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式防水倾斜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9886发布日期:2020-12-25 08:15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机械式防水倾斜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械式防水倾斜开关。



背景技术:

倾斜开关是指垂直悬挂的倾斜开关探头在受到外力作用且偏离垂直位置17度以上时,倾斜开关内部的金属球触点动作,常闭触点断开。当外力撤销后,倾斜开关恢复到垂直状态,金属球触点复又闭合。

如申请号为cn200610127500.7(授权公告号为cn101150025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倾斜开关,该倾斜开关包括:盖体、底座、一对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接触球;盖体与底座形成内空箱形体以容置接触球;一对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通过底座一侧的穿孔穿入底座内,这些端子在高低位置及穿入长度上存在差别,接触球在正常状态下靠近该第二端子,当底座的盖体侧抬起时,接触球先与第二端子接触继而与第一端子接触形成闭合回路,此时,当底座往反方向倾斜,接触球脱离第一端子而切断回路。该倾斜开关采用三端子支撑;该三端子因设置位置的高度及穿入该底座内的长度有别而产生段差,通过变更段差的大小,或通过调整设置在底座底面内侧导引条的高度,可以变更该接触球与该第一端子接触所需的角度。上述专利中的倾斜开关通过接触球在底座内滚动实现与不同的端子接触,从而能实现开关的开或关状态的切换。但该开关状态的切换只能利用接触球的重力作用,需要的信号反应时间长,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开关状态切换更加迅速且导电接触面积更广的机械式防水倾斜开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械式防水倾斜开关,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导线、第二导线以及在壳体内滚动的金属球,用于通过金属球实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之间导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与第一导线连通的第一导电件以及与第二导线连通的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相对设置,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之间,用于将金属球限位在弹性件、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之间形成的区域内滚动。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壳体上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出口相对的内壁上。

具体的,所述第一导电件的第一端与第二导电件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金属球的直径,所述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之间形成自第一导电件的第一端与第二导电件的第一端之间向第一导电件的第二端与第二导电件的第二端之间距离依次增大的锥形滚动空间。

为了便于固定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所述壳体内的底部向上延伸形成支撑柱,所述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的两端均分别延伸形成与支撑柱相固定的弧形壁,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一弧形壁前端设有具有导线性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套设在第一导线的导电极外侧,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一弧形壁前端设有具有导线性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套设在第二导线的导电极外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的中部均设有能方便金属球接触的凹槽。

为了实现防水性,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用于将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部分外伸于壳体的开孔,所述开孔处设有过盈配合的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套设在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外侧。

为了便于装配,所述壳体由相互配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对合而成,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容置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倾斜开关的壳体内设置分别与两导线连通的导电件以及弹性件,从而使该金属球限位在导电件与两导电件形成的区域内滚动,增加了导电的接触面积,另外该倾斜开关在倾斜一定角度时,该倾斜开关内部的金属球能压缩该弹性件,并在恢复原状态时,则该弹性件产生的弹性形变能加速金属球的运动,进而能缩短该倾斜开关的状态切换,缩短信号反应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械式防水倾斜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隐藏上壳体);

图3为图1中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机械式防水倾斜开关包括壳体1以及设于壳体1内的开关组件,其中,壳体1由相互配合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对合而成,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之间形成能容纳开关组件的容置空间;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导线2、第二导线3以及在壳体1内滚动的金属球4,用于通过金属球4实现第一导线2和第二导线3之间导通。

为了增大第一导线2和第二导线3之间的接触面积,壳体1内设有与第一导线2连通的第一导电件5以及与第二导线3连通的第二导电件6,第一导电件5和第二导电件6相对设置;另外,壳体1内还设有弹性件7,弹性件7设于第一导电件5和第二导电件6之间,用于将金属球4限位在弹性件7、第一导电件5和第二导电件6之间形成的区域内滚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7为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壳体1上与第一导线2和第二导线3出口相对的内壁上,该弹簧能被金属球4压缩且该金属球4能在该弹簧的弹力下回弹。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件5的第一端与第二导电件6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金属球4的直径,第一导电件5和第二导电件6之间形成自第一导电件5的第一端与第二导电件6的第一端之间向第一导电件5的第二端与第二导电件6的第二端之间距离依次增大的锥形滚动空间。弹性件7可以处于第一导电件5的第一端与第二导电件6的第一端之间,当然也处于第一导电件5的第二端与第二导电件6的第二端之间。金属球4限位在该滚动空间内滚动,当金属球4处于第一导电件5的第一端与第二导电件6的第一端之间时,则该金属球4与第一导电件5和第二导电件6导通。

另外,为了增加金属球4滚动接触的面积,第一导电件5和第二导电件6的中部均设有能方便金属球4接触的凹槽。

为了能使上述的第一导电件5和第二导电件6稳固的安装在壳体1内,下壳体12的底部设有向上延伸的支撑柱121,第一导电件5和第二导电件6的两端均分别延伸形成与支撑柱121相固定的弧形壁,第一导电件5的一弧形壁前端设有具有导线性的第一接口51,第一接口51套设在第一导线2的导电极外侧,第二导电件6的一弧形壁前端设有具有导线性的第二接口61,第二接口61套设在第二导线3的导电极外侧。本实施例中,支撑柱121为4个,第一导电件5两端的弧形壁分别与两个支撑柱121相固定,第二导电件6两端的弧形壁分别与两个支撑柱121相固定,通过支撑柱121能将第一导线件5和第二导电件6分别固定在下壳体12上。

壳体1上还开设有用于将第一导线2和第二导线3部分外伸于壳体1的开孔13,为了使该倾斜开关具有防水性,开孔13处设有过盈配合的绝缘套8,绝缘套8套设在第一导线2和第二导线3外侧,用于对第一导线2和第二导线3进行保护。本实施例中,开孔13由开设在上壳体11上的半圆形开孔和下壳体12上的半圆形开孔相对合而成。另外,为了使第一导线2和第二导线3的输出端不互相接触,第一导线2和第二导线3呈y字型外伸于壳体1外,且第一导线2和第二导线3的y字型设置的集合处还设有第一安装座122,上壳体11上开设有与该安装座相配合的第一安装孔111,通过螺栓9装配安装孔111和安装座122从而实现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之间的装配,当然,该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外侧还分别设有实现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之间的装配的第二安装座123和第二安装孔112。

该倾斜开关可以设置成常闭开关,也可以设置成常开开关,本实施例中以常闭开关为例进行说明,在使用时,该倾斜开关可以用于产品的开盖检测,通过将该倾斜开关安装在具有翻盖的产品上,初始状态时,金属球4处于第一导电件5的第一端与第二导电件6的第一端之间,此时该金属球4与第一导电件5和第二导电件6相接触,从而使第一导线2和第二导线3相导通,该倾斜开关处于常闭状态;当产品的盖体打开一定角度时,则金属球4在重力的作用下往弹簧侧运动,则该倾斜开关的第一导线2和第二导线3之间不导通,该倾斜开关处于打开状态,且随着盖体打开超过一定角度时,则该金属球一直压缩弹簧,之后当打开的盖体关闭后,则该金属球在弹力和重力的双重作用下加速回弹,此时金属球4实现第一导线2和第二导线3之间导通,从而能使常闭开关关闭,实现产品的开盖检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