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63760发布日期:2020-09-01 18:02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避雷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多腔室间隙类型的线路避雷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具有制作简单、通流大、热量无积累、免维护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但随着该避雷器的推广和运用,发现串联主空气间隙的距离会受到风力、导线的移动和/或固定件的疲劳等原因造成偏移,偏移过大时会造成无法有效防雷,偏移过小时甚至会造成线路故障。

针对上述问题,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固定间隙多腔室串联间隙避雷器,但其侧重点在于灭弧室间距、伞裙间距、伞裙材料或放电间隙距离等,且都是一个绝缘子一个避雷器形成一个纯空气间隙的固定间隙避雷器,中间无任何支撑连接,由于绝缘子和多腔室的本体长度过长,导致两个本体之间在稍微有点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变形,从而将主空气间隙发生偏移。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用于解决现有多腔室间隙避雷器存在主空气间隙容易发生偏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包括:间隙绝缘子、支撑绝缘子、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导电支撑件和固定件;

所述支撑绝缘子和所述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固定于所述固定件上,所述间隙绝缘子和所述支撑绝缘子形成固定间隙绝缘子;

所述间隙绝缘子包括第一环氧棒、间隙绝缘子本体、高压端电极、引弧棒和放电螺杆,所述间隙绝缘子本体套接在所述第一环氧棒上,所述高压端电极和所述放电螺杆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环氧棒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高压端电极连接有引弧棒,所述引弧棒和所述放电螺杆分别连接有第一放电球和第二放电球,所述第一放电球和所述第二放电球之间形成空气间隙;

所述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和所述固定间隙绝缘子上下平行设置,所述导电支撑件连接所述固定间隙绝缘子和所述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所述导电支撑件用于将所述固定间隙绝缘子的放电传导至所述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放电球和所述第二放电球的重心位于非同一平面。

优选的,所述间隙绝缘子和所述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轴向平行且形成的平面平行于重力线方向。

优选的,所述支撑绝缘子包括第二环氧棒、支撑绝缘子本体、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

所述支撑绝缘子本体套接在所述第二环氧棒上,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绝缘子本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支撑绝缘子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固定于所述固定件上,所述支撑绝缘子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间隙绝缘子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管壁设置有导电支撑件压接孔,所述导电支撑件通过所述导电支撑件压接孔与所述固定间隙绝缘子连接。

优选的,所述间隙绝缘子还包括第三连接管;

所述第三连接管套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管内,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三连接管的管壁分别开设有第一放电螺杆孔和第二放电螺杆孔,所述放电螺杆通过所述第一放电螺杆孔和所述第二放电螺杆孔固定于所述间隙绝缘子;

所述高压端电极、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三连接管均设置有阻潮环。

优选的,所述支撑绝缘子为瓷横担绝缘子或复合外套绝缘子。

优选的,所述支撑绝缘子为瓷横担绝缘子,所述导电支撑件通过抱箍和抱箍转接板与所述支撑绝缘子连接;

所述抱箍为u型结构,所述抱箍转接板为t型结构,所述抱箍转接板螺栓连接所述抱箍和所述导电支撑件。

优选的,所述支撑绝缘子为复合外套绝缘子,所述导电支撑件通过直板金具与所述支撑绝缘子连接;

所述直板金具螺栓连接所述支撑绝缘子和所述导电支撑件。

优选的,所述固定间隙绝缘子为一体成型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包括:间隙绝缘子、支撑绝缘子、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导电支撑件和固定件;所述支撑绝缘子和所述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固定于所述固定件上,所述间隙绝缘子和所述支撑绝缘子形成固定间隙绝缘子;所述间隙绝缘子包括第一环氧棒、间隙绝缘子本体、高压端电极、引弧棒和放电螺杆,所述间隙绝缘子本体套接在所述第一环氧棒上,所述高压端电极和所述放电螺杆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环氧棒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高压端电极连接有引弧棒,所述引弧棒和所述放电螺杆分别连接有第一放电球和第二放电球,所述第一放电球和所述第二放电球之间形成空气间隙;所述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和所述固定间隙绝缘子上下平行设置,所述导电支撑件连接所述固定间隙绝缘子和所述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所述导电支撑件用于将所述固定间隙绝缘子的放电传导至所述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放电球和第二放电球之间形成的空气间隙为主空气间隙,固定间隙绝缘子和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的低压端固定在固定件的基准面上,该基准面为平面时,能够保证固定间隙绝缘子和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的低压端部在一个平面上,通过导电支撑件将固定间隙绝缘子和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连接成一体,确保主空气间隙在外力作用下无法发生偏移,保证了多腔室间隙避雷器雷电冲击动作时的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中固定间隙绝缘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中间隙绝缘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中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中导电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中支撑绝缘子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中第二环氧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中第一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中第二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中高压端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中引弧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中第三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中放电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中间隙绝缘子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中第一环氧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中支撑绝缘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中导电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中抱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中抱箍转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中支撑绝缘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中直板金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

1.支撑绝缘子;11.支撑绝缘子本体;12.第二环氧棒;13.第一连接管;14.第二连接管;131.阻潮环;132.第二环氧棒压接孔;133.第一安装固定孔;141.阻潮环;142.导电支撑件压接孔;143.通孔;144.第一放电螺杆孔;

2.间隙绝缘子;21.高压端电极;22.引弧棒;23.第三连接管;24.放电螺杆;25.空气间隙;26.间隙绝缘子本体;27.第一环氧棒;211.引弧棒压接孔;212.第一环氧棒压接孔;213.阻潮环;221.第一放电球;231.阻潮环;232.第三环氧棒压接孔;233.第二放电螺杆孔;234.第二安装固定孔;241.安装螺纹;242.连接件;243.第二放电球;

3.固定件;4.导电支撑件;5.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6.固定件;7.抱箍;8.抱箍转接板;9.导电支撑件;10.支撑绝缘子;15.支撑绝缘子;16.直板金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用于解决现有多腔室间隙避雷器存在主空气间隙容易发生偏移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的第一个实施例,包括:间隙绝缘子2、支撑绝缘子1、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5、导电支撑件4和固定件3;

支撑绝缘子1和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5固定于固定件3上,间隙绝缘子2和支撑绝缘子1形成固定间隙绝缘子;

间隙绝缘子2包括第一环氧棒27、间隙绝缘子本体26、高压端电极21、引弧棒22和放电螺杆24,间隙绝缘子本体26套接在第一环氧棒27上,高压端电极21和放电螺杆24分别设置于第一环氧棒27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高压端电极21连接有引弧棒22,引弧棒22和放电螺杆24分别连接有第一放电球221和第二放电球243,第一放电球221和第二放电球243之间形成空气间隙25;

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5和固定间隙绝缘子上下平行设置,导电支撑件4连接固定间隙绝缘子和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5,导电支撑件4用于将固定间隙绝缘子的放电传导至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放电球221和第二放电球243之间形成的空气间隙25为空气间隙,固定间隙绝缘子和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5的低压端固定在固定件3的基准面上,该基准面为平面时,能够保证固定间隙绝缘子和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5的低压端部在一个平面上,通过导电支撑件4将固定间隙绝缘子和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5连接成一体,确保空气间隙在外力作用下无法发生偏移,保证了多腔室间隙避雷器雷电冲击动作时的稳定。

进一步的,固定间隙绝缘子和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5的低压端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固定件3的基准面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放电球221和第二放电球243的重心位于非同一平面,避免了雨水连成线导致无法形成放电间隙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间隙绝缘子2和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5轴向平行且形成的平面平行于重力线方向。该多腔室间隙避雷器应用时,从空中俯视看下去,整个装置为垂直一体设计,落鸟不会跨接间隙绝缘子2和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5之间,可避免落鸟引起的短接或筑巢带来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压端电极21设置有阻潮环213并开设有引弧棒压接孔211和第一环氧棒压接孔212,高压端电极21的直径优选为φ26~40mm,高压端电极21的长度优选为44~90mm,阻潮环213外径优选为φ22~30mm,高压端电极21的表面优选进行毛糙处理;第一环氧棒压接孔212的直径优选为φ14.1~25.1mm,第一环氧棒压接孔212的深度优选为10~30mm,引弧棒压接孔211的直径优选为φ6.1~14.1mm,引弧棒压接孔211的深度优选为12~25mm,可通过扣压机将引弧棒22与高压端电极21紧紧压接在一起,保证引弧棒22中心线横向与引弧棒压接孔211中心线竖向贴合,使得引弧棒22与间隙绝缘子2水平方向垂直。第三连接管23与引弧棒22的重心不在同一平面上,避免了落鸟筑巢引起电网故障隐患及雨水连成线等隐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绝缘子1包括第二环氧棒12、支撑绝缘子本体11、第一连接管13和第二连接管14;

支撑绝缘子本体11套接在第二环氧棒12上,第一连接管13和第二连接管14分别连接于支撑绝缘子本体1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支撑绝缘子1通过第一连接管13固定于固定件3上,支撑绝缘子1通过第二连接管14与间隙绝缘子2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管14的管壁设置有导电支撑件压接孔142,导电支撑件4通过导电支撑件压接孔142与固定间隙绝缘子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间隙绝缘子2还包括第三连接管23;

第三连接管23套接于第二连接管14内,第二连接管14和第三连接管23的管壁分别开设有第一放电螺杆孔144和第二放电螺杆孔233,放电螺杆24通过第一放电螺杆孔144和第二放电螺杆孔233固定于间隙绝缘子2;

高压端电极21、第一连接管13、第二连接管14和第三连接管23均设置有阻潮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13为低压端,支撑绝缘子本体11外径优选为φ20~35mm,支撑绝缘子本体11总长度优选为220~400mm,支撑绝缘子本体11优选平均分布3~6片伞裙,且伞裙的外径优选为φ54~65mm,伞裙厚度优选为1.5~3mm,支撑绝缘子本体11前后端设置有作为阻潮环的密封硅橡胶,且密封硅橡胶的外径尺寸优选为φ32~46mm,密封硅橡胶的厚度优选为10~35m;

第二环氧棒12的直径优选为φ14~25mm,第二环氧棒12的长度优选为360~530mm,第一连接管13设置有阻潮环131,阻潮环131的外径优选为φ22~30mm,阻潮环131优选为密封硅橡胶,第一连接管13表面优选进行毛糙处理,增大密封硅橡胶与第一连接管13表面贴合的摩擦力,可有效防止密封硅橡胶与第一连接管13表面剥落形成空隙,阻潮环131可阻止空气中的潮气进入固定绝缘子本体内;

第一连接管13开设有第二环氧棒压接孔132和第一安装固定孔133,第二环氧棒压接孔132的直径优选为φ14.1~25.1mm,第二环氧棒压接孔132的深度优选为20~35mm,第一安装固定孔133的直径优选为6~16mm,第二环氧棒1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13的第二环氧棒压接孔132可通过扣压机扣压成一体;

第一连接管13的外径优选为φ26~40mm,第一连接管13的长度优选为40~80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管14设置有阻潮环141并开设有导电支撑件压接孔142、通孔143和第一放电螺杆孔144;

第一连接管13的外径优选为φ26~40mm,长度优选为63~138mm;

阻潮环141外径优选为φ22~30mm,第一连接管13的表面优选进行毛糙处理;

导电支撑件压接孔142的直径优选为φ6.1~14.1mm,深度优选为12~25mm;

通孔143的直径优选为φ14.1~25.1mm。导电支撑件压接孔142和导电支撑件4可通过扣压机扣压成一体,通孔143的两端可通过扣压机将第二环氧棒12紧紧扣压在一起,且第二连接管14的一端面距离第一连接管13上端固定于90~360mm之间;

进一步的,第一放电螺杆孔144的螺纹优选为m5~m1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引弧棒22的直径优选为φ6~14mm;

第一放电球221的直径优选为φ6~30mm;

进一步地,引弧棒22外表面优选通过模具单独硫化包胶,包胶厚度优选为1.5~4mm,保证第一放电球221外漏在空气中;

可通过扣压机将引弧棒22与高压端电极21紧紧压接在一起,保证引弧棒22中心线横向与引弧棒压接孔211中心线竖向贴合时,第一放电球221与放电螺杆24的第二放电球243形成空气间隙25;

进一步地,间隙绝缘子22安装时引弧棒22中心线横向与地平线平齐,避免了落鸟筑巢引起电网故障隐患及雨水连成线等隐患。

优先地,空气间隙25距离优选为30mm~50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连接管23为低压端电极,第三连接管23设置有阻潮环231并开设有第三环氧棒压接孔232、第二放电螺杆孔233和第二安装固定孔234;

第三连接管23外径优选为φ26~40mm,长度优选为40~80mm;

阻潮环231外径优选为φ22~30mm,第三连接管23的表面优选进行毛糙处理;

第三环氧棒压接孔232的直径优选为φ14.1~25.1mm,深度优选为20~35mm;

第二放电螺杆孔233的螺纹优选为m5~m10;

第二安装固定孔234的孔径优选为6~16mm;

放电螺杆24包括安装螺纹241、连接件242和第二放电球243,可通过连接件242将放电螺杆24拧紧在第三连接管23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间隙绝缘子本体26外径优选为φ20~35mm,间隙绝缘子本体26总长度优选为90~190mm,间隙绝缘子本体26优选平均分布2~4片伞裙,且伞裙的外径优选为φ54~95mm,伞裙厚度优选为1.5~3mm,间隙绝缘子本体26前后端设置有作为阻潮环的密封硅橡胶,且密封硅橡胶的外径尺寸优选为φ32~46mm,密封硅橡胶的厚度优选为10~35m;

第一环氧棒27的直径优选为φ14~25mm,第一环氧棒27的长度优选为100~180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腔室间隙避雷器采用上述间隙绝缘子2,且在固定间隙绝缘子与多腔室避雷器本体之间增加了导电支撑件4,确保空气间隙在外力作用下无法发生偏移,保证了多腔室间隙避雷器雷电冲击动作时的稳定,避免空气间隙的距离因风偏、导线舞动、金具疲劳等原因造成偏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腔室间隙避雷器通过设置引弧棒22的安装方向,能够有效降低在现场运行中由于落鸟筑巢可能会引起电网故障的隐患;

在现场长时间运行中,由于空气的湿度和雨水的冲刷及橡胶的老化后潮气会沿着硅橡胶与金具的外部慢慢渗透,使得绝缘子的绝缘强度减弱,甚至造成无法绝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腔室间隙避雷器在高压端电极21、第一连接管13、第二连接管14和第三连接管23均设置有阻潮环,有效防止潮气的渗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腔室间隙避雷器中,固定间隙绝缘子可为分体式,也可为一体成型结构,间隙绝缘子2与支撑绝缘子1可完全相互独立,间隙绝缘子2可与多种类型的支撑绝缘子1进行组合,方便结构的转换,能够适应现场复杂的安装环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通过将第一环氧棒27的两端分别与高压端电极21和第三连接管23扣压形成一个整体,在硫化机模具里独立制造成型后,将引弧棒22与高压端电极21的引弧棒压接孔211扣压,再将放电螺杆24拧紧在第三连接管23的第二放电螺杆孔233内,使放电螺杆24的第二放电球243与引弧棒22的第一放电球221保证在30~50mm的距离内,形成一个固定空气间隙2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腔室间隙避雷器可用于电力系统输配线线路过电压防护,可作为多种线路绝缘子的10kv多腔室间隙避雷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绝缘子1和间隙绝缘子2可在一个硫化机模具里一次成型形成一个整体,硫化机模具也可单独制作出间隙绝缘子2。

支撑绝缘子1和间隙绝缘子2可根据现场实际10kv架空线路绝缘子的特点、杆塔结构、用户需求等因素,生产不同的结构,与10kv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5连接,形成多种安装结构,支撑绝缘子1和间隙绝缘子2可通过压接形成一个整体,通过与10kv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5连接形成整体带固定外串联间隙的防雷装置;支撑绝缘子1和间隙绝缘子2还可分别模压成型,形成两个独立的部件,通过与现场10kv架空线路绝缘子不同的连接方式,形成多种带固定外串联间隙的防雷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腔室间隙避雷器充分考虑到固定间隙绝缘子和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本体5之间无任何固定支撑,能够保证空气间隙不易发生偏移,减少落鸟筑巢风险,避免雨水连线工况的出现,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的第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的第二个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参阅图17至图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的第二个实施例中,支撑绝缘子10为瓷横担绝缘子,导电支撑件9通过抱箍7和抱箍转接板8与支撑绝缘子10连接;

抱箍7为u型结构,抱箍转接板8为t型结构,抱箍转接板8螺栓连接抱箍7和导电支撑件9。固定件6如图20所示。其它同第一个实施例,此处不做赘述。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的第二个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的第三个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参阅图23至图25,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的第三个实施例中,支撑绝缘子15为复合外套绝缘子,导电支撑件9通过直板金具16与支撑绝缘子15连接;

直板金具16螺栓连接支撑绝缘子15和导电支撑件9。其它同第一个实施例,此处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