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强度抗氧化改性氟橡胶电缆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43772发布日期:2021-08-03 14:2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高强度抗氧化改性氟橡胶电缆护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缆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高强度抗氧化改性氟橡胶电缆护套。



背景技术:

电缆护套是电缆的最外层,如vv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外面穿的管叫保护管,电缆护套多套设在电缆外侧。

经检索,申请号201720157072.6的专利,公开一种橡胶电缆护套,包括护套本体,其特征是:的护套本体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第一安装部是一侧有开口、截面是“c”形结构的包皮,第一安装部内侧的空腔超过半个圆;第二安装部是一侧开口、截面是“c”形结构的包皮,第二安装部的内侧卡着第一安装部开口侧面并密封这个开口,第一安装部超过一半部分在第二安装部内部。

上述电缆护套在使用时其稳定性差,护套在使用一点时间后容易脱落,加上上述护套在长度较长时两个安装部连接不便,这就大大影响了电缆护套安装在效率,难以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所以研究一种新型高强度抗氧化改性氟橡胶电缆护套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耗费人力且效率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高强度抗氧化改性氟橡胶电缆护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高强度抗氧化改性氟橡胶电缆护套,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外侧设置有护套组件,所述护套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下侧卡接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底端两侧均开设有卡接槽,第二连接部顶面两侧还固定有卡接条,且卡接条均滑动接触连接在卡接槽内,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多个,第二连接部两侧分别开设有连接槽和连接环,且连接环均卡接在连接槽内,所述连接槽内壁和连接环外壁均固定有密封垫,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两侧外壁还固定有紧固抱箍。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采用抗氧化改性氟橡胶挤制而成。

优选的,所述抗氧化改性氟橡的制备步骤为:

步骤一:将1kg丁二烯溶于25kg环己烷中,然后0.5kg低分子聚乙烯、0.4kg低分子聚丙烯、50g引发剂并混合,在50℃的条件下反应6-8小时,自然冷却得到a溶液;

步骤二:将a溶液缓慢加入离心机内,离心鸡输出端收集沉淀并用水洗涤3-5次后干燥得到b共聚物;

步骤三:将b共聚物加入到聚十烷基三甲基硅氧烷、抗氧化剂溶液中,将固体在120°c条件下固化50分钟后得到改性的c共聚物;

步骤四:在改性的c共聚物中加入抗氧化剂、抗老化剂、增塑剂、促进剂混合均匀后置于橡胶密炼机中,在140-160℃下进行预混,再按照8℃/min的速度升温至260-300°c,密炼3-5min冷却,出料即得抗氧化改性氟橡胶。

优选的,步骤一中的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截面均呈弧状设置,且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圆弧的圆心角分别为240°和120°。

优选的,所述卡接槽均设有两个并对称分布在第一连接部一侧的前后端位置,且卡接槽两侧均贯穿第一连接部。

优选的,所述卡接槽和卡接条均呈“l”状设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槽上端前后侧均贯穿第二连接部顶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卡接条之间以及第二连接部和连接环之间均采用挤塑机一体化挤出成型。

优选的,所述连接槽底面均由第一连接部中部向外侧朝下倾斜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高强度抗氧化改性氟橡胶电缆护套,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计合理,对电缆防护效果好,防护稳定,且防护组件安装便捷灵活,从而为电缆的高效稳定防护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2、本发明中护套组件由第一连接部和多个第二连接部卡接,其便于安装在电缆外侧,且在对较长电缆防护时能实现护套组件的便捷安装,大大提高了护套组件安装的效率,为电缆长期稳定使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3、本发明通过在第一连接部通过紧固抱箍与电缆本体紧固连接,从而很好的避免了护套组件脱落现象的发生,为护套组件长期稳定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4、本发明中连接槽底面均由第一连接部中部向外侧朝下倾斜设置,从而很好的避免了水分渗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内部,进而为电缆的安全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5、本发明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由高强度抗氧化改性氟橡胶挤制而成,从而大大提高了橡胶的抗氧化性,同增强了橡胶的力学性能,还降低了材料表明的空隙率,避免自由氧进入橡胶内部,进一步加强了材料的抗氧化性、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高强度抗氧化改性氟橡胶电缆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高强度抗氧化改性氟橡胶电缆护套中护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高强度抗氧化改性氟橡胶电缆护套的正面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高强度抗氧化改性氟橡胶电缆护套的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高强度抗氧化改性氟橡胶电缆护套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高强度抗氧化改性氟橡胶电缆护套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电缆本体1、护套组件2、第一连接部201、第二连接部202、卡接槽203、卡接条204、连接槽205、连接环206、密封垫207、紧固抱箍20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参照图1-6,一种新型高强度抗氧化改性氟橡胶电缆护套,包括电缆本体1,电缆本体1外侧设置有护套组件2,护套组件2包括第一连接部201,第一连接部201下侧卡接有第二连接部202,第一连接部201底端两侧均开设有卡接槽203,第二连接部202顶面两侧还固定有卡接条204,且卡接条204均滑动接触连接在卡接槽203内,第二连接部202设有多个,第二连接部202两侧分别开设有连接槽205和连接环206,且连接环206均卡接在连接槽205内,连接槽205内壁和连接环206外壁均固定有密封垫207,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2两侧外壁还固定有紧固抱箍208。

本实施例中,护套组件2由第一连接部201和多个第二连接部卡接,其便于安装在电缆外侧,且在对较长电缆防护时能实现护套组件2的便捷安装,通过在第一连接部201通过紧固抱箍208与电缆本体1紧固连接,从而很好的避免了护套组件2脱落现象的发生,为护套组件2长期稳定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实施例二

如图3-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优选地,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2均采用抗氧化改性氟橡胶挤制而成。

抗氧化改性氟橡的制备步骤为:

步骤一:将1kg丁二烯溶于25kg环己烷中,然后0.5kg低分子聚乙烯、0.4kg低分子聚丙烯、50g引发剂并混合,在50℃的条件下反应6-8小时,自然冷却得到a溶液;

步骤二:将a溶液缓慢加入离心机内,离心鸡输出端收集沉淀并用水洗涤3-5次后干燥得到b共聚物;

步骤三:将b共聚物加入到聚十烷基三甲基硅氧烷、抗氧化剂溶液中,将固体在120°c条件下固化50分钟后得到改性的c共聚物;

步骤四:在改性的c共聚物中加入抗氧化剂、抗老化剂、增塑剂、促进剂混合均匀后置于橡胶密炼机中,在140-160℃下进行预混,再按照8℃/min的速度升温至260-300°c,密炼3-5min冷却,出料即得抗氧化改性氟橡胶。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2均由高强度抗氧化改性氟橡胶挤制而成,从而大大提高了橡胶的抗氧化性,同增强了橡胶的力学性能,还降低了材料表明的空隙率,避免自由氧进入橡胶内部,进一步加强了材料的抗氧化性、力学性能。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优选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中的一种。

本实施例中,引发剂为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中的一种,从而使a溶液混合反应更充分。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优选地,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2的截面均呈弧状设置,且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2圆弧的圆心角分别为240°和120°。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2圆弧的圆心角分别为240°和120°,从而使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2之间连接更简便,为防护组件2的快速安装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实施例五

如图4和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优选地,卡接槽203均设有两个并对称分布在第一连接部201一侧的前后端位置,且卡接槽203两侧均贯穿第一连接部201,卡接槽203和卡接条204均呈“l”状设置。

本实施例中,卡接槽203均设有两个,从而使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2之间连接更紧固,很好的保证了防护组件2工作的稳定性。

实施例六

如图4和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优选地,连接槽205上端前后侧均贯穿第二连接部202顶侧。

本实施例中,连接槽205上端前后侧均贯穿第二连接部202顶侧,从而便于第二连接部202插接在第一连接部201上。

实施例七

如图4-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优选地,第一连接部201和卡接条204之间以及第二连接部202和连接环206之间均采用挤塑机一体化挤出成型。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01与卡接条204和第二连接部202与连接环206之间为一体成型,从而使防护组件2安装更稳固。

实施例八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优选地,连接槽205底面均由第一连接部201中部向外侧朝下倾斜设置。

本实施例中,连接槽205底面均由第一连接部201中部向外侧朝下倾斜设置,从而很好的避免了水分渗入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2内部,进而为电缆的安全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