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1711发布日期:2021-05-07 20:02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接触器。



背景技术:

接触器在低压电器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现有的主流接触器的触头支持与铁芯通常为一体式结构,触头支持的材质一般为胶木粉热塑成型,不仅具有体积大、零件多和成本高等问题,而且在装配时,要先将铁芯装入触头支持,将装好铁芯的触头支持放入接触器的基座内,再安装接触桥和主弹簧等零部件。整个过程容易与基座内的加强筋和隔挡等结构干涉,导致装配不方便,影响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接触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触器,其包括相对设置的铁芯机构和触头机构,所述铁芯机构包括支承件、铁芯和支持件,在支承件与触头机构之间设有阻挡件,所述支持件的中部横穿所述铁芯,支持件的一端被所述支承件限位,支持件的另一端被所述阻挡件的一端限位,阻挡件的另一端与触头机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铁芯的底部设有贯穿孔,所述支承件设有用于容纳铁芯底部的下沉槽,下沉槽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沉孔和通孔,沉孔和通孔对应在贯穿孔的两端,铁芯的底部放在下沉槽时,支持件的一端能够依次穿过通孔和贯穿孔后插入沉孔限位,同时支持件的另一端位于通孔内,阻挡件能够插入到通孔并阻挡支持件离开沉孔。

优选的,所述支承件成“十”字形结构,支承件包括设有下沉槽的下沉部,下沉部两侧对应沉孔和通孔的位置分别向外延伸而成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连线与触头机构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二连接部设有与通孔底侧连通的插孔,以及与通孔远离沉孔一侧侧面的避让孔,支持件从避让孔穿过第二连接部,再依次穿过通孔和沉孔,阻挡件穿过插孔插入到通孔内限位支持件。

优选的,所述铁芯机构和触头机构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设有与连接件配合的第一连接孔,所述触头机构上设有与连接件配合且与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孔,连接件能够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后将支承件与触头机构固定。

优选的,所述支持件成直板结构,支持件的中部向远离铁芯的一侧弯曲形成弯曲部,支撑件的两端分别抵在沉孔和通孔的内壁上时,支持件的弯曲部抵在贯穿孔的底部,并与贯穿孔的顶部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自攻螺钉,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二下沉凹槽,第二下沉凹槽用于容纳自攻螺钉的螺帽。

优选的,所述支承件的底部设有向下凸起的下沉凸台,在触头机构的顶部设有与下沉凸台对应的下沉凹槽,下沉凸台能够插入对应的下沉凹槽限位配合。

优选的,所述触头机构的顶部设有向上凸起的抬升凸台,所述支承件的底部设有与抬升凸台对应的抬升凹槽,抬升凸台能够插入对应的抬升凹槽限位配合。

优选的,所述触头机构包括触头支持,以及被触头弹簧限位在触头支持上的动触桥,在触头支持与铁芯机构相对的一侧设有阻挡件。

优选的,所述支承件与触头支持的材质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铁芯机构和触头机构分体设置后再通过支持件连接,不仅能够减少了零件数量和成本,而且铁芯机构和触头机构相对设置,能够从两侧分别装配到接触器的基座上,避免装配时与基座上的其它结构干涉,特别是能够避免与基座上的加强筋和隔挡等结构干涉,能够有效降低装配难度。

此外,所述触头机构与支承件固定时,阻挡块能够插入支承件限位支持件的另一端,使支持件的两端分别限位在支承件内,装配可靠,触头机构与铁芯机构相对设置,装配时两者相互靠近,将阻挡件插入到通孔内即可,不需要将触头机构与铁芯机构错位再装配到一起,也不需要将触头机构和铁芯机构限定为相同材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和装配简单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接触器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铁芯机构与触头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3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3的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承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包括相对设置的铁芯机构100和触头机构200,所述铁芯机构100包括支承件110、铁芯120和支持件130,在支承件110与触头机构200之间设有阻挡件210,所述支持件130的中部横穿所述铁芯120,支持件130的一端被所述支承件110限位,支持件130的另一端被所述阻挡件210的一端限位,阻挡件210的另一端与触头机构200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铁芯机构100和触头机构200分体设置后再通过支持件130连接,不仅能够减少了零件数量和成本,而且铁芯机构100和触头机构200相对设置,能够从两侧分别装配到接触器的基座400上,避免装配时与基座400上的其它结构干涉,特别是能够避免与基座400上的加强筋和隔挡等结构干涉,能够有效降低装配难度。以下结合附图1至6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参阅图4-6,所述铁芯120的底部设有贯穿孔121,所述支承件110设有用于容纳铁芯120底部的下沉槽111,下沉槽111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沉孔112和通孔113,沉孔112和通孔113对应在贯穿孔121的两端,铁芯120的底部放在下沉槽111时,支持件130的一端能够依次穿过通孔113和贯穿孔121后插入沉孔112限位,同时支持件130的另一端位于通孔113内,所述触头机构200与铁芯机构100相对的一侧设有阻挡件210,阻挡件210能够插入到通孔113并阻挡支持件130离开沉孔112,将支持件130与通孔113限位的同时,支持件130的另一端也不会与沉孔112分离,支持件130限位在支承件110上,进而将铁芯120也限位在支承件110上。

本实施例的触头机构200与铁芯机构100相对设置,装配时两者相互靠近,将阻挡件210插入到通孔113内即可,不需要将触头机构200与铁芯机构100错位再装配到一起,也不需要将触头机构200和铁芯机构100限定为相同材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和装配简单的特点。

参阅图5-6,所述支承件110成“十”字形结构,支承件110包括设有下沉槽111的下沉部,下沉部两侧对应沉孔112和通孔113的位置分别向外延伸而成第一连接部1101和第二连接部1102,第一连接部1101和第二连接部1102的连线与触头机构200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二连接部1102设有与通孔113底侧连通的插孔1141,以及与通孔113远离沉孔112一侧侧面的避让孔1142,支持件130从避让孔1142穿过第二连接部1102,再依次穿过通孔113和沉孔112,阻挡件210穿过插孔1141插入到通孔113内限位支持件130。

进一步,所述铁芯机构100和触头机构200通过连接件300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101和第二连接部1102分别设有与连接件300配合的第一连接孔310,所述触头机构200上设有与连接件300配合且与第一连接孔310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孔320,连接件300能够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310和第二连接孔320后将支承件110与触头机构200固定。所述触头机构200通过连接件300与支承件110固定时,阻挡块210能够插入支承件110限位支持件130的另一端,使支持件130的两端分别限位在支承件110内,装配可靠。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101和第二连接部1102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二下沉凹槽1103,第二下沉凹槽1103用于容纳连接件300的端部,特别是连接件300为自攻螺钉时,用于容纳自攻螺钉的螺帽。

本实施例的连接件300为自攻螺钉,也可以是在触头机构200或支承件110内嵌置螺母等其他螺纹结构,直接或配合使用螺钉连接,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所述支承件110的底部设有向下凸起的下沉凸台115,在触头机构200的顶部设有与下沉凸台115对应的下沉凹槽1150,下沉凸台115能够插入对应的下沉凹槽1150限位配合。通过下沉凸台115与下沉凹槽1150限位配合,可以提高装配的准确性,以及装配后的可靠性。

进一步,所述触头机构200的顶部设有向上凸起的抬升凸台116,所述支承件110的底部设有与抬升凸台116对应的抬升凹槽1160,抬升凸台116能够插入对应的抬升凹槽1160限位配合,作用与下沉凸台115基本相同。

参阅图4-5,所述支持件130成直板结构,所述支持件130的中部向远离铁芯120的一侧弯曲形成弯曲部131,支持件130的两端分别抵在沉孔112和通孔113的内壁上时,支持件130的弯曲部131抵在贯穿孔121的底部,并与贯穿孔121的顶部间隔设置。通过将支持件130弯曲形成弯曲部131,不仅能够提高支持件130分别作用在支承件110和铁芯120上的张紧力,提高固定的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支持件130抵御冲击的作用,防止受力损坏。

参阅图3-4,所述触头机构200包括触头支持240,以及被触头弹簧220限位在触头支持240上的动触桥230,在触头支持240上设有阻挡件210和第二连接孔320,触头支持240与支承件110固定后,支承件110上的铁芯120在电磁作用下能够带动触头支持240移动,进而带动触头支持240上的动触桥230与所对应的静触头(图中未示出)接触。

本实施例的阻挡件210与触头机构200的触头支持240一体成型,具有装配方便和可靠性高的特点。可以理解的是,阻挡件210与触头支持240也可以分体设置,如在触头支持240上设置凹槽,在装配前先将阻挡件210的一端插入该凹槽内,使阻挡件210的另一端伸出触头支持,用于固定铁芯机构100内的支持件130。此外,也可以先将阻挡件210的移动端插入铁芯机构100内的支持件130,触头支持240通过连接件300与铁芯机构100固定后,再通过触头支持240限位阻挡件210的另一端,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所述支承件110与触头支持240的材质不同,本实施例的支承件110材质为pa66塑料,触头支持240材质为酚醛树脂胶木。

由于触头支持240直接接触导电部件,胶木材质的耐高温性能可避免由于温升带来的材质变形等风险;触头支持240在产品内活动会与基座400不断摩擦,胶木材质的耐磨性可大大提高使用寿命;连接触头支持240和支承件110的自攻螺钉是打在触头支持240上,胶木材质的高力学性能也为产品的可靠性提供了保障。此外,铁芯装在支承件110内,产品吸合时会有较大冲击力,pa66材质则有较高的耐冲击性能和材质强度等优点。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