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维修的智能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1933发布日期:2021-01-26 14:31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维修的智能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维修的智能变压器。


背景技术:

[0002]
变压器由铁芯(或磁芯)和线圈组成,线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绕组,其中接电源的绕组叫初级线圈,其余的绕组叫次级线圈。它可以变换交流电压、电流和阻抗。最简单的铁心变压器由一个软磁材料做成的铁心及套在铁心上的两个匝数不等的线圈构成,铁心的作用是加强两个线圈间的磁耦合。为了减少铁内涡流和磁滞损耗,铁心由涂漆的硅钢片叠压而成;两个线圈之间没有电的联系,线圈由绝缘铜线(或铝线)绕成。一个线圈接交流电源称为初级线圈(或原线圈),另一个线圈接用电器称为次级线圈(或副线圈)。实际的变压器是很复杂的,不可避免地存在铜损(线圈电阻发热)、铁损(铁心发热)和漏磁(经空气闭合的磁感应线)等,为了简化讨论这里只介绍理想变压器。理想变压器成立的条件是:忽略漏磁通,忽略原、副线圈的电阻,忽略铁心的损耗,忽略空载电流(副线圈开路原线圈线圈中的电流)。例如电力变压器在满载运行时(副线圈输出额定功率)即接近理想变压器情况。
[0003]
现有的变压器装置中,在前散热装置上,因需要长时间放置在外面,所以在前散热装置上会残留大量的灰尘和杂物,会导致前散热装置上积攒大量灰尘堵塞,不能完成降温散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一种便于维修的智能变压器。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机体外壳和支座,所述支座的底端与机体外壳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座的底端电性连接有电源接头,所述电源接头贯穿于机体外壳的底端,所述支座的外形轮廓为等腰梯形,所述支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风扇,所述风扇的外形轮廓为扇叶型,且电机的截面尺寸小于风扇的截面尺寸,所述电机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机体外壳的内壁上,所述机体外壳的内壁顶端和底端中部电性连接有电磁圈,所述电磁圈的截面尺寸小于机体外壳的截面尺寸。
[0006]
优选的,所述机体外壳远离电机的一端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截面尺寸小于机体外壳的截面尺寸,所述出风口的外形轮廓为矩形设置。
[0007]
优选的,所述机体外壳的顶端嵌合连接有下盖板,所述下盖板的顶端螺纹连接有上盖板,所述下盖板与上盖板的截面尺寸一致,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的连接处螺纹连接有螺栓,且螺栓呈一字型均匀布置。
[0008]
优选的,所述上盖板嵌合连接有高压套管,所述上盖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截面尺寸大于高压套管的截面尺寸,且高压套管呈一字型均匀布置,所述高压套管的高度大于冷凝管的高度。
[0009]
优选的,所述上盖板的顶端开设有散热管,所述上盖板的顶端电性连接有转接头,所述散热管的高度大于转接头的高度,所述转接头与散热管的轴心在同一水平面上。
[0010]
优选的,所述机体外壳的前端开设有前散热装置,所述前散热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鳍片,所述机体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散热装置,所述机体外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下盖板的顶端开设有安装组。
[0011]
有益效果
[0012]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在机体外壳内部的电机和风扇,因底座底端开设有电源接头,接上电源后,电机开始工作,电机带动风扇转动,因风扇呈扇叶状,表面有弧度,可以向远离电机一端的出风口对准散热,另一端可以将残留在前散热装置上的灰尘和杂质,吸入机体外壳内部,这时断电,灰尘和杂物静置在机体外壳内部,再通电对上一次的灰尘和杂物吹出出风口。
[0013]
2、本事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在机体外壳上端的下盖板和与下盖板螺纹连接的上盖板,在日常的维修中,可以通过螺栓进行拆卸,因下盖板和机体外壳是嵌合连接,在需要对内部进行维修时,可以直接将下盖板直接取出,在安装组的内部开设有与高压套管、转接头、冷凝管相互匹配的孔洞,可直接转动连接,更加方便拆卸和维修。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维修的智能变压器轴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维修的智能变压器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维修的智能变压器下盖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维修的智能变压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例说明:
[0019]
1、机体外壳;2、散热鳍片;3、侧散热装置;4、螺栓;5、前散热装置;6、散热管;7、下盖板;8、冷凝管;9、高压套管;10、转接头;11、上盖板;12、底座;13、安装组;14、电磁圈;15、电机;16、支座;17、电源接头;18、风扇;19、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1]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0022]
具体实施例一:
[0023]
参照图1-2,一种便于维修的智能变压器,包括机体外壳1和支座16,支座16的底端与机体外壳1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支座16的底端电性连接有电源接头17,电源接头17贯穿于机体外壳1的底端,支座16的外形轮廓为等腰梯形,支座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5,电机1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风扇18,风扇18的外形轮廓为扇叶型,且电机15的截面尺寸小于风扇18的截面尺寸,电机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机体外壳1的内壁上,机体外壳1的内壁顶端和底端中部电性连接有电磁圈14,电磁圈14的截面尺寸小于机体外壳1的截面尺寸。
[0024]
具体实施例二:
[0025]
参照图3-4,一种便于维修的智能变压器,机体外壳1远离电机15的一端开设有出风口19,出风口19的截面尺寸小于机体外壳1的截面尺寸,出风口19的外形轮廓为矩形设置,机体外壳1的顶端嵌合连接有下盖板7,下盖板7的顶端螺纹连接有上盖板11,下盖板7与上盖板11的截面尺寸一致,上盖板11与下盖板7的连接处螺纹连接有螺栓4,且螺栓4呈一字型均匀布置,上盖板11嵌合连接有高压套管9,上盖板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冷凝管8,冷凝管8的截面尺寸大于高压套管9的截面尺寸,且高压套管9呈一字型均匀布置,高压套管9的高度大于冷凝管8的高度,上盖板11的顶端开设有散热管6,上盖板11的顶端电性连接有转接头10,散热管6的高度大于转接头10的高度,转接头10与散热管6的轴心在同一水平面上,机体外壳1的前端开设有前散热装置5,前散热装置5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鳍片2,机体外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散热装置3,机体外壳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2,下盖板7的顶端开设有安装组13。
[002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通过设置在机体外壳1内部的电机15和风扇18,因底座12底端开设有电源接头17,接上电源后,电机15开始工作,电机15带动风扇18转动,因风扇18呈扇叶状,表面有弧度,可以向远离电机15一端的出风口19对准散热,另一端可以将残留在前散热装置5上的灰尘和杂质,吸入机体外壳1内部,这时断电,灰尘和杂物静置在机体外壳1内部,再通电对上一次的灰尘和杂物吹出出风口19,通过设置在机体外壳1上端的下盖板7和与下盖板7螺纹连接的上盖板11,在日常的维修中,可以通过螺栓4进行拆卸,因下盖板7和机体外壳1是嵌合连接,在需要对内部进行维修时,可以直接将下盖板7直接取出,在安装组13的内部开设有与高压套管9、转接头10、冷凝管8相互匹配的孔洞,可直接转动连接,更加方便拆卸和维修。
[0027]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8]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