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24267发布日期:2021-01-26 14:44阅读:51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全面屏已成为未来的移动终端产品的发展趋势,而透明oled显示面板技术是最有可能实现真正全面屏的途径之一。透明oled显示面板可以完全避免传统的屏内打孔等方案,将显示面板分为主屏区和副屏区,且使副屏区既可放置屏下感光元件,又可满足显示功能。但由于副屏区仍然保留tft驱动、走线及发光器件等膜层和结构,使得屏下感光元件透过副屏区拍摄时带来了屏下拍摄的衍射问题,导致图像的解析力下降,拍摄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能够减弱屏下拍摄的衍射问题,提高拍摄质量。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0005]
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第一透光显示区和第二透光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0006]
衬底;
[0007]
位于所述衬底上的发光器件层,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透光显示区的第一子电极层和位于所述第二透光显示区的第二子电极层;
[0008]
其中,所述第一子电极层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镂空图案,所述第二子电极层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镂空图案,且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0009]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成的角度为45度~135度;
[0010]
优选地,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0011]
其中,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镂空图案按照第一距离等间距分布;和/或,在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第二镂空图案按照第二距离等间距分布;
[0012]
优选地,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相等。
[0013]
其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镂空图案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子镂空图案;和/或,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镂空图案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子镂空图案。
[0014]
其中,所述发光器件层还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及第二子像素,多个所述第一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一透光显示区,多个所述第二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二透光显示区;
[0015]
优选地,相邻所述第一镂空图案之间间隔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至少一排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或,相邻所述第二镂空图案之间间隔设置有沿第二方向排列的至少一
排所述第二子像素;
[0016]
其中,所述第一镂空图案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合;所述第二镂空图案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子像素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合。
[0017]
其中,所述第一镂空图案沿所述第一方向呈长条形状或者波浪形状;所述第二镂空图案沿所述第二方向呈长条形状或者波浪形状;
[0018]
优选地,所述第一镂空图案和所述第二镂空图案的形状相同。
[0019]
其中,所述第一镂空图案和所述第二镂空图案的宽度为1μm~100μm。
[0020]
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子像素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形状相同;
[0021]
优选地,所述第一子像素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形状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子像素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形状的尺寸相同。
[0022]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具有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
[0023]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0024]
设置于所述衬底和所述发光器件层之间的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像素电路及第二像素电路,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电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电路与所述第二子像素电连接;
[0025]
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的过渡显示区;
[0026]
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及所述第二像素电路位于所述过渡显示区,且所述第一像素电路通过第一透明连接线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电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电路通过第二透明连接线与所述第二子像素电连接。
[002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
[0028]
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0029]
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外界光透过所述第一透光显示区产生的第一衍射光斑与外界光透过所述第二透光显示区产生的第二衍射光斑相交;
[0030]
优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0031]
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显示区的非显示面一侧的第一感光元件,所述第一感光元件用于识别具有所述第一衍射光斑的初始图像;
[0032]
设置于所述第二透光显示区的非显示面一侧的第二感光元件,所述第二感光元件用于识别具有所述第二衍射光斑的初始图像;
[0033]
处理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感光元件和所述第二感光元件,用于合成所述第一感光元件识别的具有所述第一衍射光斑的初始图像和所述第二感光元件识别的具有所述第二衍射光斑的初始图像,以使合成之后的矫正图像中所述衍射光斑减弱或消失;
[0034]
优选地,所述处理电路具体用于将两个所述初始图像进行对比合成,并且将一张所述初始图像中衍射光斑所在位置的图像信息用另一张所述初始图像中对应位置的无衍射光斑或较弱衍射光斑的图像信息替换。
[0035]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特征,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具有第一
显示区,第一显示区包括第一透光显示区和第二透光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和位于衬底上的发光器件层。该发光器件层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包括位于第一透光显示区的第一子电极层和位于第二透光显示区的第二子电极层。其中,第一子电极层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镂空图案,第二子电极层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镂空图案,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使得外界光线透过第一镂空图案时产生第一衍射光斑,透过第二镂空图案时产生第二衍射光斑,且第一衍射光斑和第二衍射光斑相交。因此,后续可以对应第一镂空图案和第二镂空图案分别设置感光元件以获取到能够分别捕捉第一衍射光斑和第二衍射光斑的初始图像,或者使用同一个感光元件分别采集第一的透光显示区和第二透光显示区的具有第一衍射光斑和第二衍射光斑的初始图像。从而能够进一步利用算法将这两个初始图像进行对比合成,将一张初始图像中衍射光斑所在位置的图像信息用另一张初始图像中对应位置的无衍射光斑或较弱衍射光斑的图像信息替换,由于两个衍射光斑相交,能够使合成之后的图像中衍射光斑减弱或消失。因此,本申请能够减弱屏下拍摄的衍射问题,提高拍摄质量。
附图说明
[003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0037]
图1为本申请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8]
图2为图1中第一显示区一实施方式的放大示意图;
[0039]
图3为图2中r-r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40]
图4为图1中第一显示区另一实施方式的放大示意图;
[0041]
图5为图1中第一显示区另一实施方式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43]
本申请显示面板包括主动矩阵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amoled)以及被动矩阵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passive 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pmoled)等是最有可能实现真正全面屏的途径之一。显示面板可以避免传统的屏内打孔等方案,将显示面板一般分为主屏区(非透明显示区)和副屏区(透明显示区),且使副屏区既可放置屏下感光元件,又可满足显示功能。但是由于副屏区可能会保留tft驱动、走线及电极层等膜层和结构,使得屏下感光元件透过副屏区拍摄时产生屏下拍摄的衍射问题,导致图像的解析力下降,拍摄质量下降。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0044]
请参阅图1-图3,图1为本申请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
中第一显示区一实施方式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中r-r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10具有第一显示区s,该第一显示区s又包括第一透光显示区s1和第二透光显示区s2。将第一显示区s设置为透光显示区是为了使该区域在实现显示功能的同时允许外界光线透过,进入对应第一显示区s设置的感光元件,从而同时实现全面屏显示和拍摄功能。其中,第一显示区s的形状可以为多边形、圆形或者其他形状,此外,第一透光显示区s1和第二透光显示区s2的形状可以相同,可以是圆形或矩形等形状,图1示意性画出第一显示区s、第一透光显示区s1以及第二透光显示区s2均为矩形的情况。
[0045]
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s整体的平均透光率大于或等于15%。为确保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大于15%,甚至大于40%,甚至具有更高的透光率,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的功能膜层的透光率可以大于50%,甚至至少部分功能膜层的透光率可以大于90%。
[0046]
第一显示区s又包括第一透光显示区s1和第二透光显示区s2,第一透光显示区s1和第二透光显示区的透光率可以相同。如图1所示,第一透光显示区s1和第二透光显示区s2可以沿第二方向(x方向)分布。可选地,第一透光显示区s1和第二透光显示区s2也可以沿第一方向(y方向)分布。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x相交。示例性的,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x垂直。第一方向y可以是显示面板的列方向,第二方向x可以是显示面板的行方向,其中,行方向和列方向可以互换。
[0047]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1所述,第一透光显示区s1和第二透光显示区s2可以是邻接的分布,即第一透光显示区s1和第二透光显示区s2是连续分布在第一显示区s中。另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透光显示区s1和第二透光显示区s2可以是间隔分布的,即第一透光显示区s1和第二透光显示区s2的中间设置有过渡区,过渡区可以是透光显示区,也可以是非透光显示区,对此不做限定。
[0048]
具体地,显示面板10包括衬底11和位于衬底11上的发光器件层12,该发光器件层12包括第一电极层121,第一电极层121又包括位于第一透光显示区s1的第一子电极层1211和位于第二透光显示区s2的第二子电极层1212。其中,第一子电极层1211设置有沿第一方向y延伸的多个第一镂空图案a1,第二子电极层1212设置有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多个第二镂空图案a2,且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x相交。
[0049]
可选地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还包括第二显示区m,第一显示区s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m的透光率,第二显示区m具有显示功能。
[0050]
可选地,第一电极层121即为发光器件层12的阴极层,优选第一显示区s和第二显示区m的阴极层连为一体。在形成整面的第一电极层121之后,可以采用激光刻蚀等方法在第一透光显示区s1形成沿第一方向y延伸的第一镂空图案a1,在第二透光显示区s2形成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第二镂空图案a2。当外界光线透过第一电极层121时,第一镂空图案a1使之产生沿特定方向的第一衍射光斑,第二镂空图案a2则使之产生沿另一特定方向的第二衍射光斑,也就是说第一衍射光斑和第二衍射光斑延伸相交,从而实现两种不同的衍射情况,即两种衍射之间存在差异。
[0051]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面板在第一子电极层设置有沿第一方向y延伸的多个第一镂空图案,在第二子电极层设置有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多个第二镂空图案,且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x相交。使得外界光线透过第一镂空图案时产生第一衍射光斑,透过第二镂空图案时产生第二衍射光斑,且第一衍射光斑和第二衍射光斑延伸相交。后续可以对应第一镂空
图案和第二镂空图案分别设置感光元件,以获取到能够分别捕捉具有第一衍射光斑和第二衍射光斑的初始图像,或者使用同一个感光元件分别采集第一的透光显示区和第二透光显示区的具有第一衍射光斑和第二衍射光斑的初始图像。从而能够进一步利用算法将这两个初始图像进行对比合成,将一张初始图像中衍射光斑所在位置的图像信息用另一张初始图像中对应位置的无衍射光斑或较弱衍射光斑的图像信息替换,由于两个衍射光斑延伸相交,能够使合成之后的图像中衍射光斑减弱或消失。因此,本申请能够减弱屏下拍摄的衍射问题,提高拍摄质量。
[0052]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图2,如前所述,为了产生延伸相交的两种衍射光斑,需要使第一镂空图案a1和第二镂空图案a2延伸相交,具体地,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x相交所成的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可选地,预设角度范围为45度~135度,例如45度、70度、100度、135度等。在这一预设角度范围内,外界光线透过第一镂空图案a1和透过第二镂空图案a2产生的衍射光斑之间的差异足够大,能够通过算法补偿使合成之后的图像中衍射光斑减弱或者消失。优选地,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x垂直,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垂直并不仅仅包含第一镂空图案a1和第二镂空图案a2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度的情况,而是近似垂直,即夹角为90度正负一定角度范围(例如正负10度等),此时,两种衍射光斑之间的差异最大。
[0053]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图3,发光器件层12还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122,这多个子像素122又包括第一子像素1221和第二子像素1222,其中,多个第一子像素1221位于第一透光显示区s1,多个第二子像素1222位于第二透光显示区s2。当然,为了使子像素122能够正常导通发光,发光器件层12还包括第二电极层123和像素定义层124,其中,第二电极层123即为阳极层。为了清楚示意,图2中仅画出发光器件层12的第一电极层121(包括第一子电极层1211和第二子电极层1212)、第一子像素1221以及第二子像素1222。从图2可以看出,第一子像素1221和第一镂空图案a1分布于第一透光显示区s1,第二子像素1222和第二镂空图案a2分布第二透光显示区s2。也就是说,第一透光显示区s1和第二透光显示区s2在利用子像素122具有显示功能的同时,还能够利用第一镂空图案a1和第二镂空图案a2形成延伸相交的衍射光斑,从而减弱屏下拍摄的衍射问题。
[0054]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图3,本申请显示面板10还包括设置于衬底11和发光器件层12之间的阵列基板13,该阵列基板13包括第一像素电路(图未示)及第二像素电路(图未示),第一像素电路与第一子像素1221电连接,用于向第一子像素1221提供驱动信号,控制第一透光显示区s1的显示功能;第二像素电路与第二子像素1222电连接,用于向第二子像素1222提供驱动信号,控制第二显示区s2的显示功能。图3中仅示意性画出第二透光显示区s2的三个第二子像素1222,相邻第二子像素1222之间用像素定义层124间隔开来。
[0055]
优选地,显示面板10还具有位于第一显示区s与第二显示区m之间的过渡显示区n。第一像素电路131及第二像素电路132位于过渡显示区n,且第一像素电路通过第一透明连接线(图未示)与第一子像素1221电连接,第二像素电路通过第二透明连接线(图未示)与第二子像素1222电连接。在第一显示区s设置第一透明连接线和第二透明连接线将子像素122连接至过渡显示区n的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一方面可以控制子像素122的显示功能,另一方面不遮挡外界光线进入第一显示区s,使对应第一显示区s的感光元件能够接收到外界光线,实现拍摄功能。
[0056]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图2,在与第一方向y垂直的方向上,第一镂空图案a1按照第一距离d1等间距分布;和/或,在与第二方向x垂直的方向上,第二镂空图案a2按照第二距离d2等间距分布。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等间距分布并不是绝对的等间距,可以存在一定的误差范围。优选地,第一距离d1和第二距离d2相等。如此设置有利于形成规则的衍射光斑。
[0057]
如前所述,第一透光显示区s1和第二透光显示区s2均阵列排布有多个子像素(第一子像素1221和第二子像素1222),本实施方式设置相邻第一镂空图案a1之间间隔设置有沿第一方向y排列的至少一排第一子像素1221;和/或,相邻第二镂空图案a2之间间隔设置有沿第二方向x排列的至少一排第二子像素1222。图2示意性画出相邻第一镂空图案a1之间间隔一列第一子像素1221、相邻第二镂空图案a2之间间隔一行第二子像素1222的情况。能够利用子像素122之间的缝隙区域形成延伸相交的衍射光斑,此外,能够提高透光率。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相邻第一镂空图案a1之间间隔两列或三列第一子像素1221,使相邻第二镂空图案a2之间间隔两行或三行第二子像素1222。如此设置是为了利用子像素122之间的缝隙区域形成延伸相交的衍射光斑,同时不影响子像素122原有的排布方式,而且能够减小第一电极层的方阻,提高显示质量。
[0058]
而且,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第一镂空图案a1在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子像素1221在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合;第二镂空图案a2在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子像素1222在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合。即如图2所示,第一镂空图案a1和第二镂空图案a2均分布于子像素122之间的间隔区域。体现在图3中,第一镂空图案a1和第二镂空图案a2均分布于第一电极层121对应于子像素122之间的区域。如此设置是为了不影响第一显示区s的显示功能,使子像素122和第一电极层121及第二电极层123能够正常导通,同时能够使衍射光斑完整,有利于进行算法补偿合成解析力更高的图像。
[0059]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图3,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第一子像素1221在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与第二子像素1222在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形状相同。优选地,第一子像素1221在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形状的尺寸与第二子像素1222在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形状的尺寸相同。可以将第一透光显示区s1和第二透光显示区s2的衍射影响因素集中在第一电极层上,避免第一透光显示区s1的第一衍射光斑存在多个方向,或避免第二透光显示区s2的第二衍射光斑存在多个方向,即避免第一透光显示区s1和第二透光显示区s2产生的衍射光斑之间无明显差异。图2示意性画出中第一子像素1221和第二子像素1222均为相同尺寸圆形的情况。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显示产品的需求将第一子像素1221和第二子像素1222设计为不同的形状或者不同的尺寸,例如多边形等。
[0060]
此外,子像素122一般包括能发出多种不同颜色光线的子像素,例如红光、蓝光、绿光等,图2中,为了表示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排布,用不同的填充格式对应不同颜色的子像素122。本申请中,子像素122在第一透光显示区s1和第二透光显示区s2的排布可根据实际显示产品的需求进行设计,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0061]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1-图3参阅图4,图4为图1中第一显示区另一实施方式的放大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沿第一方向y,第一镂空图案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子镂空图案
l1;和/或,沿第二方向x,第二镂空图案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子镂空图案l2。也就是说,可以在第一透光显示区s1的相邻排第一子像素1221之间设置多个第一子镂空图案l1,也可以在第二透光显示区s2的相邻排第二子像素1222之间设置多个第二子镂空图案l2,还可以同时设置,只要能够各自产生规则的衍射光斑即可。外界光线通过多个第一子镂空图案l1时产生沿某一特定方向的第一衍射光斑,通过多个第二子镂空图案l2时产生沿另一特定方向的第二衍射光斑,这两种衍射光斑的方向延伸相交。后续可以对应第一子镂空图案和第二子镂空图案分别设置感光元件,以获取到能够分别捕捉第一衍射光斑和第二衍射光斑的初始图像。从而能够进一步利用算法将这两个初始图像进行对比合成,将一张初始图像中衍射光斑所在位置的图像信息用另一张初始图像中对应位置的无衍射光斑或较弱衍射光斑的图像信息替换,减弱屏下拍摄的衍射问题。
[0062]
本申请中,第一镂空图案沿第一方向呈长条形状或者波浪形状,第二镂空图案沿第二方向呈长条形状或者波浪形状。优选地,第一镂空图案和第二镂空图案的形状相同。例如上述图2所示实施方式中,第一镂空图案a1和第二镂空图案a2均呈长条形状。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镂空图案和第二镂空图案也可以是波浪形状或者其他形状的狭缝,只要能够产生衍射光斑即可。而且第一透光显示区的第一镂空图案和第二透光显示区的第二镂空图案也可以不一样,例如一个呈长条形状,一个呈波浪形状,只要能够产生差异化的衍射光斑即可。
[0063]
具体可参阅图5,图5为图1中第一显示区另一实施方式的放大示意图,与图1-图4所示实施方式相似,第一显示区s包括第一透光显示区s1和第二透光显示区s2,发光器件层12包括第一电极层121,第一电极层121又包括位于第一透光显示区s1的第一子电极层1211和位于第二透光显示区s2的第二子电极层1212。其中,第一子电极层1211设置有沿第一方向(x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镂空图案b1,第二子电极层1212设置有沿第二方向(y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镂空图案b2,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
[0064]
由图5可知,第一镂空图案b1沿第一方向x呈波浪形状,第二镂空图案b2沿第二方向y也呈波浪形状。而且,分别位于第一透光显示区s1和第二透光显示区s2的第一子像素1223和第二子像素1224均为相同尺寸的正方形,相邻第一镂空图案b1之间间隔两行第一子像素1223、相邻第二镂空图案b2之间间隔两列第二子像素1224。
[0065]
本实施方式中,外界光线通过第一镂空图案b1时产生沿某一特定方向的第一衍射光斑,通过第二镂空图案b2时产生沿另一特定方向的第二衍射光斑,这两种衍射光斑的方向延伸相交。后续可以对应第一镂空图案和第二镂空图案分别设置感光元件,以获取到能够分别捕捉第一衍射光斑和第二衍射光斑的初始图像。从而能够进一步利用算法将这两个初始图像进行对比合成,将一张初始图像中衍射光斑所在位置的图像信息用另一张初始图像中对应位置的无衍射光斑或较弱衍射光斑的图像信息替换,减弱屏下拍摄的衍射问题。
[0066]
请继续参阅图1-图5,本申请中第一镂空图案和第二镂空图案的宽度为1μm~100μm,例如1μm、10μm、30μm、60μm、100μm等,使第一镂空图案和第二镂空图案成为光学上的狭缝,有利于产生衍射光斑,同时也不至于使第一电极层的电阻值过高,影响子像素的正常发光。也就是说,第一镂空图案和第二镂空图案的宽度尺寸需要在产生衍射和保证导通两种效果之间实现平衡。
[0067]
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显示面板、
设置于第一透光显示区的非显示面一侧的第一感光元件、设置于第二透光显示区的非显示面一侧的第二感光元件、以及连接于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的处理电路。其中,显示面板的第一透光显示区形成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镂空图案,第二透光显示区形成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镂空图案,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使得外界光线透过第一透光显示区时能够产生的第一衍射光斑和外界光线透过第二透光显示区时产生的第二衍射光斑相交。
[0068]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的感光面分别朝向第一透光显示区和第二透光显示区,其中,第一感光元件用于识别具有第一衍射光斑的初始图像,第二感光元件用于识别具有第二衍射光斑的初始图像,也就是说,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分别识别到的两个初始图像中,一个包含第一衍射光斑的信息,另一个包含第二衍射光斑的信息。
[0069]
本实施方式中,处理电路用于合成上述第一感光元件识别到的具有第一衍射光斑的初始图像和第二感光元件识别到的具有第二衍射光斑的初始图像,以使合成之后的矫正图像中衍射光斑减弱或消失。
[0070]
例如,感光元件为摄像头,显示装置为平板电脑、手机等。本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可为屏下双摄像头显示装置,两个摄像头分别对应第一透光显示区和第二透光显示区。显示装置进行拍摄时,两个摄像头同时工作,分别获取到一张初始图像。对应于第一透光显示区的摄像头拍摄的初始图像捕捉到第一镂空图案形成的第一衍射光斑,对应于第二透光显示区的摄像头拍摄的初始图像捕捉到第二镂空图案形成的第二衍射光斑,且两种衍射光斑延伸相交,之间存在差异。处理电路能够通过屏下拍摄算法识别该差异,将两张初始图像的拍摄信息对比合成,将一张初始图像中衍射光斑所在位置的图像信息用另一张初始图像中对应位置的无衍射光斑或较弱衍射光斑的图像信息替换,由于两个衍射光斑相交,能够使合成之后的图像中衍射光斑减弱或消失。
[0071]
具体地,可利用图像的调制传递函数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或者图像的空间频率响应sfr(spatial frequency response)来评价图像中衍射光斑的影响,衍射光斑的影响越小,图像的调制传递函数mtf或者空间频率响应sfr越高,图像的解析力越高,即图像越清晰。
[0072]
可见,本实施方式能够减弱屏下拍摄的衍射问题,提高图像的解析力,提高拍摄质量。
[0073]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