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质双模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61072发布日期:2021-01-15 13:59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介质双模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介质双模滤波器。



背景技术:

滤波器是一种选频装置,是通信系统里的关键部件,可以使信号中需要的特定频率通过,而极大地衰减其它不需要的频率。随着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对滤波器的损耗、带外抑制、体积、重量等都有更高的要求。要求更小的尺寸,更小的损耗,更好的带外抑制特性,更低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金属滤波器采用金属谐振器的方案由于尺寸和重量偏大,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改进的滤波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质双模滤波器,可减小滤波器的体积、重量,并可减小滤波器的插损,使得滤波器的带外抑制效果好。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介质双模滤波器,包括用于输入射频信号的第一金属腔和用于输出射频信号的第二金属腔,,还包括安装到所述第一金属腔和第二金属腔之间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一个或多个介质双模谐振器,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包括两个谐振腔,所述两个谐振腔可产生两种谐振频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本体包括多个介质双模谐振器,所述多个介质双模谐振器沿所述第一金属腔至第二金属腔的方向依次排列,相邻的两个介质双模谐振器之间通过一连接件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金属腔的靠近所述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开口处设有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二金属腔的靠近所述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开口处设有第二安装位,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的开口处设有第三安装位;所述多个介质双模谐振器中,与所述第一金属腔相邻的介质双模谐振器,其一端安装到所述第一安装位内,其另一端安装到相邻连接件的相邻端的第三安装位内,与所述第二金属腔相邻的介质双模谐振器,其一端安装到所述第二安装位内,其另一端安装到相邻连接件的相邻端的第三安装位内,其余的介质双模谐振器中,每个介质双模谐振器的两端分别安装到相邻连接件的相邻端的第三安装位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空腔的底部设有第一耦合结构,与所述第一金属腔相邻的介质双模谐振器与第一金属腔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耦合结构进行能量的耦合;所述第二空腔的底部设有第二耦合结构,与所述第二金属腔相邻的介质双模谐振器与第二金属腔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耦合结构进行能量的耦合;所述连接件的两个第三空腔之间设有第三耦合结构,相邻的两个介质双模谐振器之间通过所述第三耦合结构进行能量的耦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耦合结构和第二耦合结构都为一凹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耦合结构为一通孔,所述通孔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三空腔连通,所述通孔的截面形状为一字形或十字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的至少一端设有至少一个耦合盲槽,所述两个谐振腔之间通过所述耦合盲槽进行能量的耦合;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的外表面设有金属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凹位,至少一个凹位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耦合盲槽,所述两个谐振腔之间通过所述耦合盲槽进行能量的耦合;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的外表面设有金属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的形状为圆柱体形,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的外侧面设有四个切面,所述四个切面两两呈相对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的形状为正方体形、长方体形或圆柱体形。

本发明提供的介质双模滤波器,谐振器采用可产生两种谐振频率的介质双模谐振器,可减小滤波器的体积和重量,降低了成本,并利用介质的高介电常数和高q值特性,可减小滤波器的插损,使得滤波器的带外抑制效果好,极大的满足了市场小型化和低损耗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揭示本案之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介质双模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介质双模滤波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介质双模滤波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介质双模滤波器的介质双模谐振器和连接件安装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介质双模滤波器的介质双模谐振器的右视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介质双模滤波器的介质双模谐振器的后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介质双模滤波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介质双模滤波器的介质双模谐振器的右视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介质双模谐振器的后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介质双模滤波器的介质双模谐振器的右视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介质双模谐振器的后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介质双模滤波器的介质双模谐振器的右视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介质双模谐振器的后视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介质双模滤波器的介质双模谐振器的右视示意图;

图15为图14所示介质双模谐振器的后视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介质双模滤波器的介质双模谐振器的右视示意图;

图17为图16所示介质双模谐振器的后视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介质双模滤波器的介质双模谐振器的右视示意图;

图19为图18所示介质双模谐振器的后视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介质双模滤波器的介质双模谐振器的右视示意图;

图21为图20所示介质双模谐振器的后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第一金属腔10第一空腔12

第一安装位122第一耦合结构124

第二金属腔20

介质双模谐振器40耦合盲槽42

切面44凹位46

连接件60第三空腔62

第三安装位622第三耦合结构64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介质双模滤波器,包括用于输入射频信号的第一金属腔10、用于输出射频信号的第二金属腔20以及安装到第一金属腔10和第二金属腔20之间的本体。本体包括多个介质双模谐振器40。介质双模谐振器40包括两个谐振腔,两个谐振腔可产生两种谐振频率。本发明的谐振器采用可产生两种谐振频率的介质双模谐振器40,可减小滤波器的体积和重量,降低了成本,并利用介质的高介电常数和高q值特性,可减小滤波器的插损,使得滤波器的带外抑制效果好,极大的满足了市场小型化和低损耗的需求。

多个介质双模谐振器40沿第一金属腔10至第二金属腔20的方向依次排列,相邻的两个介质双模谐振器40之间通过一连接件60连接在一起。

介质双模谐振器40为陶瓷介质双模谐振器。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外表面设有金属层,金属层例如为银层、铜层等等。连接件60为金属连接件。

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一金属腔10的靠近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空腔12,第一空腔12的开口处设有第一安装位122。第二金属腔20的靠近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二空腔(图上未示出),第二空腔的开口处设有第二安装位(图上未示出)。连接件6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空腔62,第三空腔62的开口处设有第三安装位622。多个介质双模谐振器40中,与第一金属腔10相邻的介质双模谐振器40,其一端通过紧固件例如螺钉等或者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到第一安装位122内,其另一端通过紧固件例如螺钉等或者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到相邻连接件60的相邻端的第三安装位622内,与第二金属腔20相邻的介质双模谐振器40,其一端通过紧固件例如螺钉等或者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到第二安装位内,其另一端通过紧固件例如螺钉等或者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到相邻连接件60的相邻端的第三安装位622内,其余的介质双模谐振器40中,每个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例如螺钉等或者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到相邻连接件60的相邻端的第三安装位622内,安装方便,易于制造。

第一空腔12的底部设有第一耦合结构124,与第一金属腔10相邻的介质双模谐振器40与第一金属腔10之间通过第一耦合结构124进行能量的耦合。第二空腔的底部设有第二耦合结构(图上未示出),与第二金属腔20相邻的介质双模谐振器40与第二金属腔20之间通过第二耦合结构进行能量的耦合。连接件60的两个第三空腔62之间设有第三耦合结构64,相邻的两个介质双模谐振器40之间通过第三耦合结构64进行能量的耦合。

优选地,第一耦合结构124和第二耦合结构都为一凹槽。

优选地,第三耦合结构64为一通孔,通孔分别与两个第三空腔62连通。通孔的截面形状为一字形或十字形。

本实施例中,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数量为四个,连接件60的数量为三个。四个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大小、形状相同。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四个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大小、形状也可以不相同。本实施例中的与第一金属腔10相邻的连接件60的大小、形状与其他两个连接件60的大小、形状不相同。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三个连接件60的大小、形状也可以是相同的。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大小和形状、连接件60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本实施例中,与第一金属腔10相邻的连接件60的通孔的截面形状为十字形,与第二金属腔20相邻的连接件60的通孔的截面形状为十字形,中间的连接件60的通孔的截面形状为一字形。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三个连接件60的通孔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是相同的,例如都是一字形或者十字形。或者,例如,与第一金属腔10相邻的连接件60的通孔的截面形状、与第二金属腔20相邻的连接件60的通孔的截面形状都为一字形,中间的连接件60的通孔的截面形状为十字形。连接件60的通孔具体采用哪种截面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请参阅图5和图6,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一端设有一个耦合盲槽42,该耦合盲槽42优选设置在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远离第一金属腔10的一端。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两个谐振腔之间通过该一个耦合盲槽42进行能量的耦合。

本实施例中,耦合盲槽42位于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远离第一金属腔10的一端的中间位置。耦合盲槽42的截面形状为圆角长方形。可以理解地,耦合盲槽42的截面形状还可以是例如椭圆形、十字形、圆形、方形、多边形等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本实施例中,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形状为圆柱体形,便于制造,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外侧面设有四个切面44(见图5),四个切面44两两呈相对设置。可以理解地,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形状还可以是例如正方体形、长方体形、圆柱体形等等。

请参阅图7,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介质双模滤波器,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体包括一个介质双模谐振器40。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一端安装到第一金属腔10的第一安装位122内,另一端安装到第二金属腔20的第二安装位内。

第一金属腔10与介质双模谐振器40之间通过第一耦合结构124进行能量的耦合,第二金属腔20与介质双模谐振器40之间通过第二耦合结构进行能量的耦合。

请参阅图8和图9,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介质双模滤波器,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远离第一金属腔10的一端设有两个耦合盲槽42,两个耦合盲槽42分别位于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远离第一金属腔10的一端的两侧。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两个谐振腔之间通过该两个耦合盲槽42进行能量的耦合。

请参阅图10和图11,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介质双模滤波器,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介质双模谐振器40两端的中间位置分别设有一个耦合盲槽42。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两个谐振腔之间通过该两个耦合盲槽42进行能量的耦合。

请参阅图12和图13,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介质双模滤波器,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耦合盲槽42,每两个耦合盲槽42分别位于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对应一端的两侧。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两个谐振腔之间通过该四个耦合盲槽42进行能量的耦合。

请参阅图14和图15,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介质双模滤波器,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凹位46,该凹位46的截面形状优选与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截面形状相同。其中一个凹位46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个耦合盲槽42。优选地,与第一金属腔10相远离的凹位46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所述耦合盲槽42。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两个谐振腔之间通过该一个耦合盲槽42进行能量的耦合。

请参阅图16和图17,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介质双模滤波器,与第六实施例不同的是,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与第一金属腔10相远离的凹位46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耦合盲槽42。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两个谐振腔之间通过该两个耦合盲槽42进行能量的耦合。

请参阅图18和图19,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介质双模滤波器,与第六实施例不同的是,介质双模谐振器40两端的凹位46的底部分别设有一个耦合盲槽42。每个耦合盲槽42位于对应的凹位46底部的中间位置。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两个谐振腔之间通过该两个耦合盲槽42进行能量的耦合。

请参阅图20和图21,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介质双模滤波器,与第六实施例不同的是,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每个凹位46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耦合盲槽42。介质双模谐振器的两个谐振腔之间通过该四个耦合盲槽42进行能量的耦合。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一端设有三个、四个或四个以上数量的耦合盲槽42,或者介质双模谐振器40的两端分别设有三个、四个或四个以上数量的耦合盲槽42,或者介质双模谐振器40一端的凹位46底部设有三个、四个或四个以上数量的耦合盲槽42,或者介质双模谐振器40两端的凹位46底部分别设有三个、四个或四个以上数量的耦合盲槽42,耦合盲槽42的数量、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