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5288发布日期:2020-11-03 23:48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电池组保护装置能够为电动汽车的电池组提供保护。

然而,现有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保护装置保护性能不佳,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无法为电池组提供有效的减震防护,且现有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保护装置散热性能不佳,无法在提供防护的同时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提供有效的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市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保护装置保护性能不佳,且散热性能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外侧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关于保护外壳的垂直中心线等间隔对称分布有五组,所述散热孔外侧固定连接有防尘板,且防尘板与散热孔相适配,所述保护外壳上端固定连接有风扇防护罩,所述保护外壳内侧固定连接有装置内壳,所述装置内壳下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套筒,且减震弹簧套筒关于装置内壳的垂直中心线等间隔对称分布有两组,所述装置内壳上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套筒,且减震弹簧套筒关于装置内壳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所述装置内壳后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套筒,且减震弹簧套筒关于装置内壳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所述保护外壳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磁片,且第一减震磁片关于保护外壳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所述装置内壳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磁片,且第二减震磁片关于装置内壳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且第一减震磁片与第二减震磁片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保护外壳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减震磁片,所述装置内壳后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减震磁片,且第三减震磁片与第四减震磁片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保护外壳内侧开设有风扇槽,所述风扇槽内侧转动连接有散热风扇,且散热风扇与风扇防护罩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保护装置,在保护外壳与装置内壳之间设置有数组减震弹簧套管,通过减震弹簧套管的减震作用,使内部的电池组得到有效的保护;

2、该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保护装置,设置有两组磁力减震块,通过磁力减震块的减震作用,可进一步的提高保护装置对内部电池组的保护效果,进而有效降低震动与撞击对电池组的影响;

3、该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保护装置,设置有散热风扇,通过装置两侧五组散热孔的配合,使电池组得到充分的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护外壳;2、散热孔;3、防尘板;4、风扇防护罩;5、装置内壳;6、减震弹簧套筒;7、第一减震磁片;8、第二减震磁片;9、第三减震磁片;10、第四减震磁片;11、风扇槽;12、散热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外壳1,保护外壳1外侧开设有散热孔2,且散热孔2关于保护外壳1的垂直中心线等间隔对称分布有五组,散热孔2外侧固定连接有防尘板3,且防尘板3与散热孔2相适配,保护外壳1上端固定连接有风扇防护罩4,保护外壳1内侧固定连接有装置内壳5,装置内壳5下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套筒6,且减震弹簧套筒6关于装置内壳5的垂直中心线等间隔对称分布有两组,装置内壳5上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套筒6,且减震弹簧套筒6关于装置内壳5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装置内壳5后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套筒6,且减震弹簧套筒6关于装置内壳5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实现防护减震作用,保护外壳1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磁片7,且第一减震磁片7关于保护外壳1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装置内壳5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磁片8,且第二减震磁片8关于装置内壳5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且第一减震磁片7与第二减震磁片8相适配,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

进一步的,保护外壳1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减震磁片9,装置内壳5后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减震磁片10,且第三减震磁片9与第四减震磁片10相适配,提供多方位高效减震。

进一步的,保护外壳1内侧开设有风扇槽11,风扇槽11内侧转动连接有散热风扇12,且散热风扇12与风扇防护罩4相适配,实现电池的高效散热。

工作原理:将电池组安装入装置内壳5内,装置内壳5上端、下端与后端的减震弹簧套筒6能够为电池组提供有效的减震效果,通过第一减震磁片7与第二减震磁片8的配合,可进一步提高电池组垂直方向的减震功能,通过第三减震磁片9与第四减震磁片10的配合,可进一步提高电池组水平方向的减震功能,在使用过程中,风扇槽11内的散热风扇12工作,自保护外壳1两侧的散热孔2处吸收外界空气,为电池组降温,并将装置内部的热空气通过风扇保护罩4排出,散热孔2外侧的防尘板3能够阻挡外界灰尘进入装置内部,风扇防护罩能够防止外界异物对散热风扇12造成损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外侧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关于保护外壳的垂直中心线等间隔对称分布有五组,所述散热孔外侧固定连接有防尘板,且防尘板与散热孔相适配,所述保护外壳上端固定连接有风扇防护罩,所述保护外壳内侧固定连接有装置内壳,所述装置内壳下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套筒,且减震弹簧套筒关于装置内壳的垂直中心线等间隔对称分布有两组,所述装置内壳上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套筒,且减震弹簧套筒关于装置内壳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所述装置内壳后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套筒,且减震弹簧套筒关于装置内壳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所述保护外壳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磁片,且第一减震磁片关于保护外壳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所述装置内壳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磁片,且第二减震磁片关于装置内壳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且第一减震磁片与第二减震磁片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减震磁片,所述装置内壳后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减震磁片,且第三减震磁片与第四减震磁片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内侧开设有风扇槽,所述风扇槽内侧转动连接有散热风扇,且散热风扇与风扇防护罩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外侧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关于保护外壳的垂直中心线等间隔对称分布有五组,所述散热孔外侧固定连接有防尘板,且防尘板与散热孔相适配,所述保护外壳上端固定连接有风扇防护罩。该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保护装置,在保护外壳与装置内壳之间设置有数组减震弹簧套管,通过减震弹簧套管的减震作用,使内部的电池组得到有效的保护;设置有两组磁力减震块,通过磁力减震块的减震作用,可进一步的提高保护装置对内部电池组的保护效果,进而有效降低震动与撞击对电池组的影响;设置有散热风扇,通过装置两侧五组散热孔的配合,使电池组得到充分的散热。

技术研发人员:郝伟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郝伟君
技术研发日:2020.06.12
技术公布日:2020.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