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多晶及类单晶光衰的氢钝化提效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51689发布日期:2020-10-17 02:28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善多晶及类单晶光衰的氢钝化提效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改善多晶及类单晶光衰
技术领域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改善多晶及类单晶光衰的氢钝化提效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光伏产业链各板块都在实施降本方案。目前大部分多晶硅片厂已由原来的高效多晶路线转变为中高效多晶路线,单片硅片售价降低0.1元,大大减少了硅片厂及电池厂的成本压力。但是多晶中效片由于材料及工艺的调整,光衰问题突显出来,中效硅片的光衰可以达到1.5-2.5%,超出了之前多晶的标准。同样的类单晶由于成本优势也被广泛关注,目前多家电池厂已批量生产。类单晶的光衰也远超常规多晶,光衰达到3-5%。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改善多晶及类单晶光衰的氢钝化提效装置及其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多晶及类单晶光衰的氢钝化提效装置及其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提高电池片表面的温度来进一步改善电池片的光衰现象,延长电池片的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善多晶及类单晶光衰的氢钝化提效装置,包括:电池片组、导电隔板、直流电源和外部控温系统;外部控温系统包括通风板、通气孔和温度探测器;所述电池片组至少包括一片多晶或类单晶电池片,所述导电隔板设置在所述电池片组的上下两端,所述直流电源与所述电池片组电连接,且所述电池片组的两侧安装有通风板,所述通风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板的底部平面上均匀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风口与所述通气孔相通,所述通气孔外部连接一个气体流量计,控制进气流量,所述温度探测器垂直插入通风板,且所述温度探测器不与电池片组接触。优选的,所述电池片组通过多晶或类单晶电池片堆叠而成。优选的,所述的导电隔板为铝板、铜板或钢板。优选的,所述温度探测器包括至少两个非接触式热电偶,均匀分布在所述电池组片的两侧,且所述非接触式热电偶的探测端均靠近所述电池组片。优选的,所述通风板的底部平面上均匀分布5-20个所述通气孔。一种改善多晶及类单晶光衰的氢钝化提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多晶及类单晶电池片堆叠成电池片组,所述电池片的主栅同向或者交叉放置;s2:将直流电源正负极分别接所述电池片组的正负极,对所述电池片组施加5-12a的正向电流,外部温控系统稳定期电池温度120-180℃,保持10-20min;s3:s2结束后,对所述电池片组施加10-18a的正向电流,外部控温系统控制温度在200-310℃,保持30-60min;s4:s3结束后,对所述电池片组施加6-13a的正向电流,外部控温系统控制温度在180-260℃,保持20-30min;s5:s4完成后,停止通电,通过通气板上的通气孔向所述电池片组鼓气将所述电池片组温度降至室温。优选的,所述温度探测器实现对所述电池片组的温度检测。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改善多晶及类单晶光衰的氢钝化提效装置及其方法,其中,该装置结构简单,通过温度探测器反馈温度并根据温度来调节进气流量计大小控制进风流量,达到调节温度的目的,该方法在装置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电池片表面温度,使得sin:h膜层内的氢正离子向不带电的氢离子转化,从而使得氢离子可以和带正电的硼氧对复合,使得复合性高的四元环硼氧对结构,转变成为低活性的开环结构,减少了bo复合中心,在可以改善多晶及类单晶的光衰的同时可以增加少子寿命,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片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结构示意图;1-直流电源、2-电池片组、3-导电隔板、4-温度探测器、5-通风板、6-通气孔、7-通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改善多晶光衰的氢钝化提效装置,包括:电池片组2、导电隔板3、直流电源1和外部控温系统;外部控温系统包括通风板5、通气孔6和温度探测器4垂直插入通风板5,且所述温度探测器4不与电池片组2接触;电池片组2至少包括一片多晶电池片,导电隔板3设置在电池片组2的上下两端,直流电源1与电池片组2电连接,且电池片组2的两侧安装有通风板5,通风板5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通风口7,通风板5的底部平面上均匀设置有通气孔6,通风口7与通气孔6相通,温度探测器4。其中,导电隔板3与通风板5厚度一般为2-8mm,本实施例中选取6mm的导电隔板3与通风板5。为了进一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电池片组2通过多晶电池片堆叠而成。为了进一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的导电隔板3为铝板、铜板或钢板。为了进一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每个温度探测器4包括3个非接触式热电偶,均匀分布在电池组片的两侧,且非接触式热电偶的探测端均靠近电池组片。为了进一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风板5的底部平面上均匀分布12个通气孔6。一种改善多晶光衰的氢钝化提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400片多晶电池片堆叠成电池片组2,每100片电池片主栅交叉放置;s2:将直流电源1正负极分别接电池片组2的正负极,对电池片组2施加9a的正向电流,外部温控系统稳定期电池温度160℃,保持15min;s3:s2结束后,对电池片组2施加15a的正向电流,外部控温系统控制温度在290℃,保持50min;s4:s3结束后,对电池片组2施加11a的正向电流,外部控温系统控制温度在230℃,保持25min;s5:s4完成后,停止通电,通过通气板上的通气孔6向电池片组2鼓气将电池片组2温度降至室温。为了进一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温度探测器4实现对电池片组2的温度检测。本方法的多晶的光衰测试条件为:光照功率1kw,测试时间为5-12h,其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表1组别氢钝化前效率氢钝化后效率提效光衰实例118.78%18.86%0.08%0.76%实施例2: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改善类单晶光衰的氢钝化提效装置,包括:电池片组2、导电隔板3、直流电源1、通风板5、通气孔6和温度探测器4;电池片组2至少包括一片类单晶电池片,导电隔板3设置在电池片组2的上下两端,直流电源1与电池片组2电连接,且电池片组2的两侧安装有通风板5,通风板5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通风口7,通风板5的底部平面上均匀设置有通气孔6,通风口7与通气孔6相通,温度探测器4。其中,导电隔板3与通风板5厚度一般为2-8mm,本实施例中选取5mm的导电隔板3与通风板5。为了进一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电池片组2通过类单晶电池片堆叠而成。为了进一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的导电隔板3为铝板、铜板或钢板。为了进一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每个温度探测器4包括5个非接触式热电偶,均匀分布在电池组片的两侧,且非接触式热电偶的探测端均靠近电池组片。为了进一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风板5的底部平面上均匀分布10个通气孔6。一种改善类单晶光衰的氢钝化提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440片类单晶电池片堆叠成电池片组2,每110片电池片主栅交叉放置;s2:将直流电源1正负极分别接电池片组2的正负极,对电池片组2施加8a的正向电流,外部温控系统稳定期电池温度140℃,保持15min;s3:s2结束后,对电池片组2施加13a的正向电流,外部控温系统控制温度在230℃,保持50min;s4:s3结束后,对电池片组2施加10a的正向电流,外部控温系统控制温度在190℃,保持25min;s5:s4完成后,停止通电,通过通气板上的通气孔6向电池片组2鼓气将电池片组2温度降至室温。为了进一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温度探测器4实现对电池片组2的温度检测。本方法的类单晶的光衰测试条件为:光照功率1kw,测试时间为5-12h,其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表2通过表1和表2可以看出,多晶光衰在标准测试条件下可以降低到1%以内的同时,效率提升0.07%-0.1%,类单晶光衰在标准测试条件可以降低到1.5%以内的同时,效率提升0.05以上。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