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地线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1064发布日期:2021-08-03 13:16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地线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线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地线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接地线就是直接连接地球的线,也可以称为安全回路线,危险时它就把高压直接转嫁给地球,算是一根生命线。

目前,作业人员在进行高压接地线时,通常使用操作杆和接地线夹,当进行接地操作时,先接接地端,再接导体端,接导体端是通过拧动绝缘操作杆进行操作,而且接地线夹大多采用弹簧钩式,操作困难,工作效率低。

在接地线装设时,导线端挂钩与接地杆之间成一直线,接地线夹的导线挂钩与接地杆之间的角度不能根据检修人员所站位置手持接地杆与导线所成角度进行相应调节,增加操作难度,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地线连接装置,能够便于检修人员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地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接线杆、控制系统和接地线夹,绝缘接线杆上端与接地线夹右侧连接,接地线夹包括夹持机构、导线和接地杆,夹持机构左侧与导线上端连接,导线下端与接地杆上端连接,夹持机构包括外壳、上卡钩、下卡钩、扭簧、扭簧牵引机构和连接座,外壳为中部设置有安装腔的盒形结构,上卡钩和下卡钩右侧通过扭簧转动连接在外壳左侧,扭簧牵引机构一端分别连接上卡钩的上端和下卡钩的下端,扭簧牵引机构另一端设置在安装腔中部,且后侧面与安装腔后侧壁连接,连接座左侧面与外壳右侧面连接;所述的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扭簧牵引机构动作,所述的扭簧牵引机构用于将上卡钩和下卡钩向相反方向移动,所述的导线和接地杆用于将夹持机构与地面连接。

所述的扭簧牵引机构包括牵引电机、绳轮、牵引绳和定滑轮,牵引电机后侧面与安装腔后侧壁连接,牵引电机前端与绳轮后端连接,绳轮前端与安装腔前侧壁转动连接,绳轮中部设置有两个绳槽,且两个绳槽内分别连接有牵引绳,后侧绳槽内的牵引绳一端绕过转动设置在安装腔后侧壁的四个定滑轮与上卡钩的上端连接,后侧绳槽内的牵引绳从左侧接入后侧的绳槽,前侧绳槽内的牵引绳一端从绳轮下侧接入前侧绳槽,另一端绕过转动设置在安装腔前侧壁的三个定滑轮与下卡钩的下端连接,所述的牵引电机用于带动绳轮转动。

所述的连接座与外壳右端通过铰接轴铰接,且连接座后侧设置有转向机构,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电机、支撑板、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支撑板前端与连接座后侧面下端连接,转向电机设置于支撑板上表面,第一齿轮设置于转向电机的输出轴前端,第二齿轮与铰接轴后端连接,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所述的上卡钩上端和下卡钩下端均设置有绳环,所述的绳环用于连接牵引绳。

所述的外壳下端设置有第一通孔,外壳左侧设置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的位置与上卡钩或下卡钩的位置匹配,导线从第一通孔外壳内,且从第二通孔伸出外壳左侧与上卡钩或下卡钩连接。

所述的第一通孔下侧和第二通孔左侧均设置有束线凸起。

所述的绝缘接线杆为两节或多节伸缩结构。

所述的绝缘接线杆内部设置有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用于绝缘接线杆伸长或缩短。

所述的绝缘接线杆下部设置有导线收束钩和接地杆卡接扣,导线收束钩包括上钩板和下钩板,上钩板和下钩板对称设置在绝缘接线杆下部左侧面,且上钩板开口向上,下钩板开口向下;接地杆卡接扣包括弧形底座、夹持板和弹簧组,弧形底座后侧面与绝缘接线杆下部外表面连接,弧形底座为中部设置有弧形槽的圆弧形结构,弹簧组一端与弧形槽右侧壁连接,另一端与夹持板右侧面连接,弹簧组的初始状态为自然状态,夹持板的形状和位置均与弧形槽右侧壁的形状和位置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扭簧牵引机构,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扭簧牵引机构释放,使得上卡钩和下卡钩在扭簧的作用下快速卡接导体端,增加操作的便捷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安全隐患;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通过设置转型机构,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降低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a处示意图;

图3为牵引电机和绳轮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转向机构示意图;

图5为接地杆卡接扣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地线连接装置,包括绝缘接线杆1、控制系统和接地线夹2,绝缘接线杆1上端与接地线夹2右侧连接,接地线夹2包括夹持机构、导线3和接地杆4,夹持机构左侧与导线3上端连接,导线3下端与接地杆4上端连接,夹持机构包括外壳5、上卡钩6、下卡钩7、扭簧8、扭簧牵引机构9和连接座10,外壳5为中部设置有安装腔11的盒形结构,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性能,上卡钩6和下卡钩7右侧通过扭簧8转动连接在外壳5左侧,扭簧牵引机构9一端分别连接上卡钩6的上端和下卡钩7的下端,扭簧牵引机构9另一端设置在安装腔11中部,且后侧面与安装腔11后侧壁连接,连接座10左侧面与外壳5右侧面连接;所述的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扭簧牵引机构9动作,所述的扭簧牵引机构9用于将上卡钩6和下卡钩7向相反方向移动,所述的导线3和接地杆4用于将夹持机构与地面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扭簧牵引机构9,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扭簧牵引机构9释放,使得上卡钩6和下卡钩7在扭簧8的作用下快速卡接导体端,增加操作的便捷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中,扭簧牵引机构9包括牵引电机12、绳轮13、牵引绳14和定滑轮15,牵引电机12后侧面与安装腔11后侧壁固定连接,牵引电机12前端与绳轮13后端可拆卸连接,绳轮13前端与安装腔11前侧壁转动连接,绳轮13中部设置有两个绳槽16,且两个绳槽16内分别连接有牵引绳14,后侧绳槽16内的牵引绳14一端绕过转动设置在安装腔11后侧壁的四个定滑轮15与上卡钩6的上端连接,后侧绳槽16内的牵引绳14从左侧接入后侧的绳槽16,前侧绳槽16内的牵引绳14一端从绳轮13下侧接入前侧绳槽16,另一端绕过转动设置在安装腔11前侧壁的三个定滑轮15与下卡钩7的下端连接,以实现绳轮13转动时前后两个绳槽16能够同时收起或释放牵引绳14,所述的牵引电机12用于带动绳轮13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牵引电机12转动收起或释放牵引绳14,绳轮13收起牵引绳14时,牵引绳14与带动上卡钩6和下卡钩7远离;绳轮13释放牵引绳14时,上卡钩6和下卡钩7通过扭簧8实现快速闭合,迅速加持导体端,操作简单便捷;同时,上卡钩6上端和下卡钩7下端均设置有绳环22,便于牵引绳14与上卡钩6和下卡钩7连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连接座10与外壳5右端通过铰接轴17铰接,且连接座10后侧设置有转向机构,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电机18、支撑板19、第一齿轮20和第二齿轮21,支撑板19前端与连接座10后侧面下端固定连接,转向电机18可拆卸设置于支撑板19上表面,第一齿轮20设置于转向电机18的输出轴前端,第二齿轮21与铰接轴17后端连接,且第一齿轮20与第二齿轮21啮合,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转向机构,实现接地线夹2上下转动,便于检修人员快速加持导体端,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外壳5下端设置有第一通孔,外壳5左侧设置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的位置与上卡钩6或下卡钩7的位置匹配,导线3从第一通孔外壳5内,且从第二通孔伸出外壳5左侧与上卡钩6或下卡钩7连接,利用外壳5对导线3与上卡钩6和下卡钩7连接进行限制,防止导线3影响上卡钩6和下卡钩7对导体端的加持,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同时,第一通孔下侧和第二通孔左侧均设置有束线凸起23,进一步加强外壳5对导线3的约束,便于检修人员进行操作,同时对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进行保护,减少磨损,增加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为进一步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绝缘接线杆1为两节或多节伸缩结构,同时在绝缘接线杆1内部设置有液压系统,利用液压系统实现绝缘接线杆1伸长或缩短,减少检修工人的作业量,方便操作。绝缘接线杆1下部设置有导线收束钩24和接地杆卡接扣25,导线收束钩24包括上钩板和下钩板,上钩板和下钩板对称设置在绝缘接线杆1下部左侧面,且上钩板开口向上,下钩板开口向下,便于在收起本实用新型时导线3缠绕,便于整理,减小本实用新型占用空间;接地杆卡接扣25包括弧形底座26、夹持板27和弹簧组28,弧形底座26后侧面与绝缘接线杆1下部外表面连接,弧形底座26为中部设置有弧形槽的圆弧形结构,便于对接地杆4的夹持,弹簧组28一端与弧形槽右侧壁连接,另一端与夹持板27右侧面连接,弹簧组28的初始状态为自然状态,夹持板27的形状和位置均与弧形槽右侧壁的形状和位置匹配,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弹簧组28的弹力夹持接地杆4,便于检修人员检修结束后进行收纳。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接地杆4与地面连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牵引电机12带动绳轮13收起牵引绳14,从而使上卡钩6与下卡钩7左侧分开,通过绝缘接线杆1使得接地线夹2靠近导体端,可通过转动绝缘接线杆1和/或控制转向电机18带动外壳5转动调节上卡钩6和下卡钩7的角度,便上卡钩6与下卡钩7于夹持导体端,在上卡钩6与下卡钩7的右侧靠近导体端后,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牵引电机12带动绳轮13释放牵引绳14,上卡钩6和下卡钩7通过右侧的扭簧8迅速闭合,从而夹持导体端,实现导体端接地,检修结束后,通过牵引电机12带动绳轮13收起牵引绳14,从而使上卡钩6与下卡钩7左侧分开,释放导体端;绝缘接线杆1通过液压系统进行收缩,减小本实用新型的占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扭簧8和扭簧牵引机构9实现接地线夹2对导体端的加持或释放,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向机构增加接地线夹2的多角度调节,便于检修人员使用;绝缘接线杆1通过设置液压系统、导线收束钩24和接地杆卡接扣25,便于检修人员收纳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控制系统为市场上已有的短距离无线控制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