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9431发布日期:2021-01-26 19:56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端子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端子领域,具体是指端子。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各种电机设备及线束连接的增多,人工装配的难度也越来越高。不能形成大批量的自动化生产,对操作工需要更高的操作技术要求。在电机线圈与外接插脚之间,得有一个弹性快速接插端子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在冲压件模具制造过程中由于产品的结构限制,模具的开发难度太高,不利于顺利生产。且产品在后期的电镀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变形散开,废品率太高,经常接到客户的质量投诉,十分头疼。
[0003]
因此,一种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便携式压线端子成为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端子,包括压线端子本体,所述压线端子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弹性接触端,所述压线端子的另一端设置有压薄卡口和导线卡槽,所述压薄卡口的宽度略小于导线卡槽的宽度,所述压线端子本体在靠近导线卡槽的一端设置有倒刺,所述弹性接触端向上倾斜,与水平面之间存在夹角,所述弹性接触端的两侧呈空心的u字型结构设置,中间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压线端子本体在靠近弹性接触端的一侧设置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用于固定燕尾槽,防止燕尾槽脱开;所述弹性接触端在连接部设置有卡口。
[0005]
进一步地,所述倒刺设置在压线端子本体的两侧呈对称结构设置,与压线端子本体之间一体成型。
[0006]
进一步地,所述夹角为锐角。
[0007]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卡槽的开口端截面呈v字型结构,其后端呈长条状结构设置。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设置在两侧,呈对称结构设置。
[0009]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具备以下优点:
[0010]
1、冲压模具制造难度降低了。
[0011]
2、冲压生产过程中废品率降低了。
[0012]
3、电镀及运输过程中散开现象没有了。
[0013]
4、产品合格率提高了。
[0014]
5、解决了快速接线问题。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端子的主视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端子的左视图;
[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端子的右视图;
[0018]
图4本实用新型端子的俯视图。
[0019]
如图所示:1、弹性接触端,2、压薄卡口,3、导线卡槽,4、倒刺,5、凹槽,6、燕尾槽,7、凸台,8、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1]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介绍。
[0022]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提供了端子,包括压线端子本体,所述压线端子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弹性接触端1,所述压线端子的另一端设置有压薄卡口2和导线卡槽3,所述压薄卡口2的宽度略小于导线卡槽3的宽度,所述压线端子本体在靠近导线卡槽3的一端设置有倒刺4,所述弹性接触端1向上倾斜,与水平面之间存在夹角,所述弹性接触端1的两侧呈空心的u字型结构设置,中间位置设置有凹槽5,所述压线端子本体在靠近弹性接触端1的一侧设置有燕尾槽6,所述燕尾槽6上设置有凸台7,所述凸台7用于固定燕尾槽6,防止燕尾槽脱开;所述弹性接触端1在连接部设置有卡口8。本实用新型在电机线圈与外接插脚之间设置一个快速插接的弹性接触端1,用于与外界导电插脚连接,对零件的结构进行技术改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各种电机设备及线束连接的增多,人工装配的难度也越来越高,不能形成大批量的自动化生产,对操作工需要更高的操作技术要求等多种问题;另一端设置的导线卡槽3和压薄卡口2用于快速卡入导线,划破导线表面绝缘层的,便于更好的接触导线表面。
[002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阐述,所述倒刺4设置在压线端子本体的两侧呈对称结构设置,与压线端子本体之间一体成型,倒刺4的设置,用于防止压入塑料后脱出的。
[002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阐述,所述夹角为锐角。
[002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阐述,所述导线卡槽3的开口端截面呈v字型结构,其后端呈长条状结构设置,用于快速卡入导线。
[002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阐述,所述凸台7设置在两侧,呈对称结构设置,凸台7的设置,用于防止燕尾槽左右脱开。
[0027]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本实用新型在电机线圈与外接插脚之间设置一个快速插接的弹性接触端1,用于与外界导电插脚连接,对零件的结构进行技术改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各种电机设备及线束连接的增多,人工装配的难度也越来越高,不能形成大批量的自动化生产,对操作工需要更高的操作技术要求等多种问题;另一端设置的导线卡槽3和压薄卡口2用于快速卡入导线,划破导线表面绝缘层的,便于更好的接触导线表面。倒刺4的设置,用于防止压入塑料后脱出的。凸台7的设置,用于防止燕尾槽左右脱开。卡口8的设置,放置弹性接触端1前端回头部分左右摆动。
[0028]
采用上述结构,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冲压模具制造难度降低了以及冲压生产过程中废品率降低了。在电镀及运输过程中散开现象没有了,解决了快速接线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0029]
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和大小可依据使用场所的大小调整,但内部结构及原理不变。
[0030]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