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型灯管涂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16011发布日期:2021-01-24 05:38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u型灯管涂粉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荧光灯管的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u型灯管涂粉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荧光灯管的原理为:管内充有400pa-500pa压力的氩气和少量的汞。通电后,液态汞蒸发成压力为0.8pa的汞蒸气。在电场作用下,汞原子不断从原始状态被激发成激发态,继而自发跃迁到基态,并辐射出波长253.7nm和185nm的紫外线(主峰值波长是253.7nm,约占全部辐射能的70-80%;次峰值波长是185nm,约占全部辐射能的10%),以释放多余的能量。荧光粉吸收紫外线的辐射能后发出可见光。荧光灯的灯管根据外观形状的不同分为直灯管、螺旋灯管和u型灯管。其中u型灯管包括底段和两根竖段,竖段为直线结构,两根竖段的一端通过底段连接在一起从而构成u型结构。
[0003]
由于u型荧光灯管的形状与直管式荧光灯管的形状不同,所以在涂粉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 u型荧光灯管不能批量化涂粉,而是通过在人工作用下涂粉,导致涂粉效率低下,人工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型灯管涂粉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的u型荧光灯管不能批量化涂粉,而是通过在人工作用下涂粉,导致涂粉效率低下及人工成本增加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一种u型灯管涂粉装置,包括往复输送台,所述往复输送台左右两端的正上方分别设有上篮机构,任一上篮机构配合设有灯管上料篮,灯管上料篮内阵列设置有若干u型灯管;两上篮机构间设有一注粉机构,注粉机构下方的往复输送台上对应设有一输送框,其中一上篮机构下方的往复输送台上对应设有另一输送框,两输送框通过连杆固定连接,两输送框均与灯管上料篮相配合;往复输送台左右两端的前侧分别配合对应端的上篮机构设有推篮机构,往复输送台左右两端的后侧配合对应端的推篮机构和灯管上料篮设有翻篮机构。
[0006]
优选地,所述往复输送台包括工作台本体,工作台本体上部可转动安装有螺杆,螺杆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伺服电机,螺杆外配合套设移动块,移动块与其中一输送框底部固定连接。
[0007]
优选地,所述输送框为u型框,输送框的两侧壁与灯管上料篮左右两侧配合,输送框的高度小于灯管上料篮的高度,输送框的长度与灯管上料篮的长度配合。
[0008]
优选地,所述灯管上料篮为顶部开口的长方形结构,灯管上料篮内间隔设有若干隔挡件,相邻两隔挡件间的距离与u型灯管的管径相配合。
[0009]
优选地,所述上篮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顶部可滑动连接第一移动板,第一移动板底部左右两端固定连接一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伸缩杆端部固定连接有卡扣件,任一灯管上料篮左右两侧配合卡扣件设有卡槽,卡扣件一侧设有滑槽,卡槽内配合滑槽可转
动安装有滑杆,所述卡槽内配合所述滑杆设有第一限位块。
[0010]
优选地,所述注粉机构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支架顶端通过升降组件与粉浆箱连接,粉浆箱底部连通若干输送管,任一输送管上配合设置电磁阀。
[0011]
优选地,所述推篮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台,第一支撑台顶部固定连接u型轴承座,u型轴承座前侧铰接有平行四边形子机构,u型轴承座后侧固定连接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伸缩杆穿设轴承孔并与推杆固定连接,推杆配合u型轴承座前侧与平行四边形子机构的其中一铰接点铰接,平行四边形子机构远离第一支撑台一端铰接推板,所述推板配合设置在对应的灯管上料篮后侧。
[0012]
优选地,所述翻篮机构包括第二支撑台和翻转框,第二支撑台顶部前侧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铰耳,翻转框底部前侧左右两端配合第一铰耳设有第二铰耳,所有第一铰耳穿设有一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穿设所有第二铰耳并与所有第二铰耳固定连接,连接轴左端固定连接从动轮,支撑台左侧固定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设置电机,电机转轴固定连接主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外配合设有同步带;翻转框与灯管上料篮的对应侧设有进口,翻转框顶部配合所述灯管上料篮内的u型灯管设有架杆,翻转框前侧内壁配合所述灯管上料槽嵌设压力传感器。
[0013]
优选地,所述翻转框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伸缩杆贯穿翻转框并与第二限位块连接,所述灯管上料篮左右两侧配合第二限位块设有对应的限位槽。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能有效解决u型荧光灯管不能批量化涂粉,导致涂粉效率低下及人工成本增加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俯视图。
[0016]
图2为图1中往复输送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图1中翻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注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为图1中推翻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6为图1上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7为图6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22]
图8为图1中卡槽内与滑槽对应侧壁的平面图。
[0023]
图中标记:2-输送框,3-灯管上料篮,4-上篮机构,5-注粉机构,6-推篮机构,7-翻篮机构,8-连杆,11-工作台本体,12-螺杆,13-第一伺服电机,31-第一挡板,32-卡槽,32-滑杆,322-第一限位块,41-第一支架,42-第一移动板,43-第一气缸,44-卡扣件,45-无杆气缸,46-移动件,441-滑槽,51-第二支架,52-升降组件,53-粉浆箱,54-粉浆箱容纳箱,61-第一支撑台,62-u型轴承座,63-第二气缸,64-推杆,65-平行四边形子机构,66-推板,71-第二支撑台,72-翻转框,73-第一铰耳,74-第二铰耳,75-连接轴,76-从动轮,77-主动轮,78-固定板,79-架杆,721-第三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5]
如图1-8所示,一种u型灯管涂粉装置,包括往复输送台,所述往复输送台左右两端的正上方分别设有上篮机构4,任一上篮机构4配合设有灯管上料篮3,灯管上料篮3内阵列设置有若干u型灯管;两上篮机构4间设有一注粉机构5,注粉机构5下方的往复输送台上对应设有一输送框2,其中一上篮机构4下方的往复输送台上对应设有另一输送框2,两输送框2通过连杆8固定连接,两输送框2均与灯管上料篮3相配合;往复输送台左右两端的前侧分别配合对应端的上篮机构4设有推篮机构6,往复输送台左右两端的后侧配合对应端的推篮机构6和灯管上料篮3设有翻篮机构7。
[0026]
本发明中,上篮机构4、推篮机构6、翻篮机构7均为两个,均分别设置在往复输送台两端,一上篮机构4用于运输一灯管上料篮3至对应端的输送框2内,如往复输送台左端正上方的上篮机构4用于将一灯管上料篮3运输至左端的输送框2内;两输送框2配合设置在往复输送台上,用于同步移动两灯管上料篮3;注粉机构5仅为一个,且设置在两上篮机构4的中间,用于对一输送框2内灯管上料篮3中的所有u型灯管进行注粉,推篮机构6推动注粉后的灯管上料篮3至翻篮机构7,翻篮机构7用于180
°
翻转注粉后的灯管上料篮3,将u型灯管内多余的荧光粉回收再利用;本发明中,由于注粉机构5设置在两上篮机构4的中间,而其中一输送框2与一上篮机构4上下对应,另一输送框2与注粉机构5上下对应,且推篮机构6与上篮机构4配合,翻篮机构7与推篮机构6配合,因此两个输送框2内的灯管上料篮3能同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举例来说,当其中一上篮机构4将灯管上料篮3放入对应的输送框2时,另一输送框2内已设置有对应的灯管上料篮3,且该输送框2设置在注粉机构5下方以对所有的u型灯管进行注粉。
[0027]
所述往复输送台包括工作台本体11,工作台本体11上部可转动安装有螺杆12,螺杆12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伺服电机13,螺杆12外配合套设移动块,移动块与其中一输送框2底部固定连接。
[0028]
本发明中,工作台本体11为长方体结构,且该工作台本体11顶面的长度大于宽度,工作台本体11顶部开槽,槽内左右两端设置轴承,两轴承用于架设螺杆12,移动块开孔,孔内设有与螺杆12相配合的螺纹,当第一伺服电机13转动时带动螺杆12在轴承内转动,使得移动块可相对螺杆12左右移动,由于移动块与其中一输送框2固定连接,且两输送框2间通过连杆8固定连接,因此两输送框2可在第一伺服电机13的作用下左右移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螺杆12的长度只要满足位于左侧的输送框2能从注粉机构5的对应位置移动到推篮机构6的对应位置即可。通过螺杆12与移动块相配合,在第一伺服电机13的作用下实现输送框2的左右移动,同时还能对输送框2进行限位,防止两输送框2前后偏移。进一步的,可在另一输送框2底部固定设置一滑块,并在工作台本体11顶部的槽内架设光轴,该滑块与光轴配合进一步保证两输送框2不会发生相对偏移,至于该滑块与该光轴的具体设置,此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0029]
所述输送框2为u型框,输送框2的两侧壁与灯管上料篮3左右两侧配合,输送框2的
高度小于灯管上料篮3的高度,输送框2的长度与灯管上料篮3的长度配合。
[0030]
本发明中,输送框2从前往后贯穿设置形成u型结构的框;这里所指的“输送框2的长度与灯管上料篮3的长度配合”指的是,灯管上料篮3能放置在输送框2内,且灯管上料篮3不会相对输送框2左右移动。
[0031]
进一步地,工作台本体11前后两侧均设置挡板,挡板的长度小于工作台本体11长度,具体来说,挡板垂直于工作台本体11,挡板左端与工作台左端设有间距,水平向间距为输送框2长度,右端的水平向间距也为输送框2长度,两挡板的间距为输送框2的宽度,用于防止灯管上料篮3相对输送框2前后移动。
[0032]
所述灯管上料篮3为顶部开口的长方形结构,灯管上料篮3内间隔设有若干隔挡件31,相邻两隔挡件31间的距离与u型灯管的管径相配合。
[0033]
本发明中,若干个隔挡件31的设置使得u型灯管从前往后阵列设置,这里的“相邻两隔挡件31间的距离与u型灯管的管径相配合”指的是u型灯管能放置在两隔挡件31间的灯管上料篮3内,且不会前后摆动;灯管上料篮3的长度与u型灯管的长度配合设置,使得u型灯管不会左右移动。
[0034]
所述上篮机构4包括第一支架41,第一支架41顶部可滑动连接第一移动板42,第一移动板42底部左右两端固定连接一第一气缸43,第一气缸43的伸缩杆端部固定连接有卡扣件44,任一灯管上料篮3左右两侧配合卡扣件44设有卡槽32,卡扣件44一侧设有滑槽441,卡槽32内配合滑槽441可转动安装有滑杆321,所述卡槽32内配合所述滑杆321设有第一限位块322。
[0035]
本发明中,两第一支架41均为倒l型结构,两第一支架41分别固定设置在往复输送台左右两侧,第一支支架的短边朝向注粉机构5延伸,左侧的第一支架41的短边底部固定连接无杆气缸45,该无杆气缸45从前往后设置,无杆气缸45的移动件46底部固定连接第一移动板42,第一移动板42横向设置,第一移动板42左右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气缸43,第一气缸43的伸缩杆固定连接卡扣件44,该卡扣件44左侧或右侧设置滑槽441,该滑槽441为呈m或y形;灯管上料篮3的左右两侧设置卡槽32,卡槽32内与滑槽441的对应侧设置滑杆321,滑杆321为z型,当第一气缸43向下移动将卡扣件44推入对应的滑槽441内,滑杆321则会沿滑槽441进入到滑槽441中部,此时滑槽441与滑杆321相对固定,无杆气缸45则将通过移动件46将灯管上料篮3移动到往复输送台左端,第一气缸43再向下移动,滑杆321则从滑槽441另一端滑出,与卡接件脱离。通过在卡槽32内设置第一限位块322,使得滑杆321的初始位置能与滑槽441一端配合,使得滑杆321能顺利滑入滑槽441,该原理与https://blog.csdn.net/anjoly/article/details/29579073中tf卡座的原理相似。
[0036]
所述注粉机构5包括第二支架51,第二支架51顶端通过升降组件52与粉浆箱53连接,粉浆箱53底部连通若干输送管,任一输送管上配合设置电磁阀。
[0037]
本发明中,该第二支架51为倒l型结构,第二支架51的短边设置在往复输送台正上方,第二支架51的短边顶部固定连接升降组件52,该升降组件52为第四气缸,第四气缸的伸缩杆贯穿第二支架51的短边并与粉浆箱53容纳箱固定连接,粉浆箱53容纳箱可拆卸连接粉浆箱53,输送管下端直径从上往下依次减小,减少输送误差带来的输送管无法与u型灯管管口配合注粉的问题。
[0038]
所述推篮机构6包括第一支撑台61,第一支撑台61顶部固定连接u型轴承座62,u型
轴承座62前侧铰接有平行四边形子机构65,u型轴承座62后侧固定连接第二气缸63,第二气缸63的伸缩杆穿设轴承孔并与推杆64固定连接,推杆64配合u型轴承座62前侧与平行四边形子机构65的其中一铰接点铰接,平行四边形子机构65远离第一支撑台61一端铰接推板66,所述推板66配合设置在对应的灯管上料篮3后侧。
[0039]
本发明中,该平行四边形子机构65由6根同等长度的长连杆8和4根同等长度的短连杆8组成,两长连杆8中点铰接形成x型铰接件,相邻两x型铰接件对应端铰接,最前侧的x型铰接件上下两端分别铰接两短连杆8,两短连杆8与推杆64铰接,最后侧的x型铰接件上下两端分别铰接另外两短连杆8,这两个短连杆8同轴铰接在u型轴承座62前侧,推杆64为u型结构,该推杆64前端与最近的x型铰接件同轴铰接。推板66在第二气缸63的作用下从后向前推动灯管上料篮3,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推板66的长度小于输送框2的长度;推篮机构6与u型结构的输送框2相配合,用于将输送框2内的灯管上料篮3推动至翻篮机构7,同时防止灯管上料篮3在推篮机构6的作用下左右转动偏移。
[0040]
所述翻篮机构7包括第二支撑台71和翻转框72,第二支撑台71顶部前侧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铰耳73,翻转框72底部前侧左右两端配合第一铰耳73设有第二铰耳74,所有第一铰耳73穿设有一连接轴75,所述连接轴75穿设所有第二铰耳74并与所有第二铰耳74固定连接,连接轴75左端固定连接从动轮76,支撑台左侧固定设置有固定板78,固定板78上固定设置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转轴固定连接主动轮77,主动轮77和从动轮76外配合设有同步带;翻转框72与灯管上料篮3的对应侧设有进口,翻转框72顶部配合所述灯管上料篮3内的u型灯管设有架杆79,翻转框72前侧内壁配合所述灯管上料篮3嵌设压力传感器。
[0041]
本发明中的主动轮77和从动轮76均为链轮,同步带(图中为示出)为链条,链条与链轮相配合,防止翻转框72在翻转过程中打滑,保证可靠性。翻转框72的高度大于灯管上料篮3的高度但小于u型灯管的高度。所述压力传感器与灯管上料篮3的前侧壁相配合,当推篮机构6推动灯管上料篮3向翻转框72运动过程中,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灯管上料篮3的前侧壁对翻转框72前侧内壁的压力,如达到预设压力,则会控制推篮机构6复原并翻转翻转框72。
[0042]
所述翻转框72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三气缸721,第三气缸721的伸缩杆贯穿翻转框72并与第二限位块连接,所述灯管上料篮3左右两侧配合第二限位块设有对应的限位槽。
[0043]
本发明中,为进一步保证翻转框72内的灯管上料篮3在翻转过程中不会掉落,当压力传感器检测灯管上料篮3的前侧壁对翻转框72前侧内壁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在翻转框72左右两侧设置的第三气缸721的伸缩杆对灯管上料篮3进行夹持,然后在主动轮77的作用下翻转翻转框72。
[0044]
本发明中,需要注意的是,支撑台前侧配合翻转后的翻转框72设有荧光粉回收框,用于回收多余的荧光粉;至于如何将翻转后的灯管上料框及其内的u型灯管取出,举例来说可通过人工在翻转后的u型灯管底部设置底板,然后人工向前拉出灯管上料槽;或者,荧光粉回收框前侧设置底座,底座向上固定设置y型接料杆,人工拉动灯管上料槽即可实现下料,此为本领域公知常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
[0045]
本发明中,需要注意的是,该u型灯管涂粉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第一伺服电机13、第二伺服电机、第一气缸43、无杆气缸45、、第二气缸63、第三气缸721、第四气
缸、压力传感器配合设置,具体如何配合设置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
[0046]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47]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