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施工的重复接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86995发布日期:2021-03-23 11:21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基于建筑施工的重复接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建筑施工的重复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建筑施工现场在筏板及主体施工阶段,施工配电系统及外脚手架等需要接地的部位由于无法埋设接地体,重复接地难以规范实施,且该工作属于比较频繁的重复性工作,必须根据现场施工动态,随时听从土建施工作业人员的要求,配合土建施工作业进行施工场地转移工作。在现场检查过程中经常发现接地线损坏、接地体不符合规范要求,甚至于有的施工现场的电气安装人员不做重复接地线的现象发生,给现场施工作业留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现有的接地线与接地体的制作方法缺点是:①、耗用工时较多,对现场施工作业生产率造成极大制约。②、对于电气施工作业的人员的技术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其中焊接工序、接地线挂锡工序,接地电阻检测工序都是比较容易出问题的节点。③、对于电气施工作业人员和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要求较高,由于该工作属于高度重复性工作,所以会造成电气施工人员的疲劳,而且安装工序比较复杂,费时费力,可能引起电气施工作业人员疏忽造成不接重复接地线的现象发生,如果安全管理人员也疏忽了,就会造成施工设备带病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重复接地难以规范实施,接地线与接地体的制作方法缺点所带来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建筑施工的重复接地装置,包括多根接地子线、接地母线、接地极和穿刺线夹,所述多根接地子线一端分别连接各个临时接地点,另一端通过并联的方式与接地母线连接,所述接地母线的端部与接地极连接,所述接地子线与接地母线以及接地母线与接地极之间均通过穿刺线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接地子线、接地母线均为pe线。

进一步的,所述接地极由桩基和引下线钢筋组成。

进一步的,基于建筑施工的重复接地装置还包括收线机构,所述收线机构连接接地母线远离接地极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收线机构包括基座、收线轴和驱动机构,所述收线轴转动安装于基座上,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收线轴的端部传动连接,所述收线轴上设有用于固定接地母线的卡扣,所述接地母线的端部安装于卡扣内。

进一步的,所述收线机构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安装于基座上,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收线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穿刺线夹将接地子线与接地母线以及接地母线与接地极进行连接,无需截断接地母线、无需剥去接地母线的绝缘层即可做临时接地点的分支,接头完全绝缘,可以在接地母线任意位置作现场分支,不需使用终端箱、分线箱,且接头耐扭曲,防震、防水、防腐蚀老化,具有安装简便,低成本,安全可靠免维护的特点,能够保证重复接地的规范性,同时也能降低施工难度;采用桩基及引下线钢筋作为接地极,简单便捷。

2、本实用新型通过收线机构的设置,能够方便对接地母线进行收放,满足现场施工需求,避免接地母线过长造成的缠绕、凌乱的问题,同时能够有效避免接地母线在地面拖拽出现磨损的问题,提高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线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接地母线,2、接地子线,3、穿刺线夹,4、接地极,5、收线机构,51、基座,52、收线轴,53、驱动机构,54、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包括多根接地子线2、接地母线1、接地极4和穿刺线夹3,所述接地子线2、接地母线1均为pe线,接地母线1采用的pe线截面较大,确保安全,所述多根接地子线2一端分别连接各个临时接地点,如配电系统和外脚手架等,另一端通过穿刺线夹3与接地母线1连接固定,配电系统和外脚手架或其他临时接地点的接地子线2相互之间为并联连接,所述接地母线1同样通过穿刺线夹3与接地极4连接固定,穿刺线夹3具有安装简便,低成本,安全可靠免维护的特点,使用时无需截断主电缆、无需剥去电缆的绝缘层即可做电缆分支,接头完全绝缘,可以在电缆任意位置作现场分支,不需使用终端箱、分线箱,且接头耐扭曲,防震、防水、防腐蚀老化。

如图1所示,优选的,所述接地极4由桩基和引下线钢筋组成,接地极4由施工现场材料制作,能够节约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如图1、图2所示,优选的,基于建筑施工的重复接地装置还包括收线机构5,所述收线机构5连接接地母线1远离接地极4的一端,所述收线机构5包括基座51、收线轴52和驱动机构53,所述收线轴52转动安装于基座51上,所述驱动机构53可以为电动控制的电机或手动旋转的手柄,电机或手柄的输出端与收线轴52的端部传动连接,通过电机或手柄带动收线轴52转动,所述收线轴52上设有用于固定接地母线1的卡扣,所述接地母线1的与收线机构5连接一端的端部安装于卡扣内,通过电动或手动方式启动驱动机构53,驱动机构53带动收线轴52转动,接地母线1缠绕于收线轴52上或脱离收线轴52,具体为当驱动机构53正转时,接地母线1缠绕收线轴52,整个装置处于放线状态,当驱动机构53反转时,接地母线1脱离收线轴52,整个装置处于收线状态,进一步的,所述收线机构5还包括限位块54,所述限位块54安装于基座51上,限位块54为伸缩结构,当限位块54与收线轴52端部抵接时,收线轴52停止转动,反之则转动。优选的,在基座51底部可以设置滑轮,通过滑轮可以方便收线机构5的移动,提高施工效率。

具体工作过程,在现场施工时,首先将接地母线1的位于外部的一端通过穿刺线夹3与接地极4的钢筋连接固定,然后根据现场需要通过收线机构5放出接地母线1,使接地母线1到达配电系统或外脚手架等临时接地点,然后采用穿刺线夹3将与配电系统或外脚手架连通的接地子线2固定在接地母线1上,如果还有其他临时接地点则重复上述操作,当施工完成后,拆下穿刺线夹3,将接地母线1进行收线操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基于建筑施工的重复接地装置,包括多根接地子线(2)、接地母线(1)和接地极(4),所述多根接地子线(2)一端分别连接各个临时接地点,另一端通过并联的方式与接地母线(1)连接,所述接地母线(1)的端部与接地极(4)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刺线夹(3),所述接地子线(2)与接地母线(1)以及接地母线(1)与接地极(4)之间均通过穿刺线夹(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施工的重复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子线(2)、接地母线(1)均为pe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施工的重复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极(4)由桩基和引下线钢筋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建筑施工的重复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线机构(5),所述收线机构(5)连接接地母线(1)远离接地极(4)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建筑施工的重复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机构(5)包括基座(51)、收线轴(52)和驱动机构(53),所述收线轴(52)转动安装于基座(51)上,所述驱动机构(53)的输出端与收线轴(52)的端部传动连接,所述收线轴(52)上设有用于固定接地母线(1)的卡扣,所述接地母线(1)的端部安装于卡扣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建筑施工的重复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机构(5)还包括限位块(54),所述限位块(54)安装于基座(51)上,所述限位块(54)用于限制收线轴(52)转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备领域,具体提供基于建筑施工的重复接地装置,包括多根接地子线、接地母线、接地极和穿刺线夹,所述多根接地子线一端分别连接各个临时接地点,另一端通过并联的方式与接地母线连接,所述接地母线的端部与接地极连接,所述接地子线与接地母线以及接地母线与接地极之间均通过穿刺线夹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穿刺线夹将接地子线与接地母线以及接地母线与接地极进行连接,能够保证重复接地的规范性,同时也能降低施工难度,确保安全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泽春;周军;王文周;郑君;赵峰;隗楠;柴勇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建工集团建筑安装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7
技术公布日:2021.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