主体;52:第1端子;53:第2端子;54:第3端子;54a:压紧部;55:第4端子;55a:压紧部;56:绝缘壳体;56a、56b:插入凹部;57:板簧保持部件;60:电气元件单元;61:电气元件;61a:元件主体;61b、61c:元件引线;62:绝缘罩;62a:插入凸部;62b:止挡件;71:第1板簧;71a:按压部;71b:切口;72:第2板簧;72a:按压部;72b:切口;81:电源;82:负载;83:开关部;84:mosfet;85:电容器;86:电阻;87:二极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