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寻找跳线两端的光纤跳线及其电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747446发布日期:2020-10-31 09:37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快速寻找跳线两端的光纤跳线及其电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布线工程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寻找跳线两端的光纤跳线及其电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网络线缆在布线应用时,会有非常多网络跳线需要布署,布线完成后,为了将同一条跳线的两端匹配,一般常采用跳线剪裁前在跳线的两头增加配对标识或者剪裁后通过特殊的设备测试查找定位所需配对的跳线。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普通标识法,在跳线的两头贴设标签。在平时使用时,经常会丢失标识标签或由于某些原因(标识时间久了,更换施工人员,工作被打断,丢失对应关系表等)忘记标标签对应关系,造成理线、查找线对非常麻烦和浪费时间。

电子提示法,在跳线增加纽扣电池和按钮开关,通过按钮开关与电池配合,通过声或光提醒,将两个水晶头匹配。然而,综合跳线体积及重量,需要将电池注塑在跳线中,无法更换,且电池存在寿命问题,因此不便于后期维护使用。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以克服现有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靠性好,使用便捷,可以快速找到跳线另一端的可快速寻找跳线两端的光纤跳线及其电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快速寻找跳线两端的光纤跳线,包括线缆及设置于线缆两端的连接头;靠近所述线缆两端的连接头位置均设置有感应模块,所述感应模块包括集成线路板,所述集成线路板上设置有感应线圈及发光体,两个所述感应模块通过金属导线电连接,所述金属导线设置于所述线缆内,一端所述感应模块的感应线圈接收感应信号时,另一端所述感应模块的所述发光体发光。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感应模块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及下盖,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围成收容腔,所述集成线路板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

作为一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通过热缩管与所述线缆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线缆内有光纤;所述连接头为lc插头、mpo插头、sc插头、fc插头中的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发光体为led灯。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线缆为光电复合缆,所述光电复合缆包括光纤及铜缆,所述光纤与所述连接头连接,所述铜缆为所述金属导线。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快读寻找跳线两端的光纤跳线的电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向所述一种可快速寻找跳线两端的光纤跳线的一端的所述感应模块发送感应信号;

s2、该所述感应模块内的感应线圈接收感应信号,产生控制电流,所述控制电流通过金属导线传递至所述线缆另一端的所述感应模块内的所述发光体,驱动所述发光体发光;

s3、寻找发光的所述一种可快速寻找跳线两端的光线跳线的所述感应模块,确定该发光的感应模块与步骤s1内接收感应信号的所述感应模块为同一光纤跳线的两端。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具体为:将信号发射设备靠近所述感应模块,所述信号发射设备内设置有信号发射线圈,所述信号发射线圈与所述感应模块的感应线圈产生电磁感应。

本发明的一种可快速寻找跳线两端的光纤跳线及其电控方法,通过全新的跳线设计,在靠近跳线连接头的设置感应模块,感应模块内设置有感应线圈和发光体,在综合布线时,用可以产生信号的装置靠近感应模块,感应线圈产生驱动发光体发光的电信号,驱动另一端连接头的感应模块内的发光体发光,方便寻线施工,也即,外部设备可通过线圈非接触式的点亮跳线另一端的发光体,从而快速找到跳线的另一端。本发明的一种可快速寻找跳线两端的光纤跳线及其电控方法无需额外增加电池供电,可靠性高,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可快速寻找跳线两端的光纤跳线具体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ⅰ部分放大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可快速寻找跳线两端的光纤跳线的电控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可快速寻找跳线两端的光纤跳线,包括线缆1及设置于线缆1两端的连接头2,也即,本实施例的一种可快速寻找跳线两端的光纤跳线的基本结构为一条线缆1和两个连接头2,在线缆1的两端靠近连接头2的位置均设置有感应模块3。如图2所示,感应模块3内设置有集成线路板5,集成线路板5上设置有感应线圈(图中未示出)及发光体5a。由于本实施例中,感应模块3包括两个,故集成线路板5也包括两个,两个感应模块3通过金属导线电连接,金属导线设置于线缆1内,为线缆内导线的一部分。当本实施例一种可快速寻找跳线郎端的光线跳线的一端感应模块3接收到感应信号时,线缆1另一端的感应模块3的发光体5a发光,以快速寻找出线缆的另一端。在综合布线时,用可以产生信号的装置靠近本实施例一种可快速寻找跳线两端的光纤跳线的一个感应模块,感应线圈产生驱动发光体发光的电信号,驱动另一端连接头的感应模块内的发光体发光,方便寻线施工,也即,外部设备可通过线圈非接触式的点亮跳线另一端的led,从而快速找到跳线的另一端。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快速寻找跳线两端的光纤跳线,感应模块3还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上盖4a及下盖4b,上盖4a与下盖4b围成收容腔,集成线路板5设置于收容腔内。这样的设计可以充分保护集成线路板5,并且可以为感应模块3在线缆上明确出感应区域,便于施工操作。上盖4a和/或下盖4b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以便于发光体5a发出的光线传出。

为了保证感应模块3与线缆1固定的牢固程度,如图2所示,壳体通过热缩管6与线缆1固定。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快速寻找跳线两端的光纤跳线,线缆1内有光纤,与光纤对应的,连接头2为lc插头。为保证接头的密封性要求,lc插头可以选择带有按压双工lc插头的压臂结构。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实际需要,连接头2可以为lc插头、mpo插头、sc插头、fc插头中的一种,均不影响本发明优点体现。

为了降低发光体发光电流,缩小发光体体积,保证发光体寿命,本实施例中发光体5a优选为led灯。

在实际应用中,线缆1可以为光电复合缆。光电复合缆包括光纤及铜缆,光纤可用于传输信号,铜缆作为金属导线连接两个感应模块3。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快速寻找跳线两端的光纤跳线生产加工时,先将光电复合缆做分支处理,分出光和铜两部分线缆,光纤部分使用lc接头工艺与lc接头连接。铜线分离后与集成线路板焊接。

如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可快速寻找跳线两端的光线跳线的电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向所述一种可快速寻找跳线两端的光纤跳线的一端的所述感应模块发送感应信号;

s2、该所述感应模块内的感应线圈接收感应信号,产生控制电流,所述控制电流通过金属导线传递至所述线缆另一端的所述感应模块内的所述发光体,驱动所述发光体发光;

s3、寻找发光的所述一种可快速寻找跳线两端的光线跳线的所述感应模块,确定该发光的感应模块与步骤s1内接收感应信号的所述感应模块为同一光纤跳线的两端。

具体的,步骤s1为:将信号发射设备靠近所述感应模块,所述信号发射设备内设置有信号发射线圈,所述信号发射线圈与所述感应模块的感应线圈产生电磁感应。信号发射设备类似于无线充电的电源线圈,感应模块内的感应线圈类似于充电线圈,通过电磁感应原理,感应模块内的感应线圈产生电流,驱动另一端感应模块内的发光体发光,从而实现光纤跳线两端的快速匹配。

本发明的一种可快速寻找跳线两端的光纤跳线,通过全新的跳线设计,在靠近跳线连接头的设置感应模块,感应模块内设置有感应线圈和发光体,在综合布线时,用可以产生信号的装置靠近感应模块,感应线圈产生驱动发光体发光的电信号,驱动另一端连接头的感应模块内的发光体发光,方便寻线施工,也即,外部设备可通过线圈非接触式的点亮跳线另一端的led,从而快速找到跳线的另一端。本发明的一种可快速寻找跳线两端的光纤跳线无需额外增加电池供电,可靠性高,使用便捷。

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