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漏电报警功能的安全型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49313发布日期:2021-09-08 00:04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漏电报警功能的安全型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漏电报警功能的安全型电容器。


背景技术:

2.电容器是由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上一层绝缘介质构成的,电容器在电路中起到许多重要作用,如耦合、滤波、退耦、高频消振、谐振、旁路、中和、定时、积分、微分、补偿、自举、分频和负载电容,在电子线路,电子设备中应用广泛,在电路及电力设备中电容器往往会发生漏电现象,在就需要具有漏电报警功能的电容器来保证安全。
3.电容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引起爆炸,现有电容器大都采用导热片将热量传导到外壳上进行散热,散热效率低下,电容器需要用在许多不同场地,有时露天情况下雨水进入电容器,电容器的内部的保护装置,大都效果不好,容易使电容器产生故障,现有电容器大部分不具有漏电报警功能,漏电电流在电路中,会引起短路等不良现象,使电容器壳体带电,极易产生电力工作人员触电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电容器散热不良、电容器漏电不安全、电容器保护不良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漏电报警功能的安全型电容器。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具有漏电报警功能的安全型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壳体、推拉杆、电容器芯子和安装底板,所述电容器壳体的内壁下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导热壳,所述密封导热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容器芯子,所述密封导热壳通过两侧外壁上固定安装的散热板套设有铜管,所述电容器壳体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循环水箱,所述铜管的一端与循环水箱固定连接,所述铜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加水管,所述加水管的内部设置有止水塞,所述推拉杆的一端穿入电容器壳体并延伸至循环水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活塞,且活塞滑动安装在循环水箱的内壁上。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电容器芯子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电容引脚,且电容引脚穿过密封导热壳壳体固定安装有绝缘橡胶套,电容引脚位于电容器壳体内套设有绝缘橡胶垫,电容引脚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容器端子。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安装底板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侧板,所述安装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轨,所述侧板内通过螺纹套转动安装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螺纹柱上螺纹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块,且固定板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防滑软板,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滑轨上。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电容器壳体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漏电警示灯和漏电流传感器,所述漏电流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有漏电警示灯连接。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电容器壳体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散热铝片,所述电容器壳体的下表面与安装底板贴合。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电容器壳体的正面开设有通风孔。
1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密封导热壳和铜管,电容器在工作过程中电容器芯子产生热量,通过密封导热壳将热量传导至散热板,铜管内部循环的冷凝水将热量带走,散热铝片和通风孔将热量传导到外界,有效的防止了电容器芯子产生的热量导致电容器爆炸,保证了电容器使用安全,密封导热壳将电容器芯子密封,绝缘橡胶垫和绝缘橡胶套将电容器壳体密封,防止了外界雨水进入电容器内,对电容器内部电子元件造成短路的不良影响。
19.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安装底板,使电容器距离地面有一定距离,防止电容器安装在地面时,地面积水进入电容器,对电容器短路等不良影响,安装底板通过安装固定板和螺纹柱,通过螺纹柱转动移动固定板,可以安装不同大小的电容器,适用性高,同时电容器故障时,方便拆卸进行维修,通过设置漏电流传感器和漏电警示灯,在电容器通电状态下,若电容器发生漏电,漏电流传感器能快速检测到漏电情况,漏电警示灯亮,可以快速提示电力工作人员,有效的防止了漏电的电容器导致电力工作人员触电,保障了电力工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3.图例说明:
24.1、散热铝片;2、电容器壳体;3、推拉杆;4、安装壳;5、电容器端子;6、接线端子;7、绝缘橡胶垫;8、漏电警示灯;9、绝缘橡胶套;10、循环水箱;11、密封导热壳;12、电容器芯子;13、铜管;14、散热板;15、固定板;16、转盘;17、滑块;18、安装底板;19、减震弹簧;20、滑轨;21、螺纹柱;22、侧板;23、通风孔;24、漏电流传感器;25、加水管;26、活塞;27、止水塞;28、电容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漏电报警功能的安全型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壳体2、推拉杆3、电容器芯子12和安装底板18,所述电容器壳体2的内壁下
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19,所述减震弹簧1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导热壳11,所述密封导热壳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容器芯子12,所述密封导热壳11通过两侧外壁上固定安装的散热板14套设有铜管13,所述电容器壳体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循环水箱10,所述铜管13的一端与循环水箱10固定连接,所述铜管1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加水管25,所述加水管25的内部设置有止水塞27,所述推拉杆3的一端穿入电容器壳体2并延伸至循环水箱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活塞26,且活塞26滑动安装在循环水箱10的内壁上;
27.所述电容器芯子12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电容引脚28,且电容引脚28穿过密封导热壳11壳体固定安装有绝缘橡胶套9,电容引脚28位于电容器壳体2内套设有绝缘橡胶垫7,电容引脚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容器端子5,通过安装有绝缘橡胶套9,且电容引脚28位于电容器壳体2内套设有绝缘橡胶垫7,电容引脚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容器端子5;
28.绝缘橡胶套9将电容引脚28有效的进行了密封,绝缘橡胶垫7对于电容器端子5与电容引脚28的连接部位进行了包裹密封,防止了外界雨水进入电容器内,对电容器内部电子元件造成短路的不良影响,所述安装底板18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侧板22,所述安装底板18的上表面开设有滑轨20,所述侧板22内通过螺纹套转动安装有螺纹柱21,所述螺纹柱2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盘16,所述螺纹柱21上螺纹安装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块17,且固定板15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防滑软板,所述滑块17滑动安装在滑轨20上,通过开设有滑轨20,螺纹柱21上螺纹安装有固定板15,且固定板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块17,滑块17滑动安装在滑轨20上;转动螺纹柱21,带动安装在螺纹柱21上的固定板15移动,由于螺纹柱21两端螺纹相反,两块固定板15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调节了大小,可以安装大小不同的电容器,适用性高,同时方便拆卸维修;
29.所述电容器壳体2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漏电警示灯8和漏电流传感器24,所述漏电流传感器24通过导线与漏电警示灯8连接,通过安装有漏电警示灯8和漏电流传感器24,且漏电流传感器24通过导线活动安装有漏电警示灯8,检查电容器是否漏电,若漏电,电容器壳体2带电,电流通过安装在电容引脚28上的接线端子6被漏电流传感器24检测、漏电警示灯8亮,若电容器不漏电,漏电警示灯8不亮,所述电容器壳体2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散热铝片1,所述电容器壳体2的下表面与安装底板18贴合,通过电容器壳体2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散热铝片1,电容器芯子12产生的热量被散热板14,铜管13,和循环水箱10导到壳体上,散热铝片1将热量散到外界,所述电容器壳体2的正面开设有通风孔23,电容器壳体2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通风孔23排出。
30.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电容器移至电力施工场地,转动转盘16,螺纹柱21在侧板22上设置的转动轴承上转动,由于固定板15通过螺纹与螺纹柱21螺纹连接,且螺纹柱21两端螺纹相反,分别安装在两个固定板15上的两个滑块17在滑轨20移动,螺纹柱21转动带动两个固定板15以及滑块17在作相近移动或向背移动,调整两个固定板15之间的距离,将电容器放置在安装底板18上,电容器壳体2的下表面与安装底板18上表面贴合,转动转盘16通过固定板15通过防滑软板将电容器壳体2牢牢固定,将固定好的电容器通过安装底板18安装在电力设备所需位置,接通电容器端子5,整个装置安装完成,当整个电力施工完成后,通电,检查电容器是否漏电,若漏电,电容器壳体2带电,电流通过安装在电容引脚28上的接线端子6被漏电流传感器24检测,漏电警示灯8亮,若电容器不漏电,漏电警示灯8不亮,电容器在工作时,电容器将产生一定热量,热量通过密封导热壳11将热量传导到散热板14上,通过
加水管25向铜管13的内部加装冷凝水,通过止水塞27将铜管13堵住密封,铜管13内部的冷凝水将传导到散热板14上的热量吸收传到走,通过推动推拉杆3,推拉杆3带动活塞26,由于活塞26在循环水箱10滑动,推拉杆3带动活塞26在循环水箱10内运动,大气压强将冷凝水压到循环水箱10内进行循环,对电容器芯子12循环水冷降温,电容器壳体2外壁上安装的散热铝片1和通风孔23对电容器进一步散热处理,防止电容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热量,进行散热保护。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