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开关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32608发布日期:2021-06-18 20:24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开关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插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开关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插座就是安装在墙壁上使用的电器插座,是用来接通和断开电路使用的家用电器,有时可以为了美观而使其还有装饰的功能。

相关技术中插座包括盖板和后座,盖板和后座可拆卸连接,盖板上设置有供插头穿过的插孔以及控制插座是否通电的开关。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插座具有连接用电设备,使用电设备通电的效果,功能性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插座功能单一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功能开关插座。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开关插座,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开关插座,包括盖板和底座,所述盖板和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包括壳体和面板,所述壳体和面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朝向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所述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竖直板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第一竖直板远离第二竖直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竖直槽,所述第一竖直槽远离开口的端面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穿设于第一穿孔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朝向第二竖直板的一侧设置有可形变的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一转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可嵌入第一竖直槽内,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安装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块;当第一转盘与第一竖直板远离第一支撑杆的一侧贴合时,所述第一支撑杆靠近第一转盘的端面与第一竖直板靠近第一支撑杆的端面共面,所述第一支撑杆可沿第一转轴的轴线转动;所述第一竖直板上还设置有限制第一支撑杆转动的第一限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第一支撑杆沿第一穿孔的轴线方向移动,使第一支撑杆远离第二竖直板,当第一转盘与第一竖直板抵接时,第一支撑板完全从第一竖直槽内移出,再驱动第一支撑杆转动,并通过第一限位机构对第一支撑杆限位,使第一支撑杆处于水平状态,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第一支撑杆悬挂物品;反之,将第一竖直板收拢在第一竖直槽内,一方面具有隐藏第一竖直板的效果,使插座更加美观,另一方面,第一支撑板与第一竖直槽内壁的抵接,可以限制第一支撑板转动,从而根据使用需求选择是否将第一支撑杆转出。

可选的,所述第一竖直板远离第二竖直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位于第一竖直槽靠近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穿设于第一限位孔内的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朝向第二竖直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第一限位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远离底座的一侧与安装板连接,当第一支撑杆的下端面与第一限位杆的上端面抵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处于水平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第一限位杆施加作用力,使第一限位杆嵌入到第一限位孔内,第一弹簧压缩变形,使第一限位杆不再对第一支撑杆限位,便于工作人员驱动第一支撑杆转动,反之当第一支撑杆在水平状态时,不再对第一限位杆施加作用力,第一弹簧复位使第一支撑杆伸出到壳体外,使第一限位杆对第一支撑杆限位,限制第一支撑杆转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竖直板还设置有驱动第一限位杆移动的第一操作机构,所述第一竖直板朝向限位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操作孔,所述第一操作机构包括穿设于第一操作孔内的第一操作杆,所述第一操作杆朝向第一限位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操作杆的一侧与第一限位杆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第一操作杆施加推力,使第一操作杆朝第二竖直板的方向移动,第一操作杆带动第一连接杆移动,第一连接杆带动第一限位杆朝第二竖直板的方向移动,使第一限位杆嵌入到第一限位孔内;通过第一操作机构驱动第一操作杆,当第一支撑杆转动时,第一支撑杆的转动过程中不再受到手的干涉,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将第一支撑杆转动转至水平或竖直,并与工作人员快速将第一支撑杆的状态变化。

可选的,所述第二竖直板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与第一支撑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与第一支撑机构沿安装板的竖直中轴线对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增加插座上的可悬挂部位,可以悬挂更多物品;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水平设置,可将物品放置到两个支撑杆上,例如手机,当手机放置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并使手机一侧靠墙,从而形成支撑手机的效果,提高插座上放置物品的种类。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限制第二支撑杆转动的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还设有驱动第二限位杆移动的第二操作机构,所述第二操作机构与第一操作机构结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操作机构驱动第二限位杆移动,便于工作人员驱动第二支撑杆转动,使第二支撑杆在转动过程中不再受到手的干涉,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将第二支撑杆转动转至水平或竖直,并与工作人员快速改变第二支撑杆的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二操作机构包括有与第一操作杆结构相同的第二操作杆,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使第一操作杆和第二操作杆相向且同步移动的联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第一操作杆施加推力时,使第一操作杆移动,通过联动组件带动第二操作杆移动,使第一操作杆和第二操作杆相向移动;同理,驱动第二操作杆移动时,第一操作杆也会同步移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操作杆的高度高于第二操作杆的高度,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安装板朝向底座端面上的圆杆,所述圆杆外套设有转板,所述转板朝向底座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所述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均呈腰型孔,所述第一滑孔的长度方向、第二滑孔的长度方向均与转板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滑孔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孔内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操作杆铰接,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操作杆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第一操作杆施加推力,使第一操作杆沿第一操作孔的轴线方向移动,第一操作杆驱动转板转动,而第二滑块会沿着第一滑孔的长度方向移动,转杆带动第二操作杆移动,实现第一操作杆与第二操作杆联动;同理,对第二操作杆施加推力,第一操作杆与第二操作杆联动,使第一操作杆与第二操作杆相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操作杆的高度高于第二操作杆的高度,所述联动装置包括联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容置槽远离开口的端面上的圆杆、设置于第一操作杆下方的第一齿条以及设置于第二操作杆下方的第二齿条,所述圆杆外套设有齿轮,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与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第一操作杆施加推力,使第一操作杆和第一齿条沿第一操作孔的轴线方向移动,由于第一齿条与齿轮啮合,使第一齿条驱动齿轮转动,由于第二齿条与齿轮啮合,使齿轮驱动第二齿条和第二操作杆移动,使第一操作杆与第二操作杆相向移动,即使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相向移动,使第一限位杆嵌入到第一限位孔内、第二限位杆嵌入到第二限位孔内,便于工作人员驱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转动;反之对第二操作杆施加推力,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也会同步移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驱动第一支撑杆沿第一穿孔的轴线方向移动,使第一支撑杆远离第二竖直板,当第一转盘与第一竖直板抵接时,第一支撑板完全从第一竖直槽内移出,再驱动第一支撑杆转动,并通过第一限位机构对第一支撑杆限位,使第一支撑杆处于水平状态,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第一支撑杆悬挂物品;反之,将第一竖直板收拢在第一竖直槽内,一方面具有隐藏第一竖直板的效果,使插座更加美观,另一方面,第一支撑板与第一竖直槽内壁的抵接,可以限制第一支撑板转动,从而根据使用需求选择是否将第一支撑杆转出;

2.联动组件可以同时使第一操作杆和第二操作杆,具有节省操作步骤,具有省时省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凸显盖板与底座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凸显壳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凸显第一支撑机构的局部爆炸图;

图5是实施例2中凸显联动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中凸显联动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4中凸显联动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盖板;11、壳体;111、安装板;1111、安装孔;112、第一竖直板;1121、第一竖直槽;1122、第一穿孔;1123、第一限位孔;1124、第一操作孔;113、第二竖直板;1131、第二操作孔;114、第一水平板;115、第二水平板;116、容置槽;12、面板;2、底座;3、第一支撑机构;31、第一支撑杆;311、第一支撑槽;312、第一支撑孔;32、第一支撑块;33、第一转轴;34、第一转盘;35、第一支撑轴;4、第一限位机构;41、第一限位板;42、第一限位杆;43、第一弹簧;5、第二支撑机构;51、第二支撑杆;52、第二支撑块;6、第二限位机构;61、第二限位杆;7、第一操作机构;71、第一操作杆;72、第一连接杆;73、第一操作盘;731、螺纹杆;8、第二操作机构;81、第二操作杆;9、联动组件;91、圆杆;92、转板;921、第一滑孔;922、第二滑孔;93、第一滑块;94、第二滑块;95、齿轮;96、第一齿条;97、第二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开关插座。参照图1和图2,开关插座包括盖板1和底座2,盖板1和底座2可拆卸连接,具体结构为:卡接结构、螺栓连接结构等可拆卸连接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为卡接结构。

参照图1和图2,盖板1包括壳体11与面板12,壳体11与面板12可拆卸连接,具体结构为:卡接结构、螺栓连接结构等可拆卸连接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为卡接结构。

参照图1和图3,壳体11包括有安装板111、第一竖直板112、第二竖直板113、第一水平板114和第二水平板115,安装板111朝向底座2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1111。第一竖直板112、第二竖直板113和两个水平板均固定连接于安装板111靠近底座2的一侧。第一竖直板112和第二竖直板113相互平行,第一竖直板112和第二竖直板113位于安装孔1111沿水平方向的两侧。第一竖直板112和第二竖直板113以安装板111的竖直中轴线对称设置。第一水平板114和第二水平板115相互平行,第一水平板114位于安装孔1111的上方,第二水平板115位于安装孔1111的下方。安装板111、第一竖直板112、第二竖直板113、第一水平板114和第二水平板115围合形成有容置槽116。

参照图2和图4,第一竖直板112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机构3。第一竖直板112远离第二竖直板11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竖直槽1121,第一竖直槽1121竖直向下贯穿第一竖直板112。第一竖直槽1121远离开口的端面开设有第一穿孔1122,第一穿孔1122与容置槽116连通。

参照图1和图4,第一支撑机构3包括第一支撑杆31、第一支撑块32和第一转轴33,第一支撑杆31可以嵌入到第一竖直槽1121内。第一转轴33与第一支撑杆31靠近第一竖直板112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转轴33远离第一支撑杆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可形变的第一转盘34,第一转盘34的直径大于第一转轴33的直径。第一转盘34形变后可穿过第一穿孔1122。当第一支撑杆31与第一竖直板112远离第二竖直板113的端面贴合时,第一转盘34与第一竖直板112靠近第二竖直板113的端面贴合。

参照图2和图4,当第一支撑杆31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一支撑杆31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支撑槽311。第一支撑杆31上设置有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槽311内的第一支撑块32,第一支撑块32沿第一穿孔1122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可形变的第一支撑轴35。第一支撑杆31沿第一穿孔1122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连通第一支撑槽311的第一支撑孔312,两个第一支撑孔312分别供两个第一支撑轴35嵌入。两个第一支撑孔312均位于第一竖直槽1121远离转轴的一侧。第一支撑槽311的长度长于第一支撑块32的长度,将第一支撑块32转动可完全嵌入到第一支撑槽311内。

参照图1和图4,安装板111朝向底座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4,第一限位机构4位于安装孔1111靠近第一竖直板112的一侧,第一限位杆42用于限制第一支撑杆31转动。

参照图1和图4,第一限位机构4包括第一限位板41、第一限位杆42和第一弹簧43,第一限位板41与安装板111朝向底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弹簧43与第一限位板41远离安装孔1111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杆42与第一弹簧43远离安装孔1111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竖直板112靠近安装孔1111的一侧开设有供第一限位杆42嵌入的第一限位孔1123。当第一弹簧43不受力时,第一支撑杆31伸出到壳体11外。当第一支撑杆31转至水平状态时,第一支撑杆31的下端面与第一支撑杆31的上端面抵接。

参照图1和图4,第二竖直板113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机构5,第二支撑机构5与第一支撑机构3的结构相同,第二支撑机构5与第一支撑机构3沿安装板111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区别在于,第一支撑机构3包括第一支撑杆31,而第二支撑机构5包括有与第一支撑杆31结构相同的第二支撑杆51以及与第一支撑块32结构相同的第二支撑块52。

参照图3和图4,第二竖直板113上还设置有限制第二支撑杆51转动的第二限位机构6,第二限位机构6与第一限位机构4的结构相同,第二限位机构6与第一限位机构4沿安装板111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只是第二限位机构6用于限位第二支撑杆51转动。第二限位机构6包括有与第一限位杆42结构相同的第二限位杆61。

参照图1和图4,先将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处杆均转动至水平时,再通过第一限位杆42对第一支撑杆31限位,通过第二限位杆61对第二操作杆81限位,然后转动第一支撑块32使第一支撑块32与第一支撑杆31垂直,转动第二支撑块52使第二支撑块52与第二支撑杆51垂直。此时可以将物品悬挂在第一支撑杆31或第二支撑杆51上,也可以将物品架在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51。

参照图1和图4,第一竖直板112上设置有第一操作机构7,第一操作机构7用于驱动靠近第一竖直板112的第一限位杆42移动。第一竖直板112远离安装孔111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操作孔1124,第一操作孔1124位于第一穿孔1122靠近第一水平板114的一侧,第一操作孔1124位于第一穿孔1122的上方。第一操作机构7包括有第一操作杆71和第一连接杆72。第一操作杆71穿设于第一操作孔1124内。第一连接杆72靠近第一水平板114的一侧与第一操作杆7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72远离第一操作杆71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杆42连接。驱动第一操作杆71移动,第一操作杆71带动第一连接杆72移动,第一连接杆72带动第一操作杆71移动。

参照图4,第一操作杆71远离安装孔1111的端面可拆卸连接有第一操作盘73,具体结构为:卡接结构、螺栓连接结构等可拆卸连接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为螺栓连接结构。第一操作盘73朝向第一操作杆7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731,第一操作杆71朝向第一操作盘73的端面开设有螺纹杆731螺纹连接的螺纹孔。

参照图3和图4,第二竖直板113上设置有第二操作机构8,第二操作机构8与第一操作机构7的结构相同,第二操作机构8包括有与第一操作杆71结构相同的第二操作杆81。第二竖直板113上开设有第二操作孔1131,第二操作杆81穿设于第二操作孔1131内。第二操作孔1131与第一操作孔1124的高度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先将第一支撑杆31从第一竖直槽1121内移出,对第一操作杆71施加推力,第一操作杆71驱动第一连接杆72和第一限位杆42一起朝第二竖直板113移动,使第一操作杆71嵌入第一限位孔1123,同时第一弹簧43压缩变形,当第一支撑杆31转动至水平后,不再对第一操作杆71施加推力,第一弹簧43复位使第一限位杆42重新伸出第一限位孔1123,使第一限位杆42对第一支撑杆31限位,再转动第一支撑块32使第一支撑块32与第一支撑杆31垂直;同理,将第二支撑板转动至水平,使第二支撑块52与第二支撑杆51垂直。

实施例2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操作杆71的高度与第二操作杆81的高度不同,本实施例中第一操作杆71的高度高于第二操作杆81的高度。

参照图5,安装板111上设置有使第一操作杆71和第二操作杆81相向且同步移动的联动组件9。联动组件9包括圆杆91、转板92、第一滑块93和第二滑块94,圆杆91与安装板111朝向底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转板92套设在圆杆91外,使转板92可沿圆杆91的轴线转动。转板92靠近安装板11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孔921和第二滑孔922,第一滑孔921和第二滑孔922均呈腰型孔状,第一滑孔921和第二滑孔922分别位于转杆的两侧。

参照图5,第一滑块93滑动设置于第一滑孔921内,第一滑块93与第一操作杆71铰接。第二滑块94滑动设置于第二滑孔922内,第二滑块94与第二操作杆81铰接。

本申请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对第一操作杆71施加推力,第一操作杆71驱动第一连接杆72和第一限位杆42一起朝第二竖直板113移动,使第一操作杆71嵌入第一限位孔1123,并且第一操作杆71驱动转板92转动,转板92转动使第二操作杆81移动,使第二操作杆81嵌入第二限位孔;对第二操作杆81施加推力时,第二限位杆61嵌入第二限位孔,同时第一限位杆42嵌入第一限位孔1123。

实施例3

参照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联动组件9包括圆杆91、齿轮95、第一齿条96和第二齿条97,圆杆91与安装板111朝向底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齿轮95套设在圆杆91外,使齿轮95可沿圆杆91的轴线转动。第一齿条96与第一操作杆71朝向齿轮95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齿条96与齿轮95啮合。第二齿条97与第二操作杆81朝向齿轮95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齿条97与齿轮95啮合。

本申请实施例3的实施原理为:对第一操作杆71施加推力,第一操作杆71驱动第一连接杆72、第一限位杆42和第一齿条96一起朝第二竖直板113移动,使第一操作杆71嵌入第一限位孔1123,并且第一齿条96驱动齿轮95转动,齿轮95转动使第二齿条97和第二操作杆81一起移动,使第二操作杆81嵌入第二限位孔;对第二操作杆81施加推力时,第二限位杆61嵌入第二限位孔,同时第一限位杆42嵌入第一限位孔1123。

实施例4

参照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联动组件9还包括齿轮95、第一齿条96和第二齿条97,齿轮95套设在圆杆91外,齿轮95位于转板92和安装板111之间,使齿轮95可沿圆杆91的轴线转动。第一齿条96与第一操作杆71朝向齿轮95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齿条96与齿轮95啮合。第二齿条97与第二操作杆81朝向齿轮95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齿条97与齿轮95啮合。

本申请实施例4的实施原理为:当第一操作杆71移动时,第一操作杆71使转板92转动、使齿轮95转动,通过转板92使第二操作杆81移动、齿轮95也驱动第二操作杆81移动,使第二操作杆81移动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