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取式电池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79707发布日期:2021-01-23 10:06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抽取式电池仓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存放锂电池组件的抽取式电池仓。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动车也越来越被认为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一般采用电池为电动车供电,电池放置在电池仓内,电池仓只起到存放和保护电池的作用,需要充电时,将电池拆卸下来进行充电,充完之后再放置到电池仓,使用起来非常麻烦;因此后来出现了可在电池仓内实现电池充放电的技术,但此类电池仓在行进过程中,电池在电池仓内容易发生晃动,造成电连接器接触不良甚至损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抽取式电池仓,该电池仓包括上盖和仓体,通过设于上盖的拎把锁和设于仓体的卡合件而将电池仓锁紧;同时利用上盖内部设计的卡条和弹性垫压紧电池仓内的锂电池组件,保证底部的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路面颠簸而松动,而发生断电或损坏的情况。
[0004]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抽取式电池仓,该电池仓用于存放锂电池组件,所述电池仓包括仓体以及盖合于该仓体的上盖,所述仓体包括底盖以及固设有该底盖四周的侧壁,所述上盖上设有可在该上盖上滑动的拎把锁,所述侧壁上设有卡合件,所述拎把锁能够卡入该卡合件内而将上盖和仓体锁紧,所述锂电池组件的下端固定设有电池端连接器,所述底盖上固定设有机车端连接器,当锂电池组件置于该仓体内时,所述电池端连接器和机车端连接器相结合。
[0006]
优选地,所述卡合件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侧壁,另一侧与侧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上盖向上凸起形成安装轴,该安装轴内设有安装槽,所述拎把锁的两端插入安装槽内且能够沿该安装槽进行水平滑动,该拎把锁能够卡入所述卡合件与侧壁之间的间隙。
[0007]
优选地,所述上盖的一端设有缺口,在该缺口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弹性卡扣,所述卡合件的内侧设有卡点。
[0008]
优选地,所述拎把锁为金属圆棒折弯而成,该拎把锁呈c形结构,所述弹性卡扣为方形条,其中弹性卡扣仅有一个侧边连接于上盖。
[0009]
优选地,所述上盖的内侧设有若干压条,该压条上设有若干弹性垫,当上盖锁紧于仓体上,该弹性垫26压住锂电池组件。
[0010]
优选地,所述压条为金属材质制成且呈c字型,该压条的两端通过插槽安装于上盖内,所述压条上设有弹性垫安装孔,该弹性垫固定于该安装孔内,所述弹性垫为橡胶材质制成的弹性垫。
[0011]
优选地,所述仓体的侧壁设有若干平行布置的导向筋,所述底盖内设有若干定位柱,所述锂电池组件的下端设有若干供该定位柱插入的定位槽。
[0012]
优选地,在底盖上机车端连接器的四周设有均匀分布的三个定位柱,相应地,在锂电池组件的下端设有三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柱呈圆台型,且在定位柱上设有排气槽,所述底盖外侧设有电线固定件。
[0013]
优选地,所述上盖铰接于所述仓体的侧壁,所述仓体为上端开口的长方体筒状结构且其侧壁与底盖为一体成型件。
[0014]
优选地,所述上盖的内侧设有向下凸出的结合部,该结合部插紧于该仓体的上端开口处。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盖和仓体,上盖外侧设有拎把锁,上盖内侧设有压条,压条上设有弹性垫,所述仓体上设有卡合件,上盖一侧与仓体铰链,这样便于将上盖打开或盖合于仓体上,将上盖盖合于仓体时,上盖另一侧通过拎把锁与仓体上的卡合件相互卡合,而将电池仓锁定,因此拎把锁和卡合件的设计提高了电池仓的锁紧强度,同时利用上盖内部设计的卡条和弹性垫压紧电池仓内的锂电池组件,保证底部的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路面颠簸而松动,进而发生断电或损坏的情况;同时,拎把锁和卡合件的设计也防止了压条给予上盖的反作用力而将上盖顶开,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紧凑,便于存取电池组件,既固定了电池仓内的锂电池组件,又提升了上盖和仓体的结合力,从而提高了电池仓整体的抗颠簸强度。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9]
图4为图3中沿a-a处的剖视图;
[0020]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0021]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22]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0023]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开状态图;
[0024]
图9为本实用新型空仓时的打开状态图;
[0025]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空仓时另一视角的打开状态图;
[0026]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锂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锂电池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装入锂电池组件的流程图;
[0029]
图14为图13中c处的放大图;
[0030]
图中:10-锂电池组件,11-电池端连接器,12-定位槽,20-上盖,21-安装轴,22-安装槽,23-弹性卡扣,24-缺口,25-压条,26-弹性垫,27-结合部,30-仓体,31-侧壁,32-底盖,33-电线固定件,34-凸沿,35-卡合件,36-卡点,37-定位柱,38-机车端连接器,39-排气槽,40-拎把锁。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2]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33]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0034]
实施例:如图1-14所示,一种抽取式电池仓,该电池仓用于存放锂电池组件10,其特征在于:该电池仓包括仓体30以及盖合于该仓体的上盖20,所述仓体30包括底盖32以及固设有该底盖四周的侧壁31,所述上盖20上设有可在该上盖上滑动的拎把锁40,所述侧壁31上设有卡合件35,所述拎把锁40能够卡入该卡合件35内而将上盖20和仓体30锁紧,所述锂电池组件10的下端固定设有电池端连接器11,所述底盖32上固定设有机车端连接器38,当锂电池组件10置于该仓体30内时,所述电池端连接器11和机车端连接器38相结合。本电池仓固定于机车端,用于存放锂电池组件10并可实现电池的充放电功能,锂电池组件通过电池端连接器和机车端连接器相结合而给机车供电,上盖20一侧与仓体30铰链,这样便于将上盖打开或盖合于仓体30上,另一侧通过拎把锁40与仓体上的卡合件35相互卡合,而将电池仓锁定,因此拎把锁和卡合件的设计提高了电池仓的锁紧强度,同时利用上盖内部设计的卡条和弹性垫压紧电池仓内的锂电池组件10,保证底部的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路面颠簸而松动,造成断电;同时,拎把锁和卡合件的设计也防止了卡条给予上盖的反作用力而将上盖顶开,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既固定了锂电池组件,又提升了上盖和仓体的结合力,从而提高了电池仓整体的抗颠簸强度。
[0035]
如图8所示,所述上盖20铰接于所述仓体的侧壁31,所述仓体30为上端开口的长方体筒状结构且其侧壁与底盖为一体成型件。所述上盖20的内侧设有向下凸出的结合部27,该结合部插紧于该仓体30的上端开口处,所述上盖与仓体的一侧壁通过金属插销等铰链件连接,上盖20能够绕该铰接处翻转。
[0036]
如图4所示,所述卡合件35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侧壁31,另一侧与侧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上盖20向上凸起形成安装轴21,该安装轴21内设有安装槽22,所述拎把锁40的两端插入安装槽22内且能够沿该安装槽进行水平滑动,该拎把锁40能够卡入所述卡合件与侧
壁之间的间隙。卡合件35呈反“7”字型,该安装槽22为矩形槽,在本实施例中,仓体30的四周侧壁水平地向外延伸形成凸沿34,所述上盖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侧壁的凸沿34,而卡合件35设于第二侧壁的凸沿34上,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互平行,当上盖盖合于该仓体30时,上盖通过拎把锁锁紧于卡合件35;将拎把锁40滑至安装槽的前端时,拎把锁卡入卡合件35内,将拎把锁40滑至安装槽的后端时,拎把锁脱离卡合件,向上转动拎把锁后向上提起拎把锁而将上盖打开。
[0037]
如图8所示,所述上盖20的一端设有缺口24,在该缺口24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弹性卡扣23,所述卡合件35的内侧设有卡点36。所述拎把锁40为金属圆棒折弯而成,该拎把锁呈c形结构,所述弹性卡扣23为方形条,其中弹性卡扣仅有一个侧边连接于上盖20。当上盖20盖设于仓体30上时,卡合件35刚好从空隙中伸出,两个弹性卡扣23分别位于卡合件的两侧,需要锁定电池仓时,将拎把锁40朝向卡合件处滑动直至该拎把锁滑入卡合件与侧壁之间的间隙,而将上盖与仓体锁定,在此过程中,拎把锁会滑到弹性卡扣23,弹性卡扣23在拎把锁的作用下会向下避让,便于拎把锁顺利越过卡合件内侧的卡点,拎把锁抵靠于卡合件内壁,操作人员松开拎把锁,弹性卡扣23自然弹起,拎把锁被卡点36所限位,防止拎把锁滑出卡合件35;需要打开电池仓时,反方向滑动拎把锁40,同样拎把锁40通过弹性卡扣越过卡点,使该拎把锁滑出卡合件与侧壁之间的间隙。
[0038]
如图9所示,所述上盖20的内侧设有若干压条25,该压条25上设有若干弹性垫26,当上盖20锁紧于仓体30上,该弹性垫26压住锂电池组件。所述压条25为金属材质制成且呈c字型,该压条25的两端通过插槽安装于上盖20内,所述压条25上设有弹性垫安装孔,该弹性垫26固定于该安装孔内,所述弹性垫为橡胶材质制成的弹性垫。本实施例中,上盖内侧设有两条压条25,每个压条上设有两个弹性垫26,通过四个受力点均匀地压紧锂电池组件10,保证底部的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路面颠簸而松动,造成断电。
[0039]
如图10-12所示,所述仓体的侧壁31设有若干平行布置的导向筋,所述底盖32内设有若干定位柱37,所述锂电池组件10的下端设有若干供该定位柱37插入的定位槽12。在底盖上机车端连接器38的四周设有均匀分布的三个定位柱37,相应地,在锂电池组件的下端设有三个定位槽12,所述定位柱37呈圆台型,且在定位柱上设有排气槽39,所述底盖32外侧设有电线固定件33。所述导向筋用于锂电池组件10插入仓体30时的粗定位,通过定位槽和定位柱准确定位锂电池组件的位置使得电池端连接器11和机车端连接器精确结合;定位柱设有呈上小下大的圆台型结构便于定位槽12对位。
[0040]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如图13所示,图中箭头表示动作流向,步骤如下:
[0041]
步骤一:将锂电池组件10沿着导向筋放入仓体30内,并使得锂电池组件上的定位槽12配合于底盖32上的定位柱37,而将电池端连接器11与机车端连接器38准确配合;
[0042]
步骤二:将上盖20盖合于仓体30,上盖上的结合部27插紧于所述仓体内,将拎把锁40朝向卡合件处滑动,拎把锁滑于弹性卡扣23上,弹性卡扣23在拎把锁的作用下会向下避让,使拎把锁顺利越过卡合件内侧的卡点36,直至拎把锁抵靠于卡合件内壁,操作人员松开拎把锁,弹性卡扣23自然弹起使拎把锁被卡点36限定,而将上盖与仓体锁紧;
[0043]
步骤三:需要打开电池仓时,反方向滑动拎把锁40,同样拎把锁40通过弹性卡扣越过卡点36,使该拎把锁滑出卡合件35和弹性卡扣23,向上转动拎把锁后再将拎把锁40向上提起而将上盖打开。
[0044]
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