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LED灯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8335发布日期:2021-08-06 13:04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的LED灯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led灯珠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led灯珠以其功耗低、亮度高、寿命长等优点而备受消费者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灯饰照明、led大屏幕显示、交通灯、家电等诸多生产领域。led灯珠现有的安装方式一般都是通过将已经封装好的led灯珠的正负极引脚放置在基板上的正负极接电位,再通过手工固定led灯珠,并进行点焊固定,安装较为麻烦,操作较为不便,且影响整体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led灯珠结构,能够很好地解决安装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安装的led灯珠结构,包括基板和led灯珠,所述led灯珠的侧面具有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并且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侧,所述基板设置有灯珠安装位,所述灯珠安装位具有正极接电位和负极接电位,并且正极接电位和负极接电位的位置与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的位置对应,所述正极接电位和负极接电位的上侧均设置有卡接块,两个卡接块与基板之间形成两个卡接槽,两个卡接槽分别用于卡接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块由顶板和端竖板构成,所述顶板为扇环板,并且该扇环板的圆心位于灯珠安装位的中心,两个卡接块的端侧板分别位于正极接电位和负极接电位的一旁,并且两个卡接块之间的位置绕灯珠安装位的中心中心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块还具有侧竖板,所述侧竖板位于顶板的外弧的一侧,两个卡接块的侧竖板之间的距离相等于正极引脚的端部与负极引脚的端部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引脚的端部和负极引脚的端部均为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led灯珠的侧面设置有两个凸块,并且两个凸块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块由陶瓷材料形成。

进一步的,两个卡接块之间具有不同的标识特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便于安装的led灯珠结构在基板上的正极接电位和负极接电位的上侧均设置有卡接槽,能够将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分别卡接在正极接电位和负极接电位的上方,整个结构安装操作方便,能够增加了整体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便于安装的led灯珠结构的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便于安装的led灯珠结构的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卡接槽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板;11、正极接电位;12、负极接电位;2、led灯珠;21、正极引脚;22、负极引脚;23、凸块;3、卡接块;31、卡接槽;32、顶板;33、端竖板;34、侧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3所示,一种便于安装的led灯珠结构,包括基板1和led灯珠2,led灯珠2的侧面具有正极引脚21和负极引脚22,并且正极引脚21和负极引脚22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侧,基板1设置有灯珠安装位,灯珠安装位具有正极接电位11和负极接电位12,并且正极接电位11和负极接电位12的位置与正极引脚21和负极引脚22的位置对应,正极接电位11和负极接电位12的上侧均设置有卡接块3,两个卡接块3与基板1之间形成两个卡接槽31,两个卡接槽31分别用于卡接正极引脚21和负极引脚22。

与其它的led灯珠安装结构一样,led灯珠2的部分具有正极引脚21和负极引脚22,基板1的部分具有灯珠安装位,灯珠安装位具有正极接电位11和负极接电位12,led灯珠2通过正极引脚11和负极引脚12固定到正极接电位11和负极接电位12上,使得led灯珠2位置固定以及能够发光。

本方案的led灯珠安装结构,在基板1上的正极接电位11和负极接电位12的上侧均设置有卡接块3,卡接块332与基板1之间形成了卡接槽31,卡接块3的顶板32与基板1之间的距离相等于正极引脚21和负极引脚22的厚度,形成的卡接槽31能够将正极引脚21和负极引脚22进行卡接,当led灯珠2需要安装在基板1时,将正极引脚21和负极引脚22分别插入对应位置的正极接电位11和负极接电位12的卡接槽31内,正极引脚21和负极引脚22分别与正极接电位11和负极接电位12接触,并固定在卡接槽31内,即使将led灯珠2固定在基板1的灯珠安装位上并且能够通电发光。

卡接块3具体的结构,卡接块3由顶板32和端竖板33构成,顶板32为扇环板,卡接块3由顶板32和端竖板33构成,顶板32为扇环板,并且该扇环板的圆心位于灯珠安装位的中心,两个卡接块3的端侧板分别位于正极接电位11和负极接电位12的一旁,并且两个卡接块3之间的位置绕灯珠安装位的中心中心对称。led灯珠2的正极引脚21和负极引脚22与两个卡接槽31之间构成旋转卡接方式的结构,两个卡接块3的端竖板33接触正极引脚21和负极引脚22时的受力方向相反,使固定结构更加稳固,不会因为led灯珠2长期向同一个方向倾斜从而正极引脚21和负极引脚22从正极接电位11和负极接电位12上滑动移位。

其中,卡接块3由陶瓷材料形成,陶瓷材料具有易加工、强度高、摩擦大并且绝缘的属性,能够很好的应用作为本方案的卡接块3。

进一步的加固正极引脚21和负极引脚22位于卡接槽31内的稳定性,卡接块3还具有侧竖板34,侧竖板34位于顶板32的外弧的一侧,两个卡接块3的侧竖板34之间的距离相等于正极引脚21的端部与负极引脚22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两个卡接块3的侧竖板34也能限制正极引脚21和负极引脚22位置,使得正极引脚21和负极引脚22更难在卡接槽31内滑动移位。并且,将正极引脚21的端部和负极引脚22的端部设置为弧面,弧面的端部能够让正极引脚21和负极引脚22与卡接块3的侧竖板34具有更多的接触面积,也能使得正极引脚21和负极引脚22更难在卡接槽31内滑动移位。

此外,在led灯珠2的侧面设置有两个凸块23,并且两个凸块23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侧,可以将两个凸块23作为把手,以方便安装时对led灯珠2进行操作。

以及在两个卡接块3之间具有不同的标识特征,以便在安装led灯珠2时区分卡接块3下方对应的正极接电位11和负极接电位12。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安装的led灯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和led灯珠,所述led灯珠的侧面具有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并且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侧,所述基板设置有灯珠安装位,所述灯珠安装位具有正极接电位和负极接电位,并且正极接电位和负极接电位的位置与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的位置对应,所述正极接电位和负极接电位的上侧均设置有卡接块,两个卡接块与基板之间形成两个卡接槽,两个卡接槽分别用于卡接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led灯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由顶板和端竖板构成,所述顶板为扇环板,并且该扇环板的圆心位于灯珠安装位的中心,两个卡接块的端侧板分别位于正极接电位和负极接电位的一旁,并且两个卡接块之间的位置绕灯珠安装位的中心中心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led灯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还具有侧竖板,所述侧竖板位于顶板的外弧的一侧,两个卡接块的侧竖板之间的距离相等于正极引脚的端部与负极引脚的端部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led灯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引脚的端部和负极引脚的端部均为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led灯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珠的侧面设置有两个凸块,并且两个凸块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led灯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由陶瓷材料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led灯珠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卡接块之间具有不同的标识特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LED灯珠结构,包括基板和LED灯珠,LED灯珠的侧面具有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并且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侧,基板设置有灯珠安装位,灯珠安装位具有正极接电位和负极接电位,并且正极接电位和负极接电位的位置与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的位置对应,正极接电位和负极接电位的上侧均设置有卡接块,两个卡接块与基板之间形成两个卡接槽,两个卡接槽分别用于卡接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该便于安装的LED灯珠结构在基板上的正极接电位和负极接电位的上侧均设置有卡接槽,能够将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分别卡接在正极接电位和负极接电位的上方,整个结构安装操作方便,能够增加了整体安装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黄运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威亮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8
技术公布日:2021.08.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