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拉环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35135发布日期:2021-02-03 19:1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拉环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带拉环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
连接器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应用于3c产品,实际应用范围也包括一些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对电连接器来说,其功能性定义是:电连接器可提供可分离的界面用以连接两个次电子系统,并且对于系统的运作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作用。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连接器的锁扣都存在拔出不好着力造成拔出不便的问题。为此,现有的连接器拔出时经常用到拉环与连接器的锁扣配合,方便将连接器拔出;但在使用时拉环与锁扣的连接并不可靠,容易在用力拉动拉环时造成拉环脱出,使得拉环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拉环的连接器,其拉环与锁板的连接更加可靠,方便连接器的拔出。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拉环的连接器,包括:
[0005]
连接器本体;
[0006]
一对锁板,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器的两侧,每个锁板上设有一个拉环孔,所述拉环孔的孔壁为封闭的环形;
[0007]
拉环,包括拉环本体和设于所述拉环本体的两端的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能够穿过所述拉环孔并与所述锁板卡接。
[0008]
可选地,所述锁板为l型,包括相连接的锁定部和连接部,所述拉环孔设于所述锁定部上,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器本体连接。
[0009]
可选地,所述锁板还包括锁钩,所述锁钩与所述锁定部分别设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
[0010]
可选地,所述锁钩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靠近所述连接器本体的一侧,所述锁定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远离所述连接器本体的一侧。
[0011]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通过连接片连接于所述连接器本体。
[0012]
可选地,所述拉环孔为圆孔,所述卡接结构包括依次连接在所述拉环本体端部的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圆锥形,所述第二卡接部和所述第三卡接部为圆柱形,且所述第一卡接部的底面直径大于所述拉环孔的孔径,所述第三卡接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拉环孔的孔径,所述第二卡接部的直径小于所述拉环孔的孔径。
[0013]
可选地,所述拉环孔为圆孔,所述卡接结构包括依次连接在所述拉环本体端部的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弹头型,所述第二卡接部和所述第三卡接部为圆柱形,且所述第一卡接部的底面直径大于所述拉环孔的孔径,所述第三卡接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拉环孔的孔径,所述第二卡接部的直径小于所述拉环孔的孔径。
[0014]
可选地,所述拉环孔为矩形孔,所述卡接结构包括依次连接在所述拉环本体端部
的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弹头型,所述第二卡接部和所述第三卡接部为圆柱形,且所述第一卡接部的底面直径大于所述拉环孔的短边的长度,所述第三卡接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拉环孔的短边的长度,所述第二卡接部的直径小于所述拉环孔的短边的长度。
[0015]
可选地,所述拉环本体的中部加宽。
[0016]
可选地,所述拉环孔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倒角。
[001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拉环的连接器,其有益效果在于:该带拉环的连接器通过锁板上的锁钩实现连接器的锁定,在其拔出时通过拉环拉动锁板的锁定部利用杠杆原理使得锁钩解锁,方便连接器的拔出;该拉环的第一连接部插入拉环孔后无法拔出,使得拉环与拉环孔的连接更加可靠,防止拉动拉环时拉环从拉环孔内脱出,造成拉环功能失效。
[0018]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9]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0020]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一种带拉环的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0021]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一种带拉环的连接器的剖视示意图。
[0022]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一种带拉环的连接器的连接器本体和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一种带拉环的连接器的拉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4]
附图标记说明:
[0025]
1、连接器本体;2、锁板;3、拉环孔;4、拉环本体;5、卡接结构;6、锁定部;7、连接部;8、锁钩;9、连接片;10、第一卡接部;11、第二卡接部;12、第三卡接部;13、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拉环的连接器,包括:
[0028]
连接器本体;
[0029]
一对锁板,对称设置于连接器的两侧,每个锁板上设有一个拉环孔,拉环孔的孔壁为封闭的环形;
[0030]
拉环,包括拉环本体和设于拉环本体的两端的卡接结构,卡接结构能够穿过拉环孔并与锁板卡接。
[0031]
具体的,连接器本体内部设置有多个端子,通过端子的连接实现连接器的连接效果,锁板能够对连接器在其连接位置上进行锁定;拉环的卡接结构穿过拉环孔后与锁板卡
接,由于拉环孔的外壁为封闭的环形,卡接结构卡进拉环孔后不易脱出,连接更加可靠,拉环承受拉力将连接器拔出时,更加可靠。
[0032]
可选地,锁板为l型,包括相连接的锁定部和连接部,拉环孔设于锁定部上,连接部与连接器本体连接。
[0033]
具体的,锁定部和连接部一体成型。
[0034]
可选地,锁板还包括锁钩,锁钩与锁定部分别设于连接部的两端。
[0035]
具体的,锁钩能够在连接器本体插接后将连接器本体的位置锁定。
[0036]
可选地,锁钩设置在连接部上靠近连接器本体的一侧,锁定部设置在连接部上远离连接器本体的一侧。
[0037]
可选地,连接部通过连接片连接于连接器本体。
[0038]
具体的,l型的锁板与连接片连接形成杠杆结构,连接片作为杠杆结构的支点,由于锁钩和锁定部分别设定在连接部的两侧,通过扳动锁定部能够使得连接部绕连接片转动,连接部带动锁钩转动脱扣,方便连接器本体的解锁和拔出。
[0039]
可选地,拉环孔为圆孔,卡接结构包括依次连接在拉环本体端部的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为圆锥形,第二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为圆柱形,且第一卡接部的底面直径大于拉环孔的孔径,第三卡接部的直径大于拉环孔的孔径,第二卡接部的直径小于拉环孔的孔径。
[0040]
可选地,拉环孔为圆孔,卡接结构包括依次连接在拉环本体端部的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为弹头型,第二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为圆柱形,且第一卡接部的底面直径大于拉环孔的孔径,第三卡接部的直径大于拉环孔的孔径,第二卡接部的直径小于拉环孔的孔径。
[0041]
具体的,第一卡接部可以为圆锥形或弹头型,两种形状的第一卡接部均是为了使得第一卡接部能够方便的压入拉环孔,并利用第一卡接部的底面与锁定部实现卡接。
[0042]
可选地,拉环孔为矩形孔,卡接结构包括依次连接在拉环本体端部的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为弹头型,第二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为圆柱形,且第一卡接部的底面直径大于拉环孔的短边的长度,第三卡接部的直径大于拉环孔的短边的长度,第二卡接部的直径小于拉环孔的短边的长度。
[0043]
具体的,拉环孔为矩形孔,而第一卡接部为弹头型,在将第一卡接部强行压入拉环孔时,第一卡接部与拉环孔之间在拉环孔的四角处有间隙,该间隙在第一卡接部压入拉环孔发生形变时,为第一卡接部的形变提供形变空间,使得第一卡接部更容易压入拉环孔,操作更加省力。
[0044]
可选地,拉环本体的中部加宽。
[0045]
具体的,拉环本体加宽的部分为手持部,为了在拉动拉环时拉环本体与手的接触面积更大,压强更小,手感更舒适。
[0046]
可选地,拉环孔远离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倒角。
[0047]
具体的,拉环孔单边设置倒角有利于第一卡接部的压入,另一面没有设置倒角,是为了避免拉动拉环时第一卡接部从拉环孔内脱出。
[0048]
实施例一
[0049]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拉环的连接器,包括:
[0050]
连接器本体1;
[0051]
一对锁板2,对称设置于连接器的两侧,每个锁板2上设有一个拉环孔3,拉环孔3的孔壁为封闭的环形;
[0052]
拉环,包括拉环本体4和设于拉环本体的两端的卡接结构5,卡接结构5能够穿过拉环孔3并与锁板2卡接。
[0053]
在本实施例中,锁板2为l型,包括相连接的锁定部6和连接部7,拉环孔3设于锁定部6上,连接部7与连接器本体1连接。
[0054]
在本实施例中,锁板2还包括锁钩8,锁钩8与锁定部6分别设于连接部7的两端。
[0055]
在本实施例中,锁钩8设置在连接部7上靠近连接器本体1的一侧,锁定部设置在连接部上远离连接器本体1的一侧。
[0056]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7通过连接片9连接于连接器本体1。
[0057]
在本实施例中,拉环孔3为圆孔,卡接结构5包括依次连接在拉环本体4端部的第一卡接部10、第二卡接部11和第三卡接部12,第一卡接部10为圆锥形,第二卡接部11和第三卡接部12为圆柱形,且第一卡接部11的底面直径大于拉环孔3的孔径,第三卡接部12的直径大于拉环孔3的孔径,第二卡接部11的直径小于拉环孔3的孔径。
[0058]
在本实施例中,拉环本体4的中部加宽。
[0059]
在本实施例中,拉环孔3远离连接部7的一端设置有倒角13。
[0060]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拉环的连接器使用时,连接器本体1通过其内部的端子实现插接,连接器本体1两侧的锁板2上的锁钩8能够实现连接器本体1的锁定;拉环的第一10卡接部强行压入拉环孔3内,使得拉环的卡接结构5与锁板2的锁定部6卡接,通过拉动拉环利用杠杆原理和材料的形变可以使得锁板2的连接部7绕连接片9转动,进而使得锁钩8脱扣,解除连接器本体1的锁定状态,方便将连接器本体1拔出。该拉环卡接在拉环孔3内后,用力拉扯拉环,拉环也很难从拉环孔3内脱出,卡接更加可靠,方便连接器本体1的拔出。
[0061]
实施例二
[006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带拉环的连接器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卡接部10为弹头型。
[0063]
在本实施例中,拉环孔3为圆孔,卡接结构5包括依次连接在拉环本体4端部的第一卡接部10、第二卡接部11和第三卡接部12,第一卡接部10为弹头型,第二卡接部11和第三卡接部12为圆柱形,且第一卡接部10的底面直径大于拉环孔3的孔径,第三卡接部12的直径大于拉环孔3的孔径,第二卡接部11的直径小于拉环孔3的孔径。
[0064]
实施例三
[0065]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带拉环的连接器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拉环孔3为矩形孔。
[0066]
在本实施例中,拉环孔3为矩形孔,卡接结构5包括依次连接在拉环本体4端部的第一卡接部10、第二卡接部11和第三卡接部12,第一卡接部10为弹头型,第二卡接部11和第三卡接部12为圆柱形,且第一卡接部10的底面直径大于拉环孔3的短边的长度,第三卡接部12的直径大于拉环孔3的短边的长度,第二卡接部11的直径小于拉环孔3的短边的长度。
[0067]
具体的,拉环孔3为矩形孔,而第一卡接部10为弹头型,在将第一卡接部10强行压入拉环孔3时,第一卡接部10与拉环孔3之间在拉环孔3的四角处有间隙,该间隙在第一卡接
部10压入拉环孔3发生形变时,为第一卡接部10的形变提供形变空间,使得第一卡接部10更容易压入拉环孔3,操作更加省力。
[0068]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