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5447发布日期:2021-02-20 19:39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PCB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一种pcb接线端子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为接线端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cb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0002]
接线端子常用来作为电路连通的节点,导线可与插在端子的穿孔内实现电路的导通,接线端子的基座电性连接在pcb线路板上,但是现有的pcb接线端子采用螺栓形式,在接线的时候需要用螺丝刀将螺栓方扣旋出,插入导线后再将螺栓方扣旋紧,实现电路导通,成品组装工序繁琐成本高接线使用十分不便,因此获得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pcb接线端子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cb接线端子,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内腔的卡线弹片,基座上开设有用于导线插入且连通基座内腔的穿孔,卡线弹片的第一端开设有开口,且卡线弹片自身穿过所述开口,还包括用于使得卡线弹片第一端下移形变以使导线穿入开口的加压结构。
[0004]
卡线弹片包括弹片和焊针,所述焊针的第一端位于基座内腔内,且与弹片的第二端相接触,焊针的另一端延伸至基座外,用于连接线路板,开口开设在弹片的第一端,弹片的第二端和焊针的第一端穿入开口。焊针的第一端具有凸起,用于卡在基座内腔内。
[0005]
基座一侧开设有连接凸起。基座内腔大小限制卡线弹片水平方向移动。
[0006]
加压结构提供两种结构:其一:加压结构包括开设在基座上的连接口,按钮可活动地设置在连接口上,按钮受外力下压抵触卡线弹片;弹片受自身弹性展开,使得按钮复位,卡线弹簧夹住导线。
[000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投入使用的时候,按钮下压,使得弹片的第一端向下移动,开口打开,导线穿入开口内,弹片受自身弹力作用,向上顶按钮,按钮复位,其第一端向上移动,第一端通过开口夹住导线,使得导线与焊针稳固接触。
[0008]
弹片、焊针和按钮位于同一直线上,能够减少基座所占用的空间。
[0009]
其二:加压结构包括开设在卡线弹片上侧方的基座上的加压孔。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加压孔开设在位于穿孔一侧的基座上,加压孔内包括有使卡线弹片的第一端下移的压杆。
[001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投入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压杆,例如螺丝刀等工具穿入加压孔内,使得弹片的第一端向下移动,导线穿入开口内,随后释放压杆,弹片受自身弹力,第一端通过开口夹住导线,使得导线与焊针稳固接触。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截面示意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爆炸图;
[0013]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截面示意图;
[0014]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爆炸图;
[0015]
图5为弹片另一结构示意图;
[0016]
附图标记:1-基座;2-基座内腔;3-穿孔;4-开口;5-弹片;6-焊针;7-凸起;8-连接凸起;9-连接凹槽;10-连接口;11-按钮;12-加压孔;13-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对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作出更清楚地限定,下面就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仅是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其中对于相关结构的具体的直接的描述仅是为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各具体特征并不当然、直接地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
[0018]
实施例一:参阅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pcb接线端子,包括基座、放置在基座内腔的卡线弹片,基座上开设有用于导线插入且连通基座内腔的穿孔,卡线弹片的第一端开设有开口,且卡线弹片自身穿过所述开口,还包括用于使得卡线弹片第一端下移形变以使导线穿入开口的加压结构。
[0019]
卡线弹片包括弹片和焊针,所述焊针的第一端位于基座内腔内,且与弹片的第二端相接触,焊针的另一端延伸至基座外,用于连接线路板,开口开设在弹片的第一端,弹片的第二端和焊针的第一端穿入开口。焊针的第一端一体成型有凸起,用于卡在基座内腔内。
[0020]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弹片截面为三角形,便于弹片的受力以及恢复,增加弹片的使用寿命,弹片的截面形状并不仅限于三角形。其中弹片上的开口结构还可以为图5所示。
[0021]
基座一侧一体成有连接凸起,另一侧开设有与连接凸起配合的连接凹槽,能够使得若干基座能够拼接使用。基座内腔大小为限制卡线弹片水平方向移动即可。
[0022]
加压结构包括开设在基座上的连接口,按钮可活动地放置在连接口上,按钮受外力下压抵触卡线弹片;弹片受自身弹性展开,使得按钮复位,卡线弹片夹住导线。本实用新型在投入使用的时候,按钮下压,使得弹片的第一端向下移动,开口打开,导线穿入开口内,弹片受自身弹力作用,向上顶按钮,按钮复位,其第一端向上移动,第一端通过开口夹住导线,使得导线与焊针稳固接触。
[0023]
弹片、焊针和按钮位于同一直线上,能够减少基座所占用的空间。
[0024]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加压结构包括开设在卡线弹片上侧方的基座上的加压孔。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加压孔开设在位于穿孔一侧的基座上,加压孔内包括有使卡线弹片的第一端下移的压杆。本实用新型投入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压杆,例如螺丝刀等工具穿入加压孔内,使得弹片的第一端向下移动,导线穿入开口内,随后释放压杆,弹片受自身弹力,第一端通过开口夹住导线,使得导线与焊针稳固接触。
[0025]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